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買不到幸福」
這句話我們經常在許多腦殘的總裁小說和電視劇中看到,儘管許多心靈雞湯對此都加以解讀,但我們許多人仍然認為這只是一直極端猜測和看法,現實並非如此。
《金錢世界》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世界首富保羅·蓋蒂(克里斯多福·普盧默飾)之孫遭遇黑幫綁架,綁匪向其母蓋爾(米歇爾·威廉士飾)索要1700萬美元贖金,已經與丈夫離婚的蓋爾無力支付這筆高昂的贖金,只能向蓋蒂家族求救,但富可敵國卻無比吝嗇的老蓋蒂卻拒絕為孫子(查理·普拉默飾)支付贖金,拿不到錢的綁匪喪心病狂的割下了人質的耳朵郵寄給蓋蒂家族,心碎的蓋爾在前CIA特工弗萊徹·蔡斯(馬克·沃爾伯格飾)的協助下,試圖撼動這一僵局,解救自己的兒子。
在這部電影裡,沒有把重心放在富麗堂皇的宮殿,白花花的鈔票,萬人仰視的盛況上,而是通過一起綁架案,對保羅·蓋蒂的行為與思想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在有錢人的世界裡,「錢」既值錢又不值錢,它對主人來說有可能是稱霸世界的工具,也有可能僅僅是支撐自己活下去的數字。
在常人眼中,老蓋蒂的人生觀是病態的
面對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孫子被綁架,他冷靜得讓人可怕,不僅在贖金上盡其所能的壓低價碼,還在已知孫子已經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對贖金的交付過程加以商業處理——財產避稅,其實這些金錢對老蓋蒂來說不過是幾幅畫作的價值,但是他對每一筆交易都會進行最優化的金融處理,無論涉及到的情況是怎樣的。
對於老蓋蒂這個人物來講,金錢已經是流淌在自己血脈裡的東西,它不是一種實體的數字,而是一種思維基因,這種基因強大到壓制他體內所有的感情基因,才能讓他成為金錢帝國的國王。老蓋蒂的人設用「有錢人」這個詞語來形容是遠遠不夠的,他早已超過了這個階段,錢對於他來說不是用來享受生活的,而是用來享受世界的。在他的世界裡,沒有東西是無價的。
不要以為這部電影的原型是個個例,這種情況在頂級富豪界非常常見。
天才演員卓別林,1916年每周能賺1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1萬9000美元,可他在每次朋友聚餐時從不帶錢,亦從不付帳。
投資天才格林當年積累的財富,換算成今天的貨幣,肯定超過20億美元,在她的時代中,她也被認為是美國最富有的女性。看病只去免費診所,省掉門診費,吃飯只吃燕麥加水,而且是放在暖氣上加熱的。
溫莎公爵擁有2.5億美元的皇家財產,同樣,在聚餐結帳的過程中,耐力極強,從不起身;與夫人在旅途的過程中,為了一張折扣船票,他每次都會選擇出席當次的記者會,以換取折扣。
這種例子在頂級富豪身上經常看到,在個人主義至上的西方有如此表現,對待身邊的親人更加不可想像這件事仿佛就合乎了情理。
不得不說,相對而言我們作為窮人揚首去看富人的俯首之姿,確實會對這種角度有不可接受的情況,但是如果我們在成為他們之後一定會變成這樣的話,趁著我們現在還有理性,大部分人還是會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