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造車大猜想:能打破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格局?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Tech星球

百度能抓住機會嗎?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王琳

頭圖 | 視覺中國

2019年,百度AI者開發大會成了至今讓公眾記憶最為深刻的一次開發者大會。那次大會上,李彥宏被一位現場的聽眾莫名其妙地潑了一瓶礦泉水。也是那一次大會上,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親自為李彥宏站臺。

在現場,李彥宏與李書福共同宣布未來的吉利汽車,將全面搭載融合小度車載交互系統—GKUI19系統。當時,這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合作。直到1月11日,百度宣布,和吉利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造車,網際網路人才懂了那次站臺的含義。

李彥宏和李書福,一個儒雅平和,一個敢想敢做,他們都想搭上新能源的順風車。更大的背景是,百度深耕智能駕駛8年,至今該業務還沒有為百度帶來足夠可觀的利潤。而曾經放狠話,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的吉利,也沒有在新能源造車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

另一邊,造車新勢力們風生水起。隨著特斯拉股價的上漲,馬斯克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成為全球首富,押寶新能源汽車的蔚來市值已經超過了百度,即便它比百度要晚成立15年。

百度和吉利姍姍來遲,他們的合作能打破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格局嗎?

百度的一大步

百度下場造車,早有苗頭。

2020年11月12日,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Cathrine Wood所操盤的ARK基金,連續兩天建倉、加倉百度。

有趣的是,根據天眼查顯示,11月13日,一家名為阿波羅智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立,其法人代表恰好為百度集團副總裁、IDG(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

根據天眼查顯示,從去年11月起,百度陸續成立了多家公司,不少公司的經營範圍都涉及汽車銷售和租賃業務。以阿波羅智車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為例,其經營範圍包括,智能車載設備銷售、汽車新車銷售、汽車租賃、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配件批發。

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以李震宇、尚國斌(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綜合管理部和合作發展部總經理)居多。或許投資女王Cathrine Wood正是嗅到了這個訊號,才加持百度。

製圖:陳橋輝

當百度官宣下場造車之後,資本市場的反應直接又熱烈。1月11日,ARK旗下三大基金ARKK、ARKQ及ARKW同時加倉百度,再次購入近4萬股百度股票,這也是2021年開年以來,ARK連續六個交易日加倉百度。百度股價應聲大幅上漲,突破800億美元。

事實上,百度不是第一家下場造車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在去年就已經聯手投資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也將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就連一直不造車的蘋果,也傳出正與現代汽車集團洽談自動駕駛電動車的合作,目標是在最快2022年推出Apple Car。

「這是百度的一大步,之前的方案都不是很落地,現在終於開始考慮車規級的方案了,這是突破。」一位自動駕駛行業資深投資人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評論道。

對擁有高精地圖、車輛網技術、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的百度,造車是它不得不抓住的時代機遇。一位百度員工看到百度造車的消息後告訴Tech星球,「感覺春節前,公司就可以登上千億市值。」

失意聯盟,融合不易

對比BAT陣營的阿里、騰訊,三家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百度和吉利都算得上是失意者。

這些年,百度因為錯失外賣、內容推薦、短視頻等風口,屢屢登上話題熱榜。下場造車,它的選擇有限。

「一汽、上汽這樣的合資企業,以及紅旗這樣的國企合作起來都比較複雜。東風是不會開放自己的乘用車系列的,而長城什麼都想自己做。」一位汽車主機廠人士向Tech星球分析稱。

吉利自然有自己的優勢,「相比於威馬,收購了沃爾沃的吉利更有品牌價值,且加持了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更有故事可講。」

吉利一直想發力新能源汽車,但過去幾年成績寥寥。五年前,吉利放出狠話,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但是,吉利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緩慢,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更是腰斬。

其主推的新能源汽車「幾何」僅賣了1165輛,較上一年同比大降72%,整個新能源及電氣化車銷量同比大降49%,佔吉利汽車整體銷量的5%,旗下的曹操出行幾乎是其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出口。

過去幾年,吉利在全國各地建廠,一般一家整車製造廠如果達不到10萬輛規模,很難實現盈利,但很多吉利新建的工廠根本沒有達到規模效應。這在外界看來,多少有點兒和恆大類似。

據Tech星球了解,今年上半年,吉利曾通過獵頭高薪物色一位有網際網路大廠背景的汽車行業人士,資歷對標阿里P10(資深總監)級別,挖來出任高管,吉利想要將旗下遠景等一些電動業務全部整合進一家公司,打包上市。但當時他們並沒有在三家造車新勢力中找到合適的人選。

不久,百度和吉利聯合造車的消息就傳出了。據悉,百度和吉利成立的合資公司,百度將持有新公司的多數股權和絕對投票權,吉利將持有少數股權,這樣的設計保證了百度的話語權。而據吉利官方表示,吉利控股集團是目前除百度外唯一的資方。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品牌價值、整車設計、品控是最核心的三個要素,其次才是量產。把這三大要素統統抓在手裡的蔚來找江淮汽車代工,不失為明智之舉。

和百度的合作中,吉利不僅僅是代工廠。據媒體報導,吉利提供技術和產能的雙重支持。具體包括工程技術、製造、質量控制以及供應鏈採購體系。百度在製造環節主要負責車輛的設計和軟體部分,後續則將負責車輛的分銷、用戶運營和品牌建設等。

據官方介紹,吉利自主研發的SEA浩瀚架構擁有硬體層、系統層、生態層三位一體,能夠滿足A級到E級車型的開發,同時可以將軟體開發時間縮短50%,大大縮短車輛研發周期。

但網際網路思維、傳統汽車主機廠、電池研發,這三股力量需要長時間磨合。「這其中很可能會有矛盾,比如我們早期很多炫酷的設計,都沒辦法生產」,國內造車新勢力一位中層向Tech星球表示。

百度急需一場勝利

對百度來說,如何打好自動駕駛這張牌,是提升其想像力的關鍵。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實驗室IDL(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這是百度的首個前瞻性研究機構。2015年12月,百度趕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前兩天,宣布成立無人駕駛事業部,這是百度吹響正式進入自動駕駛吹響的號角。

後來,吳恩達、樓天城、彭軍、王勁等一大批自動駕駛行業的技術大佬離開百度,向海龍、陸奇等百度核心高管也紛紛撤離,百度一度成了網際網路企業市值的計量單位。這是輿論對一家增長想像空間乏力公司的調侃。

資本市場對公司的包容度從來有限,尤其是當它的第一增長曲線遭對手圍攻,第二增長曲線還不能創造更多的利潤時。

短期內,自動駕駛顯然不能成為公司的利潤中心。任正非曾將無人駕駛形容為「爬珠峰」,爬山過程中,把孵化的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中,這就是「沿途下蛋」。這句話被自動駕駛行業奉為圭臬,百度集團副總裁、IDG總經理李震宇也用此來形容百度的自動駕駛戰略。

眼下,百度急需一個性感的業務來提振市場信心。2020年,特斯拉市值上漲近8倍,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表現也頗為強勁,股價連番暴漲。2021年,馬斯克更是因為特斯拉,登頂世界首富。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市場策略自今年演化出兩條路徑:一條是以特斯拉、蔚來等品牌為代表的高端化路徑;另一條則是以五菱宏光MINIEV等為代表的品牌,不依賴補貼轉向低端市場鋪開銷量。

從銷量上來看,特斯拉依然遙遙領先,但蔚來、理想、小鵬都打開了銷量,2020年,蔚來全年累計交付量為43728輛,同比增長112.6%。理想汽車僅憑理想ONE一款車型2020年全年總計交付32624輛。而定位中低市場,在價格上佔據較大優勢的小鵬銷售27041輛。

在新能源電動車形勢大利好的當下,搭上新能源的順風車對百度來說是最佳選擇。

不過,這並不容易。百度自動駕駛包含L2-L2.5級別的智能駕駛、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即百度現在推廣的Robotaxi)以及智能交通。百度的計劃是,5年10座城市推出3000輛Robotaxi,顯然這不能為百度貢獻太多的收入。而L2-L2.5級別的智能駕駛,雖然可以變現,但技術實力水平還有待提升。

蔚來、理想、小鵬經過幾年的堅守,已經開始打開銷路,特斯拉正在用瘋狂降價來維持自己的先發優勢,而且這些企業都在研發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

與吉利合作,雖然能補齊百度在生產製造的短板,但一輛車從設計到量產最短也需要2.5年,到那時,百度能拿下多少份額還是一個未知數。

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造車的故事看起來比自動駕駛更性感。吉利希望藉助百度在新能源市場上扳回一局,而對百度來說,更需要這個故事,它急需一場勝利,給資本市場、公司內部提氣。

但是,對於這些而言,一切還要等車造出來再說。

你怎麼看百度造車?你覺得,百度能憑藉造車重回巔峰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文章推送的一周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選出1位讀者,送出由神秘禮物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Tech周報」欄目中公示。

推 薦 閱 讀

-加入交流群&內容轉載&合作相關-

相關焦點

  • 百度造車大猜想,它能抓住機會嗎?
    直到1月11日,百度宣布,和吉利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造車,網際網路人才懂了那次站臺的含義。李彥宏和李書福,一個儒雅平和,一個敢想敢做,他們都想搭上新能源的順風車。更大的背景是,百度深耕智能駕駛8年,至今該業務還沒有為百度帶來足夠可觀的利潤。而曾經放狠話,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的吉利,也沒有在新能源造車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另一邊,造車新勢力們風生水起。
  • 百度造車,圖個吉利?
    畢竟百度和汽車扯上關係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百度還在長沙和北京等地試驗了無人駕駛技術,結果並不算太理想,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未掀起大的波浪。這2021年才剛開始百度就官宣造車,好傢夥,看來百度還是不死心啊。
  • 從PC價值鏈的遷移 來看百度造車的邏輯
    造車本質:車的連接百度簡短的通告,就造車的目的,有如下官方表述:「要利用Apollo領先的自動駕駛能力,發揮在汽車智能化領域長達8年的經驗優勢,重塑智能汽車產品形態」。同時強調,「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肯定地說,百度造車,確實不那麼純粹。
  • 百度造車,滿盤皆活?
    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吉利則承擔SEA電動汽車架構基礎上的新車型工程測試、品控生產等製造環節。對於這家新公司,目前可知的是由百度控股並主導,但註冊資金、股權結構、研發人員結構以及車型等信息,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披露。百度此前在智能電動車行業的印象,主要體現在Apollo技術的輸出,以及對威馬的投資。
  • 目標股價幾近翻倍,百度「造車」的護城河與新未來
    Alex Yao分析,此舉是「百度在更廣泛的智能駕駛投資中釋放價值的催化劑」。既然如此受到資本市場青睞,那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要造的究竟是什麼車。據官方資料顯示,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瞄準的將是乘用車領域的智能電動汽車。也就是說,百度要造的車,既要新能源,也要智能,甚至是要達到自動駕駛的級別。
  • 百度正式攜手吉利控股造車:網際網路大佬湊齊 「戰國時代」開啟?
    來源:e公司百度造車靴子落地!1月11日,百度官宣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並選定吉利控股集團為新公司戰略合作夥伴;而吉利汽車也迅速做出回應,表示公司並非上述合作的訂約方,且沒有針對上述交易與吉利控股合作或提供融資。
  • 裝備智能化升級,網際網路造車進入戰國時代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而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據此前的傳聞,百度擁有該公司的多數股權和絕對投票權,吉利汽車只持有少數股權。就在不久前,2020年12月25日,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0億人民幣。
  • 科技的星辰大海,人類的詩和遠方,百度憑什麼造車?
    1月11日,百度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雙雙發布公告,稱與對方展開合作,共同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百度終於出手造車,而且是以整車製造商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在BAT網際網路三巨頭中,百度憑什麼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
  • 解開蘋果造車的秘密:「毛利」是關鍵詞
    原因或許在於卡在了對「5級」自動駕駛的突破上,更可能的是,造車的毛利太低,蘋果不太看得上。要知道,蘋果的毛利率一直穩定在38%~39%之間,車企呢?按照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為對照,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豐田毛利平均在18%左右,蘋果幾乎是它的兩倍。特斯拉比較優秀,能常年維持在20%左右,但跟蘋果比還是太低了。
  • 新能源車行業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去年一整年,國內已經有多家車企破產,比如華晨、眾泰、拜騰等傳統造車企業,但新勢力造車紛紛崛起,比如蔚來、理想、小鵬等。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在最近的採訪中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具有競爭力的對手可能會是一家中國公司,因為中國市場上競爭非常地激烈。
  • 告別野蠻 吉利百度背後的新造車2.0時代
    「智能+純電」成為新賽道過去一年,伴隨著蔚來、理想與小鵬在華爾街的聚首,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迎來了一波劇烈的洗牌期,整個市場「馬太效應」顯著,許多新造車勢力倒在了無人問津的角落。但藍海市場之大,歇息不過片刻新玩家就魚貫而入。同時,相比造車新勢力最初的著重點,眼下的新玩家已經不僅僅只專注於新能源,「智能+純電」成為他們角逐的新賽道。
  • 百度搭錯車了?
    但他們都沒有打出整車製造商的旗號,而百度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覆蓋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這樣看來,百度可能是擁抱造車浪潮最徹底的網際網路廠商。網際網路是小快靈打法,輕資產運營,傳統車企則屬於製造業,這也是為何很多網際網路企業沒有選擇直接下場,而是以戰略合作、技術輸出的方式,既能享受到智能汽車浪潮的紅利,同時避免自己陷入到低附加值的窘境。
  • 特斯拉Model Y開售狂降16萬 劍指造車新勢力還是BBA
    所以重新拍個車牌或買個新能源車在需要拍牌的城市基本上是必須的,這情況看下來,考慮買個Model Y也是很划算的。  特斯拉Model Y真的劍指蔚來、理想和小鵬?  從市場競爭上來,中國製造Model Y在產品定位、價格上,與同為溜背造型的中級SUV蔚來EC6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 賣出特斯拉,定增百度,「女巴菲特」對百度無疑是真愛!
    美東時間1月12日,百度股價再度大漲超9%,收盤報價近240美元,市值重回800億美元。與此同時,「女巴菲特」凱薩琳·伍德旗下三大旗艦基金ARKK、ARKQ、ARKW再度加倉百度。賣出特斯拉,購入百度,背後體現的是ARK對百度這位「造車新物種」的重視,更為深層的原因或許是ARK認為百度有望復刻特斯拉奇蹟。
  • 蘋果跨界造車,量產時間依舊成迷
    來源:鈦媒體APP蘋果造車才剛剛邁出第一步,江湖卻已然不淡定了。近日,據《韓國經濟日報》報導,蘋果正在接觸現代汽車,討論在開發電動汽車,以及電動汽車使用的充電電池方面進行合作,而現代汽車正在評估這一提議。
  • 華為汽車:不是不造,時候未到
    」,它就真的不造車嗎?,自建電池廠,而科技公司的智能產品儘量多樣化選購,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另一類是弱勢車企,它們沒有能力自行研發新四化產品,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又不甘於落後,所以傾向於利用華為這類高科技企業為自己的產品鍍金,一攬子方案不需要自己集成,便宜省事,又能形成差異化賣點。
  • 特斯拉10月10倍,百度一年漲177%,竟是殊途同歸?
    我整理了一份截至2021年1月6日美股盤前,2020年在美股漲得最好的中國科技公司:最受關注的是跟特斯拉在一個賽道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最近一年最高漲幅2610.90%,連特斯拉都只能望洋興嘆,其「難兄難弟」小鵬與理想分別實現最高335.36%與最高233.33%的增長。2020年,三家造車新勢力成功穿越生死線,縱身驚險一躍。
  • 奔馳17次、日系登頂,你的車還好嗎?
    EV導購 專注於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不平凡的2020年終於過去了,眾所周知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車企們過得很艱難,主機廠停產、經銷商擺停、零部件斷供
  • 特斯拉要普及新能源車,蔚來不降價只想做自己
    面對此情此景,自主造車新勢力還有什麼招?是要發動大規模價格戰了嗎?顯然,蔚來第一個不願意。 在1月9日的蔚來日上,蔚來不僅帶來了第二代換電站,同時還帶來了搭載全新固態電池而且價格始終堅挺的自動駕駛轎車。面對特斯拉的瘋狂降價,蔚來的價格是動都不見動一下。可見,在李斌的概念裡,電動汽車的戰場上並不單純以銷量論英雄。
  • 為什麼我國車企造不出好發動機?專家的話很直白,讓人扎心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汽車發展的越來越好了,進步非常大,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國產品牌,市場也是越來越成熟了,這些都是讓國人自豪的事情。但是在有些方面,我們必須要承認,國產車在許多方面還是有許多的不足,質量方面還是相比合資車來說還是比不過的,在配置以及性能方面也是比不過合資車的,特別是在三大件上還是很容易出故障,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呢,專家的話很直白,讓人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