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文
2016年8月6日,捷星航空公司的一架787執行從東京飛往澳大利亞黃金海灣的JQ12航班,機上載有乘客309人、機組9人。飛機飛行2小時後,右側發動機空中停車,飛機用左側發動機飛到關島機場,飛機安全著陸,無人員傷亡。
經檢查,發現在附件傳動系統中的換向齒輪箱中的主動錐齒輪(也稱傘齒輪)在工作中共振,造成錐齒輪破損與殼體破裂,錐齒破損後,發動機的功率無法傳到裝在附件機匣上各個附件,發動機當即停車。因此,錐齒共振是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捷星航空這次錐齒共振造成空中停車事件並不是GEnx的第1次,在此之前己出現過7次,加上這次共8次,確實令人吃驚。早在捷星事件前5個月,即2016年3月31日,GE公司就發布了一個服務通報,指出主動錐齒會出現共振,共振會引起錐齒斷裂,造成空中停車。為此,對錐齒進行了改型,以消除產生共振的條件。
但是,不知是什麼原因,GE公司並未採取立即在所有的發動機中更換改進的錐齒,只是列出一個更換計劃,按發動機已使用時間在不同的期限中更換新件。如果當時就更換了所有發動機的新件,捷星航的這次空中停車事件就不會發生。
新改進的高壓壓氣機後箟齒封嚴件帶來巨大禍害
2017年12月普惠公司認為高壓壓氣機8級盤後錐軸上的篦齒封嚴環,性能未達到預期的水平,於是對此封嚴環進行了改型。從發動機生產序號為P770450以及其後的發動機上釆用了這種改型的封嚴環。
但是這種新的封嚴環很快發現易掉塊,使封氣效果失效,發動機易進入喘振,造成發動機在飛行中停車。例如,2018年2月24日到3月12日期間,印度的兩家航空公司發生了3起空中停車事件。鑑於這個故障對飛機的安全飛行影響較大,歐洲、美國與中國的適航部門均先後發布緊急適航指令,指令中所涉及的發動機為生產序號P770450以及其後的發動機,對這些發動機的使用條件作了嚴格規定。
普惠公司已交付了裝有這個改型的箟齒封嚴的發動機98臺,其中55臺交付空客公司,有43臺已裝在航空公司運營的飛機上。普惠公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臨時將原來的結構又換回到這些發動機上,這一變動耗費約5000萬美元。
此後,印度民用航空管理局考慮到印度已有三次空中停車事件,於2018年3月13日決定將裝有受影響發動機的11架A320neo全部停飛,約佔A320neo全部服役飛機113架中的10%,在民用航空史中,一次停飛全機群中十分之一的飛機,實屬少見。
空客公司在接到上述指令後,決定停止接受PW1100G發動機,也即在A320neo總裝線暫時停裝用此型發動機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