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大作戰》 只重視明星效應拍不出好劇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國劇觀察】

  前情提要

  作為富士臺的看板檔(註:相當於黃金檔),月九劇(每周一晚上9點播出)長久以來是日劇收視風向標。2007年春季劇《求婚大作戰》作為當季收視冠軍絕對是值得一提的經典作品。《求婚大作戰》延續了月九劇經典的純愛題材,由山下智久(註:出演過《野豬大改造》《code blue》等經典日劇,因在2015年日劇《朝5晚9》飾演霸道和尚而為很多中國觀眾知曉)主演,因為別出心裁的設定、優秀的敘事節奏和細膩感人的情感刻畫而為觀眾所喜愛,對於慢鏡頭的運用也令人印象深刻。

  《求婚大作戰》曾在2012年翻拍為韓劇,按照韓劇的播出習慣從原版的11集擴充為16集,相比於日劇原版,增加了一些更為戲劇化的煽情橋段,削弱了熱血勵志的校園故事,加強了愛情線的曲折坎坷,更加符合韓國觀眾的收視習慣,算是一個成功的本土化改編。

  然而,月九近兩年收視的持續走低使得「富士要完」成為日劇圈受眾的普遍認知。或許是為了補償收視頹勢,2016年,富士臺接連將數部日劇版權賣到中國,《求婚大作戰》就是其中之一。無論富士臺的自救計劃能否成功,中國觀眾都不得不面對一部中國版的《求婚大作戰》了。

  照搬日版劇情,改編生硬

  這部由當紅小鮮肉張藝興主演的翻拍劇《求婚大作戰》,已播出的前6集收視慘澹。中國版的《求婚大作戰》並沒有效仿韓劇版的本土化方針,而是「神還原」了日劇版的人物關係與故事線索,場景、情節、對白都是直接從日版搬演而來,關鍵臺詞都只是對日語臺本的簡單翻譯,連背景音樂都是日版原音。雖然中國版還是將太過日本特色的情節做了轉換——比如把女主人公去神社求御守換成了去靜安寺求平安符,把花火大會中的浴衣換成了漢服——但這些蹩腳生硬的改動根本無法給國內觀眾帶來任何代入感,只能讓人覺得脫離生活、矯情造作,分分鐘出戲。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沒有任何新增創意的作品,卻硬生生地從11集拖成了32集,裡面注了多少水可想而知。原本2007年電視劇相對現在的劇而言節奏就比較慢,再將同等的內容量拉成近三倍的時長,情節將會有多拖沓可想而知。

  比劇情更尷尬的是一眾演員的演技:婚禮現場、婚禮致辭,輸了棒球賽……不管什麼場景,什麼樣的情緒,陳都靈一直笑得很美很標準,張藝興一直面癱得很帥很僵硬。接連幾集看下來,陳都靈只有兩個表情——笑和不笑,張藝興只有一個表情——面癱(如果這也算表情的話)。我承認主演長得很美,但這種毫無情感代入的演技,讓整部劇失去了應有的味道。一切情緒表達全靠內心獨白和背景音樂強推,於是本該很燃很青春洋溢的劇情燃不起來,本該很感人的婚禮致辭卻讓人內心毫無波動。

  來對比一下日劇版吧:女主(長澤雅美飾)準備婚禮時笑得溫柔幸福,與男主聊天時帶著點嬌俏頑皮,聽著男主的致辭眼中淚光閃閃;男主話不多、有點笨,偶爾脫線,不太愛笑的性格也同樣用簡單幾場戲就表現得非常充分。日版裡女主拜託男主致辭的那場戲就非常出彩,聽到女主的聲音,男主原本有些壓抑的表情驟然就生動起來,向女主討要出場費之類的賤賤的玩笑話脫口而出——因為場合是青梅竹馬的女孩跟別人的婚禮,所以男主熟稔中又帶著一點尷尬和強顏歡笑,這些複雜的情感都在男主的表情和語氣中體現出來。

  「小鮮肉」有錢有資源卻演不好戲

  其實山下智久在日本並不算演技出眾的藝人,飾演的角色往往是話不多、表情不豐富、有點脫線有點陰沉的一類。作為一個所謂的「偶像派」,也會在演戲的過程中時不常耍個帥,換取粉絲一片尖叫。但是看他的作品卻絕對不出戲、不尷尬,該有的情緒都能展現出來。反觀國內的小鮮肉們,吳亦凡在《致青春2》中以一句「菩薩知道我有多難過」而成為表情包新秀,鹿晗在《擇天紀》裡賣萌耍寶活活毀了陳長生,如今張藝興又攜《求婚大作戰》前來參戰,在成功讓觀眾記住了植入廣告中新口味冰激凌的同時,也讓大家再次憶起了被小鮮肉霸屏的恐懼……

  吳亦凡、鹿晗、張藝興是韓國男團出身,山下智久也是「偶像派」出身,都是日韓偶像工業培養出來的藝人。山下智久確實極受富士臺青睞,數度主演月九,但張藝興等人回國後拿到的資源相比山下只多不少。他們之間的演技差距就真的大到這個程度嗎?

  或許這個鍋不該全由小鮮肉來背。編劇行業的糟糕現狀使得劇本質量嚴重不過關,人設浮誇臺詞生硬,極端的明星本位制也使得導演往往對作品毫無發言權。編劇管不了,導演管不了,還有誰能拯救小鮮肉們尷尬的演技?在這種情況下,劇本貼合明星本身人設就成了一個相對保險的做法。其實日韓電視劇也常有這種為演員量身定製人物的情況出現,比如前面也提到過山下智久的戲路就相對單一,但由於製作成熟,也常常能夠成就經典的人物形象。而中國的偶像工業遠未成熟,偶像人設教條僵化,翻來覆去就那幾種。到最後,穩妥的面癱臉就成了小鮮肉們千人一面的劇中形象。

  希望大陸版《求婚大作戰》的慘澹收視可以給影視劇行業敲響警鐘,小鮮肉引領收視神話的日子註定不會長久。你看富士臺從去年起連續起用山田涼介、相葉雅紀這樣的當紅藝人主演月九,不是仍舊收視連跌嗎?只重明星效應,忽視劇本質量,遲早要完。

  □天白(日本流行文化研究者)

相關焦點

  • 《求婚大作戰》製片人崔軼:周播劇難做!但中國的周播劇能製造出「品牌長青樹」
    為了製作《求婚大作戰》,崔軼在籌備期潛心研究了周播模式,也深感這個市場具有極大潛力:「《紙牌屋》已經出了5、6季,《老友記》《生活大爆炸》也拍攝了很多季,在美國這些都是很長青的品牌。但是在中國,還沒有影視公司能製造出這樣能做『長青品牌』的電視劇,」崔軼說,「每一個電視劇的播出周期就那麼長,播完就結束,其品牌效應影響力很弱,很難深挖下去。」
  • 《求婚大作戰》 翻拍劇的有益探索與突破
    《求婚大作戰》(以下簡稱《求婚》)是「限韓令」後日劇翻拍風潮中首部登陸衛視晚間劇場的翻拍劇。十年前,由山下智久和長澤雅美主演的日版《求婚大作戰》風靡亞洲,是很多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早在翻拍項目對外公布時,就引起了大量關注和討論,直至本周完結,熱度只增不減。
  • 接地氣的校園劇,《求婚大作戰》情懷滿滿
    除此之外,中國版劇情保留了原劇中的「五人組」,他們之間感情的羈絆也是除男女主愛情之外,打動觀眾的看點之一。學生時代,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要好的朋友,朝夕相處,共同成長,這樣的友情也是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實生活中許多中國高中生的學校生活比較辛苦和單調,有人曾經說過他們的高中時代就是學校食堂和宿舍,這樣的環境對於校園劇情來說,施展的空間有點窄,所以製作方將其改為行動和思想都比較自由的藝術學校,既能滿足校園劇的創作同時也不會讓觀眾覺得很突兀。這些改變的細節,都是中國青年擁有的青春記憶,因此在觀看時也更能引發大家的情感共鳴。
  • 《求婚大作戰》製片人:張藝興要價不離譜
    但自該劇播出後,與原版相比,中國版仍舊逃不出有觀眾評價「辣眼睛」的魔咒,同時對張藝興的演技和片酬提出質疑。為此本報專訪了該劇製片人崔軼、導演毛小睿。他們表示,一模一樣的翻拍沒有任何意義,改編的目的是為了創新,而張藝興、陳都靈的片酬都在合理範圍內。張藝興在接受專訪時說,他和劇裡人物嚴小賴最像的就是「搞不太懂女人的想法」。陳都靈則認為張藝興是標準的暖男。
  • K桑侃劇之經典日劇《求婚大作戰》
    求婚大作戰是富士電視臺在2007年播出的愛情連續劇,由山下智久和長澤雅美主演,當年平均收視率達到了17.3%。作為K桑的入坑日劇,求婚大作戰同時也承載著很多日劇迷們的青春。多年以後,禮即將嫁為人妻,在婚禮現場,健非常的後悔為什麼不早一點跟禮表白,這樣也許和禮結婚的就是自己了。這時,婚禮現場開始放起了幻燈片,裡面是禮從小到大拍的一些照片。不愧是青梅竹馬,禮的照片翻開來每一張都有健在裡面,心疼新郎還能看的這麼開心。畫面定格在禮初中的一張照片上,照片裡的禮看上去非常的不開心。
  • 《求婚大作戰》二十五歲的 求婚大作戰
    在快要到二十五歲的年紀看求婚大作戰是如此合適,以至於難免把自己的遭遇放入在發生在健的一切上。為了喜歡的人而拼命奔跑的青春,高中結束前的一刻不願就此別過,而真切希望人生能永遠這樣下去。擁抱大學青春的最閃光的一刻,唯有到了成為社會人的瞬間才意識到青春不再。如果說二十歲來看求婚大作戰是一半回憶一半期許,那麼二十五歲就只剩下緬懷了。
  • 《求婚大作戰》首播不利,《擇天記》口碑堪憂,小鮮肉+IP的賣劇策略...
    萬眾矚目的《擇天記》4月17日開播,比女主還美的鹿晗與古力娜扎談起了戀愛;一周後,張藝興又在《求婚大作戰》裡猛追陳都靈。 接檔《人民的名義》的《思美人》號稱「古裝反腐劇」,也在昨日網臺聯播。雖然取得了首播破2的高收視率,不過網友對馬可出演歷史人物屈原不太認可,「屈原」頂著殺阡陌的髮型倒追張馨予,也是讓吃瓜群眾三觀碎了一地。
  • 求婚TV||《求婚大作戰》
    沒事,來跟小D宅起來看劇啊!今天小D表示,要向大家安利一部電視劇,當年的日本收視率之冠——《求婚大作戰》,由日本富士電視臺於,2007年4月16日至6月25日播出的。主演為山下智久和長澤雅美。2008年3月25日推出特別篇《求婚大作戰SP》。2012年2月8日由韓國TV朝鮮電視臺推出重製版。
  • 《求婚大作戰》已經失去的,不可以再追
    大概五六年前,我入了日劇的坑,以好看的女主為基本原則(笑),包括但不限於十元、gakki、麻醬,看了很多很多部日劇。其中《求婚大作戰》是一部經典。這部劇大概講了這麼一件事:男主參加青梅竹馬的女主的婚禮,很後悔多年來沒有把握住向女主表明心意的機會,在妖精的幫助下,他一次次回到過去彌補自己的錯誤,抓住那些錯過的機會,最終一點點改變了世界線,有情人終成眷屬。
  • 中國版《求婚大作戰》開機了......
    日版《求婚大作戰》中是山下智久和長澤雅美扮演男女主角健三和禮。
  • 《求婚大作戰》哈利路亞Chance!
    它不在我的青春裡,但它更適合現在。 2007年我17,那個時候我還在買《當代歌壇》的月末刊,我所有關於電視劇的上映訊息皆來自於此和家對面的租碟鋪的海報牆。當時《當代歌壇》每月3期,前兩期都是講歌壇的,月末刊講影壇的。最初對娛樂的關心程度大,三期都買的,後來興趣穩定,只買月末刊(業餘劇霸的萌芽期)。 《求婚大作戰》初初就是從當代歌壇的月末刊上看來的。
  • 中國版的《求婚大作戰》只會讓我更加感嘆原劇的動人之處
    ■文/果醬又一部日劇翻拍上線,大家既期待又惶恐的中國版《求婚大作戰》在上周迎來了首播。開播至今七集,在豆瓣的得分很低,超過一半人打了一星。《求婚大作戰》大概是不少日劇粉最不想被翻拍的劇集之一,無論是裡面很日式的細膩青春情節還是像《小小戀歌》和《明日晴れるかな》這些有滿滿回憶感的神曲,都藏著每個人少年時代的雀躍與遺憾。
  • 翻轉結局玩出花樣,論腦洞我只服《求婚大作戰》!
    >「少年賴的奇幻穿越」就此結束,在結局的「照片回憶殺」後有觀眾評論「求婚完結了,感覺心裡空蕩蕩的,下周都不知道要幹什麼了。」不負重望的,《求婚大作戰》在以男主穿越回青春時期的主線下,在「五人幫」的整個青春時代潛移默化的讓我們重拾了青春記憶的同時,在大結局中又給了我們一個最大的驚喜——反穿越到老年時代。
  • 張藝興演《求婚大作戰》,到底虧了還是賺了?
    限韓之後,日本ip在中國逐漸走紅,這部劇的成績或疏漏,或許能給此後日劇翻拍一些啟示。當然,對於張藝興的粉絲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這部劇對自家愛豆到底是助力加成,還是只能躺平任嘲。歸國四子(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粉絲間的暗中較勁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對於一個正處在上升通道的藝人,到底接什麼樣的戲,才算是「好資源」呢?
  • 《求婚大作戰》我的求婚大作戰
    求婚大作戰有些慶幸,在這個時間才看這部劇,如果在十一年前追劇的話,不光那十一周會等到憋死,電視劇那鋪墊了十級的情緒,在剛要釋放的時候戛然而止的結局,大概會讓那年的我原地爆炸,不需要一年後才等來理想中的結局,似乎終於看到了那一記本壘打還因為在這個年齡,我的生活很多事情經歷過大結局後,更能理解這個故事的難能可貴,只有現在看,我才能在媳婦一邊罵真是個沒用的男人一邊流淚時,
  • 《求婚大作戰》引全民憶初戀,青春校園劇為何經久不衰?
    《求婚大作戰》秉承了經典青春校園題材青春追愛的特點,藉助穿越的方式來彌補青春的遺憾,一經上映,便喚起大家熱烈的討論,引起大家對初戀和青春校園的美好回憶。在婚禮現場,嚴小賴看到一張大合照——吉恬恬滿臉的失望,為了去彌補過去,不讓心愛的人失望,他在天使的幫助下穿越回到過去,小賴決定這次只做一件事—打好棒球賽,不讓吉恬恬失望。
  • 日劇韓劇成新寵 《求婚大作戰》《她很漂亮》拍中國版
    ­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最新一批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其中不乏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IP電視劇,而更引人注意的當屬根據同名經典日劇改編的《求婚大作戰》、根據韓劇《她很漂亮》改編的《漂亮的她》。
  • 中國版《求婚大作戰》開機 張藝興陳都靈重現經典
    《求婚大作戰》開機儀式  搜狐娛樂訊 11月4日,由SMG尚世影業和日本富士臺聯合打造的中國版《求婚大作戰》在上海低調開機,著名導演毛小睿、金牌製作人崔軼,攜眾主創集體現身,進行了簡單的拜神儀式。此前一直備受外界關注的劇中男女主演人選終於落定,中國版《求婚大作戰》由擁有絕對人氣號召力、憑藉《好先生》《老九門》等熱播劇優質偶像張藝興,和以清純氣質出演電影《左耳》裡小耳朵一角的女演員陳都靈領銜主演,這部由中日頂尖製作班底共同創作的電視劇,將在重現十年經典的同時,打造中國式的青春記憶。據了解,該劇還將有更多大咖演員加盟,為主演陣容設置特別驚喜。
  • 超人氣日劇《求婚大作戰》中國版再出預告,張藝興陳都靈清新攜手~
    日前,由張藝興和陳都靈主演的中國版《求婚大作戰》再出預告片,相比2007年山下智久和長澤雅美主演的日劇版,「小綿羊」和「小耳朵」這對新CP,大家期待嗎
  • 【資源分享】求婚大作戰
    近日,中國版《求婚大作戰》在上海低調開機,男女主角分別由張藝興和陳都靈來擔當,聽到這一消息,情報君不禁被拉入了深深回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