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浦城黃碧村村第一書記葉茂禎

2020-12-27 覽潮網

一有車輛駛過便是塵土飛揚,一遇大雨就無法行走,這是浦城縣黃碧村原先的道路情況。近兩年,村裡大建設把水泥路鋪到了各家各戶門口,看到村容村貌大變樣,村民們總會談起他們的第一書記,「這個書記很內行!他做的事情讓村裡每個人都能受益。」

村民誇讚的就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葉茂禎,他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幹,從2017年底扶貧駐村至今,他帶領村兩委幹部,多方籌集近600萬元項目資金,拓展產業扶貧,建設美麗鄉村,幫助黃碧村提前摘掉了貧困村帽子。

網上賣大米 村民增收入

黃碧村地處丘陵地帶,水稻種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如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是葉茂禎駐村後想得最多的事。在駐村的頭三個月,他全身心投入鑽研種植業發展,從一個對農業完全外行的電信業務技術骨幹,變成了一個新農業建設的「內行人」。

通過調研,葉茂禎發現,浦城大米品質好、營養佳,在民間有著「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好口碑,於是決心帶動村民大力種植桃湘優莉晶、福香佔等優質水稻品種,藉助「浦城大米」這一特色品牌,促進村民增收。

為更好的推廣村裡的水稻種植,葉茂禎充分發揮村裡農機合作社的作用,為村民提供機器育秧、播種、插秧、收割等現代農業服務,使村裡的369畝重點稻田實現生產機械化。同時,他依託「娘家」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技術優勢,嘗試「現代農業+網際網路」產銷一體化的新農業模式,將「浦城大米」通過中國電信「號百商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據統計,僅今年黃碧村就通過「號百商城」銷售「浦城大米」20萬元、促進村財增收2萬元,不僅提升了「浦城大米」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增強了村民的致富信心。

同時,葉茂禎又組織村民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村裡先後投入近100萬元新建四條機耕道,把「現代農業+網際網路」新模式拓展到毛竹、烤菸等其他傳統產業的種植。通過努力,2018年黃碧村實現了水稻種植2007畝、畝產800斤、創收224.7萬元;烤菸種植92畝、畝產300斤、創收41.4萬元;毛竹種植2830畝、畝產2000斤、創收45.3萬元,黃碧村的特色產業經營越來越紅火。

村居大建設 盯準旅遊牌

黃碧村是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口窯遺址」所在地,據考證該遺址年代為北宋中晚期,有極大的歷史研究價值。2017年末,初到黃碧村的葉茂禎便了解到這一寶貴的資源,發展旅遊村的點子在他的心裡萌生。

「農業基礎設施打牢了,但僅僅依靠種植業來支撐黃碧村的多元發展顯得動力不足。」葉茂禎說到他的考慮,他認為文化旅遊一旦發展,可以持續帶動黃碧村的造血能力,吸引在外村民回流就業。

萬事開頭難。2018年年初,在為村居建設爭取資金的過程中,葉茂禎了解到「美麗鄉村」這一項目,恰好與他心中黃碧村的旅遊規劃有許多契合點。於是,他立刻著手準備「2018年美麗鄉村」項目的申報,可惜最後錯失良機。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葉茂禎的工作計劃,他以村居環境整治為切入口,對標「美麗鄉村」建設標準,為發展旅遊村蓄勢。他把從省、市、縣多方渠道籌集而來的村居改造建設資金,精打細算都花在了刀刃上,舊房整修、村道硬化、公廁改革、修橋防洪等一個個基礎工程相繼在黃碧村落地。

村裡因傷致殘的貧困戶吳新正對此感受最深。吳新正的家距離村部較遠,家門口就是一條小河,過去出入總要拄著拐杖走過泥路、趟過小河,十分艱難。2018年中旬,葉茂禎從努力爭取到的中央財政小型公益事業補助資金中擠出15萬元,建起了黃碧洋小橋,不僅改善了村內的交通狀況,同時還保障了吳新正的出行安全。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初,葉茂禎終於如願為黃碧村爭取到了「2019年美麗鄉村」項目。為此,他特地請專業設計人員對整村提升改造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構建起了一個「環境美、生活美、布局美、產業美、風尚美」的「五美」新格局,同時親力親為對接裸房整治、汙水處理池、衛生所、村民文化廣場、農民公園等近20個基礎設施項目,並將他們統一納入「美麗鄉村」規劃大局,進一步改善黃碧村村容村貌,為後續發展鄉村旅遊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葉茂禎還力邀本村在外就業的陶瓷研究愛好者陳雪芳,共同挖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口窯」的青白瓷文化,爭取把黃碧村打造成「浦城縣全域旅遊示範帶」的一個重要節點。

民生大改善 生活更便捷

「水管裡經常會流出黃泥巴。」葉茂禎向記者道出如此迫切想改善村居環境的另一層原因。

原先的黃碧村自來水水質較差,「飲水難」一直以來都是村民們的心病。為此,葉茂禎努力爭取到了浦城縣財政小型公益設施補助款近3萬元,實施飲用水源改造項目建設,新增取水點,並鋪設兩個淨化池和相應的引水管,改善飲水條件,讓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60歲的張秀英和64歲餘蘭妹,打小就生活在黃碧村,從未離開過村子。今年10月兩人第一次走進村裡新建成的幸福院,興奮不已,「沒想到我們鄉下也會有這麼好的休閒地,以後大夥的生活更有意思了。」葉茂禎介紹,幸福院是黃碧村提供給村老人們休閒的公益活動場所,配備了棋牌室、公共電視、廚房、躺椅等,夜間回家不便時可提供給老人臨時居住。

此外,葉茂禎還從派出單位的幫扶資金中擠出了30萬元,專門用於村內信息化建設,在村頭、村尾多處重點地段安裝「全球眼」監控,在村民集居地安裝「智能廣播」。今年,他還成功申報 「農業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項目,在村裡開辦了「益農信息社」(12316村級信息服務站),為村民提供農技知識培訓服務,以及交話費、買農資、收快遞等便民服務,有效解決村民生產生活上遇到的難題,實現不出村、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信息服務。

民生工程建設工作委實不易。記者見到葉茂禎時,發現他總隨身攜帶著一把摺疊椅。原來,在2019年9月,葉茂禎在工作途中不慎被蛇咬傷,到現在腿腳還不便長時間走動。

據了解,當天,葉茂禎在與村民一同前往被「7.5」洪災損毀的攔河壩和小橋進行重新測量時,一條「竹葉青」突然竄出,咬到他的腳。情況緊急,現場村民連忙撥打120將葉茂禎送往醫院急救,因傷勢嚴重,他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一個月。在醫院期間,葉茂禎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村裡的事,他不停地通過電話、網絡與村幹部溝通村務。

黃碧村黨支部書記林巧蓮說,「葉書記太不容易了,他來的這兩年,是村裡變化最快的兩年。」黃碧村的村民提到葉茂禎也是讚不絕口,都說這個省城來的「第一書記」有遠見,是個內行人。

2018年12月,在葉茂禎和村兩委幹部的努力下,黃碧村已脫貧出列,實現人均年收入1.29萬元,提前完成脫貧任務。

 

相關焦點

  • ...帶著鄉親增創收——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村第一書記葉茂禎...
    看著眼前的「美麗景象」,很難聯想到脫貧前,這裡絕大部分房屋為土坯房,破爛不堪、陰暗潮溼,旱廁、豬圈、牛圈分布在村民住房之間,全村只有一座水衝式的公共廁所,還經常被堵了、衝不出水來;村內雜草叢生,「雨天水、泥路,晴天揚灰路」,除了公共主道有硬化外,沒有一截水泥路…… 車剛停在村裡的停車場裡,一位皮膚黝黑、神情樸素的中年男子便匆忙走向前來,幹練地作自我介紹:「大家好,歡迎來到黃碧村,我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葉茂禎
  • 電信總經理「直播帶貨」天團火了!領頭的是大BOSS李正茂!
    安徽電信5月20日晚,中國電信安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唐珂攜手公司副總經理鄭家升、呂品等高管團隊亮相「安徽電信」抖音直播間,與安徽知名主播馬瀅、達倫一起,特別打造中國電信安徽公司520品牌直播日,高管團隊全程參與
  • 福建:「電信藍」點亮脫貧路
    作為央企擔當,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充分弘揚"滴水穿石"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福建省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舉全公司之力幫扶掛鈎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選派駐貧困村第一書記,開展黨建扶貧、網絡扶貧、通信業務扶貧、信息化與產業扶貧、公益扶貧"五大行動",發揮網絡和信息化優勢,真幫實幹助力脫貧攻堅,向福建人民遞交了一份高質量的扶貧答卷。
  • 物華天寶「三江源」 浦城名產「譽」神州
    浦城是福建省的「北大門」,自古為中原入閩第一關,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地處閩、浙、贛三省要衝,山延兩脈、水注三江,史稱「八閩望邑」,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福建首批置縣的五縣之一。有著「中國丹桂之鄉」、「中國好糧油」示範縣、「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民間剪紙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諸多美譽。
  • 尋找2017年省直「最美青工」第13站:中國電信福建公司
    利用「五四青年節」契機,舉辦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表彰大會暨「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論壇活動,現場舉辦了「青年之聲——大小CEO面對面」活動,省公司領導與全省優秀青年小CEO代表、青年崗位能手代表等面對面共話改革、共敘發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投身企業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延續「翼青春」青年文化活動品牌思路,開展「改革創新翼起來•青年先行勇擔當」主題實踐活動。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公司黨委書記來連調研扶貧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7月8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公司黨委書記陳志然一行人來到連州市星子鎮四方村開展扶貧調研工作。在四方村,陳志然一行人首先參觀了土坡衝村的天翼助學課堂,據負責人介紹,2019年依託中國電信天翼高清建起的「天翼助學課堂」,通過網絡把眾多國內著名學校名師「請到村裡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做到「停課不停學」,駐村工作隊還叮囑村裡要利用好天翼助學課堂,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學習,確保不因疫情耽誤學習。
  • 獨家:劉沛輝調任中國電信系統集成公司紀委書記 接替劉智峰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運營商財經網獨家獲悉,劉沛輝擔任中國電信集團系統集成責任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接替前任劉智峰的職位。資料顯示,中國電信系統集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下設30個分公司,在三大運營商中眾多子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個獲得國家級支撐單位授牌的公司,其背後的實力不言而喻。
  • 山東電信駐村第一書記李玲:扶貧路上正年輕_中國工信產業網
    「一想起李書記為我們做的這些事我就想掉眼淚,他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好幹部。」張京香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黃元村的貧困戶,她嘴裡的李書記名叫李玲,是中國電信山東公司派駐黃元村的第一書記。2019年,56歲的李玲在照顧90多歲高齡雙親的同時,毅然請戰來到扶貧攻堅一線。「扶貧路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挺年輕的,為老百姓做事渾身都是勁兒,得想方設法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從駐村的第一天起,李玲就暗暗下定了決心。
  • 2020福建福州電信公司招聘社區經理公告
    2020福建福州電信公司招聘社區經理公告 2020-08-13 14:47:52| 中國海峽人才網
  • ...記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駐村第一書記馬小瑜_人物_中國金融新聞網
    「馬書記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得如此重的疾病?」剛剛獲知消息的群眾黯然落淚。群眾牽掛的「馬書記」叫馬小瑜,2017年3月,他被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選派到民和縣峽門鎮甲子山村駐村扶貧;2018年4月,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20年3月,因患白血病入院治療,不得不離開扶貧崗位。
  • 浦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四地七縣交界處,是福建省的「北大門」,有著「福建糧倉」「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油茶之鄉」等諸多美譽,是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糧基地縣和中國南方林業重點縣。(邱春靜 黃乾曄/攝) 1 聚力產業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浦城縣立足農業大縣、「福建糧倉」的縣情實際,發揮生態優勢,藉助「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唱響主業,打響「浦城大米」品牌。
  • 哪裡需要哪裡搬 記中國電信撫州宜黃分公司徐志剛_中國工信產業網
    徐志剛是中國電信江西撫州宜黃分公司的員工。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他近30年如一日,更換多個工作崗位依舊本色不改,把青春和智慧奉獻給為人民群眾提供美好通信生活,先後被授予江西電信營銷能手、江西電信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個人、江西電信信訪先進工作者、撫州電信「綜合服務標兵」、宜黃縣「四進四聯四幫」活動先進個人等10多項榮譽稱號。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記偏關縣柳界溝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萬博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西文旅集團駐偏關縣柳界溝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萬博帶領鄉親們一起破解貧困難題,用真情獲得了百姓的認可,用汗水詮釋了奮鬥的美麗,用激情譜寫了柳界溝村的華麗轉變。2020年,獲評「山西省脫貧攻堅貢獻獎」。
  •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編輯時間:2020-11-14 瀏覽次數:7 次 曾經是一身戎裝的蔡斌珍現任職於山西省環境應急中心,2019年5月,為響應國家精準脫貧攻堅任務,他胸懷赤誠之心,心繫貧困群眾,舍下了年僅一歲的小兒子和剛剛升入小學的大兒子
  •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防範電信詐騙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月16日電(記者 付一鳴)中國駐瑞典大使館16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再次提醒當地中國公民高度防範電信詐騙。使館說,近日瑞典再次發生多起中國同胞遭遇電話詐騙的案件。不法分子還冒充使領館、快遞公司、國內公檢法機構,謊稱我同胞身份證件過期,有快件未領取,或涉嫌違法案件需凍結帳戶等,其最終目的是誘導我同胞提供銀行帳戶信息或匯款。不法分子不斷變換偽裝電話號碼,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針對性。為此,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中國駐瑞典使領館工作電話均為直撥號碼,沒有錄音或語音電話,不會語音提示轉人工服務。
  • 56歲柯瑞文升任中國電信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56歲柯瑞文升任中國電信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人民郵電報」微信公號 2019-04-10 16:10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曾記畔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華:做優特色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
    4月2日,當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以北8公裡處的曾記畔村,藍天白雲下,一座座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顯得格外寧靜安詳。進入村部大院,曾記畔村村支書朱玉國笑呵呵地迎上來,聽說記者前來採訪駐村第一書記張華,他立馬豎起了大拇指:「小夥子工作作風非常紮實,給老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曾記畔村村部。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高健來村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卻在駐村工作中練就了一副「厚臉皮」。說起來,「厚臉皮」的「厚」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