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遊記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美猴王孫悟空,在開拍之後就火爆大街小巷,成為經典。
到現在都還在電視上重播,可見其當時的火爆程度,而孫悟空的飾演者六小齡童也成為最大贏家,火遍大江南北。
但是他從一開始的全民偶像到現在被網友群嘲,到底是為什麼?
1959年六小齡童出生在上海一個猴戲世家,他的本名不叫小齡童,而是章金萊。
六小齡童從曾祖父到他都是從事猴戲表演,他父親從六歲開始學猴戲,為此取藝名為六齡童。
在章金萊前面還有一個哥哥章金星,父親為他取藝名為「小六齡童」。
當時他的哥哥其實比他更有天賦,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小六齡童因為患有白血病,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1982年,章金萊在拍攝《西遊記》的時候父親才給他把名字改成了「六小齡童」這個名字。
兄弟兩個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猴戲,六小齡童在高中畢業之後順利考入了浙江崑劇團藝校,專攻武生。
1982年初《西遊記》開始籌拍,這部電視劇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拍攝的十分困難,所有的劇組人員都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才讓這部電視劇呈現在觀眾面前。
楊潔導演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當時美猴王孫悟空這個角色是最難演的。
六小齡童在六齡童的推薦下出演了這部電視劇,楊潔為了讓他演好這個角色,給他買了一隻猴子,讓他學習猴子的習性。
六小齡童為了這個角色也是很努力,為了演出火眼晶晶的感覺,每天打桌球練眼睛。
1986年《西遊記》橫空出世,播出之後馬上就火遍了華人世界,一直到現在都在電視上重播。
這部劇不僅受到了一致好評,在劇中的演員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尤其是六小齡童。
靠著自己的演技把孫猴子這個角色演活了,各種表情淋漓盡致,可以說他是最成功的的美猴王了。
但是在大火之後,幾位主演卻飄了,師徒四人成為了利益最大利益的獲得者,導演楊潔和幕後人員無人問津。
開始時主演師徒四人對楊潔導演畢恭畢敬,但是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他們的態度就變了。
1988年楊潔導演受邀到新加坡演出,當時是要劇組人員一起過去,但是章金萊、馬德華、閆懷禮等幾個主演卻直接請了假,後來楊潔導演才知道他們是一起去山東商演賺外快了。
讓楊潔導演十分的憤怒的是,他們自己演出很成功,卻讓其他人在新加坡等著他們。
這件事之後,楊潔導演明白了人都是最看重自己的利益,戲拍完了他們也就沒有了關係。
本來這件事也不至於讓六小齡童身敗名裂,但是後來又發生了一件讓人不齒的事情。
2017年楊潔導演因病去世,在追悼會上,六小齡童只是說了幾句感激的話之後,就開始為自己的新電影做起了宣傳。
這個場合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他的做法引起了網友的反感,讓人憤怒。
這還沒有完,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六小齡童總是在公共場合表示在西遊記的高難度動作都是自己的一個人完成的,沒有替身沒有別人的幫助。
這個說法明顯就是假的,從各種影像資料都能看的出來是有很多人幫助他拍攝完成的。
六小齡童總是過度消費孫悟空,他的做法引來了網友的群嘲。
他就是在自己的驕傲自大與目中無人中讓自己晚年晚節不保,遭受到眾多的非議,名聲也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