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擔心之事發生!印度扛不住了,醫護戴摩託車頭盔和雨衣上陣

2020-11-18 網易新聞

參考消息本月8日報導,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衛生部發表聲明稱,印度已經過本地傳播階段,將進入"需要遏制的大規模暴發階段"。報導指出,印度為期21天的"封城"措施已經過半,確診人數在四天內就翻了一番,疫情已經蔓延至全國736個地區中的300個,印度即將執行最新發布的一個遏制疫情大規模暴發的計劃。

目前,印度的確診病例並不多,在動輒就超過10萬的西方國家面前,印度"僅有"5000例左右,然而,這依然令全世界都為之擔心,因為印度人口多,衛生條件差,進入暴發階段後就很難控制了。

近期發生的幾件事就非常令人擔憂,一個擁有9000人的團體中出現了確診病例,而這9000人卻無法跟蹤得到,這一個大雷隨時都有可能引爆。除此之外,印度最大的貧民區內,出現了確診病例,同樣是後患無窮。

而在印度實施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之後,大量印度打工者徒步返鄉,人全都是一堆一堆的,有因為意外死亡的,也有感染病毒的,這一路折騰下來,會有多少人感染可想而知,因此,印度的疫情不能光看著表面上的這些數字。

更加麻煩的是,僅僅出現了幾千例確診病例,印度的防護物資已經告急,據路透社報導,越來越多的印度醫護開始抱怨,批評莫迪抗疫不力,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防護裝備質量極差,並且完全不夠用。

一些醫生甚至告訴記者,他們不得不使用摩託車頭盔和雨衣作為臨時防護裝備。這種裝備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工作起來極其不方便,並且由於不是專業的防護裝備,作用很有限,根本無法替代正常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

之前就已經有過這樣的悲劇了,由於防控物資不足,兩名照顧感染者的護士被傳染,進而又傳染了醫院裡的其他同事,最終導致整個醫院全部封鎖。如今,幾千名確診病例就已經沒有防護用品用了,一旦到了暴發階段,印度的醫療體系根本扛不住。

現在防控物資全球都非常緊缺,西方國家為了口罩爭得"頭破血流",印度很難搶得過他們,最終很有可能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沒有物資引發更多人被傳染,更多人傳染讓物資更加緊張,再加上印度糟糕的衛生狀況,情況不容樂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從現在起,不戴頭盔的處罰限制在摩託車
    最流行的是什麼?很難想像這就是「小水瓢」-電動頭盔。電頭盔有多熱?日前,有關電動車頭盔的新聞分別在微博和百度上。很多電子商務平臺、社交網絡銷售平臺,甚至直接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甩賣」電動頭盔。安全帽示範活動由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和美團等企業共同發起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摩託車在交通事故中,電動自行車和汽車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不戴安全帶和頭盔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摩託車和駕乘事故中,約80%是由顱腦損傷引起的;在汽車交通事故中,安全帶被拋出車外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很多。
  • 戴頭盔對摩託車司機來說重要嗎?
    戴頭盔對摩託車司機來說重要嗎?問這個問題的應該不是摩友,即便是,也是沒拿駕照的編外人員。因為通常情況下開車的稱之為司機,騎車的稱之為騎士,並且只要學過相關理論,就會很清楚頭盔對於摩託車駕駛人員的重要性,所以這位車友並不是合格的摩友。
  • 看完之後你們自己決定騎摩託車到底戴不戴頭盔
    在給大家介紹頭盔系帶中隱藏的秘密之前,想先請大家看一組事故後遭到損壞的頭盔實拍圖片。看完之後,你們來決定騎摩託車到底要不要戴頭盔。
  • 多地醫生用雨衣當防護服,大家「為件雨衣又爭又讓」
    有醫生發文稱,因為缺乏防護裝備,很多醫護人員將雨衣作為防護服,「誰都知道這根本達不到防護要求」。1月28日,新餘市人民醫院麻醉科麻醉醫生小康在網上公布了幾張「炸圈」的抗擊肺炎一線醫護人員聊天截圖:「大家為了一件雨衣又是爭又是讓,就一件雨衣。」
  • 現在流行騎摩託車戴「皮帽」?不!安全頭盔才是正確的佩戴姿勢!
    4月14日 常德石門發生了一起一輛三輪摩託車與兩輛小車相撞導致三輪摩託車駕駛人受傷三車受損的交通事故摩託車駕駛人周某因>頭部和上肢挫傷住院幸好生命無大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嶽陽平江發生了一起摩託車跨越雙黃線與小車相撞導致摩託車駕駛人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而摩託車駕駛人依舊只戴了皮帽沒有佩戴安全頭盔
  • 廣西男子未戴頭盔騎車出事故,當場死亡,現場血跡斑斑
    無論騎自行車還是摩託車,都必須戴著頭盔,因為一旦發生事故,幾十塊錢的頭盔就能保證你的命。所以大家騎車出行時,一定不要戴頭盔麻煩。12月22日,小編了解到,21日,在廣西北海河南路未來永高城下面一百米左右,有一名男子深夜疑是獨自開摩託車未戴頭盔回家,回家路中發生事故摔倒了,頭部受傷嚴重,當場倒在血泊中,120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後,搶救無效當場死亡,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案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
  • 太嚇人,雨衣捲入車輪被勒身亡!這樣行車很危險!
    這兩天微信群經常看到這則視頻▼▼▼  從視頻中看到,摩託車雨衣太長捲入了車輪,司機傷得不輕!提醒廣大朋友雨天騎摩託車、電動車的要注意了!近期海南總是雨雨雨雨衣就成了司機們的出行首要選擇了但身邊穿雨衣開車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 摩託車頭盔選購指南寶典
    從最右邊看起,那就是摔車時戴半盔的結果!在發生狀況時,半盔比你還怕死,會直接逃跑!而3/4盔呢,雖然在適當佩戴的狀況之下,3/4盔依然會堅守崗位,但無法提供下巴附近的保護,摔車時通常會直接"撲街",下巴磨到柏油路面非常痛啊!只有最左邊的全盔可以提供最有效完整的保護!
  • 榆林不戴頭盔無證駕駛摩託車一律拘留
    執法過程中,嚴格按照「三律一寬」進行查處,即不戴頭盔無證駕駛摩託車一律拘留;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包含共享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逆行行駛、闖燈越線、超員等交通違法一律處罰或查扣;各種車輛(包含汽車、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在道路上亂停亂放一律處罰或拖移。對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在短時間主動購買或提供頭盔的駕駛人,可進行安全教育從寬處理,予以放行。
  • 摩託車頭盔該如何選擇?
    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騎行時一定要帶齊裝備。目前市面上的裝備五花八門,為了不讓福州新車友繞彎路、花冤枉錢,下面阿健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福州機車騎士必備的裝備之摩託車頭盔。駕駛摩託時,遇到緊急情況頭盔能有效的降低頭部的撞擊,減少頭部受到的傷害。據統計摩託事故中80%的致命傷害都與大腦受傷有關,所以對於摩友來說頭盔是最基本的安全裝備。你以為頭盔只有在危急關頭才有作用?大錯特錯!
  • 金灣上演驚悚「雨衣殺人事件」!珠海頭一宗!
    近日,金灣發生一宗交通意外死亡事故,讓辦案交警震驚不已!一名女士駕駛摩託車突然摔倒,導致女司機當場死亡的,竟然是一件雨衣。
  •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 電動車雨衣選購指南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 電動車雨衣選購指南 2019-01-23 11:40: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1、以聚氯乙烯(PVC)為材質:外面常看到的果凍半透明塑膠雨衣
  • 戴了頭盔命還在,萬幸!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選擇摩託車、電動車出行,但這類交通工具缺乏安全防護能力,一旦發生事故,由於速度慣性,駕乘人員的頭部往往最先著地。頭部是人體最脆弱的部位,只要受到碰撞,很容易造成顱腦損傷,重者甚至直接死亡。
  • 下雨天騎摩託車出行的必備實用小物
    騎摩託車通勤最煩人的問題之一就是下雨,下雨天的問題真令人頭大!因此我們將以實際案例和技巧來介紹為了摩託車通勤的雨衣和雨天專用裝備。1.雨天騎摩託車通勤的基本裝備是什麼?即使是騎摩託車上下班,也需要有適合雨天旅遊的裝備。
  • 最簡單的科普 圖解摩託車頭盔的主要種類和功能
    一般來說,玩摩託車的人都知道摩託車頭盔有很多類型,有許多不同的設計可供選擇。因此,每一種頭盔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擅長的,如何選擇合適的頭盔,還是需要先了解每種頭盔的功能。全盔在發生意外問題時,全盔能夠將對頭部的傷害降到最低,其包裹程度是所有頭盔類別當中最好的。
  • 「一盔一帶」大爺,騎摩託車該戴的是頭盔,而不是拉風的皮帽!
    【新朋友】 點上方「常德交警」快速關注無證駕駛還闖紅燈,將路口正常轉彎的兩輛小車撞損,自己也因為未佩戴頭盔受傷住進了醫院,經石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認定:摩託車駕駛人周某明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摩託車駕駛人周某明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了血的代價。
  •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摩託車頭盔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頭盔生產廠家都有不同的尺碼設定標準,確保自己是按照要購買頭盔廠家的尺碼錶卻判斷自己的尺碼,因為廠家和廠家之間很可能會有不同,導致你買錯號。例如:通常戴M號Arai的人,可能需要戴L號的Suomy才夠大。
  • 西安4名小姐姐搭乘摩託車沒戴頭盔被舉報 交警:各罰50元
    4名女子乘摩託車未戴頭盔 交警高新大隊供圖近期,西安交警部門在全市開展「不戴頭盔」「不系安全帶」違法行為查處統一行動,「一盔一帶」意識逐漸在市民中普及,越來越多摩託車、電動車駕駛人自覺佩戴頭盔,但仍有人漠視規則
  • 近400人不戴頭盔被查!​20人被行政拘留!
    這不 一位阿姨以帽子當頭盔被當場查獲 03 「最危險查處」的不戴頭盔 被查地點:躍華路
  • 「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
    終於扛過來了,太不容易了。」「雨衣妹妹」劉仙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在武漢的每一天自己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人說『雨衣妹妹』感動了全國,實際上是大家感動了我」。  2月2日,得知武漢醫護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後,「90後」餐飲從業者劉仙寫下遺書,和團隊從成都「逆行」前往武漢,在40多天的時間裡為當地醫護人員提供了超過兩萬份熱氣騰騰的免費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