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著名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因病去世,享年85歲,不久前,劉曉慶在微博上發文為其悼念,並配文寫道:「原野上的仇虎走了!楊在葆大哥去世!電影《原野》合作,終生為師為友,大哥一路走好,花金子叩別,淚飛如雨」。
同時,劉曉慶還曬出了此前與楊在葆一同合作的電影劇照以及楊在葆老師的單人照用以緬懷對方,據悉,兩人曾在1988年上映的電影《原野》中飾演了一對苦難的情侶,雖然年齡相差20歲,但兩人仍憑精湛的演技折服了許多觀眾。
而且,劉曉慶的文字感情真摯至極,借兩人在電影中的角色名來送別對方,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尊重和對對方的敬佩!
也有許多粉絲第一時間在劉曉慶悼念楊在葆的微博下留言,祝願楊在葆老師一路走好。
楊在葆1935年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從小家境非常苦,但楊在葆自幼愛好文體活動,中學時曾擔任該校學生會文體部長。高中畢業後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在校期間就拍攝了上影廠《大風浪裡的小故事》中的《疾風勁草》,畢業後進入上海青年話劇團,但經常被上影廠邀請拍片,1963年他在群星薈萃的大部頭作品《紅日》中飾演了連長石東根,引起了廣泛關注,不久他就調入了上影廠,成為了一名專業電影演員,也是上影廠寄予重望的年輕一代。
1965年,他在《年輕的一代》中飾演了地質隊員蕭繼業,一個具有崇高品德的年輕人,鼓舞了眾多有志青年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可以說在60年代。楊在葆就已經打下了堅實的表演基礎,他後來的厚積薄發也就不難理解了。
楊在葆老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他,從196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紅日》後正式出道。
隨後,楊在葆多次在電影中飾演軍人等硬漢形象,被稱為「銀幕第一硬漢」,1983年,楊在葆憑藉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中廠長羅心剛一角獲得第4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第7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內地第一代雙料影帝。
1985年,楊在葆自導自演劇情電影《代理市長》,在片中飾演敢為人民說實話、辦實事的蕭子云,憑藉該片他再次獲得了第9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今天我們就以一組他飾演的銀幕角色來懷念楊在葆老師,圖片都是經過高清處理的。電影《大風浪裡的小故事》之《疾風勁草》,角色:秦兆龍(大學生),這是片中的第一個小故事,是謝晉執導的,楊當年還是學生,非常的青澀。電影《紅日》(1963年),角色:石東根(連長)。楊在葆飾演的石東根深入人心,成為那個年代豪情英雄的代表。電影《白求恩大夫》(1965年),角色;徐連長,這是楊在葆第二個軍人形象,不過由於是群戲,他的角色戲份並不多。不過,楊在葆老師在這些年裡也曾短暫地友情參演了一些角色,為影視圈繼續發光發熱,2007年的古裝劇《臥薪嘗膽》是楊在葆老師生前最後一部影視作品,他在劇中飾演了吳王闔閭,那時,楊在葆老師也已經是72歲的高齡了。
楊在葆老師這一生為中國電影付出了幾乎自己的全部,雖然息影較早,也曾在事業巔峰期因被誣陷而入獄蹲了4年3個月14天的無妄之災,但他在中國影壇留下的輝煌卻永遠不會被磨滅,即使他已駕鶴西去,但也仍然有劉曉慶這樣無數的好友、影迷等,在默默地支持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