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婦產科醫生為題材的現代都市情感劇《產科男醫生》中,由賈乃亮飾演的婦產科男醫生左右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劇中左右從不喜歡到漸漸愛上這個工作,為我們成功演繹了一名婦產科男醫生的成長曆程。在諸城中醫醫院,有一位名叫莊會坤的婦科男主任,他從事婦產科工作以來的心路歷程與劇中的左右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1988年7月莊會坤從濰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諸城市精神衛生中心從事外科臨床工作,並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1996年他被調到諸城市中醫院,滿以為來到中醫院這個更廣闊的平臺可以讓自己繼續在外科醫學領域大顯身手,但報到時時任中醫院院長王永壽的一句話讓他喜悅的心頓時跌入谷底,「外科你就別幹了,麻醉科、婦產科這兩個科你挑吧。」
讓自己放棄心愛的已經為之付出了八年心血的外科事業,是莊會坤萬萬沒有想到的,剛想要拒絕,只聽王院長又說道:「除了這兩個科別的你就不用想了,找誰也不管用!」看到王院長堅決的態度,被逼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了婦產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笑著說,當時選擇婦產科只是不想放棄手中的這把手術刀。
莊會坤在婦產科堅持下來了,這一堅持就是20年,他也從當初的「小莊」變成了莊教授、科主任。「男醫生要在婦產科呆下去,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只有技術過硬,才會有女患者願意主動找你看病,否則,就沒有呆下去的意義。」這是他當婦產科醫生的最大感慨。
當初到婦產科報導後他隨即被派往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進修學習了半年。進修期間,他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做到眼、手、腦「三不停」,穿梭於病房、手術室、圖書館之間,做手術總是挑著疑、難、急、重的病人來做。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和紮實的外科手術功底,很快便掌握了婦產科疾病的各項技術操作。
回院後憑著高超的醫療技術、良好的醫德風範受到了患者的歡迎、同事的尊敬和領導的讚許。1998年當老主任趙克芳退休時放心地將接力棒交到了他的手中,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就安心在婦產科好好幹吧,男人當婦產科醫生是非常有前途的。」老主任的話堅定了他紮根在婦產科的決心,但是剛乾婦產科沒有兩年便接此重任,他心裡沒有十足的底氣。他知道,醫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的任何技術應用於臨床很短的時間就會成為一般技術,甚至落伍。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掌握新的技能,才能使自己在本地域內立穩腳跟。於是,剛剛進修回來沒有兩年的他又來到我國婦產科界的高等學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開始了為期1年的進修學習,他通過從書中讀、向老師問、在手術臺上看、跟教學視頻反覆練,並如影隨形地跟在國內著名的婦產科專家黃醒華、單家治、吳玉梅、範玲、吳連芳等的身後,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婦產醫學的精華。他在北京進修期間一年不曾回家,回家後便帶回了紮實的技藝。
2000年之前,在諸城進行婦產科手術需要在腹部切開較大的創口,手術後恢復至少要住院一周以上,不僅痛苦大,並且會在患者腹部留下一道蜈蚣樣永遠的疤痕,困擾著眾多愛美的女性患者。從北京歸來後,莊會坤率先在諸城開展了新式剖宮產術,經他手術的產婦術後都驚喜地發現,蜈蚣一樣的疤痕被下腹部一條隱隱約約的「細線」取而代之了。2001年他又率先在全市開展了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全切術,並相繼開展了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經陰道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經陰子宮次全切術,其中部分手術填補諸城空白。目前他已獨立完成各類經陰手術近2000例,經陰手術以其微創、費用低廉深受廣大女性患者的歡迎,他高超的技藝也得到了同行及上級醫院專家的高度稱讚。
精湛而全面的醫術既是做一名好醫生的必備基礎,更是成為一名合格科室負責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鑑於此,對於臨床工作每一個病例,莊會坤都仔細研究,不斷總結,力求最合理、最科學的救治方案,為母嬰安全和婦女生殖健康營造最穩妥、最安全、最便捷的綠色通道。
2002年醫院新病房樓啟用,為了利於科室的發展,醫院將婦產科分成婦科和產科兩個科室,莊會坤便選擇留在更富有挑戰性的婦科,專心研究攻克婦科腫瘤。
在他從事婦產科專業的第十個年頭,醫學技術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革,腹腔鏡、宮腔鏡等微創腔鏡手術在婦科領域開始普及應用。「微創手術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是當前乃至今後的必然趨勢。目前婦科領域所有手術幾乎都可以用腔鏡解決,我們必須攻克它、普及它,讓婦科腫瘤患者不再受開刀切腹的痛苦。」已過不惑之年的他為了能儘快掌握此項技術,來到腹腔鏡技術已經開展非常成熟的齊都醫院進修學習。不到3個月時間,就完全掌握了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腹腔鏡下附件腫瘤切除、宮外孕等手術。回院後腹腔鏡技術一經應用於臨床,便讓他」玩」了個上下翻飛,在諸城婦科微創手術領域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目前平均每年完成各類腹腔鏡手術300餘例,走在了濰坊市同級醫院的前列。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要求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保留子宮的病人愈來愈多,但因術中易出血、巨大肌瘤對視野的影響、反覆電凝電灼導致子宮切口癒合困難等等因素,無法實現保留子宮的目的。為解決上述問題,莊會坤帶領他的團隊經過反覆論證、試驗,創造性的發明了腹腔鏡下原位旋切法子宮肌瘤剔除,並很快在臨床成功推廣應用。此法是利用子宮具有良好收縮性的特點,在注入垂體後葉素後,用電動旋切器直接旋切掉肌瘤表面的被膜,被膜切開後,子宮收縮使肌瘤往外擠出,再用旋切器旋切掉肌瘤。不僅大大簡化了手術步驟,還具有出血少、創面小、併發症少、成功率高的優點。尤其是巨大子宮肌瘤(直徑>10cm),採用傳統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法無法完成的,應用腹腔鏡下原位旋切法剔除,使手術變的簡單迅速易操作。2013年4月此項技術成果《原位旋切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應用的臨床研究》通過濰坊市科技局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醫生的職責就是造一座橋讓患者走過去,然後在對岸沐浴生命的陽光,重綻歡顏。」莊會坤說,造這座橋不僅要有紮實的知識和技術,最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
2012年農曆7月7日傍晚,這一天是中國的情人節,忙碌了一天的莊會坤下班路過病房樓大廳時,發現有一位小姑娘躺在排椅上,雙手捂著肚子無力地呻吟著,面色蒼白,滿頭大汗,一個男孩站在一旁手無舉措地來回走動。莊會坤趕忙迎上前去查看女孩病情,通過男孩的描述和初步檢查,他判斷女孩可能為宮外孕破裂並出血性休克,需要馬上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沒有片刻遲疑,他一邊通知值班醫生準備接診,一邊和男孩抱起病人送到病房。在準備手術過程中,病人情況卻每況愈下,意識愈加淡漠幾近昏迷,呼之不應,血壓測不到,需趕緊輸血立即手術。正在人們忙碌的時候,同來的男孩卻因為恐懼緊張不見了蹤影,女孩轉眼成了「三無」病人,怎麼辦? 手術風險、費用誰來承擔?
看著病床上危在旦夕的病人,莊會坤主任突然冷靜了下來,他心想,我是醫生,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去搶救!沒有必要過多地考慮其他情況。「通知醫院總值班,通知血庫,通知女孩家屬」安排完後備工作後,他毅然走進了手術室。手術中,護士用女孩的手機反覆撥打其家人的電話,而遠在東北的女孩家人誤認為是騙局,拒絕接聽電話。無影燈下,全神貫注的他仿佛全世界都不存在了,眼睛裡心裡只有這位病人, 加壓輸血輸液、麻醉、穿刺、進腔鏡、清理、止血、切除病灶、自體血洗滌回輸,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漸漸地,病人血壓回升,體溫回升,脈搏逐漸恢復正常。 又一次,一位宮頸癌的患者在成功實施手術後,化療時反應大,情緒低落,莊會坤不斷地安慰她、關心她,並在消除她思想顧慮的同時,儘量為她節省醫療費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患者出院時與他依依惜別,感激不盡。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病人的每一次轉危為安都成了他心中的無限慰籍,憑著精湛的技術和極端負責的態度,贏得了病人的高度讚譽。如今,莊會坤深深地熱愛上了婦科這一事業,他無限感慨地說,「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唯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得到最好的醫療和服務,用心守護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