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探蹤、體驗、傳承——一場關於亦莊地域文化的穿越之旅

2020-12-23 北京印跡inBeijing

別苑臨城輦路開,大風昨夜起宮槐。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落雁遠驚雲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宸遊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南囿秋風》明 李東陽

你從詩意中走來

遊走於南海子公園內的麋鹿苑,一條展示了南海子和麋鹿古詩的科普長廊令人驚喜。有幸閱讀文化名人張友才等編著的《南海子古詩選》,一首首出自明清皇帝、知名詩人的詩詞名篇,描繪出南海子地區曾經的風光無限。

南海子風光(攝影:周千鈞)

無論是明代詩人李東陽描寫明代先帝到南苑遊獵場景的名篇《南囿秋風》,還是清乾隆皇帝多次遊歷南海子並痴迷於雙柳樹及其傳說時留下的《雙柳樹》系列詩詞;無論是來自南方的著名詩人邵經邦讚頌涼水河一帶勝似老家杭州水鄉的《遊涼水河》,還是來自北國的滿族詞人納蘭性德詠嘆南海子絢麗風光的《南海子》詩三首,無不吐露出對京城南郊這一處皇家苑囿和當地風土人情的歡喜之意。也許,當你靜下心來聆聽每一首詩篇的輕聲吟誦,你就會感受到她的腳步正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地臨近……

《南囿秋風》,作者鄭山麓(請調轉手機觀看)

你在戰火中沉寂

在歷經了遼、金、元、明、清五代的繁榮發展後,19世紀末永定河的決口泛濫使得南苑城牆坍塌、珍奇異獸盡散,南苑地區逐漸蕭條。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並攻下南苑,行宮寺廟被毀,珍貴的麋鹿也被殺掠一空。而此後的庚子賠款更令清政府國庫虧空,無力修復南苑。兩年後,清政府設立南苑督辦墾務局,出售「龍票」,拍賣苑內荒地,宮廷太監和官僚趁機佔了大片土地,在海子裡相繼建起數十座地主莊園,後來出現了大批村落。南苑這座六百年歷史的皇家苑囿至此便消失殆盡,只留下一些村莊和地名。

雖然在民國及抗日戰爭時期,南苑也曾一度被闢作兵營,1937年「七七事變」時,大紅門是二十九軍與日軍激戰最烈的地方,但戰火帶給南苑地區的更多還是無盡的破壞。昔日水草豐美、鳥獸齊鳴、風光無限的南海子地區,從此陷入了一片沉寂。

跨越歷史的相逢

每一個生活在亦莊的人可能心中總有一個疑問:腳下這片土地,曾經的曾經,是什麼?也許很多人僅僅知道南海子公園地處明清時期北京城皇家園林南苑境內,也可能了解「南囿秋風」是明清時代的「燕京十景」之一。然而,亦莊地區的文化底蘊遠比此豐富多彩。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來一場文化記憶的探尋之旅。

一切要還從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說起。永定河在隋唐前後擺動到大興一帶,形成了京城南部地區的衝積扇,如今穿城而過的涼水河便是永定河在這一時期留下的故道。隋代永濟渠的開掘,使涼水河成為北京地區最早的水上交通線,而隨之興起的馬駒橋和馬駒橋古鎮成為與盧溝橋和宛平城齊名的拱衛京師四大橋頭堡之一。

永定河變遷與亦莊新城空間位置關係示意

(經開區規自分局攜研究團隊繪製)

馬駒橋九孔橋

(轉引自微信公眾號「大興土著」)

研究團隊在李思強老人家中拍攝的畫作

之後,從遼代「捺缽」伊始,歷經遼、金、元、明、清五朝的皇家苑囿文化流傳至今,南海子公園、崑崙石碑、晾鷹臺、德壽寺、海子牆等歷史遺蹟原址尚存,大紅門、小紅門、雙橋、羊坊、回城、青雲店等地名不絕於耳。

現存南苑歷史遺蹟

海子牆遺蹟
崑崙石碑
德壽寺

在始於明初、盛於清末至解放初期的京郊移民潮中,亦莊地區形成了以山東、山西移民為主的地方民俗及宗教文化。位於鳳河沿線的「七十二聯營」、馬駒橋鎮的清真寺、留民營村的鎮國寺塔以及國際企業文化園中的古槐樹等便是移民文化的鮮活見證。

現存移民文化歷史遺蹟

沁水營村展覽館
留民營的千人餃子宴
馬駒橋清真寺

建國之後的南郊農場、紅星人民公社使亦莊地區轉身成為北京城重要的副食品生產基地和農業現代化試驗田,而現存於瀛海鎮、馬駒橋鎮的大片田園鄉村和豐富的農灌系統,以及新建成的紅星集體農莊紀念公園,正是這段歷史的活態展示。

紅星農場歷史照片

源自《南囿秋風》文叢之《南海子春秋》

伴隨著上世紀90年代在現榮華中街上的第一鏟土,亦莊工業區誕生,隨後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路成長為衛星城,再到產城融合的綜合新城,一步步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再到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的亦莊故事,依然在不斷延續,並創造新的歷史。

由此可見,亦莊地區不光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滄桑、跌宕起伏,更是在民族融合和新時代發展中舉足輕重、灼灼生輝。而這每一個片段、每一處印跡,都是亦莊文化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

那麼,如何才能讓這張拼圖跨越歷史,走進人們心中呢?

文化地圖的重塑

對很多人而言,每到一個地方去旅行,第一眼看到的,可能不是風景,而是地圖。因此,萌生了繪製亦莊文化地圖的想法。經開區規自分局結合本年度開展的相關工作,鼓勵各個研究團隊,以明清南海子地圖為圖底,疊合亦莊新城規劃圖、南城水系圖,探尋亦莊新城規劃範圍及周邊地區的重要文化資源,並繪製成圖。

經過對地域文化資源和線索的抽絲剝繭,初步挖掘出(永定河)溼地文化、皇家苑囿文化、移民文化、農耕文化、工業及現代城市文化等文化類型,梳理出德壽寺、馬駒橋古鎮、南紅門行宮、晾鷹臺、文昌閣、回城門、開元寺遺址、留民營文化園、下長子營古槐樹等200多處歷史遺蹟、民俗村落及文化景觀。

亦莊文化穿越之旅地圖

(過程稿,經開區規自分局攜研究團隊根據相關資料繪製)

目前,亦莊文化地圖還在進一步完善當中,未來完成後,大家可以在這張地圖上看到亦莊的歷史與未來,也歡迎大家隨時補充信息,提供歷史文化資源線索。

希望這張疊加了文化要素的趣味地圖,能成為孩子們重識亦莊的一頁窗,老人們回憶過往的一扇門,平日裡市民遊客傾聽亦莊故事的講述者,周末時一家人外出遊玩、尋訪古蹟的領路人。當你穿越鬧市、百轉千回之後,突然發現眼前的那一棵樹、那一條河、那一座寺、那一個村,甚至是那一個個背後充滿故事的地名,都仿佛瞬間帶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去感受一場神奇的「文化記憶·探尋·體驗之旅」。

本文內容及圖片由經開區規自分局提供頭圖作者:鄭山麓

相關焦點

  • 《神仙道》——穿越之旅
    開啟超越時空之旅新篇章在《仙劍奇俠傳一》中有一段穿越歷程令人印象深刻,堪稱遊戲的點睛之筆。就是李逍遙通過巫後的法術「回魂仙夢」回到十年前,與巫後協力打敗水魔獸後從幼年的自己手裡找回了因遺失多年導致苗疆兵連禍結的重要道具水靈珠。李逍遙通過穿越時空解決了現世難題,完成了一段冒險奇緣。
  • 厚植創新文化 塗亮發展底色——《亦莊學院》第一課側記
    作為亦莊新城區域文化品牌活動,《亦莊學院》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產品發布,邀請企業代表、高端科技人才與頂級學者對話,通過「講座+互動」「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打通了專家與普通人之間的壁壘,在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同時,通過文化賦能,為區域文化繁榮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助力,挖掘區域發展的更大潛力,促進區域實力的全面提升,釋放出國家級影響力。
  • 一場藝術之旅,《灰姑娘》帶領經開區青少年走進童話世界
    一場藝術之旅,《灰姑娘》帶領經開區青少年走進童話世界 2020-12-18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博會上,傳統和新潮交融 快來這開啟一場穿越之旅
    最酷炫開啟沉浸式的穿越之旅站上滑板並握好扶手,身體向左、向右移動一定角度,大屏幕中的自己便能在大街上穿梭,平滑過彎、加速滑行,猶如身臨其境;坐上另一邊的高科技「蛋椅」,戴上VR眼鏡,又將瞬間進入一個似真似幻的動感世界……這樣沉浸式的空間體驗,是今年文博會的一大亮點。
  • 《亦莊學院》創院第一課開講 科普「黑洞」新知
    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舉行的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擔任演講嘉賓的《亦莊學院》活動,引發天文迷的關注和熱議。當天活動主題張雙南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慧眼「天文衛星的神勇表現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讚嘆。
  • 張雙南教授科普「黑洞」新知,《亦莊學院》創院第一課震撼開講
    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擔任演講嘉賓的《亦莊學院》活動,引發大量科技工作者和天文迷的關注和熱議。當天活動主題為「黑洞與中國慧眼天文衛星」,張雙南教授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中國智造的「慧眼「天文衛星的神勇表現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一次次讚嘆。
  • 萬物|張雙南: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
    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了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的演講活動,這場演講也是《亦莊學院》創院的第一課,以「黑洞與中國慧眼天文衛星」為演講主題,張雙南教授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也引領觀眾感受了中國智造的「慧眼」天文衛星的魅力。
  •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發表時間:2016-03-08   來源:餘姚文明網 (3月2日《寧波日報》)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臍帶。任何一種方言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方,生活多年之後形成的文化結晶。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語言變體。十裡不同音,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客觀反映。為方言語音建檔,是傳承保護地域文化最有效的舉措,功在當代,利澤千秋。    每一種方言都承載著一方鄉愁。沒有鄉音,無以慰藉鄉愁。
  • 大悟山水 大別天下「大悟」追憶紅色之旅
    目前,已初步形成「追憶紅色之旅」、「金秋紅葉之旅」、「暢享山水之旅」「詩意鄉愁之旅」、「青少年研學之旅」等5條精品旅遊線路。同時,大悟既是全國12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也是湖北紅色旅遊的主體。大悟文化底蘊厚重。
  • 懷舊之旅:文化傳承 尋找南山記憶——南山 · 時光記憶展
    以上種種,凝聚了無數奮鬥青年對南山這片夢想熱土的深厚情感與追憶之情。歲月已逝、光輝猶存,邀您共同走入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南山,追溯流動的時光,感受變化的南山,尋找獨屬於您的南山記憶,一同講述不忘初心的故事。
  • 禪行印度,極致探索歷史文化體驗之旅
    在我的腦海中,它是一個色彩濃烈、散漫而又充滿激情、多重文化碰撞的神奇國度。這種印象大多來源於電影,相信大家早已在《三寶大鬧好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電影中對印度文化耳濡目染。真實走進印度,勢必會給您帶來一場無比驚豔的視覺和心靈的盛宴。
  • QQ飛車X多彩貴州丨《數位化破局》新文創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
    本期節目紀錄《QQ飛車》攜手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以「飛躍多彩貴州」為主題,講述「電競+文旅」方式助力打造貴州地域文化新名片,依託新文創戰略,展示貴州瑰麗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日新月異的數字科技發展的偉大畫卷。
  • 地域學術文化系列——巴蜀文化
    地域學術文化系列——巴蜀文化 2020年12月25日 07: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字號 2020年12月25日 07: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 「尋主席故居 望橘子洲頭」 研學之旅讓學子體驗行走的課堂
    參觀紀念館,感受歷史文化。此次的研學之旅在革命、歷史、文化三個方面有著廣雅學校一直保持的研學亮點,也是樂思樂行一直推崇的目標。在革命方面,探訪偉人故裡,感悟領袖風範;在歷史方面,追尋湖湘文脈,感悟古人情懷;從文化角度,訪學千年學府,領略文化傳承。本次研學之旅主要遊覽了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小道、嶽麓書院、橘子洲等歷史文化景點。
  • 「重映」《星際穿越》,重溫別樣的星際之旅
    《星際穿越》帶你開啟一場跨越維度的時空之旅摺疊時空,回歸未來「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當這句經典臺詞再次響起,也標誌著這場探索之旅正式開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演技備受影迷認可的傑西卡·查斯坦和當下炙手可熱的蒂莫西·柴勒梅德,共同構建了一場動人的時空之旅
  • 《關於地域的反叛與依賴》
    突然想寫一篇關於地域的反叛和依賴這個主題。
  • 瑞麗斯《彩雲秘境 國色天香》 秘境尋美藝術文化之旅
    12月18-21日,瑞麗斯《彩雲秘境國色天香》帶領近300多位女性企業家走進美麗的七彩雲南,探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刺繡高級藝術,領受非遺文化刺繡的指尖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之處和傳承的重要性。活動前期,瑞麗斯做了大量的雲南藝術文化調研工作,CEO李佩珊女士帶領團隊6次深入往返考察,經歷60多個日日夜夜,每一個藝術活動,讓最完美的身心體驗。
  • 生活著的千年西塘,傳承中的文化美學,方文山在這發起漢服文化周
    在西塘就要逛一次寬窄石弄,感受一下曲徑通幽的意境,還要看一次西塘的夜色,江南水鄉的廊棚,走走送子橋,沾一點好運氣,吃一次八珍糕,還要聽一聽吳儂軟語的越劇唱腔迴蕩,再在西塘住上一晚好好地感受一下小橋流水人家……可由方文山發起的西塘漢服文化周更令我傾心,這樣一場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禮儀文化的弘揚及傳承,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2013年11月1日創立至今
  • 《亦莊學院》第一課開講 張雙南教授科普「黑洞」新知
    國際在線消息:12月20日,大型科技前沿新知系列講座《亦莊學院》的首場活動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拉開帷幕。本次講座以「黑洞與中國慧眼天文衛星」為主題,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中國智造的「慧眼「天文衛星的神勇表現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一次次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