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聽盧子順彈琴》中有言:「白雪亂縴手,綠水清虛心。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擅長聆聽,二人乃是世所罕見的「知音」好友。然而,鍾子期卻先一步病死了,伯牙聞訊痛不欲生,他認為這世上再沒有一人能聽出他演奏的意境。於是,伯牙索性「破琴絕弦」,把心愛的古琴摔斷之後,終生不再彈琴。
其實,俞伯牙是幸運的,再怎麼說,他也曾有過一個至交好友,可是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樂壇才子,卻是一個被朋友出賣、死在母親懷中的可憐之人。
宋嶽庭,1978年出生於臺北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廣告導演,母親是電視臺導播,在他們的引導下,宋嶽庭身上隱藏的藝術氣質很快就顯露了出來。4歲那年,宋嶽庭找來了一支畫筆,他在廢紙上塗塗抹抹,描繪著腦海中出現的畫面。一般來說,藝術家的性子都比較孤僻,儘管宋嶽庭還是一個小孩,但他已經學會無緣無故地發呆了,從這一點來看,他還真有一點成為大藝術家的潛質。
後來,宋嶽庭對畫畫愈加痴迷,別的小孩子在外面玩,他就一個人悶在房間內作畫,一天下來,他已經能畫出一個完成的故事了。9歲那年,宋嶽庭接受了一家知名雜誌——《60分鐘》的專訪,他「天才兒童」之名不脛而走,許多家長都把他作為教育孩子的榜樣。然而,宋嶽庭的母親李花崗卻不這麼認為,她擔心兒子會變成梵谷那樣一生抑鬱。沒成想,宋嶽庭卻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我是梵谷,哪怕大家在我死後才喜歡我的畫,我也覺得值了。
實際上,宋嶽庭有的不僅僅是超越同齡人的思想深度,還有藝術上的獨特天賦,除了畫畫,他對舞蹈和音樂同樣很感興趣。1992年,14歲的宋嶽庭被母親送去了美國,一方面,李花崗希望他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另一方面,宋嶽倫患有嚴重的鼻竇炎,李花崗想讓他接受一個完整的治療。於是,宋嶽庭來到了美國一所藝術中學,他在讀書的過程中,逐漸接觸到了嘻哈文化,並為此深深著迷。
眾所周知,嘻哈文化本就是「街頭」、「貧民」、「黑幫」的代名詞,尤其在發源地美國,宋嶽庭不可避免地結交了幾個不正經的朋友。1997年,宋嶽庭的一個朋友被人欺負了,出於義氣,他當即便答應朋友幫他出這口惡氣。實際上,宋嶽庭只是打算假裝華青幫的成員去嚇嚇對方罷了,他只是一個玩嘻哈的學生,哪有什麼幫派背景?
然而,這件事卻鬧大,宋嶽庭被告上了法庭,而他的幾個朋友也趁機落井下石,把一切罪責都推到了他的身上。於是,宋嶽庭度過了3個月的監獄生活,他感慨良多,徹底反思了一下之前的生活。就這樣,長達1300多個字的《life is struggle》誕生了,宋嶽庭把所有的感受都寫進了音樂裡,未曾透露給任何一個人。但是,命運卻沒有放過宋嶽庭,2001年,他被確診為骨癌晚期,已經沒幾個月可活了。
2002年8月9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宋嶽庭突然跑回了家,他坐在沙發上和母親暢談人生,一直聊到晚上。最後,宋嶽庭在李花崗的懷中去世了,年僅23歲。後來,宋嶽庭的母親在整理遺物時,突然發現了兒子寫的歌,她將18首歌製成一張專輯,於次年8月7日正式發行。沒想到的是,宋嶽庭卻憑藉遺作——《life is struggle》擊敗了周杰倫、王菲等重量級歌手,一舉拿下最佳作詞人獎,他熱愛多年的嘻哈,終於綻放出了應有的光彩。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點擊下方分享、贊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