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德雲社的元老級人物,何雲偉、曹雲金、李菁的退出對郭德綱來說可謂晴天霹靂一般,這種折磨和打擊是短時間內不能釋懷的,也不是摘字、踢出家譜所能產生效用的。
退社後,這幾位的生活也有不同的發展。小人永遠是小人,永遠成不了大人物。曹雲金沒有再去拜師,而是做起了自己的海清,安心賺錢撈金,獲得了不少的收益;李菁的事業更是進入騰飛期,前些日子剛獲得了牡丹獎,主要是走上了仕途,拿起了鐵飯碗;何雲偉的熱度就靠名字維持著,三天改四個名字,就怕人家忘記他。
上面的圖片是參加某場葬禮時拍攝的,從圖片的站位安排來看,何雲偉是第一位啊,曹雲金是第二位,愛徒欒雲平是第三位,而嶽雲鵬都沒有機會站在這個排面之中。這個站位是徒弟們在郭德綱心中的位置,當然,是曾經的位置。
如今的相聲早已大改觀,要論同輩之中的影響力,嶽雲鵬身居第一位穩如泰山,其他的孟鶴堂、張雲雷、張鶴倫等也能有一席之地,而曾經火爆的何雲偉、曹雲金前十都難進,好似方仲永的泯然眾人矣!
是德雲社成就了你們,不是你們成就了德雲社。那時候的何雲偉、曹雲金有多火爆,現在就有多落寞。拍電影、做節目、去主持……開展了許多露臉的副業,促成了演員的走紅火熱;辦專場、躥底,提升著徒弟的相聲能力。
郭德綱將許多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無節制地給了徒弟,也就使得徒弟成為餵不飽的虎狼。甚至有了一個人養活半個德雲社的說法,這是認知的錯誤,德雲社這個平臺成就了演員,而不是演員成就了德雲社。
要說成就德雲社的人,只有一個——郭德綱。剛成名的時候,郭德綱把錢看的太重,抓得太緊,也存在著一些陳腐的落後觀念,導致徒弟、合作夥伴因為錢財的原因產生隔閡,最終鬧出不愉快的結果。以前的事情,倒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的,也不是外人所能完全明晰的。
一直有人吹捧著何雲偉、曹雲金的能力,有能力沒有,有的!全面碾壓德雲社的演員,話不可說得太滿。畢竟相聲考驗的不僅是綜合實力,似乎分為「說學逗唱」四項更能服眾。
首先比較綜合實力,何雲偉、曹雲金處在第一梯隊,這應該沒有疑問。德雲社裡面,嶽雲鵬經歷了多年的歷練,實力也早已不能與之前相比,也能入選第一梯隊。其他的孟鶴堂比較有相聲範兒,少班主郭麒麟也有不錯的感覺,只是現在仍然需要歷練。
再說說學逗唱四項。何雲偉的主攻方向是學唱,特別是京劇,聽過何雲偉的段子《四大鬚生》、《四大名旦》、《大上壽》等,其中都有大段的唱,像鬚生、名旦這樣的段子可不是聽過會唱就能演出的,抓住各派的神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陶陽,少有人敢動這個段子。
曹雲金的主攻方向是說,一招一式都有郭德綱的影子。曹雲金一上臺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就該是說相聲的,在相聲行話中叫做有賣相。
另一層面,曹雲金真正學到了郭德綱的精髓,說的另一種含義就是對節奏的掌握,曹雲金的相聲聽起來舒服,節奏把握得剛剛好。德雲社現在的演員,嶽雲鵬、孟鶴堂的節奏挺好,像燒餅、張鶴倫的節奏就偏快,因此相聲聽起來會有些鬧,有些累。
綜合實力數一數二,分開來論各有優缺點,也有的方面比不上一些演員。這倒是正常的現象,火紅的桃兒也不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
或許,就該聽相聲,別去管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