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武器不是丈八蛇矛,而是他的大嗓門!——用數學計算如何加強「獅吼功」聲波|賴以威專欄

2021-02-07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作者: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

編輯:曉嵐


大嗓門張飛。圖片來源:《三國演義》劇照


我們喜歡看歷史故事,不同角色在時代的舞臺上粉墨登場,激盪出燦爛絢麗的火花。


我們討厭算數學題目,不同公式在抽象的課本中擠成一團,編織成堅硬無趣的知識。


但你凝神一看,歷史故事裡處處是數學題目,好些細節不靠數據分析還揪不出來。


歷史故事看得多,數學題目做得少。這次讓我們平衡一下,來一段數感演義。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板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一會兒,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來到長坂橋,只見張飛騎在馬上,雙手橫持丈八蛇矛,一臉兇狠瞪著曹軍追兵。博望坡一役後,曹軍對孔明忌憚不已,懷疑這又是他的計策,不敢貿然開戰,只站成一排,搞得跟偶像接機一樣。

 

派人通報後,偶像後援會會長曹操也來到橋邊,張飛看見青羅傘蓋出現在敵軍後方,猜想必然是曹操來了。他吸口氣大喝一聲:


這聲音彷彿打雷似地劈在曹軍士兵身上,好些人不自覺腿顫抖起來。曹操趕忙叫左右收傘,別被張飛發現了,他說:

關羽跟我說過,他三弟張飛在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就像從袋子裡拿東西一樣輕鬆寫意。今天遇到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話雖這麼說,曹操心裡還是有些懷疑,呂布武功蓋世也不可能這樣直取敵將。剛才在長坂坡大殺四方的趙雲,充其量也只能自保。像他這樣的主將周圍戒備森嚴,怎麼可能如此輕鬆就被殺掉呢?莫非張飛有什麼能從遠方,防不勝防的必殺技?

 

同樣的話不用說兩遍啦!曹操捂住耳朵大罵。吵死了,這人嗓門還真大,他下意識退了幾步。張飛遠遠看見後方陣營鬆動,鼓足了氣大喊:

 

驚人的事發生了──


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站在曹操前面幾步的貼身武將夏侯傑捂住胸口,跌落馬下,走近一看,已沒了生命跡象。


張飛怒喝一聲,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來源:騰訊視頻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腦海裡只剩關羽這句話,原來張飛的武器不是丈八蛇矛,而是他的大嗓門啊!這怎麼防得住!曹操嚇得掉頭就跑,所有人跟著一起跑,後人有詩讚曰:

長板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看著慌亂而逃的曹軍,心裡得意地想著:距離比孫策遠那麼多,這下三國第一大嗓門的榮耀是我的啦。


 

繇將樊能,見捉了於糜,挺槍來趕。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陣上軍士大叫:「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忽見樊能馬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

——《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當年孫策吼死樊能的事跡傳到張飛耳中,他相當不是滋味。三國是講究個人品牌的年代,大哥劉備主打仁義,二哥主打義氣,後加入的趙雲人帥真好(之後加入的黃忠主攻銀髮市場)。張飛自出道以來設定的形象是萬人敵,每逢兩軍對峙,「吾乃燕人張翼德!」定番出場臺詞搭配他的大嗓門,深深烙印在所有人心裡。

 

沒想到江東小霸王孫策平常不怎麼叫陣,卻一喊驚天,光靠聲音就能擊殺敵將。「三國第一大嗓門」這個頭銜被奪走了,張飛一直耿耿於懷。後來孫策死了,更沒機會跟他一較大小。

 

三顧茅廬請得諸葛孔明後,張飛特地跑去問軍師

聲音的特色可約略分為音調高低音量大小前者跟聲波的頻率有關

孔明不知從哪弄來一根粗麻線,一端綁在木樁上,他拿著另一端抖動,麻線上出現如海浪般波形。孔明繼續解釋:

 

張飛

跟姑娘一樣嗎?俺用高八度的聲音喊「吾乃燕人張翼德」還能聽嗎?不是這個不是這個,俺要更大聲!能在幾公尺外就用聲音嚇死人!


諸葛孔明: 

那就是振幅了,聲音的大小單位是聲壓。聲音大小是很相對的事,不同的聲音大小又差很多,我這文人跟武將的音量可能差上千萬倍,所以通常用「相對幾倍」來表示。比方說,以我的音量為基淮1,將軍的音量是10000,關將軍的音量是1000。

 

張飛

我跟二哥的差距是9000嗎?

 

諸葛孔明: 

你說的是相減的差距,既然都用了倍數,我也傾向用「倍數的差距」,這邊來說就是2倍。我會說我跟將軍的音量差10000倍,關將軍跟將軍差10倍。

 

10000倍跟10倍差別很大,所以我們又習慣把它做一些數學上的處理……



張飛眼睛睜得老大,孔明很開心,看來張飛不是大家所說的莽夫,這不是在認真學數學嘛。可其實,張飛只是習慣睡覺也睜開眼睛,是現代學生最嚮往的能力。

 

把張飛催眠的那段推導,其實與現代所說的聲音單位分貝很相似,推導過程需要取對數再乘以20:

20×log10000=20×4=80

20×log10=20×1=20

 

以現代的說法,就是張飛的音量比孔明大80分貝,比關羽大20分貝。如果孔明的聲音是「認真工作不聊八卦的辦公室(40分貝)」,那麼,關羽是「電車通過鐵橋的聲音(100分貝)」,而張飛就是「飛機起降的引擎聲(120分貝)」。

 



場景回到長坂橋,張飛知道曹操過一陣子必然會回來,便叫士兵把橋拆了。他目測方才與夏侯傑的距離約為8米,假如孫策當時跟樊能的距離是2米。同樣都吼死人,表示兩位死者聽到的音量一樣大。

 

距離越遠,聲壓越低,這之間約是反比的關係。

 

他想起孔明曾這麼說過。他跟夏侯傑的距離是孫策跟樊能距離的4倍,音量應該也有孫策的4倍之多,才會在傳遞4倍距離後依然聽到相同的音量(注一)。


注一:用分貝為單位是20×log4=20×0.6=12,低了12分貝,孫策108分貝,大概是按喇叭的聲響。

 

大獲全勝啊,張飛相當得意,不枉費他這些日子每天早上都在特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讓曹操逃了,要是長坂橋短那麼幾米,說不定這次就能了結他的老命。

 

 

時間來到赤壁之戰尾聲,孔明起七星壇祭東風後,回到劉備軍安排伏兵在華容道守株待兔抓曹操。安排到張飛時,只見張飛搶在孔明前先說:

軍師,聽說你草船借箭時,還叫所有士兵大喊「謝丞相賜箭」。有這種發揮的機會怎麼不找上俺呢,俺一個人叫就夠了。

 

孔明笑著沒回應,20艘草船30個人,總共600個人(注二)。如果每位士兵的音量也只比孔明自己大10倍,搞不好還真的是張飛吼起來聲音比較大呢。


注二:你想練習看看嗎,600個人假如聲音可以完全相加的話,增加600倍,約是56分貝,張飛是120分貝的話,當士兵的音量只有64分貝,張飛去喊就會更大聲噢。

注三:用聲波當武器的科學原理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聲波武器。


作者名片

本文原刊載於OKAPI閱讀生活志。

原文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138

排版:曉嵐

題圖來源:123RF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

轉載請聯繫授權: sns@guokr.com

投稿請聯繫scientificguokr@163.com


張飛一吼,嚇得二維碼都方了

還是立體的.

頂級學者的思考和見解



【拓展閱讀】為什麼象會大聲咆哮,鯨卻像耗子一樣吱聲?

相關焦點

  • 謝遜的「獅吼功」是何人所授?難道除了成昆之外,他還另有師承?
    王盤山一役,金毛獅王謝遜一聲長嘯,「獅吼功」震耳欲聾,在場眾人中,除了提前捂住耳朵的張翠山、殷素素,以及昏迷的白龜壽,其餘人全部被震的精神錯亂,成了傻子。謝遜的「獅吼功」是大範圍的聲波攻擊,狂暴無比,內力不深的人,根本抵擋不住。有朋友好奇,如此厲害的武功,是誰傳授給他的呢?本文,咱們便聊聊這個話題。
  • 獅吼功真的存在嗎?
    在2015年1月2日播出的第二季《最強大腦》中,在成都賣缽缽雞的四川小夥現場展示了用聲波震碎杯子的武林絕技「獅吼功」。
  • 神經科學揭秘:長坂坡上,張飛如何用吼聲殺死夏侯傑
    作者|C57來源|腦人言獅吼功傳人--包租婆(小龍女)獅吼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傳的,已經難以考察,但它的起源,我們仍能追溯一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
  • 繼青龍偃月刀出土後,張飛的丈八蛇矛也被專家挖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述了宏偉的三國時代,時常被人們當作歷史來讀,但是《三國演義》畢竟不是正史,而是羅貫中所寫的一部小說而已,因此不免有許多虛假成分,儘管如此,《三國演義》也描述了許多三國歷史上的真實事跡,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
  • 張飛是練過「少林獅子吼」嗎?
    一部《慶餘年》火了張若昀,最近,張若昀又靠著大嗓門刷了波熱度。他在社交網絡上發文,稱不小心把自己反鎖在酒店陽臺,還沒帶手機。就這樣,張若昀頂著海風,站在酒店12層的陽臺上,一嗓子喊到了酒店前臺,準確地讓前臺聽清了他的狀況與房間號,順利脫身。Em……張師傅,請別忘記感謝風。當然,即使有風加持,嗓門大也確實是真的。畢竟,風一直都在,大嗓門不是每個人都有。
  • 兵器譜|為何張飛林衝都愛用「丈八」蛇矛?真不是瞎寫,你換根兩丈四的試試就知道
    張飛的兵器是丈八蛇矛,這是評書、民間故事中的標配,《水滸傳》中他的便宜傳人林衝也使用丈八蛇矛(水滸故事裡的林衝對應的就是張飛,「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才是施大爺設定的林衝面容)。馬槊也有丈八蛇矛的別名,猛將陳安的馬槊也北叫丈八蛇矛,「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說的就是他裝備的描述。馬槊的定義更是清楚「矛長丈八尺日稍,馬上所持」,馬槊的最科學的長度就是一丈八尺,不過歷史上也有兩個非主流人物,他們使用的馬槊長度就超過了兩丈。
  • 赤壁之戰後,張飛為何棄矛改用新亭侯刀作為自己的武器?
    熟悉小說《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張飛的武器為丈八蛇矛,也叫丈八點鋼矛。然而,史書中的張飛倒是用過矛,但是史書並沒有說他用的是蛇矛。實際上,史書第一次出現蛇矛的記載是在晉朝,比張飛晚了差不多一百年。但是,考究歷史,就會發現,張飛除了矛之外,還有一把非常著名的武器,新亭侯刀。這把刀也被網絡列為十大名刀之一。
  • 張飛死後,劉備脫口而出4個字,諸葛亮破口大罵:沒良心的大耳賊
    劉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漢朝的皇親國戚,因為他原本就是西漢時期,靖王劉勝的後代,自然身上也是流著皇族的血液。
  • 「獅吼功」是真的,還是個技術活.信不信由你!
    所謂獅吼功,也就是用嗓音做武器的功夫,到底存在不存在?理論上的答案是:存在。
  • 科學網—他撒播了計算數學的火種
    他沒有得到「兩彈一星」的獎章,卻是推動我國核武器事業發展的幕後英雄;他沒有受到劉家峽水電站截流成功後的表彰,卻是破解劉家峽大壩應力分析計算難題的中流砥柱;他是著名的有限元方法創始人之一,是中國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湯濤院士和寧肯先生撰寫的《馮康傳》,就帶著我們走入了馮康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的生活。
  • 三國中張飛使用過一種叫做「冷豔鋸」的兵器,你知道是何物麼??
    所以丈八矛的長度是一丈八寸(而不是八尺),而當時用的度量衡是漢尺,一尺相當於23釐米,所以丈八矛長約為2.48米,在古代騎兵武器中,這個長度並不算長,倒非常適合中國馬上武藝盤旋揮舞的發揮(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所以「丈八」就是典型的中國騎兵長兵的理想長度。
  • 關羽張飛的兵器為何沒在後世得到普及?
    即張飛所用的就是一種騎兵所用的,長一丈八尺的長矛,也叫「馬矛」。按漢代一尺約23釐米計算,約長4米多一點,應是一種極為細長的矛,此種兵器自東漢晚期到魏晉南北朝時代,在軍隊中極為盛行,由於其柄很長,在馬背上運用,應有較高的技巧,而張飛應是這方面的高手。《三國志》中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也共決死』」,甚有英雄氣概。
  • 數學學院舉行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 金融數學與...
    10月13日中午,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金融數學與金融計算系成立大會暨系主任聘任儀式在學院二層報告廳舉行。數學學院院長鄭志勇,黨總支書記旋天穎,副院長柯媛元,副院長韓麗濤,黨總支副書記黃志勇以及學院全體教師參會。會議由黨總支書記旋天穎主持。
  • 數學就是你拯救世界的武器
    在認真研讀前人相關記載後,他認為,這顆彗星和前人分別於1531年和1607年觀察到的彗星是同一顆,並且預言這顆彗星將於1758年底再次出現。果然,在哈雷去世16、牛頓去世31年後,這顆彗星如約出現在地球上空。從此,牛頓的批評者都閉上了嘴巴。這就是數學的力量。
  • 張飛和呂布到底誰強?古書記載顛覆歷史,學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張飛和呂布在虎牢關的交手,羅貫中是這麼寫的: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 身體很壯傷害很低的5位英雄,張飛還行,榜首連超級兵都打不過!
    最近可樂在王者榮耀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定律,好像身體越強壯的英雄傷害就越低,明明手上拿的都是很大的武器,結果打出來的傷害卻那麼低,這個就有點不太能理解,所以今天可樂就為大家盤點身體越強壯傷害越低的五位英雄,張飛還行,榜首連超級兵都打不過!
  • 五虎上將用什麼神兵利器?關羽的偃月刀聞名天下,其餘4把你能說出幾個?
    而這丈八蛇矛卻是與他相得益彰。東漢末年,三國時代間,蜀國猛將張飛,手執一支丈八蛇矛,縱橫沙場,轉戰南北,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那彎曲的矛頭正如張飛的性格,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擋無可擋!張飛在虎牢關,在下邳城,在當陽橋,在葭萌關,在瓦口關。可以說丈八矛與他形影不離,就是他生命的象徵。
  • 三國最奇葩武器之一,全世界貴族都愛用它裝逼,丈八蛇矛這類波浪刃到底強在哪裡?
    編者按: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有出現波浪形的武器,比如金庸的小說《碧血劍》中就出現了一把劍身彎曲的金蛇劍。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也有張飛的丈八蛇矛。我們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波浪形刃的武器自然是傳說中張飛所用的丈八蛇矛了,實際上蛇矛一詞出現時期很早,目前已知最早記載蛇矛一詞的是《晉書》,裡面記載了西晉時期的名將陳安:「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輒害五六。」
  • 長坂坡曹操與張飛只有一橋之隔,曹為什麼不選擇用弓箭射殺張飛?
    長坂坡之戰,張飛一聲「獅子吼」,吼退了曹操幾萬雄兵,並嚇死了夏侯傑,一戰成名。 許多人不解了,曹軍與張飛僅一橋之隔,為何不萬箭齊發,把張飛射成刺蝟呢?
  • 林衝外號小張飛,卻被靠臉吃飯的人擊敗
    《水滸傳》中林衝豹頭環眼,燕頜鬍鬚,又使一桿丈八蛇矛,酷似張飛。你看他在陣前亮的相: 嵌寶頭盔穩戴,磨銀鎧甲重披。素羅袍上繡花枝,獅蠻帶瓊瑤密砌。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