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太勇敢,而是不得不敢
都說張靚穎的新歌《Dear JaneⅡ》的歌詞,寫得很大膽,但我卻莫名被這些歌詞,看紅了眼。
張靚穎在歌詞中,提到了這些年來,她面對的質疑,收穫的惡評,遭遇的毒舌。
這些可能只是網上一時的新聞,可能當事人從來沒有回應過,拔刀的人無所畏懼,普通人以為她並不在意。
但沒想到這些質疑、惡評和毒舌,早就對她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其實她是在意的,因為這些話,很多都像刀一樣戳中了她的心窩。
比如說她蹭紅毯和盛典,她會懷疑是因為自己並不優秀。
比如說她穿著不佳時尚感不好,她會因為喜好遭受質疑而自卑。
普通人都會因為一個人的不喜歡而受傷,更何況是眾口鑠金呢。
這些傷害讓張靚穎一度銷聲匿跡,但她終於還是決定站出來面對這些難堪,並且以歌曲的方式,把那些讓自己難過受傷的事情,用嘻哈的方式釋放出來。
人們都說張靚穎很勇敢,敢於面對這一切的難堪。但張靚穎卻在自己的微博寫道:不是太勇敢,而是不得不敢。
突然想起一番對話,是張靚穎被媒體詢問做過最錯誤的事情,她笑著回答,是相信了愛情。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笑著說出來的事情,別人都以為是已經放下的事情。但正是因為在意,所以才假裝不在意。正是因為受傷,所以才不得不勇敢。
我曾一直以為,我爸爸是個不會落淚的人,更是一個無比勇敢的人。
別人都說,我爸爸什麼苦都能吃,什麼地方都敢闖,大事小事他都不會怯場。
在我的心裡,他就像是一座山,能夠抵擋住所有烈風柔雪。
可有一次,因為爺爺的去世,我看到了爸爸的山崩地裂,看到了爸爸一直藏在殼子裡的軟弱。我才突然發現,原來爸爸也有易受傷的一面。
隨著漸漸長大,我對爸爸了解得更深了。
原來一直要強的爸爸,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所以再苦再累都習慣了親力親為。
因為生意不順,也要學會低聲下氣討好別人。
因為作為抵擋風雪的山,即使再害怕也不能怯場。
就像餘秀華說的,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
即使一個人再強大,也要被生活傷害。但生活再多傷害,人也要勇敢前往。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
《朗讀者》中有一句金句: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願意含著淚奔跑的人。
張靚穎勇敢地把傷害她的話唱出來,獲得了人們的理解,也塑造了她新的開始。
爸爸勇敢地把平凡的人生過好,收穫的果實讓一切付出都變得值得。
生活就是這樣,總是會帶來痛苦,總是會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畏縮不前,痛苦會一直存在,向前奔跑,那些痛苦就不會再追得上你。
因為奔跑,你的眼淚流了出來,不會淌回心裡。
你的心,也能夠因此而更加勇敢。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而是落淚的時候,仍然願意含著淚向前奔跑。
勇敢走下去,找到新的出路
馬步升的文章《絕地之音》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是他祖父用紙給他做了一條長龍,然後在長龍腹腔之中,分別放入了有著鐵鉗鋸齒的蝗蟲,和只會蠕動的青蟲。
但結局,是青蟲活著走出了長龍的腹腔。
因為蝗蟲太浮躁了,只知道沒有出路,不知道自己可以用鉗和牙齒去咬破紙龍,拯救自己,也不知道在另一個地方還有出路。於是在絕望之下,最終喪失了意志和希望。
而青蟲,則因為默默地一直爬,終究尋找到了那個可以出來的洞,於是它也就成功拯救了自己。
蝗蟲和青蟲,就像是現實中的人,紙做的長龍的腹腔,就像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打擊。
遇到突然出現的打擊,為了能夠拯救自己,我們只能在悲傷和失望之中,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只有走下去,我們才能夠找到新的出路。
約翰•肖爾斯曾說,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
人生路漫漫,難免會受到傷害,難免會經歷痛苦。
但這些都是會過去的。
找到新的出路後,你會發現,後面的苦痛在你回頭的時候,變得非常普通了。
接受了不願意接受的現實,人也會跟著成長。
但那些痛苦,不會跟著成長。
跟著成長的,是那顆鑽石般的心。
心理學中曾有一個理論,叫做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在看待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的時候,總會主觀地用大家都有的固定、刻板的觀點,去看待和評論。
因此,總會讓人限定認知,約束勇氣。
有的時候,拋棄成見,接受新生,或許才能夠迎來自己的出路。
如果在人生路上突然躊躇不前,願你我都能夠帶著勇氣,勇敢邁上人生的旅途。
走著走著,前方霧散燈自明。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