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叫高情商?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是:「好好說話。」作家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學說話,要用一生學閉嘴。
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人生必修課。會說話,不僅是高情商的體現,更是做人的基本素養。好好說話,是一個人的最高修養。
說話的語氣,藏著你的運氣。
古人言:「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惡聲惡氣的人,不管說什麼好話,聽起來都像一把刀子,割在別人心口,難以平復。
不注意說話的語氣,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人傷害最深。惡語,就像釘子一樣,儘管你能取回來,可是你留給別人的傷害就像釘子留在樹上的疤痕一樣是永遠消除不了。
前兩天聽一個要好的朋友鬧著離婚,無論老公怎麼哄怎麼勸都堅決要離婚。
外人都不理解,因為在大家心目中,她老公年輕有為,為人風度瀟灑,又有能力,性格也很好,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要和他離婚。
深入地聊過後才知道,她丈夫是一個特別容易「上頭」的人,就是一發火的口無遮攔,什麼難聽說什麼。遇到事情不順心時便會指責自己的妻子,妻子成了他的出氣筒。據她反映,她丈夫不止一次說過「我當初怎麼瞎了眼娶你」這樣的話。當事情過去了的時候,丈夫又跟沒事人一樣,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說過這樣的話。或者妻子追究之前說過的話時,丈夫反倒說那都是氣話,你不要當回事,或者說那些氣話,你竟然計較云云。
但是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終於這一次,丈夫再一次說出:「早應該和你離婚「這句話之後,一向溫和的她終於爆發了:「好,離,現在,馬上!」
有人說:「人生有三種東西必須控制:情緒、語氣和行為。」能控制好語氣的人,方能在任何情境下,讓對方感到舒服,收穫更多善意,擁有好運氣。
說話看人品。
《菜根譚》說:「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在說話上,要把握好分寸,不僅能讓人乍見之歡,更能久處不厭。
做人要有界限感,說話要有分寸。
不在別人熱情時潑涼水,不對別人的幸福指手畫腳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
有篇文章叫《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家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大學,但是全家人依然感到很快樂很幸福,一點沒有感覺到有什麼遺憾的。全家人帶著一種幸福和喜悅的心情,送兒子到車站上學去了。結果在車站遇到了熟人,也來送兒子去上學。熟人問,你兒子考上什麼大學?
他剛說出校名,熟人臉上立刻露出不屑的神情,說道,你兒子考的這是什麼個大學?那個大學上了也白上,那個大學畢業的學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兒子可比你兒子強多了,他考的可是名牌的大學,畢業了,人家單位都搶著要,月薪最少八千塊啦。說罷轉身走了。他們望著熟人一家遠去的背影,目光一下子黯淡了下來。
剛才一家人的幸福和甜蜜,被熟人嘰裡呱啦一陣連珠炮似的自問自答,蕩然無存,心,從火熱降到冰點。
再看帥氣的兒子,眼睛裡也噙滿了晶瑩的淚花。
出言有尺,玩笑有度,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千萬別把沒分寸當成了幽默,說話不僅能反映一個人的情商,而且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增廣賢文》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是一種高級的修養,也是一種頂級的情商。
會說話的人,不論做什麼都事半功倍。其實,就如學誠法師說的:「你嘴裡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說話,可以讓人如沐春風,成為人群中那棵幸福的向日葵。
如果你也想學會好好說法,不妨看看這套叢書,這3本書是《口才三絕》、《為人三會》、《修心三不》。從生活到情場再到職場,通過經典案例和哲理故事的方式,用最基本的方式「手把手」教會你做人說話的技巧、提升你溝通技巧、學會如何智慧生活。
成功者的成功永遠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你不知道的背後的努力,69元3本書的書籍,就能輕鬆提升自我,何樂而不為呢?
後半生,學會說話的藝術,願我們的人生花香滿徑,繁花似錦。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