提起猶太人,咱們首要想到的,是他們民族的悲慘遭遇,然後咱們又會想到,他們被世人稱為「國際上最聰明民族」。
他們是國際上的少數人,可是卻把握了國際上龐大的財物。有一個十分經典的說法:全國際的錢都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早在公元70年,猶太人被羅馬帝國趕出家園後,就一向遷徙漂泊,漂泊異鄉。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猶太人大流散」。
可是雖然閱歷了2000多年的變遷,逃亡在國際各個旮旯的猶太人,卻一向沒有被身處的國家所同化,反而出現了更多的尖端富豪!這是為什麼?
咱們先說第一個問題,那就是猶太人為什麼沒有被同化?
其實這和流落國外的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猶太國籍時的一個規則有關:
凡信仰猶太教的母親所生子女,以及非猶太教母親所生、但後來改信猶太教的人,都是猶太人。
而約瑟夫裡奈赫也曾說:已然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猶太種族,當然也就沒有猶太民族,只有一個猶太教。
由此可見,所謂「猶太人」,並不具有血脈人種上共同的生物特質和特點,而是以猶太教作為宗教信仰及行為約束的群體。
這也就是他們「漂泊」2000年,依舊沒被同化的很大原因。
而咱們再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猶太人中,尖端富豪越來越多?
麥可·布隆伯格,「國際之都」紐約的管理者,個人財富在《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名列第十。
馬克·扎克伯格,交際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兼執行長,2017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以淨財物667億美元排名第六。(相當於馬雲和王健林兩個人的財物總和)
拉裡·埃裡森,國際上最大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的老闆。2016全球富豪榜中以436億美元淨財物排名第七........
他們都是猶太人!
那麼猶太人真的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嗎?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猶太人愛讀書,猶太民族被人稱為「書的民族」,他們以為書本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猶太人的宗教傳統要求每位父親都應向兒子傳授《妥拉》和《塔木德》等經典,其中《塔木德》更是被成為「第二本聖經」,是所有猶太人都要學習的一本書。
《塔木德》是流傳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猶太人至死研讀的書籍。有人把《塔木德》稱作「猶太人做人與致富的聖經」。
《塔木德》從猶太民族的修身、交友、為人、處事、謀略等方面入手,社會的方方面面為切入點,通過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簡練地展示了猶太民族在處世方面獨特的智慧。
「塔木德」說: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講的是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成果就還在,就有更多的機會等著你。善用頭腦,思考才能致富。
猶太人的經營理念:錢是賺來的,不是攢來的;厚利賺大錢;風險越大,獲利越多;必須明白什麼值得冒險;時間重於金錢。
「塔木德」說:沒有哪一種行業比另一種更好。講的是找準定位,做好本行。經商之道在於做你喜歡做的事,做適合你做的事,做你能做好的事。
「塔木德」說:沒能力買鞋時,可以借別人的,這樣比赤腳走的快。講的是你的價值在於你的頭腦,要善於借用別人的資源。
沒有成就,是智商不行還是努力不夠?
在《塔木德》這本書中都會提到。如果把《塔木德》比作中國的一本書,那麼就是《道德經》。
猶太人能夠有那麼多的富豪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是因為他們的智慧。想要獲得他們的智慧,就可以先跟著《塔木德》這本經典。
在人生,事業遇到瓶頸的時候,就讓這兩本書為你充充電,讓你掌握破局的智慧,更好的賺大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