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度」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2020-12-28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劉欣】 2020年就要結束前,全球累計約有40個國家開始或即將接種新冠疫苗。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正如疫苗的到來被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形容為「讓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但在病毒快速傳播、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從7000萬至8000萬僅用時14天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依然需要與時間進行一場未知的賽跑,同時,在分配等領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義」做一場或明或暗的較量。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在謹慎與迫切間找到平衡」

「2021年6月。世界進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模式一年半。病毒繼續以緩慢速度蔓延;間歇性的封城令成為新的常態。一種已獲批准的疫苗可提供6個月的保護,但國際交易拖慢了疫苗的分銷速度。據估計,彼時全世界已有2.5億人被感染……」這是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網站今年早些時候一篇文章的預測。文章不可能準確預測2021年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至少截至2020年年底,人類已擁有不止一種新冠疫苗,而且全球已有多國批准新冠疫苗的註冊上市或緊急使用,讓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得到疫苗的保護。

對疫苗這種「高科技武器」的試驗和期待貫穿了2020年全年:1月12日,中國向世衛組織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為全球科學家研究新冠病毒及其疫苗奠定了基礎;3月,中美兩國幾乎同步宣布「已有候選新冠疫苗開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7月22日,中國正式啟動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8月11日,俄羅斯宣布「衛星V」疫苗已獲國家註冊,從而成為世界上首個正式註冊的新冠病毒疫苗;10月中旬,中國疫苗接種計劃引起全球關注;進入12月,歐美多國開始接種;12月22日,世衛組織更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正在進行研發的新冠疫苗共有233支,其中61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的有十幾支。「當科學家在研發疫苗時,需要在謹慎考察疫苗的效果和人們需求的迫切性之間找到平衡。」一家跨國藥企的疫苗研發負責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中,人們將後者放到了更高的位置上。

中國的疫苗研發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本月19日披露,中國已有5支疫苗(國藥中生的兩款滅活疫苗、科興的滅活疫苗、軍事科學院聯合康希諾公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在海外開展三期臨床試驗,其中國藥中生的兩款滅活疫苗與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均是全球最早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的。12月24日,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表示,對該國自願接種科興疫苗志願者數據的初步分析顯示,科興疫苗的有效性達91.25%,臨床試驗期間未發現嚴重副作用。前一日,巴西聖保羅州政府和布坦坦研究所也舉行發布會,宣布科興中維的克爾來福新冠疫苗具備有效性。本月早些時候,阿聯與巴林分別發布聲明稱,國藥中生的疫苗有效性為86%,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病例。

同樣位於研發第一方陣的還有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美國莫德納公司的mRNA疫苗以及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等。上述研發機構均公布了疫苗的高有效性。

「明年年底不會出現群體免疫」

「希望」「裡程碑」「新的開始」,當今年12月美英等國民眾開始接種新冠疫苗,這些積極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報導中,替代了「絕望」「混亂」與「遙遙無期」。正如這種轉變中折射出的期待,在大多數民眾的眼中,疫苗被視為讓這個世界重回正軌的決定性力量。甚至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等國際機構分析預測:美國最有可能在2021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結束疫情,通過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

儘管所有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終結能有一個時間表,但麥肯錫也提出,現在依然很難判斷「終結」會是以怎樣的定義出現。麥肯錫認為,一種可能是,通過疫苗接種實現「群體免疫」,儘管人們可能需要像接種流感疫苗一樣定期接種新冠疫苗,但病毒的廣泛傳播威脅將消失。另一種可能則是僅有高危人群接種疫苗,各國還需要依靠快速準確的檢測、治療方式的改良以及公共衛生對策的加強,來保持一種「新常態」。

「2021年,人們可能仍然會持續生活在病毒與疫苗的『冰與火』共存的世界中。」 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麥肯錫提出的兩種狀態中,人們會逐漸從第二種向第一種過渡。他同時強調,疫苗的作用取決於它的有效性、產能和供應鏈以及民眾的接種意願,但這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問題。國內一位不具名的免疫學專業人士也告訴記者,在2021年實現「群體免疫」幾乎是一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論是出於疫苗本身還是各國政府的執行力以及民眾對疫苗的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日前表示,全球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即便有新冠疫苗問世之後,也仍需要一段時間讓大部分人得到接種,2021年年底前不會出現群體免疫。

截至目前,已被批准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都被視為能保證一定的有效性,但疫苗能給人體帶來多久的保護性則仍無人可以給出準確答案。即使是全球最先啟動臨床試驗的疫苗,其志願者的接種時間也僅有半年多,之後其體內的抗體水平會出現何種變化仍需要時間觀察。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近日也強調,由於新冠病毒出現還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長時間的保護還不能下結論,但一些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是沒有疑問的。此外,近期在英國、南非等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情況,也給疫苗的有效性帶來了新挑戰。

新冠疫苗有效期的不確定或許會導致人們需要定期接種疫苗,但更令人擔憂的問題可能是:有多少人願意接種疫苗?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世衛組織早在 2019 年就警告稱,「疫苗接種遲疑」是對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近期刊發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調查報告顯示,不同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新冠疫苗的接受度有巨大差異,有近90%的中國受訪者願意接種「經過驗證的、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也有國家的民眾接種意願甚至不到六成。益索普近日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各國約有74%的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其中67%的美國人表示會接種。針對這項調查結果,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健康與醫療平臺負責人阿爾諾·貝爾納特分析說:「對疫苗信心方面存在的26%的缺口足以影響推出新冠疫苗的效果。」

值得關注的「疫苗爭奪戰」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預測:在「2021全球大趨勢」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疫苗爭奪戰」。相關文章說,隨著首批疫苗供應數量大幅提高,眾人關注的焦點將從研發疫苗的壯舉轉移到同樣艱巨的任務:分配疫苗,「除了疫苗外交,國家內部和國與國之間,將會展開一場誰該獲得、何時獲得疫苗的爭奪戰」。

截至上周,被各國和國際組織預購的新冠疫苗已接近80億劑。儘管這一數字已與全球人口相當,但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拿走了這些疫苗的一半。其中,美國、英國、加拿大等高收入國家的疫苗預購量均超過本國正常需求。加拿大人口不到3800萬,已訂購3.5億劑新冠疫苗,即使按照每人需要接種兩劑計算,也足以讓全國民眾打上四五輪。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年產量保守估計在20億至40億劑之間。此外,有分析稱,如果高收入國家在不考慮全球公平性的情況下使用最先生產出的20億劑疫苗,那麼全球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增加一倍。這意味著,面對未知風險,財力雄厚的國家正在搶購疫苗,但大量的低收入國家以及最不發達國家卻只能「望苗興嘆」。2021年,全球要避免出現疫苗分配領域的鴻溝。一位熟悉非洲事務的中國外交界人士表示,儘管有的非洲國家出於同歐洲的傳統關係,更樂於從歐美公司採購疫苗,但無論由於國庫緊張還是「排不上號」,都難以獲得足夠覆蓋本國大多數人群的新冠疫苗,因此,它們還是要考慮選擇中國的疫苗或求助於國際組織。

國家與地區間的貧富不均導致的免疫差異已為人類帶來過教訓。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出現了近100年,但2018年全球依然有約1000萬例結核病新發病例。陳希說,由於資金問題,卡介苗始終沒有在發展中國家普及,這一瓶頸導致每年上百萬人的死亡,人類需要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過程中吸取教訓。同樣,在新冠疫苗接種初期的首要任務「是為所有國家的特定人群接種,而不是一些國家的所有人」。

目前,由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世衛組織牽頭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旨在為所有國家尋找有效疫苗,目前已有近190個國家和經濟體加入這一機制。本月18日,世衛組織透露,COVAX已獲得近20億劑疫苗供應協議,如疫苗獲得批准,參與計劃的低收入經濟體或能從明年上半年開始接種疫苗。但還是有輿論擔心,僅依靠國際組織籌集到的有限資金以及少數的直接訂單,全球疫苗供應及分配的不平等問題依然難以解決。近日,加拿大和法國官員稱正在努力開發一種機制,讓富裕國家可以通過COVAX分享多餘的疫苗劑量。

陳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於「疫苗國家主義」「疫苗民族主義」的存在,一些發達國家已訂購數倍於本國人口的新冠疫苗,只有在他們本國實現「群體免疫」後,才可能將這些疫苗釋放到支付能力較弱的國家,但這種分配上的低效可能會導致發展中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的「免疫窪地」、抗擊疫情的漏洞。

此前,中國宣布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其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而且目前已向多國供應。有分析認為,當前國際疫苗分配出現的不平衡狀況也給予中國疫苗更多機會,尤其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巨大需求。巴西、印尼、新加坡和土耳其等國都計劃把中國疫苗作為免疫計劃的一部分。土耳其《光明報》主編圖克·阿恰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土耳其人更多依賴中國疫苗,因為它們在土進行了上萬人的臨床試驗。此外,土耳其人的反美情緒非常強烈,人們對美國疫苗的興趣不高。美國糟糕的抗疫表現也動搖了人們對它的信任。」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美兩國是目前研發及生產新冠疫苗的主要國家,如果在拜登明年1月上任後,兩國在對抗新冠病毒上不受政治化影響並加強合作,無疑有利於讓全球更多民眾享受到疫苗帶來的保護。但他也表示,這種合作能達到什麼程度,依然要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相關焦點

  • 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但在病毒快速傳播、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從7000萬至8000萬僅用時14天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依然需要與時間進行一場未知的賽跑,同時,在分配等領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義」做一場或明或暗的較量。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 新冠疫苗能不能預防其它常見的冠狀病毒?接種了流感疫苗就能預防禽...
    《呼吸界》「解密不一樣的流感」直播中,線上有很多人提問有關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的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的執行副院長馮錄召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王大燕教授,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闡述。
  • ...病的終結,最好的情況可能是在2022年。但是在2021年,如果我們...
    【比爾·蓋茨稱新冠大流行最好的情況可能是2022年終結】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說,儘管他預計疫苗將於明年初獲得批准,但美國料將到2021年夏天才能開始恢復正常,他相信直到2022年大流行才會結束。「這種流行病的終結,最好的情況可能是在2022年。
  • 美國兩個疫苗都說很有效,中國新冠疫苗呢?|疫苗|新冠疫苗|安東尼...
    「儘管臨床試驗結果無法直接轉化為現實世界的保護,但若廣泛分發,(mRNA-1273)疫苗或足以阻止大流行。」《科學》雜誌17日報導,或在2021年某個時間,全球疫情大流行將告結束。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一名莫德納mRNA疫苗臨床試驗受試者在做注射前準備。/The New York Times94.5%有效率,怎麼算出來的?
  • 分析:黃金承壓 新冠疫苗會是「遊戲改變者」嗎?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新冠疫苗的推出。Sunshine Profits投資顧問Arkadiusz Sieroń對此作出分析。11月份,輝瑞和BioNTech宣布,他們的基於mRNA的候選疫苗BNT162b2在首次中期功效分析中已證明對COVID-19的有效率超過90%。當時輝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博士(Dr.
  • 多國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曙光初現?僅靠疫苗或無法終結新冠疫情
    此外,美國也在加快部署,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10日將決定是否批准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一旦獲批,美國最早11日對普通民眾放開新冠疫苗接種。一切看似都在朝好的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就意味著人類能很快終結新冠疫情嗎?
  •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2021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
    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隨著二期車間本月內建成,2021年將實現新冠疫苗產能10億劑。
  • 數據新聞精選:新冠疫苗來了_鏡相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Charlotte Yu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數據新聞7#播客4全世界翹首以待的新冠疫苗終於在多國完成了臨床三期試驗,並陸續獲得批准上市。當各國接連進入首輪疫苗接種的同時,關於疫苗的各種討論仍舊激烈地進行著;而於瞬間席捲中文網際網路的「丁真現象」也引發了數據記者的關注。
  • 講真,2021年新冠疫苗相關上市公司怎麼看?
    作者| 東北一度 數據支持| 勾股大數據 來源| 格隆匯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2020年12月30日,國藥北京所稱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中分析數據良好,疫苗針對由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疾病的保護力達79.34%。
  • 新冠疫苗已在多國上市,但能及時惠及非洲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非洲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25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6萬例。這場健康危機對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持續影響,危及非洲多年的發展成果。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0非洲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出現1.7%至3.4%的下降。
  • 新冠疫苗何時上市?打完新冠疫苗可以摘口罩嗎?這些知識點必須知道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各國正加緊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新冠病毒疫苗項目同時在研發,其中六款中國疫苗已邁入臨床試驗階段,各項進度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隨著疫苗研發進度的加快,大家也越來越關心:我們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疫苗目前的效果如何?打了疫苗什麼時間可以摘下口罩?
  • 新疫苗有效性超94%,疫情終結還有多遠?
    近期新冠疫苗研發喜訊頻傳,先是輝瑞製藥公司上周宣布,其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中期數據結果顯示,疫苗有效性超過90%! 隨後,美國藥企Moderna公司又宣布,據初步試驗數據,其新冠肺炎三期試驗疫苗有效性超過94%!
  • 富國壟斷新冠疫苗,打不起的窮國咋辦?
    疫苗價格藏玄機雖然尚不能證明新冠疫苗會確保終結大流行,但高收入國家已全力下注,即使在已經獲取絕對多數疫苗情況下,仍積極囤貨。12月23日,美國製藥巨頭輝瑞公司透露,根據該公司與川普政府達成的新協議,將向美國政府額外供應1億劑新冠疫苗。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疫苗有效安全
    據阿聯通訊社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今天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這一決定是應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中生」)提出的申請而做出的回應。
  • 美國兩個疫苗都說很有效,中國新冠疫苗呢?
    基於此,前述兩個mRNA疫苗都已超過FDA要求。「儘管臨床試驗結果無法直接轉化為現實世界的保護,但若廣泛分發,(mRNA-1273)疫苗或足以阻止大流行。」《科學》雜誌17日報導,或在2021年某個時間,全球疫情大流行將告結束。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一名莫德納mRNA疫苗臨床試驗受試者在做注射前準備。
  • 比爾·蓋茨:遏制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需要公平的疫苗分配
    12月8日,比爾·蓋茨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演講指出,如何將疫苗公平地分配給所有國家,尤其是欠發達國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需要確保疫苗分配在某種程度上是公平的,而不是一個人的富有程度來決定他是否能獲得這個疫苗。」
  • 新冠疫苗幾歲能打?年齡範圍?幾歲的兒童可以打
    我國首支新冠疫苗已在多地開始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目前新冠疫苗的產能如何?79.34%的有效率意味著什麼?新冠疫苗保護期究竟有多長?3歲-17歲人群能打新冠疫苗嗎?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生產我國首支新冠疫苗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雲濤。  (一)  2020年12月30日晚,國藥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
  •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明年產能可達10億劑/年
    在今天舉行的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專科聯盟2020年學術會議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臨床三期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目前公布的試驗臨床保護率達86%。
  • 「深度」全球疫苗不平等:富國囤貨,窮國難求
    該計劃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衛組織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三方牽頭,旨在確保所有國家的高危群體都能優先接種。據他介紹,已有187個國家和地區加入COVAX,包括中國、歐盟國家、英國、日本和韓國,美國尚未表示加入。COVAX的目標是到2021年底在全球範圍內分配20億劑疫苗。
  • 新冠全球爆發之際,深度解讀大流行病概念、歷史及其意義和對世界的...
    2009-2010 年 豬流感 2009 年在人群中爆發的流行性感冒俗稱「豬流感」。它是由一種帶有和豬流感有密切關係的 A 型流感病毒 H1N1 亞型新變種引致,不過至今為止,這種新病毒的源頭仍未完全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