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福州一位年輕媽媽在網上創辦了福州話欄目《雅頌虎糾》,每周都會播出,半年多時間吸引了許多粉絲。近日,榕城不少學校選用《雅頌虎糾》中的音頻內容作為方言學習的參考資料。
▲林明錄製福州話音頻
她叫林明,是一名「85後」,曾獲得首屆福州話大賽冠軍、首屆福建省方言文化大賽冠軍、第五屆夏青杯全國朗誦大賽福建賽區一等獎。11月1日,福州晚報記者採訪了這位積極推廣福州方言的年輕人。
和志願者一起創辦
福州話欄目
▲林明是閩都文化志願者團隊成員
林明現在是福州數字黨建(網龍)學院的高級講師,閩都鄉學講習中心監事、講師。在她看來,福州話有趣味有哲理,例如,「上半暝(夜)肖(屬)雞,下半暝肖鴨」告訴人們做事不能反覆無常;做女孩不能「金蚨蠅屎腹」,光有光鮮外表沒有內涵……
▲林明2017年在福州十邑春晚演唱福州語歌曲《茉莉情》
林明小時候住在倉山嶺下路一處老院落,媽媽會用福州話給她講許多民間故事,如「鼓樓前拾柴配」「荔枝換絳桃」「貽順哥燭蒂」等等。耳濡目染之下,她也能說一口流利的福州話。
▲林明在「陳式客廳」的留影
林明曾在個人微信號「明閱此時有」上用福州話誦讀過散文《月吟花茶》,引起了微信公眾號「陳式客廳」負責人陳曉寧的注意。今年春節期間,兩人通過朋友推薦相識,並商定在「陳式客廳」開設福州話欄目《雅頌虎糾》,每周推送,讓大家學習和了解福州話。
▲點擊上圖,打開《誦詩詞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文,可收聽林明朗讀的福州話詩詞音頻。
為什麼叫《雅頌虎糾》呢?林明說:「一方面,福州話『很純』的發音與普通話『雅頌』的讀音一模一樣。另一方面,我讀的大多是中小學語文課本裡的篇目,聽起來雅致有韻味。」
3月14日,《雅頌虎糾》在「陳式客廳」開播,第一期播的是余光中的《鄉愁》,之後陸續推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再別康橋》《雨巷》《遊子吟》《楓橋夜泊》等。
《雅頌虎糾》欄目的背後還有不少默默奉獻的文化志願者。林明每次都會將試讀錄音發送給閩都文化志願者團隊的方傑,方傑會逐一糾正讀音不準確的字。福州廣播電臺《左海鄉音》原主持人林華和致力研究和傳承方言文化的鄭秀鴻,都是林明福州話朗讀的指導老師。
傳承推廣福州話
將「獨說」變「群說」
▲林明2013年參加首屆福州話大賽獲冠軍
創辦《雅頌虎糾》時,林明希望有一天福州話可以走進校園,讓福州的少年兒童從熟悉的課文開始,感受福州話的魅力。
沒想到這一天很快就來到了,8月26日,福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傳承福州方言的通知》,希望福州市屬學校要在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的基礎上,全方位推動福州方言在學校的傳承。
由於福州話朗讀學習缺少專業教材,榕城不少學校近日選擇用《雅頌虎糾》中的音頻內容作為方言學習的參考資料。
▲林明2017年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夏青杯」朗誦大賽獲福建賽區成人組一等獎
林明說:「本地人把福州話稱為平話,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我們希望有志於傳承方言文化的人一起加入《雅頌虎糾》,在這一平臺留聲,將我的『獨說』變成大家的『群說』。」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