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廉價露營團「攻佔」香港海灘?港人是這麼看的……

2021-02-20 橙新聞

小夥伴今兒都開始上班了嗎?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有出去玩嗎?聽說這個黃金周,仍然是處處人滿為患。

圖:星島

假期宅家哪兒也不敢去的橙子君,這兩天被香港的這則新聞刷了個屏:

圖:橙新聞網站截圖

你認知中的那個香港旅遊,可能還停留在「購物天堂」,但許多內地遊客,已經get到了玩轉香港深度遊的最新潮姿勢——去郊野公園和海灘露營,體驗海灘美景!

行程包括徒步行麥理浩徑,走到終點鹹田灣紮營。圖:搜狐

這個「五一黃金周」,香港迎來大批內地遊客,不過,當中的許多人,他們的目的地已不再是旺角、銅鑼灣這些傳統購物區。

有許多內地旅行社推出遊香港的兩日露營團,最便宜的300多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玩轉「南中國最美沙灘」西貢鹹田灣,行程徒步「香港最美」的麥理浩徑,走到終點鹹田灣還可以紮營,然後在海灘上「抓海膽、砸生蠔、抓螃蟹」。

圖:視覺中國

等等,組織這種露營團可能違法了?

橙子君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五一期間主打來港露營的旅行團宣傳還真不少!比如下面這個,五一兩日一夜香港親子露營活動,團費658元包括領隊費用、雙人帳篷及晚餐等,活動包括西貢郊野公園露營、遊覽塔門。

圖:豆瓣截圖

還有下面這個……350元起:

圖:網站截圖

許多內地旅行社及教育機構舉辦以親子教育為賣點的露營團,兩日一夜團費300元至658元人民幣。

因為風景確實靚麗,遊客們紛紛表示挺滿意的。有內地女遊客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以往到香港大型商場購物居多,這回第一次在郊區紮營,大讚大浪西灣沙灘開闊,附近有茶座,用餐方便,不用生火煮食。

該名女遊客也反映,美中不足的是附近公廁數量不足,女廁只有兩格,衛生又差,但讚嘆沙灘又大,風景又美麗,願意做回頭客。

大浪西灣,確實風景如畫。圖:getreadyhk

不過,這些活動也引起了旅遊界立法會議員的關注,議員稱如果內地旅行社的露營團直接安排內地領隊做導遊便屬違法,呼籲香港政府有關部門要關注趨勢,加強監察及抽查。

據說內地遊客有點兒多,又丟人了嗎?

然後,昨天五一小長假結束,大批遊客踏上歸程,香港西貢後花園的幾個沙灘就慘了,跟垃圾堆差不多。

西灣、鹹田灣一帶的沙灘上,有被遺棄的帳篷、塑料瓶子、紙巾、食品包裝袋及食物,引來不少蒼蠅。洗手盆被沙子堵上了,周圍棄置著內衣褲和鞋子。

橙子君找到港媒現場發回的照片,大家自行體會一下……

圖:香港經濟日報

圖:香港經濟日報

網友表示整個沙灘就像「難民營」,還有人像野外求生般鋸樹生火,還有跑海裡捕魚及捉蟹的。

(這些行為看似純天然,但很可能是違反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露營守則的。)

五一小長假帶來了遊客,同時也多多少少帶來環境汙染的問題。不過,橙子君發現,輿論已經不再一邊倒地指責內地客素質差的問題,港人在這方面表現出了更多的理性、包容和客觀的態度。


有些香港本地人也是很愛露營的。圖:文匯

有些愛露營的香港本地人表示,來玩的遊客人數確實比想像多,這個沒辦法,但也不至於要用到內地客「霸佔」香港地這樣的字眼,畢竟香港人出去外國旅遊也可能會惹來當地人不滿,而且那些不收拾垃圾的人裡面,不止有內地人,也有香港人。

圖:網絡

在西灣開便利店的西灣村村長黎恩對港媒表示,過去內地客來露營及生態遊,許多人言談舉止沒什麼禮貌,態度又差,吃飯時聲音又大,但現在已經檢點及文明了不少,還會自己帶走垃圾。

其實這個問題去年就已探討過,香港網友們也並沒有「上綱上線」作過度解讀,覺得只要合法紮營,內地客來港露營其實也沒什麼。

當然,怎樣的行為才是合法的,網友們認為政府在這方面宣傳不足。

一年前,港媒一篇以《內地客長洲貝澳非法紮營》為題的報導下面,香港網友這樣評論。圖:網絡

人滿為患,政府是否該做點什麼?

目前,香港漁護署轄下有41個指定營地,當中如貝澳、大浪灣等,近年成為內地客紮營熱點。

香港漁護署轄下有41個指定營地。圖:漁護署

旅行社協會當然委員胡兆英曾表示,近年香港旅遊發展局推廣綠色旅遊,比較有深度,內地客來港露營無可厚非,但重點需在合法的營地紮營,不應在泳灘或郊野公園內隨意紮營,「至少要有營地配套,要玩得合法又安全」。

有來自廣東省的遊客表示,鹹田灣垃圾桶不足,垃圾太多會滿溢;另外,廁所外面沒有衝涼設備。

美麗的鹹田灣。圖:網絡

有議員指出,有些商家出租自己的土地給旅行團作營地,當郊野公園成變成商業活動場所,漁護署是否可以考慮修改條例,或與食環署考慮設立發牌制度。建議遊客高峰期時增加露營區的設備,例如臨時廁所等。

有團體要求漁護署加強巡查和執法,特別是在遊客來港高峰期加強宣傳,例如在各關口宣傳郊野公園和露營區的守則,旅發局亦應在宣傳香港郊野景點時提及保護環境的概念。

近年香港旅發局推廣綠色旅遊。圖:文匯

小眾景點「火了」以後,居民不開心 

香港雖然地方狹小,但因為擁有中西文化碰撞的歷史,一些小眾的街頭文化古蹟等人文景觀,也成為遊客的「打卡勝地」。

曾在 2016 年取得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Sony 世界攝影大獎)的香港區冠軍 Jimmy Ho 拍攝的作品《Childhood》,以彩虹邨為背景,吸引大批遊客到訪。圖:網絡

香港許多煙火氣息濃厚的小地方,例如觀塘市中心、西環碼頭、彩虹邨、海山樓、南山邨等,因為被攝影師的鏡頭捕捉到極具特色的一面,被廣為流傳成為「網紅」,吸引大批遊客及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拍照「打卡」,影響居民生活。

網友表示:彩虹邨什麼時候取代了南山邨變成了遊客區的?圖:lihkg討論區

位於九龍的黃大仙區過去並非旅遊熱點,卻因為當地民居彩虹邨五彩斑斕的外牆色彩而走紅網絡,在屋邨中間的籃球場上,不少遊客各種擺拍。引來香港網友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投訴彩虹邨球場越來越多人,對居民造成滋擾。


攝影師 Wing Ka Ho 在海山樓拍攝的照片,在 Insight 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16 中得獎。圖:網絡

而電影《變形金剛4》曾取景的鰂魚湧海山樓的居民,更進一步貼出告示指該處是私人地方,未經許可不得拍照攝像,希望重獲過去的寧靜。

圖:樂活鰂魚湧@Facebook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來自內地的年輕遊客意識到,自己的舉止行為會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影響,也會設身處地為當地居民著想,遊覽拍照時儘量小聲,以防騷擾到他人。

原本只是「香港人的後花園」的郊野公園和海灘,越來越被內地遊客熟知和探訪,橙子君覺得這是件好事,揭開它們神秘面紗向外界展示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給當地商家創收,帶來了經濟效益。

圖:網絡

但應該注意的是,旅遊旺季大量遊客的到來,可能超出了當地旅遊設施對遊客接待的承載能力,政府是否應該與旅遊業界探討,一方面規範旅行團的合法性,進行適當管理。

另一方面,應增加旅遊相關的接待設施,提高旺季旅遊接待能力。政府有責任以多種方式教育和引導遊客愛護環境,在以不破壞旅遊區人文和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

香港是個美麗的地方,橙子君希望大家享受美好風景的同時,也能因為自己的文明行為,給當地居民留下美好印象。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相關焦點

  • 香港工聯會:港人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
    中新社香港9月4日電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4日發布消息指,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已向內地公安部門核實,港人即日起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據悉,香港居民過往在內地遇到回鄉證過期或丟失的情況時,只能在回港前先到內地公安機關或者深圳中旅社辦理臨時證件,回港後再到中旅社辦理正式回鄉證。工聯會認為,對於長期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尤其是行動不便的長者,上述做法帶來不便。
  • 香港方艙醫院建好,港人驚嘆祖國速度,內地醫護將全面接管
    有港人感嘆於內地基建速度,在社交媒體上說:這就是體驗中中國的速度有多驚人,博覽館已改裝成為方艙醫院,沒幾天時間就能解決一切床位問題。而就在之前不久,對於向內地求助,幫香港開展檢測一事,原港毒議員郭家麒就公開污衊這是港府向內地表忠心,並造謠是要將港人DNA送內地等等。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揭秘香港讀書習慣
    2015年7月25日訊,「文化沙漠」這頂帽子,香港已經戴了不知多少年。消費主義至上,實用主義為王的香港人,每日與時間競爭,什麼事情都追求快、快、快,忙到根本停不下腳步,靜不下心來讀書。如果想靜靜地看書和發掘好書的話,我會選擇到樓上書店,它們的裝潢不會很漂亮,但是卻肯定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和寧靜的閱讀環境,不會出現在香港書展裡。書展上什麼書最好賣在香港書展上,各大出版商每年都會扎堆推出新書,也令書展變成一個大型的新書發布會,他們同時通過觀察每年書展期間推出哪些新書,以及哪類書收到熱捧,便大致了解到港人閱讀的口味。
  • 港人回鄉證可能升級為內地身份證?港區人大代表:研究中!
    點擊關注橙新聞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 港人為何反對明日大嶼?一是黃瓜們的利益,二是一群香港巨嬰
    可是,更狠毒的是,這些財閥還洗腦香港底層民眾起來反對港府的大嶼山計劃。港府為底層民眾謀福利、解決住房問題,而底層民眾卻反對港府!現在的香港就是這麼魔幻。丁院士當年怒懟柴靜,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環保如果走入極端或者被人利用,無疑於邪教。畢竟,按照現在那些反對大嶼山計劃的黃瓜與港人的要求而言,人類只有退回到原始社會,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 內地人到底要不要去香港購物?
    然而,近年來一連串的事件,讓鄙人對香港越來越失望,越來越反感。於是,我想對那些香港人說幾句你們不想聽的真話。1.你們港人總是痛斥內地人霸佔了你們的地方,但你們有沒想過,你們港人同樣是給深圳造成了巨大的騷擾。
  •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香港人使用頻率較高的兩款社交軟體就是Whatsapp與Facebook。Whatsapp是港人普遍使用的聊天軟體,也可以理解為香港的「微信」。不過範兒爺都覺得還是內地的電影app更好用,畢竟可以線上購買電影票呀XD
  • 當你想在香港定居,卻有近70萬港人想移民!
    香港變成圍城,有人千方百計想進來,但城內的人卻千方百計想離開!一項調查發現,在所有15歲及以上人士中,有11.2%的表示若有機會會打算離開香港到其他地方生活包括居住或退休、工作或做生意、讀書或進修,港人移民傾向增加,新一輪的移民潮悄然來臨。
  • 香港回歸20年,聽聽港人怎麼說
    他指出,在「一國兩制」的實踐過程中,香港在困難的時候,例如亞洲金融危機和非典期間,得到國家的全力支持;香港在尋求發展機遇的時候,也有緊靠內地的先天優勢,例如在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以及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等方面。
  • 港人地鐵暴揍南亞人?這件事要這麼看!
    最近,有南亞裔人士與港人在香港地鐵裡打鬥,本來橙子君對這種事情也習以為常,所以沒碼字,但卻發現很多內地媒體報導了這個事情,
  • 竟有外國議員要求香港特首介入12港人偷渡案
    據香港「東網」12月2日報導,12名港人早前涉嫌潛逃臺灣被內地海警拘捕,正在深圳扣押。而12月1日,18個國家的共155名國會議員竟然要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介入事件。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和駁斥了這一無理要求。
  • 臺灣和香港,這次想再甩鍋給內地人民,沒戲了!
    當然,這麼多的內地遊客過去,在香港和臺灣就產生了巨量的消費。可是,令人不解的事就出現了,一些香港和臺灣人、香港媒體和臺灣媒體並不知感恩,反而把一頂頂黑鍋甩給內地遊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攻擊內地人素質低下,在香港、臺灣到處扔垃圾、製造垃圾,影響了香港、臺灣的市容、形象。當然,內地的那些公知也集體出動,造謠抹黑、推波助瀾!
  • 金庸仙逝,為什麼內地悲愴港人淡然?
    大俠逝去,兩地民間反響截然不同  晚上21點,內地自媒體們的第一批熱點文已經在網絡發酵了。雖然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的是香港媒體,但相比內地媒體,香港媒體報導的重點多是以回顧金庸先生的生平軼事為主。從消息得到確認的一刻起,內地輿論的豐度和烈度就遠遠超過香港:從金庸先生的名句到其豐富的人生,從小說裡的人物形象到對眾生的啟示。正如其作品產生了巨大的衍生價值,30日晚上的內地輿論,似乎每一個話題都已繞不開金庸。
  • 香港新冠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港媒:港人湧入澳門「避疫」
    12月22日,香港東網報導稱,香港暴發第四波疫情,但港府反應緩慢,令疫情確診數字居高不下。近月不少港人更失去對港府信心,接連湧入澳門避疫。按澳門治安警察局數字顯示,今年港人入境澳門數字近月有反彈趨勢,由今年5月只有1235人入境,增加至今年10月已經有5.9萬人,增幅高達47倍。
  • 獨家 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12港人涉越境,可否移交香港?
    黃芷淵:過去一年,香港社會前所未有地撕裂,甚至很多人都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所謂「事實」,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鄧炳強:是的,人之常情就是眼前那刻看到什麼,你就相信那刻的東西,很多人正是利用「我純粹給你看一些焦點」, 大量地不停講同一個訊息,希望錯的都令市民覺得變真。甚至有人不斷抹黑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將整件事展示給市民看,正是我們要做的事。
  • 遍地的垃圾,這次臺灣和香港還怎麼向內地人甩鍋?
    可是,令人不解的事就出現了,一些香港和臺灣人、香港媒體和臺灣媒體並不知感恩,反而把一頂頂黑鍋甩給內地遊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攻擊內地人素質低下,在香港、臺灣到處扔垃圾、製造垃圾,影響了香港、臺灣的市容、形象。當然,內地的那些公知也集體出動,造謠抹黑、推波助瀾!
  • 香港曱甴變異了?「殭屍」出沒,港人小心!
    有人在保安面前假裝猝死,仰面扮演屍體可惜的是保安叔叔不動如山,看你能裝到幾時?對不起,我收回我上面的話,看完這些,我相信大家一定贊同,這些人,不能稱之為人,對嗎?在新型冠狀病毒疫症的陰霾下,加上香港的外科口罩連日來短缺問題持續,能夠購買到適量外科口罩成為不少港人的「新年共同願望」及「保命」良品。
  • 招收港人成為深圳公務員 將讓港人更了解內地丨香港一線
    何建宗指出,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從長期看,事實是最好的宣傳。讓在內地學習、生活、工作的香港人,把大灣區的信息帶回香港,讓香港年輕人自己選擇,看看大灣區適不適合他發展。「如果越來越多的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願意先到內地讀書,然後就業、創業、生活,慢慢地他們就會更了解大灣區的實際的情況。」
  • 港人地鐵暴揍南亞人,香港假難民問題又升級!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原題:港人地鐵暴揍南亞人?這件事要這麼看!
  • 香港普通話教科書中的對話引香港網友不滿 質疑「對內地人太諂媚」
    香港初中普通話教科書裡的一段對話日前引起香港網民熱議。有人狠批該說法反映教科書對內地人太諂媚。但也有網民認為,教科書旨在鼓勵港人學習普通話,無傷大雅。到底是怎樣的一段對話?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3日報導,有網友在臉書「我們堅決保衛廣東話」群組內,貼出一本初中普通話教科書中的課文,內容為兩名學生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