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強詩二首
那個詞語
花影暗時
我的額角出現了
那個詞語的反影,它折磨
我的回憶
讓幾本詩集湧出陣陣落花
它同時
折磨我的眼睛
逼出苦艾汁樣的淚水
哦,那個詞
狂熱,激昂,辛辣,苦澀
依然,略略
帶著愛情氣味
惜別
順著直來的風
撇開一路的亂草迷花
我們相互
都有夕陽可贈
兩棵樹越站越遠,染上餘暉
雖然酒杯空
但一別不可輕,有點滴
惋惜之意
重於暮鳥之聲
作者簡介:王躍強 ,《中國詩人》雜誌社社長。著有詩集《詞語的拂曉》等多部,詩歌作品多次獲獎併入選30多種重要詩歌選本,主編《中國民間詩歌讀本2018詩歌卷》。
班琳麗詩兩首
群山低頭飲雪
親愛的,再深一些就是深淵,再高一些就是雲霄。信仰者的天空,斷崖上的鷹,一次次聳起翅膀。
走吧,沒有理由不前。況且我已開始晨禱,心已離弦,等你引領。
春已立在每一個路口,渡口。大地寂然如經書,返程的人走在上面。朝聖的人走在朝聖之身的前面。我與我的身體,我們並肩走在眾生之間。
頭頂,雲燈緩慢穿行,似母親端著油燈,穿過傍晚的庭院。
群山低頭飲雪。馬的眼睛湧動白色的波濤。蘆葦低下高貴的頭顱。一隻頭狼機警地躍起。花朵與預言,必有一個先於另一個現身。
發表自《綠風》2020年2期
解文閣
解文閣不是解文閣,是一堂
劃傷課。大解不是大解,是一個解。
籠子是鳥的此刻。鳥是鳥
的囚徒。我跑不出自己的影子。
我是我走不出的居所。
母親的身體是我回不去的
故鄉。我被故鄉放逐。出生
就是流浪。我是教堂外不願歸皈的
草寇。為母親走進寺院。
愛上焚香,誦經。信仰土塊
和鹽。仍是偽香客,仍有
偽善良。用古老的聲音
喊出:「我愛」。用下一刻的目光
看上一刻,死生都有了解。
草木有靈。請放下狂歡的屠刀
向下遊流動。我逆流而上。
未來是一處懸崖。時間
關閉。鎖死的地址
打開。預言開始新的預言。
發表自《奔流》2020年11期
作者簡介:班琳麗,筆名班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居商丘。
李明剛詩兩首
西山海
黃昏將至。紅樹林遮掩不了
正在洗浴的夕陽
海鷗停止捕獵,與白鷺一道盤旋
俯衝,也想過把海浴癮
海風不甘寂寞,加入了鬧海的行列
夜幕降臨之前,各種事物以各自的方式
顯現迷人的部分
在斜照鋪開的海面,漁歸的槽白仔劃出的
弧線,可與漁哥的肌膚相媲美
而漁哥的眼神,從波光粼粼的海面滑過
從沙灘上奔跑的刺草上掠過
從紅樹林的枝葉間穿過
停在挖螺海妹的身上
海妹身披霞光,神情沉醉
比海灣裡的風景,更耐人尋味
發表自《詩潮》2020年第10期
丈 量
黑水牛丈量耕地
收割機丈量田園
雲朵丈量地平線之上的天空
母親用尺子丈量我的身體
裁出新的衣服
就像燕子在大地裁出新的線條
我丈量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丈量出美、愛和喜悅
他們那麼親密,又如此無限
寬容和善良,多麼好的品質
我要用信念去丈量,丈量出自由的高度
發表自《上海詩人》2020年第5期
作者簡介:李明剛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湛江詩群成員。已在《詩刊》《詩探索》《中西詩歌》《詩潮》《上海詩人》《安徽詩人》《奔流》等30多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50多萬字。
張華偉詩兩首
明天是我靈魂裡的一根白髮
一天過去了
明天會是什麼
日子像只幻想的鳥
昨天還在微笑的花朵
今天已經枯萎
紛至踏來的年月
在遠方眺望遠方
而我信賴的時光
忽隱忽現
在被水淹沒的墳墓上
明天會是什麼
明天是每一個可愛的時刻
我靈魂裡的一根白髮
失蹤的一代人
紀念碑上
一本書躺著
那是鴿子的翅膀
我回頭面朝光的地方
一部分事物正在死去
一部分活著
我不再尋訪飛鳥的亡魂
在逐漸遠去的真相裡
我是失蹤的一代人
塵土很重
我站在門檻
作者信息:張華偉,浙江寧波象山人。詩人,作家。著有詩集《假面》,《消失了的影子》,《沉默的河流》等等。著有長篇小說《甬城往事》。
馮書輝詩兩首
村莊是一條天上的河流
村莊是一條天上的河流
那些看不見的水
日夜從父老鄉親頭上流過
那些路徑,每一條自有方向
那些人和物,水流一樣
流出去又複流回來
那些圈內反嚼的水牛,歲月如鞭
抽疼了肌膚,抽硬了骨頭,抽亮了日子
那些環繞村莊的花,每一次開放
都是一次站立,都有一種信仰
都有一輪不同的落日和朝霞
那些四季交替的嫩綠,像一群雞狗牛羊
在奔跑,在咆哮,在吶喊
成熟的欲望抵達了雨水高度
那些炊煙的子孫,煙火味濃重
生來帶著土命
如一顆有根的樹,不怕風吹,雨打
像一群鳥,在樹梢,談論
糧食,美酒和詩歌
發表在《星火》文學2020年第6期
等 待
月光花,擺動身姿
不算凜冽的風
將輕柔的時光吹進骨頭
一直以來,喜歡在秋天
把身體藏在月光花的枝丫下
偶爾,有鳥,滯留我的肩膀
它的羽毛和月光花一樣潔白
總想和它說點什麼,比如飛翔
而鳥兒,常常默默地
注視同一個方向
我靜靜地聆聽
它體內掀起的巨浪
一種守望的孤獨,靠不了岸
我極力擺脫,月光葉的羈絆
羽毛越來越輕盈,天很藍
我要和風,一起等
看雪花兒,撒落下來,那時
我才可以,輕握你的心跳
慢慢地消失
發表在《詩歌月刊》2020年第6期
作者簡介:馮書輝,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有作品散見於《星星》《詩歌月刊》《中國詩人》《四川詩歌》《浙江詩人》《星火》等國內文學期刊,併入選多種選本。
胡焦詩兩首
白色的月亮
月亮一塵不染的白
夜空潔白無瑕
大地也白得很冷的模樣
我站在月光下
採得一片白色的孤獨
一顆心被月光漂白
往事象一張白紙
寫下空空蕩蕩
僅留著白色的回憶
走過的路跟月亮一起白
趟過的河象月亮靜靜的白
日子白得寧靜
情感一片空白
走不出月亮的白
世界靜如處子
如果有一雙青春的眸子
綻開純潔的笑靨
我將擁著白色的月亮
在寧靜中慢慢變白
躺成一道觀景臺
獨坐山崗,攝取一片雲的孤單
遠處的風景,搶奪我的鏡頭
雲裡霧裡,滿眼是奇觀
精彩的瞬間,閃過仙子的曼妙
有閃光燈擊落我放飛的風箏
畫家、攝影家、書法家
壓住我的風頭
我驀然匍匐在風景的對岸
影子埋進泥土深處
一雙雙腳,踩死我的興致
勞頓的旅途,牽掛一時的寧靜
煩躁的心情需要釋放後的清涼
吸一口空氣,唱一首情歌
禁錮的日子終會獲得解放
我徹徹底底被熱鬧的風景俘虜
跌倒後,躺成另一種風景
有些故事,從我的胸膛芳流百世
有些悲傷,在我的腳下消失
扶不起被踩碎的影子
讓心胸在風景外,靜靜的躺著
作者簡介:胡焦,本名胡學鳴。曾在《邊疆文學》《楚南文學》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各類作品,微型詩《牛》和《山裡人》曾被入選《中國當代青年抒情哲理微型詩精品》。
何平詩兩首
歷史如一枚化石
錦衣衛攜刀旋襟
破門而入,石頭城下
虎鈕雙目殘眉
刀筆吏化朱墨
石鼓文蟲蝕日月
畢昇呈諫,印刷術
脫離筆毫
司馬遷宮刑厄運
淚河斷代文章
清風關閉東林書院
「戊戌變法"六君子擲筆
於金鑾殿,硯毀人亡
焚燒宮帷
晨露出土,杜鵑泣血
磨戟涅槃了鳳凰
朱漆斑紋中的秦淮河
遊客聽簫
碰瓷的魚沉沙
衝浪的女孩
那個墜落的天空上
一撥撥小雪山
傾來
壓住生活的大藍鯨
碧濤噴出積愁
夕輝飛濺碎銀
貼在巨大的五彩玻璃面
為那些攝影人擺拍
倚斜一些角度
你搖帆馳峰
舢成小鹿躥騰
目光拴住驚厥的命運
一個漂亮的側擺
畫面出來了
瓊浪隔空拍岸
朝一灣沙心撲來
海鷗在空
海豚在水
你在藍天的手掌
作者簡介:何平(米倉山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近兩年提筆寫作入會,三百餘首見諸國省市刊網,入選省級出版書刊。
王小泥詩兩首
故鄉石匠
一群古銅色螞蟻
活生生啃空了一座山
掌心老繭:是河堤
水庫,寨牆,紀念碑
鐫刻的甲骨文
叮叮噹噹,手錘重敲
鏨子銳擊變態炫富者
守空墳的毒蛇,陰冷中
把財大氣粗狠咬一口
故鄉石匠,只有他們
能讓移居黃泉的逝者
或行將就木的病人
養活一群
身強力壯的鏨子手錘
發表於《作家天地》2020,第9期
稻穀
夏風滾燙,汗水
自父老鄉親身上奔湧出來
流進稻田,風吹日曬
結晶為俯首感恩的稻穀
清香濃鬱沁人心脾
父親鐮刀上
汗香谷香發酵的泥沙
秋風裡,閃成詩與生命的鑽石
撫摸父親手上的老繭
觸及關於感恩
和盡孝的靈魂甲骨文
發表於《歲月》2020第9期
作者簡介:王小泥,先後在《青年作家》《四川日報》《山花》《星星》《重慶日報》等發表習作。獲獎鏡頭曾上央視(1991:10:15)《新聞聯播》"文化簡訊」.
曾令陽詩兩首
詩俠
站著 是泰山珠峰
倒下 是黃河長江
黑雲壓來時 化字為刀
用閃電煅燒 鑄造
出手如疾風之勁
霹靂之光一閃
驟雨傾盆而下
多想洗淨世間汙垢
令有毒的細菌無處躲藏
一支鐵筆
笑傲江湖
令豺狼聞風喪膽
一壺老酒
大口喝下
噴出醉了的文字
掛滿天上
原載《中國詩人》2020年1期。
再寫春天
東風又來了
小草鑽出泥土開始歡呼
被冰雪封殺的田野
掩不住一寸寸溫柔
我愛春天
陽光裡種滿心夢
心跳的烈焰
掛滿枝頭
再寫春天
目光一次次瞄準高低起伏徵程
穿越含羞的十裡桃花
我把三百首詩掛滿雲海
想你時就決堤
原載《中國詩人》2020年3期
朱翠榮詩兩首
擦除灰塵
清晨,我要擦除灰塵
昨夜有黑暗進屋
我要讓陽光推窗而入
灰塵有時在臉,有時在心
臉上好洗,心難打掃
乾淨的心會給臉上一片明淨
我和你一樣,都是灰塵
路途匆匆,往返世間
追趕一朵潔白的雲
一滴墨跡
我聽到叢山峻岭中
瀑布流響,溪水飛下
一滴墨跡,打碎了自己
這是一幅畫,誰的手筆?
我在夜裡的星星上見過
在夢中臨摹過,今天
它碎了
我無法描寫我的完整
作者簡介:朱翠榮,湖北武漢人,詩歌作品發表在《中國詩人》《中國詩歌報》《中國詩歌網》《一線周刊》等紙刊雜誌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