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西新聞網】;
千裡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這,便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一個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參照。
挖掘機銷量素有中國經濟「溫度計」之稱。挖掘機銷量的「冷熱」表現,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
「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先頭部隊」,並展現出「優等生」實力。塔吊林立燈火通明,設備轟鳴聲聲作響,項目工地熱火朝天……透過中國基建的火熱圖景,人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大韌性和修復能力。這是因為,在「挖掘機指數」的背後,存在這樣一個邏輯:挖掘機銷量井噴,說明基建投資明顯提速,復工復產水平不斷提升,即內生復甦動力持續增強。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基建投資按下「加速鍵」。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同比增長1.0%,比1-10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與基建投資增速對應的,「挖掘機指數」同樣表現亮眼:前十月挖掘機產量307284臺,同比增長32.7%,創歷年新高;挖掘機累計工作時長同比增長13%,12省份挖掘機累計工作時長同比增長50%;民生工程機械累計工作時長同比增長32%……這充分彰顯了「穩投資」的決心,為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大力量。
一挖一鏟,盡顯中國經濟潛力。當前,全球疫情還在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外部風險挑戰依然存在。「挖掘機指數」的持續攀升,反映了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這種信心及所代表的積極預期十分珍貴。可以預見,乘著基建投資加碼的東風,憑藉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迸發出更為強大的內生復甦活力,持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單。(丁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