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就炸!「女權」引爆韓國政壇

2021-12-24 南風窗

韓國社會的「仇男」與「厭女」,正在變成一個政治問題。

6月11日,被打上了「反女權」標籤的李俊錫,當選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黨首。年僅36歲的李俊錫,是截至目前韓國憲政史上最年輕的黨首。這顆年輕的政壇新星颳起的「李俊錫旋風」,也引爆了韓國政治中的「性別問題」。

李俊錫的主要支持者,是年齡二三十歲的韓國年輕男性。近兩年,李俊錫在性別衝突議題上積極發聲,指責女權主義者在以犧牲韓國男性為代價,讓後者遭受不公平待遇,還認為現在的年輕男性在受到反向性別歧視。他的著名言論是「激進的女權主義和恐怖主義一樣有毒。」

6月13日上午,國民力量黨新黨首李俊錫騎共享單車到首爾永登浦區國會議事堂開始上班

韓國西江大學教授金宰春(Kim Jae-chun)對李俊錫的評價是,「他將自己描繪成年輕一代的代表……通過抨擊激進女權主義對男性的傷害,贏得了認為自身處於不利地位的年輕男性粉絲。」

李俊錫在接受韓媒採訪時說,「得到年輕人的支持,或許是因為我說出了他們想要說的話」。民調機構Realmeter曾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寫道,「在韓國,76%的20多歲男性和66%的30多歲男性反對女權主義。他們認為,男性在被女權主義者攻擊。」

在女權主義與反女權對立的濃烈情緒下,「女權主義」在韓國幾乎成為了敏感詞。

韓國婦女發展研究所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5%的韓國年輕男性表示,他們將女權主義等同於「仇恨男性」。甚至有56.5%的人表示,如果女朋友是女權主義者,他們會立即與她分手。

韓國女團Apink的成員孫娜恩,曾因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印有「女孩可以做任何事」的手機殼照片,被一些男性網友視為在宣揚女權主義。她隨即遭到猛烈「網暴」,最終刪除了相關內容。

韓國女團Apink的成員孫娜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

韓國女團Brave girls成員Yuna,因穿過印有「沒有比女性力量更強大的力量」的衣服,被男性網友定性為女權主義者而遭到謾罵。最近,她因為在節目中說自己得了五兆五億分,又觸碰了男性網友的神經。因為五兆五億被不少韓國男性認為是厭男詞彙,曾有女權團體用該數字形容男性的性犯罪數量。

兩年前,一部女性現實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更是引發了韓國男女群體間大規模的爭吵。該電影改編自同名女性主義小說,描述了一位韓國80後女性從出生、成長,到工作和結婚生子的過程。諸多30多歲的韓國女性在電影中找到了共鳴,但很多男性卻認為這是女性在無端訴苦。自電影宣布拍攝,兩位主演就處於被攻擊的風暴核心,公開支持電影的藝人也被牽連其中。

女演員徐智慧在社交媒體上傳原著照片,遭遇到惡意回帖「洗禮」。不少網友評論「女權主義是被害妄想症」,並說她作為被男性捧紅的藝人,不應該談論女權。最後,徐智慧刪除了自己的帖子。演員金玉彬因為留言支持徐智慧「閱讀自由」,遭遇大量批評。韓國女藝人裴珠泫,僅因為公開表示自己看了該電影的原著,遭到網絡圍攻。

今年5月,一則廣告海報在韓國引發了輿論海嘯。

該海報來自GS25便利店,插圖中有兩隻手指夾香腸的手勢,一經發布便招來韓國男性網民的攻擊。他們的憤怒,一方面是認為圖片內容在內涵男性的「身體部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該手勢與2017年關閉的激進女權主義社區Megalia的標誌相似,該社區一直被認為仇視男性。該事件也引起了李俊錫的注意,他曾公開表示,「我們需要得到解釋。」

GS25便利店海報(左)與Megalia的標誌(右)

GS便利店隨後迅速修改海報並道歉,設計師也出來解釋,稱「沒有想過該手勢象徵女權主義或者Megalia社區」,並強調絕對沒有仇視男性的意思。「我是一個愛兒子和丈夫的媽媽,我真的想澄清一點,我不是惡作劇,我不支持任何特定的意識形態」,她說。

但這些舉措都未能平復韓國男性網民的憤怒。5月底,GS零售的CEO趙允晟被解僱,為此事負責。在GS便利店風波後,男性網民們開啟了「巡邏模式」。隨後,韓國多家品牌廣告海報被指使用了冒犯男性的插圖,是女權主義者對男性的侮辱,從而遭到群體性抵制。

令人驚奇的是,這場風波還殃及到了疫苗接種海報。6月24日,韓國浦項市官方帳號發布了一張疫苗宣傳海報,海報上拿注射器的手勢被網友以同樣的理由(影射男性身體部位)遭到質疑。最後浦江市政府工作人員道歉並刪除了海報。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曉玲告訴《看世界》,韓國年輕男性反女權的現象,可以從三個層面看:經濟、文化、政治。

「從經濟角度,韓國嚴重的內卷,讓韓國進入無限競爭時代。在韓國女性學業成就變高,工作機會變多的同時,男性會感受到受害意識。」

根據韓國統計局的數據,韓國2020年青年失業率為9%,近五年失業率在9.5%上下浮動。2021年第一季度,韓國青年的「體感失業率」為26.5%。

「在整個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男性可能會去把自己的怨恨,發洩到更為弱勢的女性身上。韓國現在的就業市場,男性仍然有明顯優勢。」王曉玲說道。

事實上,韓國女性在職場中長期處於明顯劣勢的地位。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後,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政策舉措,但並未實質性改善女性的就業環境。

《2021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156個調研國家性別平等指數排名中,韓國位列102位。從薪酬差距、勞動參與率、女性擔任領導者的比例等指標來看,韓國女性受歧視情況依舊嚴峻。

在韓國慶熙大學就讀碩士的英珠告訴《看世界》:「韓國男性比女性更好就業,工資也更高。中小企業更願意招男性,他們會覺得女性員工懷孕生子很麻煩。大企業在招聘時會對女性有年齡限制,27歲以上女性求職會很難。」

另外,王曉玲補充道:「韓國男性有入伍制度,對於這點,其實很多韓國青年覺得不公平。當他們完成兩年的兵役,很多同齡的女性可能已經考了很多證,擁有了工作經驗,在就業市場上更為有利。」

文在寅政府也出臺了不少改善女性就業環境的政策,比如實施女性配額制度,提高女性參政的比例,一些男性會認為他們的就業空間在被這些政策擠壓。

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曾就服兵役問題做過民調,72%的20多歲的男性認為只讓男性服兵役不公平,65%的年輕男性認為女性也應當服役。韓國中央大學的大四學生勝利對此向《看世界》表示,「韓國男性服兵役的經歷是一種犧牲。」他認為有入伍經歷的男性,應該在就業問題上獲得更多回報。

賓夕法尼亞大學學者Jinsook Kim與王曉玲持相似看法,他認為韓國男性產生反女權情緒的原因是,韓國年輕男性因經濟問題而產生挫敗感,但是「這些年輕的韓國男性,選擇將自己的受害感或不安感歸因於女性,而不是政府或者政策。」

在王曉玲看來,韓國青年男性反女權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文化變動過程中的一種潮流跟反潮流間的激蕩。她告訴《看世界》:「所有的文化變動,潮流必定會伴隨有逆潮流,就是往回走的力量,這必然會導致文化衝突。而且當往一個方向走得越快時,逆潮流就會表現得越明顯。即便這個潮流是對的,或者說對大多數人都有正面意義。文化變動過程中總會出現這種衝突性的現象。」

在推動兩性平等的過程中,很多韓國年輕男性會認為自己處於弱勢。王曉玲表示,「很多男性認為女權主義過於維護女性的權益。很多規章制度,是針對女性權益的。女權運動的潛臺詞是女性遭到了不公正待遇。但男性其實也會受到性騷擾,也會有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們的這種權利很少被提出,很多男性會覺得沒有男權保障,全是女權,這很不公平」,「還有很多男性認為女性不用像男性那樣承受很大的壓力,為家庭承擔責任,他們內心不覺得女性是弱勢的。」

此外,韓國男性的信息消費傳統也是一個原因。「韓國的娛樂產業,有物化女性的傾向。這讓男性更容易輕視女性。」王曉玲補充道。

「文化的改變是最滯後的。制度改革是很快的,但是人的思想變化不會那麼快,一定是落後於制度的建設的。文化一定是在經濟結構、制度改變之後,最後一個改變。」

性別話題是政治問題的一部分,但在韓國體現得尤為明顯。王曉玲說,「這個問題正在被政治化」。《韓國時報》對此曾評論道,政治家們正在通過在性別議題中站隊,來爭取某些群體的選票。

不久前的首爾、釜山市長補選中,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慘敗。李俊錫稱這是文在寅政府「只關注女權主義,低估了年輕男性投票權的結果。」韓國KBS、MBC和SBS三家電視臺的聯合出口民調顯示,近70%的年輕男性選擇了李俊錫所在的國民力量黨。而年輕一代此前通常被認為屬於進步陣營票倉,在文在寅剛上任時的各項民調中,年輕男性對他的支持度一度達80%。

文在寅自稱是「女性主義者」,一直致力於改善韓國女性的社會地位。他也讓許多傑出女性擔任重要的政府職位。例如他曾任命過的前外交部長康京和、前法務部長秋美愛以及前中小企業部長樸映宣都是女性。在首爾市長競選中,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派出的候選人正是樸映宣。

在一些韓國年輕男性的眼中,這位「女性主義總統」一直在為女性創造特權。2017年11月,文在寅政府公布了一項五年計劃,以擴大女性在各部委、政府企業和公立學校的任職人數。這個舉措曾引發了「不公平」的爭議,李俊錫曾多次抨擊過女性配額制度,認為文在寅和執政黨在讓年輕男性感到失落。

在李俊錫為年輕男性代言的同時,韓國首個女權主義政黨「女黨」,去年婦女節那天宣布成立。在首爾市長補選中,女黨候選人金珍芽以「打造女性一個人也能生活得很好的首爾」為口號,獲得了排名第四的票數。

韓國女黨候選人金珍芽的候選演講(譯製:B站@啊梨在流浪)

王曉玲對此表示,這幾年非常明顯的是,性別議題開始在各大選舉中被頻繁提及,被作為爭奪選票的工具,性別議題正在成為一個抓手。「韓國的經濟問題在保守派和進步派掌權下都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現在他們需要換一個詞彙,來作為他們動員選票的工具。」

「女權話題在政治化下被賦予了更多意義,可能會被用作區分進步和保守陣營的標籤。如果在每次選舉中,比如國會選舉、總統選舉、地方選舉和補選中,兩派選擇強調性別議題。那麼,女權和反女權可能就在不斷的提及中成為常規性詞彙,兩方對立的情況也將加劇。」

王曉玲說,只有兩方跳出把性別議題變成零和遊戲的思維,追求真正的兩性和諧,才能解決目前的對立。「但目前來看,該問題在短期和中期內解決的可能性都很小,尤其性別議題呈現出用作政治陣營劃分的趨勢。」

作者 | 本刊記者 湯興

編輯 | 雷墨 lm@nfcmag.com

排版 | 李魚

看世界雜誌新媒體出品

投稿、投簡歷:newmedia@nfcmag.com

廣告、商務合作: nfcnewmedia

相關焦點

  • 6月6日臺灣藍綠鬥,韓國瑜被罷免,引爆臺灣政壇的「韓流」落幕
    6月6日,韓國瑜被罷免,臺灣未來走向會如何?臺灣高雄市周六(6月6日)投票決定是否將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截至傍晚6點, 近百萬選舉人支持「罷韓」,不足三萬反對, 韓國瑜下臺已成定局。罷免已成定局,引爆臺灣政壇的「韓流」自2018年底,代表國民黨參加臺灣第二大城高雄市的市長選舉之後,韓國瑜從沒有公職在身,知名度不高的「半退休」政治人物,意外颳起被稱為「韓流」的政治旋風
  • 看梨花女大的姑娘們如何引爆韓國政局
    韓國媒體及政界人士爆料,崔順實被認為與韓國總統樸槿惠存在特殊的個人關係,長期在樸槿惠幕後涉嫌幹預韓國政治。此事引發韓國民眾憤怒,各地民眾示威要求樸槿惠下臺。樸槿惠曾出面向韓國民眾道歉,但已無法平息眾怒,有人猜測樸槿惠可能沒法走完任期。引發此次樸槿惠「閨蜜門」事件的是梨花女子大學一位「走後門」被錄取的學生。一位學生如何引發韓國如此大的政壇風波?梨花女子大學又是一所怎樣的大學?
  • 文在寅再斷一臂,女權地獄背後的真實韓國
    具體到韓國這場風波,文在寅有擔當有手段,一以貫之的進步訴求是不是現實?是,韓國政壇政治生態惡劣,法西斯右翼手段卑劣殘暴是不是事實?是,韓國男性對女性的性別壓迫是不是現實?也是,這三者並非互斥選項,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實事求是的的態度,那就落入了身份政治的下乘,而看不到事件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
  • 這6部韓劇預言了今天韓國政壇發生的一切
    從醜聞爆發到被彈劾罷免,總統閨蜜門、歲月號醜聞、三星行賄案……想當初樸槿惠上臺時風光無限,如今慘澹收場,韓國政壇這半年發生的事可謂是節奏緊湊高潮迭起,堪比一部大製作的韓劇。事實上,韓劇裡頭也不乏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情節,財閥與政客之間的各種醜陋的勾當,早已在韓劇裡上演了一遍又一遍。可以說,這些韓劇預言了今天的一切。
  • 拉法葉艦弊案再次引爆臺灣政壇
    2003年3月31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紅:在臺灣沉寂已久的拉法葉艦軍售弊案,因為臺灣一家媒體引述「拉法葉艦4億美元佣金流向當時執政黨秘書長」的報導,再度引爆臺灣政壇。朝野各方各有說辭,真假難辯。那麼拉法葉艦弊案為何再度浮上水面,它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內幕呢?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顯龍教授和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毛仲偉教授。
  • 韓國女權
    這使得韓國與許多歐洲國家和日本一樣。對韓國妻子的期望是沉重的。她面臨著照顧丈夫大家庭的巨大壓力,她順從婆婆,準備沒完沒了的零食。除非結婚,否則生孩子仍然是禁忌。只有2%的韓國嬰兒是非婚生嬰兒,而整個經合組織的出生嬰兒平均為40%。延世大學的李道浩說:「儘管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傳統婚姻觀念並沒有改變。」這是阻止他們結婚擺在首位。
  • 樸槿惠迎接審判只差一步,韓國政壇深夜地震:文在寅心腹離奇死亡
    7月10日,68歲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將迎來終審判決,她可能面臨35年的牢獄之災。7月9日,韓國再次出一件大事,引發了韓國政壇大地震,文在寅心腹首爾市長樸元淳深夜離奇死亡。首爾市長離奇死亡據韓國《朝鮮日報》7月10日報導,韓國首爾市長樸元淳9號10時44分離開住所之後就失去蹤跡,隨後他的女兒向警方報案,父親留下遺言離家出走,手機也關機了,晚上10點,首爾警方城北的臥龍公園發現了樸元淳的屍體。
  • 哭泣的木槿花:白左女權之下的韓國
    這一判決引起了韓國女權團體的強烈反對,同時韓國最大貶抑男性網站「WOMAD」會員主張A某無罪,並主張法院的判決是對人權的鎮壓,呼籲其他會員一同向法院提交A某無罪的請願書。這一事件又使得隱藏在冰山之下的黑暗邪惡組織開始浮出水面,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以女權名義存在的邪教組織——「Megalia的女兒們」。
  • 我不敢在韓國談女權
    而韓國此次掀起大規模的女子運動其實並不是偶然,「女權」、「男女平等」等詞語一直是韓國網絡的敏感字眼十分看重「K—pop」文化(韓國流行音樂)的韓國社會應該沒有想到自己的明星會惡劣到這種地步。雖然秀智的舉動完全出於善意,不少網友還是給她扣上「女權婊」的帽子,甚至韓國青瓦臺的主頁上出現了「處死秀智」的請願。
  • 韓國政壇風雲再起!文在寅公開道歉,樸槿惠在獄中等來好消息?
    對於韓國前總統們的遭遇,外界也將其戲稱為"青瓦臺魔咒"。如今,樸槿惠們帶給外界的驚訝還沒散去,新一輪的政壇風雲便又開始在韓國上演了。而且,這一次,現任總統文在寅很有可能樸槿惠們的"老路"。當地時間7日,文在寅在青瓦臺會議上就"政壇混亂令國民擔憂"一事,向韓國民眾公開道歉,並表示"希望混亂的局勢不會持續,而是成為韓國發展道路上的陣痛"。
  • 文在寅公開道歉,韓國政壇風雲再起
    對於韓國前總統們的遭遇,外界也將其戲稱為"青瓦臺魔咒"。 如今,樸槿惠們帶給外界的驚訝還沒散去,新一輪的政壇風雲便又開始在韓國上演了。而且,這一次,現任總統文在寅很有可能樸槿惠們的"老路"。
  • 《臺灣新聞臉》:臺灣政壇2020年度人物
    回望2020,《臺灣新聞臉》特別梳理這一年島內政壇發生的重大事件,盤點穿梭其中的各色人物,製作了一份2020年度臺灣政治人物風雲榜。入榜的五位政治人物,無論是政治聲量、支持度、討論度或引發的爭議,都對2020年的臺灣政壇影響巨大。
  • 在韓國,做個女藝人有多難?
    自以 #MeToo 為代表的全球反性侵運動席捲韓國,女性意識的審視在南韓娛樂圈與政壇不可迴避。2018 年 1 月 26 日,韓國檢察廳的內部通訊網絡上出現了一篇舉報韓國法務部高官對女下屬進行性騷擾的帖子,1 月 29 日,韓國現職女檢察官徐志賢通過 JTBC 電視臺《 News Room 》節目,公開了自己在 2010 年被上司性騷擾的遭遇,引爆反對性暴力的火藥桶。
  • 韓國政壇再曝醜聞:青瓦臺秘書被查,背後或牽出地震級事件
    目前尚不清楚這個案件是否會牽扯到韓國高層,但可以肯定的是,韓國政壇又將發生一場地震。具體案件是這樣的:2017年10月,時任蔚山市經濟副市長宋炳琪對前蔚山市長金起炫涉腐進行舉報,相關文件被送到了青瓦臺民政秘書室行政官文某手中。文某居然對舉報材料重新加工,隨後提交給了警方。就是說,文某很有可能包庇了金起炫,使得金逃避了法律制裁。
  • 文在寅引發韓國政壇「地震」,親自現身道歉,尹錫悅或成最大贏家
    撰文:泉泉 近段時間,韓國政壇局勢動蕩,法務部長與檢察總長針鋒相對。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極力推進的「司法改革計劃」有關。從上任到現在,文在寅一直想改變韓國政壇的體制,以此減少政壇的混亂局面。在文在寅制定的「司法改革計劃」中,韓國檢察院是其中的主要目標。因此,韓國檢察部院極力反對這一計劃。為了可以讓改革計劃順利落實,文在寅特地任命秋美愛擔任法務部長。韓國政壇近段時間爆發「鬥法事件」,就與秋美愛有很大關係。
  • 一張引起爭議的雜誌封面與覺醒的韓國女權運動
    一個新成立的韓國線上女權主義團體 「Megalia」立即將該封面傳達給世界各地的各類媒體以及女權組織。隨後,輿論的軒然大波迫使《Maxim》雜誌的美國總部進行了公開道歉。韓國女權組織「Megalia」的標誌。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衛斯理女子學院的卡瑟琳·文教授指出,「性別鬥爭在韓國非常嚴重,這一點在年輕人身上更為突出。
  • 韓國瑜將重返政壇?臺媒體人:他是在「試水」
    導讀:韓國瑜在島內一直有著不錯的人氣。雖然在「臺灣選舉」時落敗於蔡英文,並被罷免高雄市長一職,但島內仍有不少「韓粉」存在。目前韓國瑜正處於「隱退」狀態,雖然不少「韓粉」一直在呼喚韓國瑜重返政壇,但韓國瑜至今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回應。
  • 距大選不足倆月,「樸槿惠重返政壇」火爆韓國,律師終於徹底挑明
    對於樸槿惠出獄之後是否會重返政壇,外界一直猜測紛紛。眼看著距離韓國總統大選不足兩個月,「樸槿惠重返政壇」火爆韓國,樸槿惠的律師表態也出乎預料。「樸槿惠重返政壇」火爆韓國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在去年12月31日正式辦理特赦恢復自由。樸槿惠之前由於「閨蜜幹政」等案件被判處共22年有期徒刑。樸槿惠入獄開始,外界對於特赦樸槿惠的呼籲就沒有停過。
  • 女權爭議?韓國老年人性侵題材電影被惡意打低分
    近日,聚焦老年人性暴力的電影《老婦人》在韓國上映,此片取材自韓國社會的真實事件,69歲的主人公孝靜被​在韓國,女權主義一直是比較容易產生爭議性的話題,因此如果有影視作品涉及到女權,或者藝人分享或使用了與女權主義相關的物品,就會被大眾定義為女權主義,進而挑起性別對立。
  • 彎彎政壇投機寶典,韓國瑜之後的素人請收藏好!
    失敗的韓國瑜現在已經是政壇落水狗,大家都忙著拿放大鏡去連連看,找錯處,投機正規操作也被一邊倒的罵成了狗。其實,他未必沒有贏的機會,如果韓國瑜當年把心一橫,一門心思的打統一牌,說不定真的會贏。民調都是不靠譜的,民生才是第一位的。在建國之前,哪個美國政壇大佬能想到,打倒政治正確能讓一個劣跡斑斑的素人問鼎總統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