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第一部被搬上螢屏的四大名著,30多年裡創下了電視劇重播次數之最,至今無人超越。
86版的《西遊記》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導演楊潔在僅有一臺攝像機並且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硬是帶著這些人員拍攝出了這部永恆的經典,不過楊潔導演卻表示在拍完之後10年都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
曾經有段楊潔導演的採訪:「《西遊記》這麼成功,您非常有成就感吧?」
楊潔導演:「沒有,我恨不得《西遊記》不成功,《西遊記》在我心中是一個永遠的痛,是一個悲劇。看見《西遊記》就換臺,10年沒有看過它。」
耗盡6年心血才拍攝完成的電視劇,別人眼中的經典卻成了楊潔導演的悲劇。
其實,六小齡童師徒4人和楊潔導演之間的矛盾,30年前就很深了。對於到底是什麼樣的矛盾,也是眾說紛紜。
當時楊潔選上六小齡童的時候有三個條件,最主要的他沒有女朋友。楊潔告訴六小齡童,這部戲要拍一年多,如果你能堅持下來,不找女朋友,立下軍令狀,這個角色就是你的。
當時六小齡童就說當然沒問題,《西遊記》到什麼時候拍完我就什麼時候開始談戀愛,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拍拍了6年。
在拍攝期間,六小齡童談了戀愛,這也違反了當時的約定。其實這個說法相對站不住腳,雖然有背諾言,但也不至於有那麼深的矛盾。
2017年,楊潔導演去世,享年88歲。直至2013年楊潔說出了當年她和師徒4人的矛盾。
86版《西遊記》一經播出,很快就紅遍全國,劇中的演員也都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師徒4人更是迅速走紅,之後邀約不斷。
在金錢的誘惑下,師徒4人開始各種商演,走穴撈金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違反電視臺規定的。作為導演的楊潔善意提醒他們,也因此和師徒4人產生了嚴重的矛盾。
後來《西遊》劇團受邀參加新加坡演出。本來計劃全劇組參加,排練的時候師徒4人缺席報病假,就在全劇組等待主角出現的時候,沒想到他們4個拋下整個劇組,參加新加坡的演出。
蔣大為也曾經說過:「當年《西遊記》劇組要去新加坡演出,也請我去,當時我就問都有誰?說師徒4人。那為什麼楊導不去?然後他們就說因為他們之間有點矛盾。師徒四人不想讓楊導去。」
六小齡童更是直接放話:「楊潔去,我們就不去了。」
蔣大為作為《西遊記》主題曲的演唱者,他非常同情楊潔,還曾怒斥師徒4人不講義氣:
「有矛盾有正常,沒有矛盾反而不正常,但是不能這麼不義氣,沒有楊潔導演,哪有你們師徒4個人的今天。」
據說,當時六小齡童、馬德華、閆懷禮三人利用關係拉攏了一位副臺長。通過高層施壓,將導演楊潔排擠出了這麼多年。
楊潔狀況非常可憐,劇中的演員享受著鮮花和掌聲,而她作為幕後推手是孤單一人,所以每當電視上播放《西遊記》時,她就立刻換臺。
李誠儒也勸過楊潔導演:
「就看事不看人,當時您想拍《西遊記》,領導把這麼重的任務交給了您,不僅拍完了,而且特別成功,這就夠了。」
1995年,楊潔與徐少華專門前往無錫看望白龍馬,時隔幾年昔日威風的軍馬,《西遊記》的大功臣卻變成了賺錢的機器,工作人員告知楊潔白龍馬時不多,看著瘦弱的白馬,楊潔更是無奈的流下眼淚。
最初這匹馬是用劇組的錢買的,楊潔拍完《西遊記》也沒有得到什麼名利,實在無力給它溫暖的晚年,這匹馬的生命只能歸屬央視劇組。
但是楊潔再三叮囑工作人員好好善待白龍馬,當時工作人員也答應了楊潔,而結果卻是它被關在一個潮溼陰冷的山洞裡,昔日油光閃亮的白毛,早已沒有任何光澤。
後來,白龍馬離去,連安葬的地方也無人知曉,楊潔再次感到心寒,責怪自己不該讓它參與《西遊記》,體驗人情變故。
楊潔一直想把因為時間、經費不足的部分拍完,1998年,為了給觀眾一個交代,為這部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楊潔開始拍攝《西遊記續集》。
這個時候,師徒4人給楊潔致歉,楊潔選擇原諒,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拍攝《西遊》的所有酸甜苦辣都被楊潔一五一十寫下了她的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裡。
拍《西遊記》,楊潔堅持藝術為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得罪了不少演員,其中不乏一些有後臺的演員。甚至被打小報告,用公款遊山玩,水吃喝玩樂。
後來劇組索性不給經費,說要停拍。還好蜈蚣精的扮演者李鴻昌,找到300萬贊助基金,這讓拍了15集的《西遊記》才得以繼續。
但是300萬元也只是九牛一毛,當時在廣州5毛錢只能吃6個餃子,男性工作人員根本就吃不飽,這段時間也都是楊潔自掏腰包給大家買飯。
原本計劃拍45集,但是由於經費限制,只能被迫減到25集。直到拍攝完成,向上級申請的另外一臺攝像機依舊沒有到位。
當時衝在最前線的正是這個不年輕,身體也不健康的瘦小女子,太多的辛酸苦難只能自己背後抹眼淚。
可以說,沒有楊潔的堅持,就沒有響徹世界的《西遊記》,更沒有師徒4人的輝煌成就。
無論如何,晨姐覺得都不該與對自己曾經有知遇之恩的人反目。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