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的告誡:人老了,要牢記這三個字

2020-10-03 壹號情感

作者:壹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趁著國慶假期之前,回到老家探望姥姥。如今她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因為一直保持鍛鍊的原因,身體方面都很健康,這也讓我多了一份安心。

在這期間,和姥姥閒聊了很多家庭瑣事,而這個時候姥姥卻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她說:「人老了,要牢記這三個字,避免老無所依」,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心想姥姥怎麼聊到了這個話題上。

原來,姥姥身邊的一個鄰居就陷入了老無所依的現狀,所以才有感而發,再次告誡我說:「等你老了,就知道這三個字的作用力了。」那麼,老人究竟說了那三個字呢?不妨和我一探究竟。


姥姥首先講道:「四大皆空」,人到老年之後,一定要做到「空」。

當然了,姥姥並沒有真正的理解所謂的「四大皆空」,只是想把自己的關於空的一些理念傳遞出來,無論是對待任何的事物,都要保持「空」的狀態。

人老了之後,對於物質和精神上的追求已經沒必要了,再去和別人爭,只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進而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要保持對事物的「皆空」。

尤其是到了七十歲的高齡,保持內心的「空」,有助於讓自己保持更好的心情,讓生活逐漸的歸於平靜,不再去過度的消耗自己,也別給孩子們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敬重。

人老之後,做到「空」才能讓自己生活的更愉悅,讓底下的孩子們更願意照顧自己,自然也就不會老無所依了。


姥姥又說:「人老了之後,學會了「舍」,才不至於被人嫌棄。」

年輕的時候,你有很多的精力去追求很多東西,無論是無用的社交、無謂的紛爭等等,你都有精力去應付,可人老了之後,若是做不到「舍」下這些,難免會讓自己陷入掙扎。

人老了,反倒沒有把身上的欲望捨去,只會徒增自身的煩惱,可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對於身體的消耗只會越來越嚴重,自己也會越活越累。

而當我們懂得了「舍」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能夠做到凡事風輕雲淡,不只是自己的心情好了,而且孩子們瞧見也願意和自己來往,而不是故意的躲著自己。

人老了之後,做到「舍」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培養閒情雅致,既不影響孩子們的生活,也讓自己的生活多了幾分姿色,生活也會越來越有趣,這樣的生活反倒更有意義。


姥姥最後說:「與人和,便是與己和,做到了這個字就能夠避免老無所依。」

說白了,「和」就是避免與人發生爭執,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隨著你的年齡增長,是必須要身邊人的照顧,這時候你若是與人不「和」,自然會遭受到針對,甚至陷入老無所依的困境。

為什麼不試著和睦相處呢?這樣身邊人也會心甘情願的照顧你,家庭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千萬別「倚老賣老」,否則真到了你走不動的那天,真的沒人用心去關心你,甚至都不想照顧你。

人老之後,做到「和」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無論是家人還是外人,和睦才能夠愉悅自己的心情,才能夠讓身邊人待見你,用心去伺候你的晚年生活。


情感寄語:

老人的一番話,不知道有沒有對你有所觸動呢?其實,很多時候作為年輕人,我們也需要保持著三個字,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幸福的家庭,更何況是老人呢?

人老了,要牢記空、舍、和,避免老無所依。大家覺得老人的話有道理嗎?不妨留下你的精彩評論,好的內容會被置頂和點讚哦~

-end-

相關焦點

  • 70歲老人的告誡:人老了,要牢記這三個字,避免老無所依
    如今她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因為一直保持鍛鍊的原因,身體方面都很健康,這也讓我多了一份安心。在這期間,和姥姥閒聊了很多家庭瑣事,而這個時候姥姥卻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她說:「人老了,要牢記這三個字,避免老無所依」,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心想姥姥怎麼聊到了這個話題上。
  • 98歲老人說:人到老年,要想不討人嫌,牢記這四字就可安度晚年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村裡的老壽星,一位98歲的老人。老人雖然馬上就要進入百歲的期頤之年了,但是他依然耳聰目明,精神矍鑠,讓我們這些晚輩羨慕不已。我向老壽星請教高壽的秘密,98歲的老人笑了,他說:人到老年,高壽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啊。但是,人到老年,要想不討人嫌,牢記這四個字,就能安度晚年啊。等你老了,你就知道這四個字的作用力了。那麼,98歲老人所說的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呢?
  • 70歲老人告誡:一個家庭若常發生這些醜事,家人難有出息,要警惕
    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經常雞飛狗跳的家庭,是難以興旺發達的,而出自這樣家庭的成員,也往往難有出息。和70歲的南山老人聊起這個話題,老人告誡我說:是啊,一個家庭若常發生這些醜事,家人恐難有出息,要警惕啊。那麼,70歲的南山老人所說的這些會讓家庭成員難有出息的醜事,究竟是指什麼呢?
  • 「家庭興衰,必有端倪」:要讓家庭氣運旺盛,請牢記這幾句老人言
    從此以後,這樣的家庭,要想再次興旺起來,就顯得非常有難度了。和70歲的南山老人說起這個話題,南山老人告誡我說:「家庭興衰,必有端倪」,要讓家庭氣運旺盛,請牢記這幾句老人言吧。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幾句老人言,究竟是什麼內容呢?
  • 70歲老人提醒:落難時,給自己留下三個「心眼」,可以韜光養晦
    和南山老人聊起這個話題,70歲的老人提醒我說:面對人生的困境,落難中的我們,要想逆轉,驚慌失措,絕不是辦法。相反,落難時,懂得給我們自己留下這三個「心眼」,卻可以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那麼,落難時,我們究竟要給自己留下哪三個「心眼」呢?
  • 70歲老人說:發生婚姻危機時,守住這四個字,即可扭轉形勢
    在南山腳下,我碰到了70歲的南山老人,他正在欣賞那一片開始透紅的紅葉林呢。見我心情不好,南山老人就詢問原因,我把自己的近況告訴給了南山老人。老人聽了,點點頭說:南山老弟,人到中年,難免會遇到中年危機,這其中,也包含婚姻危機啊。不過,你要記住,發生婚姻危機時,守住這四個字,即可扭轉形勢啊。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四個字,究竟是指什麼呢?
  • 「家有長壽老人,我苦熬也心甘情願」70歲老阿姨的來信,太淚目
    我們這篇文來探討一個話題:倘若家裡有一位長壽的老人,到底是福還是「禍」,又會有怎樣的生活困境和無奈。這個話題,也讓我想到一位70歲老阿姨給我的來信,她說:「家有長壽的老人,我苦熬也心甘情願。」我把老父親接到家中照料,贍養他,這一照顧就是七八年。我父母都是患有腦血栓的人,他們自從患病之後就生活不能自理了,我也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那個苦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不能睡覺,給老人掐著點接尿,還有身子的擦洗,各種,這跟帶孩子還不一樣。
  • 人老了,想再找個伴兒有錯嗎?70歲老人遭到3個子女強烈反對
    今年70歲的趙伯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想到,趙伯把自己要再婚的事情跟三個兒女說了之後,引發了家庭地震。趙伯的三個兒女聽說父親要再婚,急三火四地都趕了回來,平日裡冷清的小院子,頓時熱鬧了起來。大兒子還沒說話呢,大兒媳就怒氣衝衝地說:「爸,你這算怎麼回事?怎麼老了老了,還要結婚,你讓我們的臉往哪擱?是我們不養活你嗎?」二兒子一邊直嘆氣,憋了半天說:「爸,我看那個女人不懷好意,現在騙婚的很多,你可別被騙了。你那些養老錢,可不能讓一個外人給騙去。」
  • 「老了不要跟後人住在一起」:70歲老人坦言,越老越要自立
    我一直對母親這句話表示不理解,自認為自己不會是那種不孝之人,但後來接觸了很多老人之後,才發現母親這句話不無道理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老人在步入萬晚年之後,卻並沒能夠真正意義上享受天倫之樂。按常理來說,兒女對於老人都有贍養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很多老人在晚年都會選擇跟自己的兒女住在一起。一方面是相互有個照應;另一方面則是認為這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在聽完兩位跟兒女住在一起的70歲老人自述後,我才明白:人到晚年,還是儘量別和兒女住在一起。
  • 60歲老人的告誡:人老了,若還沒攢下這三樣東西,難免老無所依
    或許是因為人老了的緣故,姥姥一直告誡我關於人老之前準備,這樣的人生感悟很值得我們學習。姥姥告誡我:人老了,若還沒攢下這三樣東西,難免老無所依。所以,人老之前,一定要攢下足夠的金錢,維繫自己的生活支出,最起碼不給別人添麻煩,也能夠從容應對生活的突發狀況。
  • 老人晚年最害怕什麼?三位70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但我們在這世上走了一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遺憾。想像著有一天,自己也會離開,心裡不免會有些害怕,那麼70歲以後的老人,最害怕什麼呢?我們來聽聽下面這三位老人是怎麼說的。我不害怕生死,最害怕的是老了失去尊嚴。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說生病就生病了。我老伴兒就是這樣,去世前得了半身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吃飯、上廁所都在床上。每次我幫她清理汙垢的時候,她都特別痛苦,不停地和我說對不起。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去世的方式,是睡覺。
  • 人到70歲究竟怕的是什麼?無非這三點
    一、身體健康對於70歲的老人來說,老年病肯定是少不了,所以更加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生怕自己生病住院、臥床不起,連累子女,擔心自己成為了他們的負擔,心裡愧疚,只有無奈的嘆息。二、身邊沒有親人對於70歲的老人來說,害怕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更害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先離開。
  • 為什麼很多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看完很扎心
    作者:陳千雅 | 來源:原 創  大家好,今天我們聊一聊:為什麼很多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看完文章,真相讓人難受! 死亡是大家最不願提及的一件事情,雖然壽終正寢這四個字很容易說出口,可真正讓大家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 70歲老人的傾訴:要想晚年幸福,就需要對兒女做到這「三不」
    也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可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從年輕時做好儲備。院區裡的70歲的趙大媽這些天越來越發愁,因為他的老伴生病住院,急需一筆手術費,可他們老倆的積蓄都給小兒子買房買車花完了。跟兩個兒子商量,遠在外地的大兒子直接就說自己也剛換了房子,手裡沒錢,還貸著款。小兒子更是天天在家啃老,指望不上。
  • 70歲老人棒喝:人到四十,還和這四個人走得太近,難有出息
    對於這個問題,人到四十的我,也是非常的困惑,於是,我就去請教德高望重的南山老人。南山老人今年已經70歲了,但是他對人生卻有著獨特的見解。聽完我的話,南山老人棒喝道:人到四十,還和這四個人走得太近,將難有出息,你一定要改正過來啊。那麼,70歲的南山老人所說的這四個人,究竟指的是誰呢?
  • 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01. 過的好 第一位70多歲的老人表示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和兒媳婦的關係就非常的好,那時候兒媳婦生孩子,家裡面很窮,但是自己依然去隔壁想盡辦法給兒媳婦要來了一籃子雞蛋,每天都會把這些雞蛋放在兒媳婦的飯裡。 這位老人表示,兒媳婦生二胎的時候,那時候正是冬天,在北方居住的他們,過著滴水成冰的日子。
  • 女人過了70歲,為什麼還想找男人?3個70歲老人說出實話
    聊得多了,自然也想了解如何讓婚姻長久,恐怕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老古話都說:「月有陰缺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世間萬物經過時間的錘鍊,或多或少都有變化,而人最大的變化,就是會老去,甚至是死亡。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奇奇怪怪的病也慢慢被大家熟知,雖然科技發達,卻依舊追趕不上死神的步伐。人類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態。
  • 人老了,跟著子女一起住養老會幸福嗎?三個70歲老人道出辛酸淚
    當老了的時候,也沒有多大的奢求,無非是能有兒女陪在身旁,孫輩環繞膝下,享受天倫之樂,如此就是人生之大幸福。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這是大部分中國老人最樸實的願望。可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不少老人到了晚年與兒女住到了一起,相處得並不融洽,兩代人之間似乎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 70歲老人心裡話:晚年要想過得幸福,要做到這三點
    人到了晚年,誰都害怕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如意,可也不是誰都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我鄰居家的李大爺都已經70歲了,可他的晚年過得那真的是很幸福,每天會去樓下公園散散步,也會和其他朋友下下圍棋,不用去考慮太多的事情。他也告訴了我,人到了晚年,要想過得幸福,就必須得做到這3點!
  • 70歲老人的提醒:人到五十,再落魄也要守住這四樣東西,別大意
    是啊,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自己要為自己如何更好的生存處心積慮,自然很多東西都難以想得周全的了。和身邊的一個70歲老人聊起這個話題,老人提醒我說:人到五十,再落魄也要做好這四樣東西,別大意啊。那麼,70歲老人所說的這四樣東西,究竟是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