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每每多有讓人動容的電影,用真實的故事,去反映現實中普通百姓的艱難生活,讓人唏噓、也讓人心生希望。
《回家的路》也是同樣真實事件改編,為了生存,不惜去幹違法之事,電影裡有監獄的黑暗,有公職人員的不負責任,有網民的支持,更有親情的力量。因為有了親情,才使得女主在異國他鄉的2年多裡,即使言語不通,孤立無援,也沒有走上絕路。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地方還是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家庭被撕裂,女主被拋棄在海外兩年。其實這事新聞上也能看到,但是好電影就是挖掘細節,觸動我們內心最柔弱的部分。
女主在監獄的時候,一定懷念哪怕是租房子的時光吧。臨走前說會給孩子買更好的洋娃娃,兩年之後當她真的回來的時候真的給女兒帶了洋娃娃;暗夜中哭泣。怕再也見不到家鄉的初雪;在地圖上圈出自己的國家,和那個這個不屬於她的異鄉,還要該如何堅持這個回家的信念 ;丈夫終於來看她,已經面目全非的她,靠著他說我代替你回家好不好.
終於在無盡的等待中真的踏上自己國家的土地時,臉上是說不清的複雜 ,說好的三天差點變成永別,女兒躲在父親身後她心裡該是多難過。
印象很深的是女主在法庭上的那段話:「 我女兒六歲了,我離開我女兒的時候她才四歲,她到了五歲,又到了六歲,我讓她受了無法抹去的傷,我只想回家去彌補。」
母愛是真的偉大啊!幸好,她真的回來了!
漫漫歸途,折射出的是政府的無能與腐敗,宣揚的是人性的不屈,全度妍自然樸實而富有張力的表演將韓式煽情演繹地淋漓盡致。
這段痛苦、漫長、艱辛的回家之路,這條路再熟悉不過,每個人每天甚至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路有千萬條,而回家的路只有一條,這是一條無論重複多少遍我們也不會厭倦的路,這是一條無論多遠我們也不會放棄的路,這是一條無論多晚我們也不會害怕的路,因為路的那一頭,始終有牽掛著等待著思念著我們回家的人,因為路的盡頭——有家。
回家的路是一種不屈的信念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