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遊戲已經到貨根本無心上班,但該填的坑還是要填的。」
這是上一期「這款即將發售的最硬核高達遊戲,我該如何入坑(上)」的傳送門,如果還有朋友沒有了解過《高達VS》系列「黃金的第一世代」和「鑽石的第二世代」,可以看看。
就和上一期結尾中提到的那樣,《高達VS》的前兩個世代,一個是白手起家坐擁市場的開創者,另一個則是敏銳感受到市場變化的優秀繼承者,憑藉著《高達SEED》人氣的高漲和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高達VS》也成為了當時高達粉絲群體中口碑最好的動作對戰遊戲。
而在2006年推出《機動戰士高達SEED:聯合VS扎夫特Ⅱ》的2年後,當時同樣有著不俗人氣的《機動戰士高達00》剛完結了第一季,所有粉絲都在猜想《高達VS》的下一部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天人VS地球聯邦」是不是快要來了。
當年3月正式上市基於SYSTEM246基板的第三世代《高達VS》作品《機動戰士高達:高達VS高達》(以下簡稱《高VS高》)完美地向玩家翻譯了「什麼叫tm的驚喜」。
突破天際的第三世代
從0079到0093,從UC紀年到平成的WGX三部曲,再到最新的SEED和00,光是登場機體基本覆蓋高達所有正統作品的這一點,《高VS高》就已經足夠讓所有高達粉絲「群體高潮」了。
COST系統的調整和簡化也成為了《高VS高》最讓人叫好的改動,這個系統也是系列一直沿用至今的,我們可以先看看前作《聯VS扎Ⅱ》的COST是怎麼算的:隊伍COST為1000,不同機體的COST不要太多了,命運高達COST是590,脈衝高達COST是450,炮扎COST是420,基恩COST是270,按照之前的隊伍組合規則,兩人COST相加需要無限趨近於1000,但又不能等於或者大於1000,COST搞那麼複雜不是讓玩家在選擇機體組合的時候還要動一番腦嗎?
《高VS高》就不一樣了,隊伍總COST為6000,根據機體實力的不同,又分為1000/2000/3000這3種COST,在隊伍組合搭配上,它就簡化了許多。
不止如此,《高VS高》還加入了名為COST OVER的系統,簡單來說就是被擊墜的機體HP會按照剩餘COST的比例復歸,這無疑是對於遊戲平衡的大幅加強,而且在COST OVER的加成下,高配低的COST組合不再是萬能解,很多中低COST的機體也有了更多的出場機會。
除了是能滿足所有粉絲「關公戰秦瓊」的想像力,平成之後的高達作品中各路兼顧了美型和POWER的人氣機體的加入,也讓《高達VS》的整體風格繼續向著「超級系」變遷著。
首先光是格鬥、射擊、特殊格鬥已經不足以把新機體豐富的武裝表現全了,格鬥連段也對於各種核心玩家也已經不夠滿足了,《高VS高》裡又加入了「射擊鍵+噴射鍵」的特殊射擊和「射擊鍵+格鬥鍵+噴射鍵」的召喚援護,用不同的射擊武裝進行交替攻擊,也能取消部分射擊動作的硬直,形成射擊連段。
拿元祖RX78舉例,它可以在主射光束步槍之後接副射火箭筒,在火箭筒之後又可以接特射光束標槍投擲。
也是從《高VS高》開始,很多機體的特格和特射都已經同「格鬥」和「射擊」沒有關係了,比如Z高達的特格是緊急變形推進,強襲高達的特射是武裝換裝,對於原作黨來說,每一臺機體都有著異常還原的武裝和設定,但卡普空在「還原設定」和「易於上手」之間沒辦法掌握好平衡,《高VS高》新鮮是一回事,玩家的評價又是另一回事了。
▲玩家對於《高VS高》的評價並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