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狗狗視力知識,你了解多少?

2021-03-05 寵物情報官

  


在對光的反應上,犬眼和人眼不同。人眼對造成各種色彩的三原色(藍、綠、紅)有反應。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獸醫學院眼科副教授Dennis Brooks博士說,狗狗的視覺和人的視覺不同;狗狗無法像人一樣分辨各種色彩,但狗狗的確可以看到某些顏色。狗狗能夠分辨深淺不同的藍、靛和紫色,但是對於光譜中的紅綠等高彩度色彩卻沒有特殊的感受力。Brooks博士的研究顯示,紅色對狗狗來說是暗色,而綠色對狗狗來說則是白色,所以綠色草坪在狗狗看來是一片白色的草地。

狗狗眼睛裡的光線受納器--網膜--含有多量的柱狀細胞,柱狀細胞有助於暗處視力及偵視移動物體。網膜中的另一種細胞視椎狀細胞,椎狀細胞的功能主要在於分辨顏色和辨別微細之處。狗狗視網膜上有一層額外的脈絡膜層(tapetum lucidum),有強烈的反光性,也能增加狗狗的夜間視力。因為光線進入眼內會撞擊網膜上的光線受納器(photoreceptor),但也可能錯失而穿透網膜;但對寵物狗而言,因有脈絡膜層,所以即使光線錯失未撞擊光線受納器,仍會反射回到網膜上,造成所謂的第二視力。狗狗的脈絡膜層也是造成強光時狗眼睛呈現黃、綠、紅等悚人目光的原因。有少數狗狗的眼睛缺乏這層構造,其原因至今不明。


短鼻犬種(如鬥牛犬)能看到較長的景深,而長鼻犬種(如牧羊犬)則有較寬的視野。此外狗狗的顱形和鼻部的長短也會影響其視覺。一般認為大多數狗狗都稍有近視的現象。少數有遠視現象。

在狗狗眼中發現異物時,應儘速送請獸醫診治,不可自行以棉花棒或手指等拭出,以免傷害眼睛。另外發現愛犬時常用爪抓眼、流淚、眨眼、紅眼、眼翳、有色分泌物、或第三眼瞼突出等情況,亦應儘速就醫。攜帶愛犬乘車時,應該禁止寵物狗將頭伸出車外,以免眼睛受到昆蟲的撞擊而造成嚴重的傷害。使用任何含有酒精的產品時(如清耳劑),應絕對避免觸及眼部。為狗狗洗浴時,避免洗劑泡沫進入眼睛;洗滌眼睛周圍時,可覆蓋眼睛,並使其頭部稍向後仰,防止洗液進入眼睛。

相關焦點

  • 狗狗視力問題大揭秘(上)
    歷來,我們就聽到了很多關於狗狗視力問題的錯誤觀點,比如狗狗的世界是黑白的等。隨著知識的有效傳播,我們漸漸知道了狗狗只是色弱而已。但是對於更多的現象,比如狗狗照鏡子、狗狗對著電視裡的狗邀玩,狗狗對著海報上面的狗吠叫等等,這些現象又讓我們對狗狗視力的問題越來越迷茫,所以,我們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來跟大家談談狗狗的視力問題。
  • 如果狗狗去測視力,也許它們只能看清第一排
    狗狗是個大近視有一段時間,朋友圈流行給紅包看照片。你為了看清照片給了多少個紅包?可是你知道嗎,你能用紅包看清別人的照片,而你家狗狗,連紅包都看不清。和我們相比,狗狗的視力相對比較差。如果人的正常視力是 20/20,大多數汪星人的視力只有 20/75,20 和 75 表示距離,意思就是說,正常視力的人在 75 英尺外能看到的東西,狗狗要到 20 英尺的地方才能看到或看清。貓據信是 20/100 ~20/200。是不是有些難懂?
  • 【狗狗知識】關於狗狗發情
    寵物大本營微信號:cwdby520(←長按複製)養狗人必備的公眾平臺,99%的狗狗主人都關注了寵物大本營你關注了嗎? 你的狗狗是母狗嗎?判斷狗狗的發情要從幾個方面,需要你細心的觀察並綜合多方面的知識,相信以下的內容對你會有所幫助:   母犬的性周期
  • 狗狗的視力到底有多好?為什麼狗狗晚上眼睛反光?
    一直以來狗狗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忠誠的陪伴著人們。現在很多家庭都有狗狗的陪伴,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關於狗狗的很多事情,比如說狗狗的眼睛,它的視力到底有多好,狗狗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能看得見嗎?狗狗的眼睛晚上為什麼會反光?等等問題鏟屎官們你們了解嗎?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
  • 關於面料知識你了解多少?科普面料的基礎知識
    關於「面料」你了解多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女生在買衣服的時候只是關注了衣服的款式和價格等等,往往不會關注面料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現在很多人都是在電商的平臺上購買衣服,我們應該學會看衣服的面料成分。
  • 狗狗牙齒你了解多少?
    狗狗牙齒的重要性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 狗狗腸胃炎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建議收藏
    由於狗狗不會說話,寵主們一旦發現狗狗出現與平常不一樣的行為,就要引起注意了,狗狗有可能是出現身體不適。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種狗狗很常見的疾病—— 腸胃炎。有很多寵主們會忽視了這一一種疾病,如果狗狗患上腸胃炎,不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危及的狗狗的健康,甚至還會出現更嚴重的後果。如果哪些地方說的不夠妥當,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出!
  • 關於狗狗的20個冷知識,寵物狗狗希望你知道這些事
    我們喜愛的狗狗並不能直接通過人狗共懂的語言與我們直接交流,所以有時候我們並不能了解到狗狗想要表達的東西和它此時的心情感受。但狗狗們都有一定的共性,對這些共性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們於狗狗之間的交流,因此小寵君整理了多年養狗的心得,跟大家分享狗狗的30個冷知識,狗狗們希望我們知道這些事,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它們,與它們交流。1.
  • 鹽度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鹽度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大家好,我是陽希,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男生很高興認識您。陽希歡迎老朋友,歡迎新朋友!
  • 關於在泳池周圍保證狗狗安全的一些小知識!
    本文由小天使說萌寵獨家原創發布,抄襲必究最近很多鏟屎官們在評論區留言小編想了解一些關於家裡有遊泳池的話怎樣注意狗狗的安全小知識。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相關內容,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簡單了解一下吧!如果家裡有遊泳池,那麼就需要確保為狗狗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 關於糖尿病的5個冷知識,看看你了解幾個?
    說起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它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讓病情穩定,不過雖說很多人對糖尿病不陌生,但是僅限於對它的表面認知,甚至有有一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後就特別的害怕,其實在患上糖尿病後要了解一下這5個冷知識,多數糖也不清楚,現在知道也來得及。
  • 關於貓的冷知識,只有都知道了,才是真的了解貓
    所以筆者整理了關於貓的一些冷知識,以及這些冷知識在養貓生活中的運用方法,了解這些冷知識以及運用方法,可以幫您提高養貓水平,增加和貓咪的感情。運用:所以,如果生活中你喊貓咪,貓咪不理你,並不是它聽不見,而是它真的不想理你,此時拿個小魚乾再試試呼喊,或許會更有用。
  • 科普篇:狗狗腸胃炎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建議收藏
    由於狗狗不會說話,寵主們一旦發現狗狗出現與平常不一樣的行為,就要引起注意了,狗狗有可能是出現身體不適。
  • 狗狗視力不好,究竟是怎麼認主人的?現在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狗狗的視力並不好,所以狗狗究竟是通過什麼來識別主人的?狗狗認主人並不是靠著單一的嗅覺、視覺或聽覺來識別的,而是通過這些感官的相互作用的。一、嗅覺狗狗的鼻子是非常靈敏的,可以識別多種味道。再加上狗狗與主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對於主人的味道已經很熟悉了,所以狗狗可以很容易通過味道來識別主人。假如你叫朋友穿上你的衣服,狗狗很有可能把朋友當作主人而不是你,這是因為它認為這股熟悉的味道就是主人。二、聽覺狗狗的聽力範圍是人類的好幾倍,能識別很細微的聲音。
  • 關於狗狗打疫苗的4個誤區,你知道多少?
    專家呼籲:防治狂犬病,犬只大規模免疫最有效給狗狗打疫苗,這也是我們經常在反覆提醒的。這不僅可以幫助狗狗降低感染傳染病的機率,也可以有效控制狂犬病。關於狗狗疫苗也同樣存在許多誤區,今天來了解一些真相。解答:狗狗可能發生的疾病有數百種,而疫苗只能預防其中6.7種。即使你給狗狗打了疫苗,也應該時常關注狗狗的身體健康狀況。當出現病狀及時就醫,或在疫苗期快要到期的時候,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 10個你不知道的狗狗冷知識:原來狗狗的腳掌是有味道的
    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養狗作為生活中的伴侶,但是你有了解過狗狗的一些相關知識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說說關於狗狗的一些知識吧,看看你知道幾個?
  • 關於狗狗過敏的知識
    隨著人們對於寵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許多以前沒有被人們關注的問題,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比如:「過敏」。
  • 狗狗驅蟲很重要,你了解多少?
    寄生蟲的存在會嚴重影響狗狗的健康,影響幼犬的生長發育,而且還會給其他病原體的侵入創造條件。有些主人對於驅蟲一直有個誤區,認為我的狗狗如果不出門的話就不需要驅蟲,其實不然,蟲卵會附著在主人的鞋子、身上等帶回家,所以即便狗狗足不出戶也需要定期驅蟲。此外,若是主人不了解驅蟲的必要性而放任不管,嚴重的情況會導致狗狗死亡,甚至傳染給人類和兒童。因此,給狗狗驅蟲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 【科普】怎樣給狗狗測量體溫?狗狗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由於許多狗狗易患的疾病都和體溫相關,在我們發現狗狗有一些反常的症狀時,最好能夠及時為狗狗測量一下體溫,以便初步了解愛犬的身體狀況。那麼我們想要為狗狗量體溫該怎麼做呢?體溫多少才是正常範圍?(2)對於小型狗狗可以抱著測溫,或者在狗狗睡覺的時候或者躺下的時候測比較好。對於大型狗狗建議在狗狗睡覺的時候或者躺下的時候測,以免引起狗狗強烈反抗。最好是一個人幫忙安撫狗狗,引開狗狗的注意力。一個人進行測溫。
  • 精華 | 你真的了解狗狗嗎?如何訓練狗狗?
    1.狗狗基本的正常行為2.狗狗的天性需求3.淺談關於狗狗訓練4.傳統訓練和正向訓練的區別(關於文中提到的一些之前上過的課程內容,會在文末插入相關知識的連結。)所以你的狗狗有以上這些狀況的話,恭喜你~你的狗狗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可以順著它,它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畢竟狗狗和我們人類生活在一起,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規矩,幫助它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