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自己總是特別忙碌!翻開手機:23條微信,全是好友的!問我為啥不回她信息?是不是嫌她煩?不用猜,我就知道:又是要向我吐槽自己的煩惱了……
9:30門鈴一響,我就知道她來了。趕緊開門迎接,認識幾十年了,進門包一放,沙發上一坐,我趕緊給倒杯溫水,找出家裡兒子,女兒的零食。聽說:美食可醫治不快樂的心情,不去考究它真假?吃點美味的零食總不是一件壞事麼。
一個好的傾聽者,不必說太多話,你只需要:認真聽她的訴說。
我不知道怎麼說我媽,:"我們離的太近了,我不想吃飯,我媽來樓上給我端過來;我不想做飯,我媽給我把面和好端來;我老公晚上上夜班,白天休息,我媽一趟趟的來,我知道是為我好,可這完全打亂了我的生活;年齡大了,我不忍心她給我又送這又送那,我就希望她和我爸好好過好她們的晚年生活,可說了也不聽,我也是為難很⋯⋯"聽到這兒,我就明白了,她的飯做的相當好,對父母好也是沒得說,可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和老人會有點不同。我們有時不想做,自己就外面一吃解決,可父母會說:"外面的不衛生,自己在家吃多健康營養啊!"就像父母喜歡清淡的食物,可我們就算飲食清淡也常喜歡吃一次,麻辣又過癮的火鍋;平時計劃花錢,但衣服也是沒少添;父母則會適時來句:"衣服夠穿就行了,買啥呢?以前的衣服都是穿爛才買呢?更別提護膚品了,父母知道,還又是一頓不下幾分鐘的數落。歸結到底就是:她們是為我們好,我們愛亂花錢!親愛的父母,你們也不想想:時代早都變了,現在穿破洞是流行,而你那個穿補丁衣服的兒子,女兒都是40好幾的人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我們都己成人,有時真的只是希望:父母能有個安心舒適的晚年,我們自己的事我們自己會解決的。沒有誰可以一直生活在親人的庇護下,總要自己學會面對生活,適應生活的。
距離產生美。
距離也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淡化有些問題,不必事無巨細的展示給對方,從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麻煩。記得有本書上說過:任何關係,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其實和父母,公公婆婆,夫妻之間又何嘗不是呢?人無完人,誰能沒點缺點毛病,天天在一起難免會讓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慢慢積累變成矛盾的導火索。從而關係再親密的倆個人也是心有千千結的維持著表面的詳和,其實心裡都壓抑委屈的心結。
愛父母,孝敬父母是應該的。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應該的。愛是付出和奉獻,但絕不是大包大攬,事天巨細,親密無間的付出和奉獻,愛有時也得講究方式,方法才會讓我們更好的相親相愛的生活!
無論哪種愛?如果真的愛,就請彼此保持一個舒適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