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話送給爸媽們
1)你的分離焦慮症可能比孩子更明顯,千萬不要把焦慮情緒帶給孩子。
2)大多數幼兒園時盡心盡責的,至少是安全可靠的,因為他們賠不起。
3)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定要絕情,無論孩子如何嚎啕大哭,放下交給老師立馬離開,否則你將帶著孩子一起離開。
4)不要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喝拉撒的問題,老師帶過的孩子一定比你帶過的多。
5)告訴孩子三件事情,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要保護好眼睛和雞雞(或咪咪)。
6)3歲到8歲,爸爸應擔當更多的教育責任,這會讓孩子更堅強更陽光。
7)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孩子(接可以),不然就會出現瓊瑤劇中哭戲大場面。
8)不要糾結是否要給老師送紅包,因為送不送其實對孩子成長也沒什麼太大影響。
9)孩子一直成功、一直第一、一直很優秀未必是好事,一些被人打了、畫得沒別人好、好事批評了的經歷往往將成為財富。
10)最後請牢記,不要覺得孩子離不開你,有時候是你離不開孩子。
寫在爸媽營一周年之際
今天這個帖子,是1年前爸媽營創建時的原帖。
再次看到本文,我不禁也有些許感慨。
整整一年裡,我每天每晚共計發布了1100多篇帖子,共計160多個育兒主題。用戶已經覆蓋了海內外85個城市。
這一年裡,在沒有任何市場推廣的情況下,爸媽營的訂閱粉絲數從0增長到了超越20萬,正在向30萬飛速靠攏。
這一年裡,在自己每天學習如何當爸媽的同時,還確確實實幫助了很多爸媽學習如何做爸媽,每天后臺都會有超過1000多條的爸媽發來感謝,更多的是各種育兒的提問,有些甚至是非常私密的困擾。真心感謝所有爸媽們的信任。這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鼓勵。
這一年裡,感謝這個小小的微信訂閱號,我真真切切地把自己很多年的經驗和想法都實現了出來。第一次不為了錢,不為了升職,不為了指標,不為了證明什麼而去做一件事情,只是為了自己覺得是對的、是好的初心。
這一年裡,當我真的這麼做的時候,結果令我自己也被驚訝到。
我相信為人父母的那份愛是偉大而不自知的,因為我和所有的爸媽們一樣,從一個熱衷於穿衣打扮下午茶出境遊的白領,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個主動去研究各種育兒知識的媽媽。
而這些育兒問題,在以前是完全陌生和不可想像的:
比如「溼疹怎麼來的」(回復「溼疹」可查);
比如「怎麼讓孩子好好吃飯」(回復「吃飯」可查);
比如「怎麼訓練孩子自己如廁」(回復「如廁」可查);
比如「怎麼緩解分離焦慮的媽媽」(回復「分離焦慮」可查)。
很多人問我,爸媽營是怎麼長大的,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所有的爸媽們都真的很努力想做好爸媽。
隨著我自己孩子的日長夜大,我會繼續學習下去,也會繼續和爸媽們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好文,爸媽營也會越來越正規化運作。
我希望可以慢慢提供更好的幫助給到爸媽們,比如現在後臺實在沒人及時回復爸媽們的問題,比如很多爸媽希望有線下活動,比如160多條目錄已經太長太長了,新進的爸媽們實在沒法很方便地檢索。。。
前幾天我去了矽谷,還趕上了那裡的6級地震,在那裡,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Change the World 改變世界」的夢想。
雖然聽來很浮誇,但是矽谷的大多數創業者都相信著這一點,大多數年輕人都抱著這樣的夢想走出學校。
一個斯坦福商學院畢業的大齡創業朋友說:「在這裡,我感覺自己無所不能。」
而在飛機上,鄰座的兩個互不認識的留美中國學生,一個大二女孩和一個大三男孩,第一次見面就在聊著對世界的看法,學計算機的男孩甚至分享著自己原創的PPT,非常驚豔,我簡直忍不住想問他的聯繫方式。(至今都很後悔沒有問。。。)
矽谷之行回來後,我覺得我自己以前真的缺乏夢想,或者說,不敢想。
現在我想,我不需要改變世界,我只想幫助更多的爸媽們,我也會繼續這麼做下去。
謝謝你們給我的這一年,是你們讓我敢想、敢做、敢當。
以上,再次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趙婷婷
爸媽營創始人
2014年8月31日
【爸媽營】親子資料庫本周更新專題
回復「幼兒園」,看【幼兒園專題】
回復「爸媽」,看【爸媽教育專題】
回復「親子遊」,看【親子旅行專題】
回復「名人」,看【名人育兒專題】
回復「目錄」,查【親子資料庫】
關於爸媽營
爸媽營,是超過20萬爸媽訂閱的親子教育專業號。採用【專題制】,每日推薦一個深度專題。回復關鍵字,即可搜索超過500篇的【親子教育資料庫】。
我們與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專業研究人員長期合作。同時,是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成員。
爸媽營的微信號:bama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