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幫》,戶外圈中知識最全的公眾號~
戶外運動
居高不下的事故發生率
節節攀升
迷路、失足、被困……
在路上,不是光有夢想就夠
去戶外,更不是光有勇氣就行
最近幾個月
針對驢友頻繁遇難的討論再度火爆社群
在悲劇發生時
向驢友伸出魔爪的又是誰?
我們應該吸取一些什麼樣的教訓
讓悲劇不再重演
大多數出事故的皆為經驗不足
且無組織無紀律的單獨出行
端午假期許多驢友出行
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安全戶外,平安歸來
4月19日,山東青島女驢友荊茜茜獨自一人來到四川涼山州木裡縣,準備徒步穿越洛克線到稻城亞丁。沒有按規定到達木裡縣後進行登記,在出發後第一天,就因為失足跌落造成骨折。
隨後茜茜迷路,一直沒有回歸到主幹線上。4月29日上午,受傷的她終於被民警和村民找到。由於耽擱時間過久,茜茜過於虛弱,沒能挺過最後一關,在醫院遺憾去世。
一對熱愛戶外的臺灣情侶梁聖嶽與劉宸君,相約於2月下旬前往尼泊爾攀爬喜馬拉雅山,可是,3月初他們不幸迷路了,整整被困了47天。被困近3周的時候,梁聖嶽和劉辰君漸漸變得絕望,求生力薄弱,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等待救援,痛心的是,在被困第44天,劉宸君捱不住去世。梁聖嶽被發現,送醫院檢查,體重狂掉了30公斤,腳上爬滿蛆、頭髮都是蝨子。
作為一名戶外人
每看見這樣的新聞,心跟著一次次揪緊
我們始終相信
背包裡裝的不僅僅是夢想,更有責任
而首要的,是對自己生命的責任
戶外不是冒險
「驢友遇險,70%是因為迷路。」北京綠舟應急部部長李興江說。戶外運動一般要求團體行動,一個團隊中至少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領隊和收隊,還要有熟悉通訊的人,以免和外界失去聯絡。
出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包括天氣,裝備,景點環境路線。事實上,在極端環境下,你所擁有的東西將決定生死。
1、首先要解決著裝問題
▼
登山新手一般建議先嘗試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內,山上早晚溫差大,特別考慮意外和極端情況,比如突然降溫,大風,降雨等。
穿著類參考清單:衝鋒衣、衝鋒褲、速乾衣、登山鞋、襪子、背包、護膝、手套、帽子。
2、搭建臨時住所
▼
在野外要找好地方安營紮寨,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利用大自然的恩惠,有時能發現現成的或是稍加改造就可以臨時安身的天然庇護所,比如說山洞、樹洞、大樹的樹根等。如果找不到其他的庇護所,有些凹坑倒是可以利用。在凹坑上蓋上些樹枝、雜草,坑底墊一些乾草就可以睡覺了。
3、野外生火必備技能
▼
在野外,生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望遠鏡的凸透鏡卸下,在陽光明媚的郊外,可以用它輕易地點燃報紙。野外用的生火工具主要還是打火棒。
4、尋找安全水源
▼
人在正常情況下,只能3-7天不喝水,在比較難找水源的情況下,建議帶儲水或淨水裝備,以備不時之需。推薦飲水袋、生命吸管等。
5、備用食品的重要性
▼
野外活動的食品,應根據個人口味和具體行程制定好食品攜帶計劃。在野外隨時可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以防萬一,備用食品是必不可少的,推薦:巧克力、士力架等可以快速補充能量,且不佔用空間的食品。
6、找到正確的方向
▼
在野外,不管你決定要安營紮寨,還是繼續前進的時候,你都需要估計你的大概位置,並確定北在哪。你需要指南針或者GPS手機。
1、帳篷可以擠,睡袋不能借
▼
有的新驢會想,有什麼欠缺,到時向別人借好了,事實上,即便是有比較好心隨意的驢友,願意和你擠一頂帳篷睡覺,貼身的睡袋,也是不會隨意外借的。 睡袋是最貼近身體的物品,加上暴走了一天,身上總會有很多汗,路上無法洗澡,到了晚上就鑽進睡袋睡覺了,睡袋通常也是充滿「個人氣息」的,當然不能外借了。
所以,參加可能露營的活動,務必要帶上自己的睡袋。
2、自願參與的,千萬別抱怨
▼
戶外旅途中,會有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在遇到困難時,驢友們都是會秉承,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原則,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要埋怨隊員。
因為自己的一腔怨氣,而隨意離開團隊單獨行動,或者做出對大家不利的行為,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下一次就再也沒有人願意和你結伴上路了。
所以,報名參加戶外活動前,一定要想清楚。
3、水要自己帶,不能跟人要
▼
戶外活動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每一位老驢,都會根據路程來控制自己水壺的水量,永遠不讓自己的水壺斷水。
借水是一件不衛生的事情,你的口水我不想品嘗外,而且自救更是重要的一方面,每個人只準備了自己的那份水。所以,多一份準備,讓自己的水壺永遠不要斷水。
4、只稱呼外號,隱私不要挖
▼
在驢友圈中,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起一個外號,而很少會告知自己的真名,的確,在路上的人,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驢友。
在這過程中,新驢們也可以向資深驢友,請教一些新入圈的注意事項,可以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幫助自己更快融入驢友圈。所以,喊一聲外號,能更快的消除陌生感。
5、敢承擔責任,做個熱心腸
▼
驢友結伴上路時,大家就是一個團隊,會遇到一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的事情,比如探路、做飯、取水、升火、收隊等等。
一般來說,一個驢友團隊,都有一兩個負責組織工作的「主心骨」,會安排參與驢友做事,在得到分配任務時,驢友們要積極些,將分配到的任務做好。
在路上,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因此要主動去承擔,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去幫助其他人,這是一種戶外精神,而這種精神是驢友們非常崇尚和看重的。所以,每一位驢友出行時,務必要做一個熱心腸的人。
6、身體準備好,絕不拖後腿
▼
在即將從事一些挑戰難度較高的戶外活動時,行前至少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要進行一些適應性的訓練,提升自己的體力和耐力,在飲食、休息上也要做足準備,補充必要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
所以,不能有靠別人的想法,這條,生活中也是。
7、黑暗很可怕,有光也不借
▼
戶外活動,難免遇到走夜路,常見的光源裝備包括:手電、頭燈、蠟燭、火柴、化學熱力帶和罐裝點熱器等,這些都是消耗品,一般情況下是不外借的。
每一位驢友出行時,務必要帶上自己的專業光源(手電、頭燈、電池),而且開關要牢靠,以防放在包中被無意打開,即使是沒有夜晚行進計劃,也要準備一支手電筒。
所以,黑暗意味著危險,而光明能帶給你安全。
8、年齡莫要問,貧富都平等
▼
現代社會,很多女性的年齡,普遍會當「隱私」看待,並且諱言年老,在戶外遇見女驢友,更不要隨便打聽人家的年齡,這會讓你和她都很尷尬。
走進戶外,每個人都要忘記平時的身份和地位,盡情的去大自然中放鬆心情,去呼吸每一次新鮮空氣,不要還惦記著生活中的煩惱。
所以,在驢友圈,人人都是平等的。
9、婚姻和健康,提及要慎重
▼
談論婚戀問題,在現代人看來,不僅會誤認為無聊,而且還有可能被視為成心令人難堪,或是對交談對象進行「性騷擾」。
同樣,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均為其立足於社會的重要「資本」,所以輕易不會將其實情告之於人。別人都不願告訴你了,你還要問什麼?
所以,管好自己一張嘴,不要鬧不愉快。
10、借錢是個坑,輕易別開口
▼
當你們的關係達到十分親切的地步時,借錢是一種很不合適的行為。 現代社會中,只要你努力工作,基本生活是可以保障的,如果偶然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錢,也要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說明具體情況,再尋求朋友的幫助,這是對自己,對朋友的負責。
所以,借錢需謹慎,救急不救窮。
1、被困先發求救信號
▼
遇險求救時,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別人取得聯繫。發出的信號要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周圍的環境條件,發出不同的求救信號。一般情況下,重複三次的行動都象徵尋求援助。
光照信號:利用手電或燈,每分鐘閃光6次,反覆多次。
色彩信號: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或戴顏色鮮豔的帽子,站到突出的地方引起人注意;或在高處掛鮮豔的衣服或被子等物。
反光鏡子信號:利用太陽光反射信號,可引人注意,一般每分鐘6次,重複反射。材料有玻璃片、罐頭皮、眼鏡片、回光儀等。
2、受傷後及時處理傷口
▼
登山時容易摔傷,一旦從高處摔下,不要隨意搬動、拉拽傷者,現場急救應根據傷勢進行止血包紮,固定骨折部位。將傷員平託到木板上並加以固定,禁用床單等軟物體搬運。
頸椎受傷傷員,還應固定其頭部,並上頸託,無頸託時,應在傷員的頸部兩側各放一隻沙袋或衣物,以防頭部扭轉或屈曲導致頸椎損傷加重。同行的「驢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和120,派出1到2個人到距離事發地最近的主路口等候並引導救援人員。其他留守人員要指定1個人用言語多安慰傷者,減少傷者精神上的傷痛。與此同時,其他人儘量清理事發地周邊的障礙物,為此後的消防救援工作擴大作業面,爭取救援時間。
真正的戶外人
追求的是一種單純的輕鬆和快樂
遠離市區的喧囂和塵世俗事的纏繞
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提倡的是追求自我、放鬆身心
不幹涉他人、不打擾他人
不僅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更有對世界的大愛與責任
冒險與探險的一字之差
不要使遇難成為不該有的遺憾結局
假期出行,請注意安全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
精選文章:
11.長期徒步,太可怕,難以置信!
12.為什麼此生必須去一次西藏!
買裝備 上行裝
專業為喜歡爬山、攀巖、徒步、露營、滑雪、旅遊等戶外愛好者,提供一站式戶外裝備採購的平臺。
300多個戶外專業品牌+5000款裝備,
100%正品保證,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
天天有活動,周周有驚喜!
支持微信、支付寶付款,安全、方便!
點擊二維碼,進去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