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或影視劇表現裡,中國的高中生每天都在過著「毛坦廠高中」的生活,為了學習廢寢忘食;而美高的學生卻每天都輕輕鬆鬆,而且最後很容易申請上美國名校。那麼這一切都是真實情況嗎?美高學生真的如此輕鬆?一個美國版知乎Quora的高贊回答讓我們得知真相。
![]()
答主雖然是韓國人,但因為個人原因,在中國高中和美國高中都就讀過,他就個人體驗分析了兩個高中的區別。
![]()
「統一」和「個性化」之爭,中國高中生修同樣的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等,最終大家考同一份試卷報考大學;而美高高中生可以選修課程,學生可以選擇上AP微積分、音樂理論或藝術等高度個性化課程,畢業之後也能通過自己的成績和經歷申請大學。
![]()
某美高學生可以選擇的課程
中國高中一個班級的人數要比美高班級的人數多。我所上的中國高中班級人數在當地很典型,人數達70人。而美高高中則不超過35人,這和兩國的人口差異和教育資源有關。中國學生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我所在的高中上課時間分為:8~12點、13~17點、18~22點(間隔時間是休息吃飯的時間)。上午和下午是上課時間,晚上則是自習時間。學生需要去教室,老師在上課時間和自習時間都需要在教室。晚上你可以做作業、考試複習或找老師答疑。我上的美國高中,下午3:20就放學了,剩下的時間可以選擇參加課外活動,如體育、藝術表演等。一些美高同學也會利用這段時間為自己申請大學做準備。槍枝在中國學校聞所未聞。而在美國,很多學校有槍枝暴力等問題,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中國學校則沒有這些問題,高中生一般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且中國治安非常的好,尤其是學校。中美高中都有發達的基礎設施,中國高中沒有外界謠傳得那麼差,美國高中也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世界一流設施。
![]()
中國學校很幸運,政府一直增加教育經費。所以在中國公立高中比私立高中更受歡迎,因為它們的資金和師資更雄厚。而美國的一些公立高中的資金一直被削減。相對於學業,美高似乎更注重體育教育,一些學校的高中籃球隊、橄欖球隊很受國人的追捧。相較而言,這方面中國高中更關注於培養體育特長生,其他以學習為主的孩子並不注重體育。
![]()
中美差不多,很多中國家長認為美國家長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一個誤解。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成果期望很高,大約34%的中國父母只有一個孩子,所以他們希望孩子在學業上更加出色。而美高父母通常更放任孩子自由成長。
中國高中更注重紀律性,而美國高中更為自由。
原來中國高中並沒有想像得那麼不如美高,當然競爭壓力大、應試教育等問題的確是中國高中的硬傷。相比之下,美高的自由開放更適合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當然美高學生可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過於輕鬆,一些執著於「頂尖美國大學」的學生每天也是和中國學生那樣「拼命式」學習。
![]()
2001年,普利茲新聞獎獲得者愛德華·休姆斯,在加州一所公立學校——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2019年U.S.News 全美高中排名14名,加州地區第一名。)「臥底」,他打算親身體驗學生和老師的每日校園生活。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他在這所北美頂尖高中「蹲點」採訪,和學生一起聽課、參與活動,甚至還同場考試。
![]()
最終寫成了一本《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School of Dreams)。
惠特尼高中,位於加州喜瑞都市(Cerritos)開篇第一章,休姆斯用了這樣的一句話作為標題:惠特尼高中的魔鬼數字——4。
4小時睡眠,4杯拿鐵咖啡,4.0的GPA成績
等等,這句話難道不是在說中國的高三生?
這恰好也是惠特尼高中的學生日常:
為了拿到最高的GPA成績4.0,惠特尼高中的學生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每天灌下4杯咖啡,保證自己可以精神充沛進行學習。
美國的中學早晨8點上課,下午3點放學。似乎學業並不繁重?然而很多學生每天凌晨1、2點睡下,早上5、6點醒來,一天只睡4、5個小時。
這可一點沒比國內高三考生輕鬆啊!
![]()
有人曾測算過,惠特尼高中的學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課本,約等於102斤。這與印象中的美國教育大相逕庭。美國學生為了申請大學,同樣需要「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努力。
作為惠特尼高中的模範學生和風雲人物,Kosha是人人豔羨的啦啦隊長,她的課表同課外活動一樣,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
Kosha每天寫作業的時間不算長,和大部分學生一樣,4個小時就能完成基礎的作業。不過,為了考上好的大學,她還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進行大量閱讀和分析性寫作,以此完成報告和研究類的作業。
美國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能力,強調獨立與批判思維。所以很多時候老師都不會為學生提前設定好條框,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為了完成作業,學生要自己泡圖書館查閱大量資料,形成自成邏輯的獨特見地。
為此,Kosha每天必須保持至少80頁的閱讀量。這些學術類內容深刻難懂,若要完全弄明白這些,每天還要額外花費5-6個小時進行資料查閱。
在高中最後一年裡,除了原有的8門課外,Kosha還選修了5門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class,簡稱AP),包括經濟學、西班牙語、英國文學、物理、高等微積分。
![]()
這些課業量,相當於美國大學整整一學年的學習內容。而Kosha卻要擠在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裡完成。
你以為她的課業負擔已經夠讓人忙到腳朝天了?
要想充分了解Kosha的一天,在每天5小時的學校課程之外,還要加上2個小時的啦啦隊訓練、1小時的歷史課助教工作、學生會策劃、模擬聯合國的活動、課外及周末補習班、大學申請準備,以及她對「加州高中小姐」比賽的積極參與。
每天,Kosha在完成課餘活動後會在6點左右回家,簡餐一頓後,又會重新投入到學習中,直至凌晨。
![]()
當標化成績普遍走高,申請者們無法靠此分出勝負時,課外活動成為競爭的又一個戰場。就像Kosha一樣,他們把大量時間投入課外活動,尋找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
眼見學生們鴨梨山大,休姆斯忍不住勸學生放輕鬆,不妨把這個申請過程當作一件趣事。然而卻遭到了學生的無情吐槽:「你還不如叫我們把鞋子脫了,光腳走在碎玻璃上,好好享受一下樂趣!」
這種焦慮症,在學科成績頂尖的校園尤其嚴重。儘管惠特尼高中作為加州排名第一的學校,成績表現在全國已經數一數二,但學生們每日念叨的都是:「要是進不了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我這輩子就完了。」
他們進取心超強的父母同樣心比天高:「要是你們進不了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我們哪有臉見親朋好友?!」
![]()
在美國,新一代的年輕人成就高,壓力也大。
他們的絕望並不是因為哪一科成績不及格,而是因為自己沒有拿到A;他們拼命學好課業,一個勁兒參加課外活動,不是興趣使然,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加「閃閃惹人愛」。
全美有將近6000所大學,幾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學」。但是,如果不是名校畢業,未來的出路依然會困難重重。
究竟你的信箱裡收到的是厚厚的、塞著新生手冊的「哈佛歡迎您」的信封,還是只有薄薄一張紙、令人心涼的「親愛的申請人,我們很遺憾……」的信封?這厚與薄,濃縮的就是美國學生六年的拼命和最後的歸宿。
獲取留學資訊加入留學社群得到專業輔導掃碼添加藤門君 (ID: ivygate002)開啟你的留學成功之路Your Gateway to Elite Education.
通向菁英教育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