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周一圍、艾如等演員主演的古裝懸疑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播出過半,該劇熱度一直高居不下,劇中角色也頻頻引發熱議。其中,四川妹子艾如扮演的王韞秀,人設是「長安第一千金」,她出身貴族,是大將軍之女,但卻沒有千金小姐的柔弱之姿,反倒英姿颯爽一身戎裝,還因有些蠢萌的「戀愛腦」形象,被網友吐槽。今日,艾如接受記者專訪,暢聊她對角色的看法,以及該劇拍攝幕後的趣事。
談角色:我給自己打60分
記者:作為劇中不多的女性角色,拍戲的時候有壓力嗎?古裝戲拍攝跟時裝劇拍攝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答:我演這部戲是很有壓力的,我不是第一次和曹盾導演以及他的團隊合作,所以他們的戲出來是一個什麼品質,他們有什麼專業上的要求,我還是比較清楚的。再加上這是我第一次主演古裝戲,我當時壓力還蠻大的。我進組之前就說,只要能被導演打到60分,及格,我就滿意了。
記者:你給自己飾演的王韞秀這個角色打幾分?
答:我打60分,因為我進組的目標就是把這個角色及格,我覺得我及格了。我也希望就是在這部戲的所有的過程當中。我自己發現的問題,我自己反思的問題,能夠在我今後的表演上對我有幫助,我覺得這個挺好的,我相信不管我以後演多少年戲,幾十年到我可能有一天不演了,我給自己打分數,還是一直會希望說一點一點的在進步。
記者:演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是什麼感覺?你是試圖去還原這個人物還是演出自己的個性?
答:接到王韞秀這個角色的時候,我就把一些能搜到的資料都看了,包括她跟元載的感情,唐朝是什麼樣的盛況,他們的制度,風俗。最後再還原到劇本當中,包括結合原著,整個揉在一塊兒分析,看看王韞秀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個王韞秀。
記者:一開始這個角色出場設定並不討喜,你是怎麼看待這個角色的呢?
答:很多網友跟我剛開始拿到劇本的時候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以第三視角,腦補了很多畫面去閱讀原著。我搜集過歷史上王韞秀的資料,覺得她是一個大將軍的女兒,大將風範,很剛烈,有擔當,有責任心。而我飾演的王韞秀,她只有十九二十歲,都沒有怎麼接觸過外面的社會,可能就是在他父親母親的保護下生活。因為爸爸是個武將嘛,她可能也耳濡目染了很多武將之家的風格,包括行事作風,接人待物,以及世界觀。兵器她肯定也是有練的,但是我相信她沒有殺過人,沒有真槍實彈的跟人對抗過,所以這一天對於王韞秀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她在這一天遇到了長安很大的災難,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那個男人。
所以很多朋友可能會說王韞秀怎麼那麼傻。但其實王韞秀不是傻,哪一個英雄好漢,沒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呢,而且王韞秀可能剛好踏入社會。這個戲是講一天發生的事情,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王韞秀真的很蠢。但如果我們這個戲是一個概括幾十年的戲,她今天的所作所為,都會被覆蓋掉。所以在飾演王韞秀的時候,難度也在於這一天,她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包括她跟元載的感情的遞進節奏,還有情緒的把控。
記者:接拍之前,你看過馬伯庸的原著嗎?最喜歡裡面的哪個人物?
答:這個戲籌備的時候,我看過原著。我蠻喜歡丁瞳兒那個角色的,最後我們劇裡呈現的丁瞳兒,也是非常棒的。
記者:拍攝時有什麼特別的趣事嗎?
答:在馬車上被綁架的那場戲,讓我還蠻high的,我真的把自己處於一個被綁架的情境當中,所有捆綁,讓我就處於那種害怕緊張的狀態。演完那場戲,有種舒服的感覺。然後有一場淋鐵花兒的戲,現場鐵花真的很美,雖然溫度確實挺高的,有1000多度,我們身上也都塗抹了一些防止燙傷的凝膠東西,我覺得還蠻刺激的。
談感情:現實中接受不了元載
記者:王韞秀在劇中有一段感情,可以說是短短一天之內萌發的愛情,相當於是閃戀了,你對於這段感情是怎麼看的呢?對於王韞秀「戀愛腦的」設定,你自己在拍攝時時怎麼處理這個劇情的發展呢?然後現實中有過相似的經歷嗎?
答:王韞秀的感情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剛開始拿到劇本的時候,覺得很簡單,她的性格和生長環境,決定了我愛了就是愛了,我就是喜歡這個人。因為她從小就接觸的達官貴人子弟,對她來說是一種同性相斥的感覺。相反元載這個八品小官,不靠別人,全靠自己走到今天,反而會觸動到王韞秀的內心。放到現在,元載就相當於是一個白手起家,憑著自己一步一步去實現理想的一個男生,對於王韞秀來說,讓她感受有一種不同的吸引力。歷史上的王韞秀最後為了元載不苟活,我覺得他們倆應該是真愛。其實王韞秀也不是戀愛腦。她認識這個人,對他產生興趣,跟他一起行軍。她懷疑他,揣測他,到最後相信他,整個過程不是一味的就鑽進去,她知道元載對她示愛是因為她是王忠嗣大將軍的女兒。但是王韞秀也說了,我不在乎,我要的是你活著,你要的仕途我給你。所以王韞秀就是一個我的愛情只跟我有關的女性。我現實中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如果說現實中遇到元載,考慮到元載對王韞秀的做法,我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記者:這部戲是講的是十二時辰裡發生的故事,節奏緊張但是故事情節很飽滿,你在拍攝期間處理這些內容再去表演的時候有沒有遇到比較困難的時刻或者創作上的瓶頸期呢?後面是怎麼克服的呢?」
答:我覺得最難的是,第一,王韞秀在劇中的這個時期是怎麼樣的狀態,她跟元載的感情在這一天裡面萌芽發展,怎麼去把控感情的節奏,每一場戲我們演員和導演都會去討論。因為在這一天當中,從相識到相知,從懷疑到觀察,到最後認可,整個過程他倆的戲份畢竟只有那麼多,如果太過了,顯得不真實。如果太含蓄,觀眾可能感受不到他倆之間的火花,這個度對我來說,是最難的一點。
記者:這部戲的火爆程度在你預料之中嗎?接拍古裝歷史題材的劇,你更看重或者說看好什麼?
答:我跟曹盾導演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合作了,我非常了解他對專業的要求,還有他作品的品質,包括他團隊的敬業精神。這部戲在籌備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定會是一個精品。我不會去衡量說它有多火或者怎麼樣,但是我相信這個劇的質量一定是一個標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