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婆婆去逛超市,婆婆興奮極了,說:「讀書就是好啊,書讀好了,到了城裡,需要啥東西都有,隨便拿!」回老家後還不忘告訴左鄰右舍,在城裡,超市裡的東西不要錢隨便拿。
婆婆是四十年代出生的,和那個年代很多女人一樣,沒有讀書的機會。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好不容易把孩子們拉扯大了,自己也老了。
我們在城裡扎穩了腳跟,就把老人接來。
老人一輩子節儉慣了,省吃儉用的,捨不得花錢。問她買個啥也是不要。吃的不愛吃,穿的穿不習慣,用品不喜歡用。帶老人逛了一趟超市,啥也不讓買。不管看什麼,拉著你就走,不走就生氣了。最後就拿一包鹽,一瓶醋出了超市。那時候還是刷銀行卡消費,出超市的時候,為了給婆婆演示現代的消費方式,特意刷了卡。
婆婆驚訝的問:「買東西不用付錢嗎?你那個卡片劃一下就行啊!」
我笑著打趣:「是啊,不要錢,只要驗證身份就可以了!」
婆婆一路嘀咕著:「讀書就是好啊,書讀好了,到了城裡,需要啥東西都有,隨便拿!」
老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的,總是感覺不習慣。就總是嚷嚷著要回家。
回家之前,婆婆破天荒的提出要再去一趟超市,需要買點東西。
我帶婆婆去了,她還特意又問了我一遍:「超市的東西真的不要錢,可以隨便拿?」
我點點頭。
她挑了很多東西,又給自己的、又給公公的、還有給七大姑八大姨的,能想到的人幾乎都帶了禮物。出門已結帳,我的天,我整整一個月的工資就這麼上交給超市了。看著老人笑得合不攏嘴,我陪著笑,心裡在流淚。那時候生活不富裕,每個月基本上沒有什麼結餘,可是誰讓自己這嘴說「超市的東西不要錢隨便拿的!」幸虧婆婆不認識字,也不知道那些東西值錢,只是挑了一些日常用品,要不然我可是真的要哭了。
婆婆很滿意的回家了,帶回了不要錢的禮物,很是開心。還給左鄰右舍說,城裡待著很著急,很想家,自己不習慣。可是城裡真好,買東西都不要錢。超市裡啥都有,隨便拿。
一時間,走出大山,去過「共產主義」的生活成了小村子裡的夢想。
知道一年後,鄰居家的孩子到城裡打工,回家的時候把銀行卡帶回了小山村,才告訴大家,「城裡的東西也是要錢的,只是裝在了這個小卡片裡面。」
為此婆婆可是沒少和我鬧彆扭,說我騙她,讓她買了很多可有可無的東西,害得她帶那麼多東西趕火車,趕完火車又趕汽車,差點沒累個半死!
我是,在這個互聯時代,還有很多的中老年人群體,無法習慣智能時代,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你還經歷過什麼有趣的事,歡迎你也來分享。
關注,和我一樣關注無法適應智能時代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