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能夠成為母子那是莫大的緣分,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父母在兒女小時,盡力的呵護撫育兒女們長大,父母年老時,兒女們就應該不求回報的撫養父母。
可是如今啃老族日益增多,老人不但要伺候兒女,還要提供錢財支持,這真是讓老年人感到苦不堪言。
但是鄰居孟阿姨卻是一個相反的例子,她每月退休金才3000元,但是因為在以下三個方面做的狠心,所以如今她過的還挺舒服:
一:守住退休金,還要兒女每月給她500元養老費。
孟阿姨有一兒一女,老伴在她5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兒子剛剛結婚,女兒才大學畢業。孟阿姨後來堅持著給女兒結了婚,然後自己一個人居住。
自打兒女們都結婚後,孟阿姨就定下了一個規矩,每人每月都要給她五百元養老金。開始兒女們也都不情願,覺得孟阿姨每月都有三千元的退休金,一個人生活足夠了,幹嘛還要自己承擔養老的費用。再說別人家的老人都是支援兒女,這自己母親卻想著「啃」兒女。
但是孟阿姨有自己的想法,她告訴兒女們說,自己退休金是自己的財產,理應歸自己支配,但是兒女們的給的養老金卻是一份心意,這份心意不用太多,只要記得這是一份責任和義務就好。
況且孟阿姨收了兒女們的錢,也不是一個人享受了。她把錢給兒女們分別存到了固定的帳戶裡,這其實就是變相的幫兒女們攢錢罷了。後來兒女們也明白了孟阿姨的心思,知道這看似不近人情的規矩,其實是母親讓兒女們不要忘記自己的養老責任。
二:看護孫輩,但是卻按照保姆模式支付報酬。
孟阿姨家孫子出生時,她就忙前忙後,從此開啟了做保姆的時代。孟阿姨很細心,照顧孩子非常周到,一直把孩子帶到了上幼兒園。這三年期間,兒子每月要單獨給孟阿姨支付一千元的費用,因為當初孟阿姨就提出照顧孩子是需要有費用的。
兒媳婦當初也是百般的不理解,甚至為此還和孟阿姨吵鬧。但是後來卻漸漸的明白了孟阿姨的苦心,因為孟阿姨雖然收下了這些錢,但是卻並沒有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小孫子出生後,所有的衣服食物玩具都是孟阿姨準備的,就連後來孫子上幼兒園的費用也是孟阿姨支付的。
用孟阿姨的話說,我有義務把兒子養大卻沒有責任養大孫子。對孫子好,那是因為血緣關係,我付出那是我願意的,但是不證明就是我應該承擔的責任。
三:養老早規劃,不指望兒女們撫養。
孟阿姨如今已經65歲了,身體還比較健康,沒事了和老姐妹們逛逛公園打打太極拳。對於以後的養老問題,孟阿姨也很看的開,她覺得養老不能在用老思想,也要與時俱進。
以前的老人們總是有靠兒女們養老的想法,所以處處都怕得罪兒女,即便是和兒女們同住,也是活的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做錯了事情惹孩子們不高興。
但是孟阿姨卻認為,人老了養老完全可以不依賴兒女,自己有退休金,周邊好幾家養老機構都不錯,她已經做了對比,而且也選出了自己滿意的機構,畢竟是以後晚年生活的地方,孟阿姨覺得不能馬虎,一定要考慮好。也有人說孟阿姨不居家養老對自己太殘忍,但是她卻覺得老年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挺好,還不給兒女們添負擔。
結束語:如今孟阿姨活的瀟灑又自在,因為她的「狠心」,兒孫們也都不用她操心,不但他們沒有怨言,反而讓他們知道了孟阿姨的良苦用心,畢竟啃老只是一時,一輩子很長,還得是靠自己才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