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兩件事做到極致 | 正心Reference

2020-08-29 正心谷資本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

但隨著閱歷的增加,會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人帶來更大的痛苦。

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什麼是自律?

就是將這兩件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01

做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

人是一種十分矛盾的動物,強大的惰性與巨大的潛力在體內共存。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就會變得十分懶散,做事拖拖拉拉,得過且過,十足一個平庸之輩。

而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和強迫之後,不斷朝向一個目標努力,人的潛力才會被激發出來,顯現出不同於常人的地方。

所以,要做到自律,關鍵在於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裡並不願意做、但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以此來磨礪、調控自己的心性。

換句話說,就是要經常強迫自己進入狀態。

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

久而久之,這種自律行為就變成習慣,主宰著你的行為。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

少年時代的徐溥在私塾讀書時,一次老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還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後來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很是讚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

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

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

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

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世間哪有那麼多心甘情願和心情愉悅的事?

除非是好逸惡勞,娛樂享受。

越有用的事情,做起來越不舒服。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對此王陽明和曾國藩都主張:咬牙做去!

可以說,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

人必須強迫自己,才能將自身潛在的才華和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

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在一次次強迫的磨礪中,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壞習氣,才能恢復內心的本來光明。

所以,多做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情,能獲得意想不到的修為和成功。


02

不去做喜歡但不應該做的事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一顆檢討自己的心,才能克制約束自己的欲望;能夠克制約束自己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人最終的高度,取決於對自我要求的高度,這是一定的。

對自我有高要求,並嚴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王廷相在任督察院左都御史時,對下屬張瀚講了一個故事。

「昨天我乘轎的時候下起了雨,有個轎夫腳上穿著一雙新鞋,剛開始還小心翼翼地挑幹靜地方走,生怕踩進水坑裡弄髒了鞋。

過了一會他還是不可避免地踩到泥坑裡,從這之後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新鞋了,什麼汙湯泥水也滿不在乎地踩下。

究其原因,就是轎夫的鞋是新的的時候,只想著好好呵護它。

一旦踩到泥坑裡,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就出現了。反正鞋已經髒了,就再不用小心翼翼了。」

王廷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做得到?

因為自律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放棄,放棄自己的偏好,放棄自己的惰性。

你想要保持完美的體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和垃圾食品說再見;

你想要成為學霸,拿到獎學金,就不能半夜三更玩遊戲,談戀愛煲電話粥;

你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在業餘時間,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拒絕無益的社交聚會。

人唯做到以上兩件事,才是真正的自律,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明境界。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兩件事做到「極致」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隨著閱歷的增加,會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人帶來更大的痛苦。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兩件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 自律到極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而生活中最可怕的,便是將「自制力」發揮到極致的人。01 真正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假期,也不會因為任何突如其來的意外而丟掉自我,永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自律,於他們而言,不過是日復一日堅持的習慣。正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所言: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
  • 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 | 正心Reference
    而這正是我們大多數人在一生中成就非常有限的原因之一。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要有所成就、創造價值,那麼這篇文章就是非讀不可。那麼,焦慮又會帶來什麼呢? 焦慮會讓一個人產生對自己、對周圍環境、對老闆的不滿,於是就很難沉下心去學習和成長,於是也就很難做到十分投入的工作,甚至會產生非常多的抱怨。而工作上的缺乏投入、對老闆和環境的抱怨,又會給想要獲得的短期成功帶來更大的阻力,最後短期成功便愈發變得遙遙無期,而這種遙遙無期的感覺只會更進一步的加劇我們的焦慮。
  • 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自律,可以讓我們活得更高級 在新的一年,做到自律,你才能活得更高級。 前些天,男神鍾漢良在一天內發了4條微博,曬出了他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 你見過最自律的人自律到什麼程度,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
    談到自律這一點,我是真的深有體會。我也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除了工作之外,看書、寫作和運動都能夠協調得很好,但自律久了吧,自己也難免覺得不舒服,常常心不在焉,做事起來沒有積極性,想放縱自己,例如出去找個朋友喝酒吃飯什麼的。這時候你就需要調動自己體內的很多理性去對抗這種惰性,長時間來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 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知乎上的熱門搜索詞中,&34;一直居高不下,與自律相關的話題也數不勝數,自律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在&34;問題下,有個高贊回答是:&34;簡單的幾句話卻說出來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軌跡,而這許多人中包含著許多迷茫的大學生。天天打遊戲,看劇磕CP,下課就回宿舍,宿舍就是躺。在意識到身邊人都在進步時,又立刻鬥志昂揚。
  • 芒格最近三年的52句經典語錄 | 正心Reference
    15、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你就得說「這東西太難,我一輩子都搞不懂」。我這方面做得很好,我遇到了我搞不定的,我就認慫。16、99%的人始終是處於底層的99%,這就是現實。17、我只能給你們一條建議:降低預期,努力把它實現,知足常樂。
  • 真正自律的男人,都做到了這幾點
    昨天下午,和幾個男同學討論了關於自律的話題。吳江同學說:「自律就是每天勤快一點,把洗臉刷牙、吃飯、跑步等事情,都做好,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汪俊同學說:「自律就是十年如一日堅持理想,再苦再難都不怕。說實話,堅持到最後的人,往往人生取得了大豐收。」趙林福同學說:「我不夠自律,但是我每天堅持上班,覺得也蠻好。」
  • 將一件事做到極致,也是一種難得的精神
    因而,同學的店面雖小,但在老家這塊地盤上,已經做到了最好。未來,只須依舊保持現有的品質,錢是會源源不斷地進的。有時候,只面對小眾人群,或是固定的人群,也是保持生意長盛不衰的一種辦法,有時候慢反而是快,只要你沒那麼急功近利。
  • 如何將成功這件事變成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件小事?
    這緣於富蘭克林先生一生都在堅守13種自律美德。正是富蘭克林先生對13種自律和美德的堅持,鑄就了他輝煌的成就。怎麼才能擁有一個自律的人生,提升實現財富自由的可能和速度?《成功這件小事》這本書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觀點。作者水野敬也認為,我們只要在我們自己的能力圈內做事,養成29個好習慣,建立自信,我們取得成功的概率就能提高2000%。
  • 一個人自律到極致,到底有多可怕?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對此王陽明和曾國藩都主張:咬牙做去!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多做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情,能獲得意想不到的修為和成功。拒絕做喜歡但不應該做的事情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做得到?
  • 自律是最高級的性感:女人想越來越漂亮,請逼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女人的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務必需要高度的自律才能變得越來越「漂亮」。女人的漂亮也不僅僅是外在容貌,還包括氣質,內涵,這些因素在舉手投足間就能流露出來。所有女人都要記住,自律是最高級的性感,想要變得越來越「漂亮」,請逼迫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 自律很難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也可以說每一天就是你生命的組成。想一想你擁有了什麼?你現在可以做什麼?最近的張玉環事件發酵的沸沸揚揚,可我留意到了「宋小女」這個角色,這個不起眼的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資源,我敬佩她把手中僅有的資源做到了極致。她說:「以前張玉環對我是真的好」,你看她現任的丈夫對她也是真好,兩個兒子對她也是真好;你看她與兩個兒媳婦兒親密互動的像是姐妹;給孫子玩耍起來像是朋友,她的嘴裡說的和她眼裡看到的都是好。
  • 有目的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成功是什麼?成功就是你做到了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情。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做事有三個層面:一是奠基式的探索者;二是成功路上的伴隨者;三是做到極致的不可超越者。 一是奠基式的探索者。這樣的人往往是某個事業的開創人,他只是開了個頭,屬於開宗立派的人物。這是有使命的人。
  • 如何做一個自律的人?大都是因為做到了這一點
    自律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從我們小的時候開始,父母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律,要有自制力,要懂得為自己的前途負責。 但是,又有多少年輕人正在為現狀焦慮,卻沒有勇氣和毅力去改變自己;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習慣性放棄。
  • 22歲的我還學不會自律,腦子裝的都是什麼
    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我都在反思我到底一天天忙了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幹。之前和一個朋友聊起過這種自律的話題,想到自己活了二十多年了,能夠堅持下來的事好像並不多,你說有什麼長期堅持下來的,能夠實質性提升自己的事的吧
  • 真正有出息的人,都會把事情做到極致
    原來,無論做什麼事,她從來不拼盡全力,只認為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於是,她複印文件,有點小差錯,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見。做文件時,也是敷衍了事,不願意再將自己的任務精化一下。記得之前,她因為吃的太多,在一個月內胖了將近十斤。
  • 真正的自律,就是戰勝你自己
    來源:溫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任何讓人變好的行為,都不會讓你太舒服,太好過,太輕鬆。在知乎上,有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有個高贊的回答是: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
  • 真正的自律,就是戰勝自己!
    不知你是否發現,大多數人空有一顆想要求好,上進和努力的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活得敷衍,潦草,不自律。於是我們一邊痛恨自己,總是這麼拖延和懶散;一邊又縱容自己,去貪念於當下的滿足和安逸。其實,人這一輩子,就是戰勝自己的過程。
  • 經營人脈,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兩件事,做到一件,也了不起
    經營人脈,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兩件事,做到一件,也了不起,這兩件事分別是跳出你的舒適圈、結交比你優秀的人。一個人,要想經營好人脈關係,需要先做到一件事,多結交一種人,先做到的事是跳出舒適圈,多結交的一種人也正是比自己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