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3日),第三任「007」、英國著名演員羅傑·摩爾(Roger Moore)去世,享年89歲。消息是其家人通過社交網絡宣布的,據稱,羅傑·摩爾去世前曾與癌症抗爭了一段時間,可惜最終未能戰勝病魔。
羅傑·摩爾,1927年10月14日出生於倫敦斯託克威爾。從1973到1985,羅傑·摩爾取代前輩肖恩·康納利出演詹姆斯·邦德,成為第三任007。在其演藝生涯中,一共出演過七部007系列電影,是主演007最久的一位男星。1973年,由羅傑擔綱的首部007電影《007之生死關頭》,在美國之外取得的票房超過了首任007肖恩·康納利出演的最後一部《007之金剛鑽》,獲得廣泛認可。
在《生死關頭》贏得不俗口碑之後,羅傑·摩爾相繼出演了《金槍人》、《海底城》、《太空城》、《最高機密》、《八爪女》和《雷霆殺機》等六部007系列電影。關門之作《雷霆殺機》更成為1985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為羅傑·摩爾的007之旅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 0 0 7 之 生 死 關 頭 》 海 報
《 0 0 7 之 金 槍 人 》 海 報
《 0 0 7 之 海 底 城 》 海 報
《 0 0 7 之 太 空 城 》 海 報
《 0 0 7 之 最 高 機 密 》 海 報
《 0 0 7 之 八 爪 女 》 海 報
《 0 0 7 之 雷 霆 殺 機 》 海 報
在羅傑·摩爾的007時代,電影市場開啟真正的全球化,該系列在故事背景和電影技術達到相對平衡。新興市場帶來的豐厚利潤使得007系列不惜成本、更加奪目,故被認為是「007最好的時代」。
自此之後,電影技術的發展、題材的多樣性、觀眾見多識廣導致的挑剔,漸漸使得故事套路單一的007出現疲態,即使依然賣座,但不買帳的人已越來越多,難掩沒落之勢。
冷戰結束後的007,不再有克格勃這樣的對手,他只能面對那些真正的亡命徒,淪為「高級的警匪片」。正如《幽靈黨》裡那句臺詞:「就像容易破碎的玻璃一樣,間諜也在慢慢消亡,這是宿命。」
歷任邦德(由左至右、由上至下):肖恩·康納利(Sir Sean Connery)、喬治·拉茲比(George Lazenby)、羅傑·摩爾(Sir Roger Moore)、蒂莫西·道爾頓(Timothy Dalton)、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然而,除了帥氣兇猛的特工邦德、邦女郎的美色以及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之外,007系列電影主題曲也是極有意思的,它們不是大牌歌星演唱,就是各種歌曲獎提名,幾乎各有各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選幾首經典的主題曲和大家一起回顧邦德生命中那些波瀾壯闊的非凡經歷吧!
James
Bond
Theme
這首純音樂的《James Bond Theme》自從在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中驚豔亮相之後就一直沿用至今。曲子選用了20世紀60年代最為流行的爵士曲風,不論是旋律編排、和聲走向還是樂器配置都頗有詼諧幽默、率性不羈、凌厲且正義的英雄主義色彩。
The
Living
Daylights
第十五部007《007之黎明生機》
上 映 時 間 / 1 9 8 7 年
邦 德 / 蒂 姆 西 · 道 爾 頓
1987年上映的這部《黎明生機》是一部錯綜複雜的驚悚片,本片將高難度的動作和懸疑緊張的劇情相結合,同時在空間拍攝上也是大轉換,從蘇聯到丹吉爾到直布羅陀再到阿富汗。
電影配樂上,約翰·巴瑞再次漂亮出擊,交出一張精彩的配樂,而吸引人的快版同名電影主題曲是由著名的挪威籍搖滾團體阿哈A-HA!合唱團所演唱。《The Living Daylights》達到英國榜第五名。
Live
And
Let Die
第八部007《007之你死我活》
上 映 時 間 / 1 9 7 3 年
邦 德 / 羅 傑 · 摩 爾
這部007本來也是為肖恩·康納利量身打造的,不過他拒絕了550萬美元的片酬。但他也親自挑選了羅傑·摩爾接替他出演了這部007。
而關於這首同名主題曲,甲殼蟲樂隊成為第一個演唱007電影主題曲的眼滾團體,這首歌不僅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主題曲獎的提名,也拿下當年格萊美最佳器樂編曲伴唱獎獎項。
Thunderball
第四部007《007之霹靂彈》
上 映 時 間 / 1 9 6 5 年
邦 德 / 肖 恩 · 康 納 利
還有兩周的時間影片就正式公映了,片方卻突然否決了約翰·巴裡特別為影片創作的原創歌曲《My Kiss Kiss Bang Bang》,並要求他為影片重新寫一首歌,於是在極端時間內成就了這首主題曲《Thunderball》。
同時,風格獨具的演奏曲《Mr. Kiss Kiss Bang Bang》則成為整張配樂中最受人矚目的曲子。
A View
To
A Kill
第十四部007《007之雷霆殺機》
上 映 時 間 / 1 9 8 5 年
邦 德 / 羅 傑 · 摩 爾
這首主題曲的誕生也很有意思,音樂製作人約翰·泰勒當時直接找到007製片人,直言電影主題曲糟透了,並聲稱只有他的杜蘭杜蘭樂隊能夠彌補這個問題。
於是便誕生了這首由杜蘭杜蘭樂隊演唱的《A View To Kill》。
Skyfall
第二十三部007《大破天幕殺機》
上 映 時 間 / 2 0 1 2 年
邦 德 / 丹 尼 爾 · 克 雷 格
這部《007:大破天幕危機》不僅是整個007系列中最精彩之一的作品,而這首電影主題曲也足夠有故事。
擔任演唱的是當年格萊美大獎得主阿黛爾,這是阿黛爾在接受聲帶手術後發布的首支單曲,這首主題曲一經公布就直接擊敗超級神曲《江南style》,榮登iTunes冠軍寶座。
Nobody
Does It
Better
第十部007《007之海底城》
上 映 時 間 / 1 9 7 7 年
邦 德 / 羅 傑 · 摩 爾
這是羅傑·摩爾第三次扮演007,雖然與出版的第十部007小說同名,但本片中只有兩個人物來自小說,由此便成為最具原創故事的第一部007電影。
影片主題曲也由美國著名創作歌手Carly Simon演唱,拿下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提名。
Diamonds
Are
Forever
第七部007《007之金剛鑽》
上 映 時 間 / 1 9 7 1 年
邦 德 / 肖 恩 · 康 納 利
第七部007根整個系列的格調可謂南轅北轍,導演捨棄了之前影片的嚴肅風格,將幽默和動作元素直接擴大,塑造出了一個詼諧無釐頭的邦德,但這種改變也直接成為後續電影建立了一種風格。
這首電影主題曲也採用性感挑逗的基調,契合影片基調,十分喜感。
Die
Another
Day
第二十部007《007之擇日而亡》
上 映 時 間 / 2 0 0 2 年
邦 德 / 皮 爾 斯 · 布 魯 斯 南
這部007是該系列40周年的獻禮作品,耗資巨大。
故電影主題曲演唱直接請來了麥當娜,這首歌也收錄在其當年發行的《American Life》專輯裡。與此同時,麥當娜也憑藉這首007主題曲,獲得了2003年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
For
Your Eyes
Only
第十二部007《007之最高機密》
上 映 時 間 / 1 9 8 1 年
邦 德 / 羅 傑 · 摩 爾
《最高機密》可能是羅傑·摩爾所演的七部007電影中演得最好的一部,這部影片也開始注重陰謀和冒險元素的比重。
而在這部007電影中,也首次讓主題曲歌手席娜·伊斯頓直接在銀幕上演唱,因為席娜足夠美麗,緊接著電影之後,《For Your Eyes Only》分別在美國和英國暢銷榜上成為第四和第八。
You Only
Live
Twice
第六部007《007之雷霆谷》
上 映 時 間 / 1 9 6 7 年
邦 德 / 肖 恩 · 康 納 利
這首電影主題曲出自007傳奇音樂大師約翰·巴裡之手。
最廣為流傳的無疑是這首歌開頭重複了兩遍的序曲部分,最後演變成了邦德出場的最標誌性象徵。後期還被包括Coldplay在內的多位音樂人重新演繹過,「英倫壞小子」羅比·威廉士甚至把這一段直接用在了他的冠軍單曲《Millennium》中。
Writing's
On
The Wall
說了辣麼多007主題曲,又怎麼少得了最近一版的007電影主題曲呢?
《Writing's On The Wall》是第二十四部007系列電影《007:幽靈黨》的主題曲,由英國新生代歌手Sam Smith演唱。這也是自1965年湯姆·瓊斯獻唱《007之霹靂彈》以來,首次選用英國男歌手獻唱主題曲. 頗具氣勢的配樂搭配史密斯清澈有磁性的嗓音獨具抒情感,不乏大氣。
這首《Writing's On The Wall》可能在耐聽度上不如007名曲《Skyfall》,但抓人的旋律使得這首歌傳唱度可能更高。
要是覺著一首首聽得麻煩,我們還搞來了一個視頻,十首經典007主題曲盤點(權當彩蛋),串在一起聽更過癮:
◎ 編 輯 / 梁 韻 琪
本文內容綜合「鳳凰娛樂」、「新京報評論」(xjb-pl)及「名人國際影城」(mrgjyc),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