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後感覺《通勤營救》在連姆·尼森主演的動作片中算是蠻平庸的一部吧,不要說跟《颶風營救》相比,就是跟同樣是「密閉空間尋找神秘人」的《空中營救》相比,也明顯不如!因為本片在基本邏輯上就有BUG,神秘女郎在通勤列車上威逼利誘連姆·尼森這個普通上班族,讓他去找不屬於這趟列車上常客的一個神秘人,而壞人為啥非要找上連姆·尼森呢?憑啥相信他能聽憑擺布而且能慧眼識人找出那個「神秘人」呢?這個懸念戲的「大前提」讓人感覺就是不合理的。
而這種「大前提」方面的不合理,就使得影片的關鍵懸念對觀眾來說基本失效。因為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其實心裡也會有自己的合理性評估,連姆·尼森被逼無奈去找「神秘人」還勉強說得過去,這一條在觀眾看來還算是合理的。但是到了後來當壞人威脅連姆·尼森拿槍去殺「神秘人」之時,這個懸念觀眾就不會買帳,因為知道肯定沒戲嘛!觀眾心裡也清楚,「找一個人」和「殺一個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拿妻兒的性命威脅連姆·尼森,他也完全沒可能這麼做嘛!
此外,連姆·尼森在列車上尋找「神秘人」的橋段,其實也做得比較稀鬆,他的老司機……哦不,是老乘客身份,對找出這個「神秘人」其實也沒太大幫助,他的找人過程基本上就是一通瞎猜和亂找,智商含量其實並不高。
蠻喜歡這部《通勤營救》,雖然電影結局真兇的身份有些套路痕跡,但在列車這樣一個封閉環境裡,敵人的步步緊逼,還是在觀眾心中形成了一股壓迫感,懸疑緊張的氛圍渲染很到位。
影片講述的前警察麥考利受到了神秘女乘客的脅迫,對方以十萬美金的誘惑和家人生死的威脅,來逼迫麥考利就範,在終點站到站之前,找到目標乘客並裝上定位器,這樣的設定發展空間十分大,主要優勢有以下兩點:
挖了許多坑,神秘女乘客的身份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目標乘客是什麼?他的包裡有什麼?為什麼會選上麥考利?麥考利的行動被監視,監視者是誰?
光填坑的過程,就能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了。
同時敵人規定了時間,在車到站之前必須完成任務,找到目標。列車每過一站,人流都在減少,同時時間壓迫也在進行,如何進行篩選,試錯,以及最後目標乘客一個不經意動作造成的判斷幹擾,這些內容都很有意思。
電影裡另外一個亮點,則是連姆尼森了,成龍式的敬業演員,60多歲高齡還拍打戲,扒火車,拳拳到肉,和40多歲的派屈克威爾森的打戲對招,絲毫感受不到力量和年齡上的差距,異常激烈,很是動人。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還是敘事節奏,環境設定,氛圍渲染,雖然在人物塑造上略顯單薄,劇情上也套路化,但在商業片的範疇裡,已經算一部可圈可點的良心之作了。
至於動作戲嘛,前面說了完全比不上《颶風營救》,因為本片主打的是懸念而非打鬥,所以動作戲量不大,也談不上有多精彩。本片給連姆·尼森的身份設定也比較尷尬,首先需要把他設定成一個普通人,這樣才能營造出普通人面對這場「飛來橫禍」的緊張和焦慮之感,從而在情緒上感染到觀眾。但普通人又是不能打的,而影片還需要他具有打鬥技能,動作戲才有的看,所以又在他的人設方面加上了「早年當過警察」的背景。結果,本片中的連姆·尼森就處於一種「能打」但又不是「很能打」的彆扭狀態,所以片中打戲也絕不可能精彩。
連姆·尼森來中國了,新片《通勤營救》給人太多驚喜。細數連姆·尼森的星途,成名巔峰之作首推那部大氣磅礴的經典名作《辛德勒的名單》,當時,這個老爹儒雅的外形和細膩的表演風格瞬間迷倒粉絲無數,而後,其人更是借著動作猛片《颶風營救》一路爆紅。如今,年過66歲了腰不酸腿不疼,這個「地表最強老爹」再次向懸疑動作片極速狂奔。
《通勤營救》堪稱一部故事精彩張力足高逼格的作品。相比他片,該片敘事完整,情節緊湊,節奏張弛有度,懸念瀕出高潮迭起,尤其是結尾劇情的反轉更有殺傷力。更吸睛的是,影片中無時無刻都充滿著人性的拷問。
《通勤營救》開場是希區柯克式的,剛剛失業的連姆·尼森在火車上遇到一個神秘的女人。女人用10萬美金引誘他尋找一名乘客,順手把定位器放在對方的包裡。剛剛被公司解僱欠一大筆房貸還沒交兒子學費的他,面臨著兩種選擇,他心動了。當他發現洗手間真的有10萬美金時,他選擇了接受這個任務,不料卻身陷驚天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