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佘詩曼演戲,湯粉是在《無頭東宮》看到了「變臉楚楚」的熟悉面孔。
對於佘詩曼,更多觀眾是從《十月初五的月光》、《金枝欲孽》這些劇集中熟知。而在《無頭東宮》中,佘詩曼只是客串了一個時長不足五分鐘的角色。
但這五分鐘,就已經足夠亮眼。讓一位女神去「放飛自我」演繹潑辣、貪小便宜的女村民,佘詩曼卻演得非常神似。
她將「楚楚」的那種醜態、小動作的還原,都與角色非常接近,以至於雖然戲外換了演員,但戲內卻沒有半分跳戲感。
這便是演員的魅力。
可僅僅只有五分鐘的片段,想要從中看出一個演員在情緒表現上的過渡與變化,其實很難。但觀看完佘詩曼出演的眾多佳作,觀眾便不難發現,這是一位演技出彩的寶藏女星。
佘詩曼的表現永遠都沒有被角色束縛,而是針對角色立體構造,揣摩後進行演繹。
從《金枝欲孽》到《延禧攻略》,我們能夠看到佘詩曼「開掛」般的演技人生。
01 從《金枝》到被更多人熟知
《金枝欲孽》不是佘詩曼的第一個角色,從《明天不一樣》、《雪山飛狐》到《倚天屠龍記》,經典佳作頻出,早已讓佘詩曼名氣大漲。
而《金枝欲孽》這部宮鬥神作,讓佘詩曼在演藝圈這個位置上,有了難以有動搖的優越地位。
可《金枝》的主角,不止一位女主角,除了佘詩曼外,還有鄧萃雯、張可頤以及黎姿這幾位花旦。
每個角色的形象都非常突出、鮮明。
如妃好勝、成熟冷豔,玉瑩在感情上愛恨極致,安茜的為人處事老練、為人孝順。而爾淳,則可以用「看似無情卻有情」這句話來形容。
這是一個帶有「目的性」的角色,爾淳的入宮,只為報恩而成為皇上的寵妃,有朝一日能夠保全義父性命。
表面上,爾淳美麗善良,背地裡卻擁有太多的算計。在太監徐萬田安插的一眾女子中,爾淳的聰明與算計最為出彩。
她能將善良的一面呈現在大眾面前,也能將陷阱一一鋪下,等待被獵者踩進去。
爾淳這個角色是悲情的,她沒有所謂的「自我」,更多的軸心,是圍繞義父和喜歡的人來轉。
可是拋開目的和感情,她似乎一無所有。
想要很好地去塑造這個角色,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佘詩曼將前期爾淳的表面善良,演得很有趣。那張面孔透出來的信息,不是所謂的善良天真,而是充滿、懂事之間帶些憂愁。
在面對玉瑩時的善良,爾淳表現得十分真誠。可是面見自家人時的那種自信,倒顯得頗有心計、出類拔萃。
要如何去演繹「絕望中的渴望」?
在《金枝欲孽》的前期,爾淳真正的姐妹沅琪,因陷害他人、東窗事發而被抓走。視沅琪為姐妹的爾淳,看著沅琪被帶走的那種絕望,被佘詩曼揮灑得淋漓盡致。
匍匐在牆邊的爾淳,肢體動作有想要救人的渴望。
但事已至此,沅琪的結局不是她一個人能夠左右的。
那滴眼淚的自然流露,足以證明爾淳對沅琪的離開,卻不能夠加以解救,那個神情表現出了絕望。
這是角色的特徵,也是演員賦予角色的魅力。
可「爾淳哭」這一段戲,不過是《金枝欲孽》裡的一部分。更出彩的,是佘詩曼在詮釋爾淳從入宮到出宮心歷路程上的出彩。
從「帶有目的性」到入情,再到憤怒,失去目的性和情感,爾淳最後的命運,像是斷了線的風箏。
佘詩曼演活了爾淳,但她的演技功力,可不止這些。
02 憑《鳳凰四重奏》封后
電視劇《鳳凰四重奏》是一部關於婚姻愛情故事,橫跨清裝、民初以及時裝三個背景時期。由馬德鐘與佘詩曼兩人一起合作,分別出演四個年代的男主角與女主角。
這也意味著,本劇有四個愛情故事。
身為女主角的佘詩曼,在劇中飾演了四個角色,分別是魏瑜鳳、汪子君、白慧珍以及戴思嘉。
這四個角色的關聯,是女性角色血脈傳承。但人物性格,卻完全不同。
魏瑜鳳是大家閨秀、知書識禮的千金小姐,因家道中落無奈被迫嫁給太史公兒子,為商業婚姻放棄了青梅竹馬。
丈夫的「敗家行為」讓魏瑜鳳從一個千金小姐,擔起家族大旗、重振家聲,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女人。
魏瑜鳳之女汪子君,反而是個性格跳脫的女高中生,性格與母親截然不同。她選擇為愛私奔,卻敗於柴米油鹽。分手之後,他們經歷磨難,再度重遇。汪子君懷上女兒,丈夫卻投入革命事業。
兩個故事的承接是緊貼的,但同一個演員想要塑造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非常有難度。
上一集還是食肆的老闆娘、掌權者,下一秒卻變成了跳脫的女高中生。這樣的跳躍式形象,卻被佘詩曼拿捏得極好,張弛有度。
演員面對角色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這個角色,這便是所謂的信念感。
毫無疑問,佘詩曼相信了這個角色,走進了這個角色。
第三個故事的年代被設定在六十年代,白慧珍這個角色是個精明能幹的女子,繼承了魏瑜鳳的精明管理能力,又擁有汪子君不羈的性格。
故事中的白慧珍,突破了女性在待遇下的不平等,在思緒和行動力上有更多複雜的結構。
結合第四個故事,第四代女主角戴思嘉,性格獨立自我,雖然開放卻恪守底線。第三個故事與第四個故事的主角性格,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遷與開放,變得完全不同。
追逐於婚姻關係和男女角色地位在不同年份上的轉變,佘詩曼能夠奪得視後,離不開劇本、角色創作的功勞。
另一半功勞,則是在佘詩曼的表現上。
詮釋第一個故事和第二個故事的完美銜接,觀眾沒有跳脫感,得益於佘詩曼對角色的信服和人物刻畫非常出彩。
後兩個故事的呈現,是女性角色對於社會狀態不公的突破與改變。
精明能幹的白慧珍對「大男子主義」丈夫的不服從,啤酒妹風格的戴思嘉,均被佘詩曼演繹得毫無違和感,反而隨性、隨心。
《鳳凰四重奏》讓佘詩曼封后,此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03 《宮心計》與《公主嫁到》的兩面性
2009年香港電視劇收視冠軍,由《宮心計》奪得。
這部優秀的宮鬥劇集,雖不及《金枝欲孽》影響深遠,主角人物是兩位花旦在劇中的角色性格比對,也相當出彩。
在當年《巾幗梟雄》、《珠光寶氣》等優質劇集的追逐下,《宮心計》仍是觀眾的心頭好。十一年前,觀眾喜歡劉三好。十一年後,楊怡飾演的「姚金鈴」更深入人心。
「劉三好」是繼「凌雲」、「好彩妹」後,又一偏向「聖母」性格的女主角。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的劉三好人設。從宮女到德妃,她的上位之路顯然鋪排得很巧妙,與世不爭的人設令人歡喜。
可放到現在來看,劉三好的性格和人物狀態倒是平平無奇。從愛恨分明到反派極致的姚金鈴,反而讓人眼前一亮。
真正體驗演技的,還要提及《宮心計》的姊妹篇,《公主嫁到》。
相比起劉三好的「友好」人設,《公主嫁到》中的昭陽公主,更具挑戰性。
昭陽公主,包含了「說話率直」、「刁蠻任性」、「舉止高傲」的性格。從首集昭陽與金多祿的對話來看,觀眾對昭陽公主的人設評價,好聽來講,是「口齒伶俐」。不好聽的說,便是「牙尖嘴利」。
昭陽公主是個「更趨於真實」的有趣角色。
前期潑辣的昭陽,經歷劇情變故,淪落成平民的柔和。性格上從趾高氣昂不懂事,到明白事理的轉變,是昭陽公主一大出彩點。
從這兩部劇裡,觀眾能夠看到佘詩曼卓越的演技。
柔和善良的劉三好,與刁蠻任性的昭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演繹純情、真善美的劉三好符合正能量角色形象的刻畫,對於這樣的角色,佘詩曼信手拈來。
嘰嘰喳喳、放飛自我的昭陽公主,看似「放飛自我」,可是由佘詩曼來演,依然有公主樣。
《宮心計》與《公主嫁到》的兩面性,讓觀眾看到佘詩曼在塑造角色有更多的可能性。這,便是佘詩曼出色演技表現的形象之一。
04 《使徒行者》再封后
作為單日網播量破億、年度收視冠軍,2014年TVB播出的電視劇《使徒行者》火遍大江南北,同時也颳起一股「臥底」風。
佘詩曼依舊是女主角,在劇中飾演沐足店老闆丁小嘉。
小聰明、有著花言巧語的技能,佘詩曼詮釋的丁小嘉,或許劇集沒有點亮主題,觀眾不會將這個角色往「臥底」方面去想。
丁小嘉是個「貼地」、「有血有肉」的角色,前期的率直、聰明性格,恍然有一種「昭陽公主」的味道。
這是個社會底層掙扎的人物,面對命運與境地的不公,她仍然堅守了生活與親情的溫暖。
丁小嘉也有「兩面性」,而佘詩曼在這個角色的表現上,拿捏有度。
該浮誇時浮誇,該嚴肅時嚴肅,同時佘詩曼與林峰的合作,在劇中擦出了不少戲劇性的火花,可謂是最佳拍檔。
在戲劇高潮點來臨時,佘詩曼將丁小嘉失去親人的那種情緒爆發,場面震撼得讓人動容。
《使徒行者》的大火,毫無疑問有佘詩曼的一份功勞。
憑藉《使徒行者》,佘詩曼再奪視後寶座,演技的卓越,早已不能用言語來形容。
05 《延禧攻略》刻畫悲情
再拍「清宮戲」,佘詩曼出演《延禧攻略》,與秦嵐、吳謹言等演員合作拍戲,觀眾面對佘詩曼飾演的「嫻妃」,難免會聯想到多年前,佘詩曼飾演的「爾淳」。
但「爾淳」與「嫻妃」絕對不是同一個類型的角色。
帶有目的性,表面無辜的爾淳,實則城府極深。相反嫻妃這個角色,在《延禧攻略》的前期中,是「與世無爭」的友好人設。
可在經歷變故後,她的心思與行為開始蛻變,從一個普通妃子忍辱負重,帶上偽裝面具後,成為大清朝的皇后。
嫻妃同樣是一個悲劇人物。
佘詩曼將前期的嫻妃,塑造成一個與劉三好相似的形態,「不爭」是她的人設,但「被迫地去爭」是她人設扭轉的唯一關鍵性。
經歷變故後的嫻妃,有了爾淳的狠,尤其是照鏡子這個劇情場景的畫面,還原了爾淳最給力的姿態。
但嫻妃也有「愛」,在家人一一離去之後,她的愛全都傾注在皇帝身上。
可皇帝終究是皇帝,他的愛從來不屬於單獨一個人的。
這便是為何說,嫻妃是一個悲劇人物。從妃子成為皇后,再到斷髮這段故事劇情中,佘詩曼表現出了這個角色在後宮中的「鬥」。
在皇上遇害、自行斷髮的這一幕中,嫻妃的愛暴露無遺,卻也對這個帝王永久失望。那種「愛恨交加」的複雜思緒,都夾雜在佘詩曼出色的演技中。
佘詩曼的演技早已爐火純青,《延禧攻略》中的嫻妃,也被佘詩曼演出了不同於以往常見風格的「那拉氏」。
在刻畫人物的悲情上,觀眾會看到劉三好與爾淳的影子,但二者結合後的過渡,倒是給人一種嶄新的視覺享受。
06 「演技派」佘詩曼
喜歡追劇的觀眾,若是追過佘詩曼主演的劇集,便不難發現,她主演的劇集能夠給予觀眾很強的代入感。
這是來自演員對角色的相信,在劇本人物構造的狀態下進行二次創作,最終呈現出最理想的狀態,這是演員演技出色的表現,同時也是演員的魅力。
從《金枝欲孽》到《延禧攻略》,追劇的觀眾會感受到,看佘詩曼演戲是一種享受。這些劇集的呈現,也證明了佘詩曼「開掛」般的演技人生,不容小覷。
這樣有演技魅力的演員,誰又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