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肉籤」惠泰醫療首日漲250%,「微創系」連宣2次IPO,醫療...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李傲華 編輯:鄭方圓

醫療健康延續了過去一年火熱行情,2021年迎來了熱鬧的開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月8日消息,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已與2020年12月31日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這是10天內第2家啟動IPO的「微創系」企業。2020年12月21日,微創電生理與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同樣計劃登陸科創板。

再加上已經正式向港交所遞表的微創心通、已經在港股上市的微創醫療(00853.HK)和在科創板上市的心脈醫療(688016.SH),「微創系」正在逐漸成為醫療器械領域的資本「巨無霸」。

在連續IPO消息刺激下,微創醫療5個交易日股價高漲,累計上漲33.09%,市值暴漲超200億港元。

圖片來源:雪球

根據時代財經此前不完全統計,2020年A股、港股、美股合計有66家中國醫藥醫療企業上市,IPO募資金額約合12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醫療行業史上資本動作最為頻繁的一年。

醫療行業能否延續去年的資本熱潮也成為了眾多投資者關注的問題,而「微創系」接二連三的IPO消息,讓2021年醫療市場有了一個熱鬧的開頭。

今年首隻醫療新股惠泰醫療(688617.SH)1月7日登陸科創板,開盤暴漲超2倍,總市值輕鬆逼近200億元,打響了新年「第一炮」,迎來了「開門紅」。

按照發行價74.46元/股,頂格申購0.4萬股計算,如果在1月7日最高點274.89元/股賣出,單日收益可達10萬元以上。

1月8日惠泰醫療有所回調,截至收盤,惠泰醫療報收226元/股,下跌12.07%,但與發行價相比,漲幅仍然超過200%。

圖片來源:雪球

電生理龍頭的誘人故事

惠泰醫療和微創電生理一樣,同屬於冷門的電生理賽道。雖然和聲名赫赫的「微創」相比,惠泰醫療的名頭並沒有那麼響,但在招股書裡,惠泰醫療卻給投資者們講了一個好故事。

據公開資料,惠泰醫療是一家專注於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相關研究報告,按照產品銷售金額排名,2019 年惠泰醫療在電生理醫療器械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冠脈通路醫療器械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時代財經了解到,電生理手術主要用於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通過穿刺股靜脈、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將電極導管輸送到心腔特定部位,檢查及定位引起心動過速的異常位置,然後在該處進行局部射頻消融,從而阻斷心臟電信號異常傳到路徑或起源點。

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高級研究員鄭珂1月8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電生理技術一般應用在心臟起搏器產品上,惠泰醫療的產品屬於臨時起搏器的電極,在國內算是稀缺的。我國預計有近1000萬的心力衰竭患者,且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從滲透率來看,我國起搏器每百萬人口植入量為60臺,而美國、日本更是達到1000臺,在低滲透的基礎下,隨著國產起搏器的逐步崛起及後續醫保政策的扶持,預計未來至少有5-10倍增量空間。」

微創電生理彎道超車

但實際情況並不像惠泰醫療所述的故事那麼美好。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2019年我國電生理器械市場規模約為47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6億元,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電生理器械以銷售額計國產化率為10%。

理論上講,國產電生理器械還有巨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但鄭珂認為,美敦力、聖猶達、百多力以及波士頓科學等進口廠商,經過多年的研發、拓展,已經擁有非常全面、領先的產品線,而我國企業在心臟起搏器涉足很淺,還在起步階段,在功能、壽命、價格上並沒有優勢。

「國產替代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鄭珂表示。

此外,在電生理器械這個相對小眾冷門的細分領域,惠泰醫療雖然是「先行者」,並不是市場上的唯一玩家,甚至不是走在最前面的玩家。

剛剛傳出IPO消息的微創電生理就是惠泰醫療的對手之一。

2020年9月,微創電生理率先完成了國產首個基於磁電雙定位的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的註冊,而與此同時,惠泰醫療的三維電生理設備以及配套耗材磁定位冷鹽水灌注射頻消融電極導管目前還處於註冊發補階段,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獲批上市。

惠泰醫療也坦言,如果三維電生理相關產品未能成功上市或上市後無法獲得市場認可,公司在電生理領域的競爭優勢將會受限,存在市場份額存在被擠佔的風險。

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也認為,「電生理龍頭」的標籤並不是惠泰醫療上市遭到熱炒的唯一原因。

陳尊德1月7日對時代財經表示,「市場有炒新股的習慣,尤其醫療這種相對熱門的賽道,更容易吸引炒新資金。上市之後短期的上漲可能是炒新所致,資本市場是否真的看好惠泰醫療,還要看二級市場後續的走勢。」

微創、惠泰決戰介入器械

鄭珂指出,和電生理器械相比,更看好惠泰醫療的介入類器械,「惠泰醫療的產品種類在國內是比較全的。」

根據2020年1-6月的業績構成,冠脈通路(即冠脈支架植入過程構造的通路)已經超越電生理成為惠泰醫療營業收入最高的業務。2020年上半年,惠泰醫療的冠脈通路業務實現營收7130.62萬元,佔同期總營收的37.07%,而電生理業務同期的營收為6784.81萬元,佔總營收的35.27%。

冠脈通路還是惠泰醫療目前增長最迅速的業務。2017年-2019年,冠脈通路營業收入分別佔惠泰醫療同期總營收的7.02%、31.83%和35.01%。

但在冠脈通路這個領域,惠泰醫療和微創醫療再次「狹路相逢」。

根據中報,2020年上半年微創醫療血管用器械業務營業收入為8837萬元,佔同期總營收的28.76%,與惠泰醫療規模相當,其中微創醫療的球囊產品已經在至少17個國家或地區實現銷售。

「在電生理這塊,微創產品更豐富,但在介入器械方面,惠泰醫療旗下的埃普特則比微創豐富得多。微創介入器械主要支持微創自有的植入類器械配套使用,而惠泰的介入類器械可以和其他同套標準的植入類器械使用。」鄭珂表示。

但無論是惠泰還是微創,球囊等心血管器械產品目前最大的威脅仍然是集採。

目前,微創醫療和惠泰醫療的球囊導管產品分別在江蘇省、湖北省以及貴州省、重慶市和海南省聯合集採中中標。

針對集採後球囊產品價格降幅及其對公司業績影響、三維電生理設備及其配套耗材的研發進展等問題,1月7日和8日,時代財經多次聯繫惠泰醫療,但惠泰醫療方面表示,公司相關高層前往上海參加上市敲鐘儀式,暫時無法回答上述問題。

相關焦點

  • 惠泰醫療超募3億首日漲245% 3年19次檢出不合格或缺陷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今日,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惠泰醫療」,688617.SH)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開盤報221.73元,漲197.78%,盤中最高報274.89元,最低報220.00元。截至今日收盤,惠泰醫療報257.02元,漲245.18%,成交額23.00億元,振幅73.72%,換手率68.78%。
  • 惠泰醫療科創板上市:市值180億 成正輝父子為實控人
    雷帝網 雷建平 1月7日報導惠泰醫療(688617.SH)今日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74.46元,發行1667萬股,募資總額為12.4億元。惠泰醫療所募得資金主要用於血管介入類醫療器械產業化升級項目、血管介入類醫療器械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惠泰醫療開盤價221.73元,開盤漲197.78%,市值147.83億元。
  • 電生理醫療器械惠泰醫療第一股登陸科創板,加速布局心腦血管介入領域
    億歐大健康1月7日獲悉,惠泰醫療(688617.SH)今天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價每股74.46元,開盤價221.73元/股,開盤大漲197.78%,截至發稿市值達171.36億元。成立於2002年的惠泰醫療是心腦血管微創介入醫療器械供應商,它也是中國首家獲得電生理電極導管、可控射頻消融電極導管、漂浮臨時起搏電極導管市場準入,並進入臨床應用的國產廠家。
  •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成功登陸科創板|Bilingual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今天(1月7日)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惠泰醫療(688617.SH)發行價每股74.46元,開盤價221.73元/股,開盤大漲197.78%,市值147.83億元。 惠泰醫療是啟明創投12個月迎來的第13家IPO企業,也是2021年第一家成功上市企業。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惠泰醫療的核心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現已取得授權專利65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40項,國外發明專利2項。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斷探索,惠泰醫療攻關並掌握了「鋼絲網加強擠出」、「親水塗層」、「異種合金對接」等多種國外壟斷的通路類產品必備產業化技術與全流程核心工藝,同時具備獨立生產導管、球囊、導絲等多種血管介入產品的高端生產製造能力。
  • 惠泰醫療科創板上市 啟明創投醫療投資結碩果
    1月7日,惠泰醫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為科創板送來2021年的第一個科創「新兵」,成為科創板第216家上市公司。惠泰醫療發行價74.46元/股,上市首日受到市場熱捧,報收257.02元/股,上漲245.18%,總市值突破170億元。
  • 惠泰醫療今日科創板新股申購 申購價格74.46元/股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謝嵐見習記者李昱丞據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泰醫療)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惠泰醫療12月28日(T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網上申購時間為9:30-11:30及13
  • 惠泰醫療使用11億元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來源:電鰻快報證券代碼:688617 證券簡稱: 惠泰醫療 公告編號:2021-002 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使用部分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 管理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中一籤或賺10萬!年內最後一隻「大肉籤」開打,熱門行業+高發行價...
    根據初步發行安排,本周(12月28日至12月31日)A股市場將有4隻新股申購,這也是2020年最後的一批新股申購。值得注意的是,年前最後一批即將發行的新股雖然數量不多,但頗具亮點。其中惠泰醫療發行價高達74.46元,按以往數據來看,中一籤盈利有望衝擊10萬元。
  • 惠泰醫療今日登陸創業板 上漲245%成交23億元
    原標題:惠泰醫療今日登陸創業板 上漲245%成交23億元   惠泰醫療(688617)今日上市交易,該股開報221.73元,
  • 微創醫療深耕手術機器人賽道 行業年複合增長率超20%
    冠脈支架集採落地後,微創醫療股價經過短暫下跌之後,一路看漲。截至12月16日,微創醫療每股報40.95港元。  但在第一輪集採中標後一度讓外界擔心能否「回血」的微創醫療,再次參與到第二批骨科耗材的集採競爭中去。
  •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
    1月8日,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2020年12月31日,微創醫療機器人與中金公司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 據悉,成立於2014年的微創醫療機器人主要從事手術機器人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目前公司已完整地覆蓋腔鏡、骨科、血管介入、經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細分賽道的醫療機器人產業化戰略布局,致力於推動中國國產醫療機器人產業化。
  • IPO日報|沛嘉醫療首日上市大漲近68%;農夫山泉增加花旗安排其10億...
    沛嘉醫療首日上市大漲67.94%國內醫療器械研發商沛嘉醫療-B(9996.HK)首日上市收漲67.97%,報25.8港元,最新總市值157.391億港元。沛嘉醫療主要覆蓋中國各經導管瓣膜治療醫療器械市場以及神經介入手術醫療器械市場,是中國市場僅有的四名擁有處於臨床試驗或更後期階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產品國內參與者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全球TAVR產品市場由2014年的15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4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7.8%,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4億美元。
  • 心通醫療通過聆訊:7個月虧近2億 專注於心臟瓣膜醫療
    雷帝網 雷建平 1月16日報導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心通醫療」)日前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計不久在港交所上市。7個月虧近2億據介紹,微創心通是一家專注於心臟瓣膜領域高端介入醫療器械研發、製造、銷售及相關技術諮詢服務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公司。
  • 微創心通赴港上市:微創醫療持股50.06% 2020前7個月虧損1.9億
    公司是一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專注於心臟瓣膜疾病領域創新的經導管及手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 康基醫療三度衝刺港股IPO過聆訊,為國內最大MISIA平臺
    國內最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平臺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將於近日公開招股,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 6月10日,資本邦獲悉,國內最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平臺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IPO申請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將於近日公開招股,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 這並非康基醫療首次遞交上市申請。
  • 投資者說丨「輝煌的2020年」,中美醫療領域IPO均破往年紀錄,背後有...
    新冠這一洪水猛獸從 2020 新年伊始就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肆虐,經濟承壓、股市崩盤,美股幾次三番全線潰敗的過山車式劇情仿佛就在昨日。回到現在,我們發現,醫療產業在這次被動承壓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站了起來。  8 月中旬,美國醫療企業 IPO 成功破紀錄的消息早已在外媒被津津樂道。醫療公司僅用 8 個月就超額完成 「小目標」,還隨意破了一個小記錄。
  • 新光維醫療攜手全球醫療科技巨頭 加速國產內窺鏡「賣全球」
    今天(12月23日),轄區企業蘇州新光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將在內窺鏡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推廣等領域規劃建立全方位合作,通過推動技術創新和生產服務,為中國醫療機構提供世界領先的醫用內窺鏡產品與服務。新光維醫療於2016年落戶園區,是一家致力於光學診療、多維影像、高性能材料及精密製造等領域的高科技醫療器械企業。
  • 康基醫療:MISIA龍頭能否走出高值耗材集採「陰霾」?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李雲舒(實習生)冠脈支架國採剛剛落幕,第二批耗材集採便接踵而至,康基醫療作為中國MISIA(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的細分龍頭,又該何去何從?與港股醫藥板塊一致,康基醫療12月16日至今出現強勢反彈,至21日收盤,反彈漲幅接近30%。據悉,康基醫療成立於2004年8月,以重複性外科手術器械起家,目前為國內最大的MISIA平臺型企業,涵蓋主要微創手術的全部產品。公司在兩次A股上市未果後,於今年6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股價飆漲98.85%。
  • 小K看路演|8家醫療公司募資 涉及微創外科、基因檢測等熱門領域 有...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1月7日,8個路演項目在895創業營(第九季)醫療健康專場舉行。《科創板日報》記者從主辦方處獲悉,共有25項創業項目入孵本季創業營,多數項目正在對接投融資,其中近10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總項目估值達到1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