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最有活力的,而且對外界是最好奇的。家長們時不時的就要應孩子們的要求,帶他們出去逛一逛。
然而孩子出門就像是脫了韁的野馬,有的時候偶然看見一個東西,就再也邁不開腿了,鬧騰著就得要,怎麼勸都聽不進去,家長們也是非常頭疼。
最近網上就有這麼一個熊孩子,被孩子小姨硬核提溜走了。究竟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小孟因為姐姐沒有空,剛好自己也要出門遛狗,所以就帶著自家小外甥一起出門散步了。誰知道出門還沒五分鐘,小外甥就盯著路邊的卡通氣球不動了,眼神示意小孟給自己買。
但是小孟想起家裡成堆的玩具,又想起出門前姐姐的叮囑,狠了心不打算給小朋友買。於是一隻手拉著狗,一邊和小外甥講道理,試圖讓他跟著自己走。
誰知道小外甥也是固執,小孟看著路上人越來越多,急的直接把孩子領子拎起來就走。
這一幕被傳到網上,網友都被笑翻了,直稱最豪邁小姨,還有人開玩笑問孩子還缺不缺小姨夫,願意效勞。
其實這位小姨的方法雖然對於孩子來說,非常的簡單有效,但是與此同時,也顯得非常的粗暴。在這種強制教育下,孩子可能形成怯懦的性格,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纏著父母想要東西的時候,父母們大可略施小計,用更溫和的方法勸服孩子放棄。
第一點,關注培養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
孩子在路上遇見什麼都想要,其實就是對於物品的購買和交換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或者說是對於金錢的有限性沒有足夠的認識。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培養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要讓孩子能夠了解到,錢是父母辛苦賺回來的,不是取之不盡的,教會孩子學會節省。
當然,家長們也不要和孩子哭窮,這樣反而會使得孩子形成扭曲的金錢觀,變成一個過度揮霍或是過度節省的人。
第二點,和獎勵聯繫起來。
太過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開關,孩子會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並且把要東西當作理所當然,可以用撒潑打滾換來的事情。
所以家長們大可以在讓孩子得到想要的東西之間,設置一些小關卡,把東西和獎勵聯繫起來。
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是讓孩子了解到,想要東西的話自己也是要付出一定努力的,讓孩子自己度量自己想要東西的程度,是不是能夠和自己的付出對等,讓孩子學會抑制欲望。
第三點,和孩子做約定。
家長們也不要覺得孩子真的一點都不懂事,事實上,大部分孩子都還是很乖巧的。
如果家長們能夠嘗試在出門之前和孩子做好這方面的約定,那麼在上街之後,如果孩子想要東西,家長們提出這個約定的話,很多孩子還是會乖乖聽話的。
如果孩子不聽話,非得鬧著要的話,家長們也可以趁機教育孩子承諾的重要性,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家長作為成年人,更懂得根據情況壓抑自己的欲望而已,孩子在面對想要的欲望的時候更坦陳一些。
家長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責罵,而是應該更心平氣和和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和教育孩子,這樣才是對於孩子最有效也是最有好處的處理方式。
大家平時有遇見過這種情況嗎?都是想了什麼辦法解決的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