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行的時候,所有人都有過這種摸爬滾打的經歷吧。
《菜鳥》這部片子在看的時候確實在有笑料的地方笑過幾次,但是說給我留下了什麼印象的話,那只能說在柯有倫飾演的小飛當王曼菲的替身,挨打那一段我哭得稀裡譁啦的。
隨著年齡變大,夢想這件事情開始變得越來越需要抗衡現實,需要用一百二十分的努力來換取的時候,而且自己也真切的意識到每一件事情都不能隨隨便便就成功,每一個榮耀都不能隨隨便便得到的時候,便也越來越會從這樣講述夢想的電影裡流淚了,因為雖然在不同的行業裡,雖然在做著不同的事情,但是所遇見的心酸是一致的,所遇到一點點轉機時候的喜悅是一致的,深夜痛哭也是一致的。
菜鳥要抓住每一次機會證明自己
柯有倫飾演的小飛其實我覺得更像是柯有倫本身,雖然有個有名氣的老爹柯受良,卻是憑藉自己的能力打拼,在這個圈子裡從菜鳥龍套做起,對待不起眼的角色都會很認真,最開始也是從劇組打雜開始。總能感覺柯有倫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和努力在詮釋。他應該就是多才多藝現實版呆萌的小飛吧,與其說是他在演繹故事,不如說他是在演繹自己。電影有很多戲中戲的部分,柯有倫飾演的是跑龍套的小演員,裡面有很多爆破場景,據說在拍戲的時候都會身先士卒往前衝,很多炸點都會貼著臉炸開。苦逼的生活表現,阿飛的呆萌,雖是喜劇,卻讓人覺得真實,自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菜鳥」原型,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狀況百出卻在一直努力向前。
從菜鳥小飛那裡,我看到了在夢想路上同為菜鳥的我們。
電影中的「導演」也何嘗不是一個要看明星臉色的「菜鳥」
我有一個朋友,做房地產策劃將近一年,和我說自己還是這個行業的菜鳥,好多東西都要學,三天兩頭熬夜到後半夜已經是正常現象,前段時間各種開會。周六的時候,出去加班做活動。發了一個朋友圈:在外面出活動,上午帳篷和桌子展牌被大風吹飛了,颳了別人的車,砸了旁邊的三箱雞蛋,領導沒有來呢,自己就被那個賣雞蛋的數落了一下午讓賠雞蛋。早晨很正常的鎖了門,結果晚上被告知保險槓弄上了,換鎖芯都不成只能換鎖。
當時看到這個朋友圈的時候,忽然覺得好不容易,因為關係太好,平時我們都有點問題都會互相嘲笑,就是那種「你有什麼不開心的講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的狀態,但是看到這則朋友圈的時候,我還真笑不出來了。
這就是現實版菜鳥,還是流年不利的菜鳥。
柯有倫的阿飛這個菜鳥和我們是一樣的,跑了好幾年龍套卻頻頻把戲搞砸,遇見個副導演為了上戲趕緊去巴結巴結,各種為了生存苦逼,給大明星演替身打戲渾身是傷差點打成木乃伊,卻一遍遍為了戲劇效果站起來被打到最後一刻。我當時看到這裡的時候就哭了,也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就掉下來了,如果一定要冠上什麼名目的話,一方面哭柯有倫的不容易,一方面哭自己的不容易。
雖然共處一部戲,但是龍套對大明星,只能默默眺望
也只有這個時候,才會想起來自己哭自己的不容易。
有一次加班到兩點,為了改幾句詞,主編一直不滿意,我就一直改,拖到了凌晨三點總算結束,結果第二天,全辦公室的人都走了,只剩下我被留下來要求改詞,而且又給我加了新的任務讓我改,這都是要準備的接下來的晚會節目,只因為我之前是學這一塊的,便光榮的落在我身上,可是這個工作只是表面上他們以為會有些關係,其實和我的專業沒有半毛錢關係,我一直改到外面的天黑透了,交了上去,走出了寫字樓,過紅綠燈過了一半的時候,公交車就來了,我看著公交車就開始跑,期望能夠追上這一班就不用再等半個小時,但是當我差不多快要追上的時候,它關門走了,一個小時後,車終於等來了,人超級多,一個小時的車程,那一刻只有一個念頭,快點回去,回去好好吃一頓就好了。接了一個媽媽的電話,問我晚上吃了沒。忽然就崩潰到哭……在下一站的時候下了車。冬天,我走在大街上,帶上羽絨服的帽子防寒,握著手機一直哭,一直哭。
但是,我卻知道,明天還是要去上班,還是得慢慢學著把處理不好的事情處理好,還是要笨拙的一點點往前挪。因為,在我們還是菜鳥的時候,一無所有,唯一有的就是足夠的努力和足夠的誠意。
眼下,我知道自己遠沒有那麼強大,卻依然憧憬,會有高飛的那一天,撐起很多東西。
所幸,在這部喜劇裡,有一個好結局。
所幸,我們都會由一個菜鳥慢慢變成想要成為的人。
菜鳥不懼歲月長,只怕辜負努力過的時光。
加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