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概覽:普通宮女能不能「逆襲後宮」「母儀天下」?

2020-11-06 仁波切的奇幻漂流

2011年1月,「穿越劇」《宮鎖心玉》橫空出世,「穿」出了省級衛視電視劇近五年的最高收視率。

《宮鎖心玉》海報

在《宮鎖心玉》中,考古系女生晴川「意外」穿越到了清朝,機緣巧合下入宮成為了「基層」宮女。

憑藉著豐富的史學知識,她不僅在皇宮中博得了一席之地,還先後結識了胤禛(雍正)、胤禩(八阿哥)等人,並與他們產生了感情,最後還「贏得了」與八阿哥共同「穿」回到現代的「大團圓」結局。

彼時的楊冪老師,臉上滿滿的膠原蛋白

當然,《宮鎖心玉》終歸是創作者的架空想像。在封建王朝,入宮的平民女子,終其一生都可能見不到皇帝一面,更遑論「逆襲後宮」、「母儀天下」,和皇子們談一場「甜甜」的戀愛了。

從有限的史料記錄看,封建王朝後宮宮女們的生活,要遠比我們想像的無聊得多、苦楚得多、悲慘得多。

最近,我特意搜集到了一些關於唐朝宮女的研究史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縱觀唐朝歷史,在位時間最久的唐玄宗,其妃嬪數量在唐朝諸帝中最多。《新唐書·宦者傳》記載:

玄宗承平,財用富足,志大事奢,不愛惜賞賜爵位。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宦官黃衣以上三千員,衣朱紫者千餘人。

唐玄宗(685-762)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三個問題:

  • 宮女們都來自何方?
  • 宮女們的最終歸宿在何處?
  • 宮女們的愛情,

這麼多的宮女,都來自何方?

唐玄宗的後宮「宮嬪大率至四萬」,其規模可謂「空前」。她們都從哪裡來?根據史料記載,其來源大體有以下四種途徑:

1)採擇

「採擇」是「充實」後宮宮女「隊伍」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簡而言之,皇帝通過派遣使者(花鳥史、教坊史等,多為宦官)的方式,「徵集」民間女子入宮。

「徵集」的標準,主要以容貌為主。她們入宮以後,全面負責服侍皇帝以及各嬪妃的生活起居。

到了唐朝中後期。一些手眼通天的宦官,還會通過威脅、恐嚇和收買等方式,密令宮女充當自己的「臥底情報員」,刺探後宮嬪妃甚至是皇帝的一舉一動。

與唐玄宗形影不離的宦官高力士,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 via電影《妖貓傳》

元稹在《上陽白髮人》中,曾專門描寫了「採擇」的「全過程」:

天寶年中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

滿懷墨詔求嬪御,走上高樓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閣不得偷迴避。

良人顧妾心死別,小女呼爺血淚垂。

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宮作宮婢。

御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

宮門一閉不復開,上陽花草青苔地。

2)徵求

在唐朝,許多妃嬪都是通過「徵求」的方式被召入進宮的。「徵求」的範圍,以「良家(重臣、名將、大財主、大知識分子家庭)子」居多。而考察的指標,也涵蓋了「才、德、藝、貌」等多項。

對於尋常百姓家的年輕女子而言,根本就不存在被「徵求」的機會。

鑑於「選拔」門檻高,「徵求」入宮的女子得到皇帝青睞、「逆襲上位」的概率,比「採擇」來的宮女高出一大截。譬如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就是因為「太宗聞名」,以「才人」的身份被「徵求」入宮的。

武則天(624-705)

3)配沒

按照唐朝法律,朝中重臣犯重罪後,妻女多「配掖庭服役」。每一次大的朝廷「地震」,都有大批在政治鬥爭中落敗的官宦家庭的妻女,被「發配」到後宮。

《舊唐書》卷八九《狄仁傑傳》記載,「時越王貞稱兵汝南,事敗,緣坐者六七百人,籍沒者五千口。」

不過,因為這些「汙點」女眷多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其中不乏才藝雙全者,其文化修養要比「採擇」進來的普通宮女高得多。因此,她們「逆襲」的概率也會稍高於普通宮女。

如宰相上官儀被武則天所誅殺,其兒媳鄭氏及其孫女上官婉兒「沒入掖庭」,而上官婉兒後來以文才贏得了武則天的恩寵。

才華橫溢的上官婉兒,最終還是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4)俘獲

顧名思義,她們主要源自對內/外戰爭期間俘獲的「女口」。不過,相關的文獻記載少之又少。

宮女郝氏的墓誌中,有「往以要壘多虞,武周梟鏡,肅將誅討,蘭艾俱焚。被召入宮,尋蒙挽擢。然以七儀允備,四德斯圓,榮曜六宮,位參兩省」的內容。

史學家認為,郝氏有可能是唐軍與劉武周作戰過程中俘獲的「女口」。

5)外國或「四夷」的「進貢」

儘管正史中屢有記載,但數量比較有限。皇帝也多基於政治考量,謝絕這類「貢獻」。

唐太宗時,曾謝絕了「小弟」新羅的「進貢」的美女,拒絕了「小威脅」高句麗貢獻的美女。(關於唐朝與高句麗的恩恩怨怨,戳文章: )

宮女的最終歸宿,都在何處?

先皇去世、新帝登基,會按「常例」遣送出一批宮女。另外,年老體衰的宮女,也會被定期遣出宮。她們的最終歸宿,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葬「宮人斜」

因疾病、天災等原因,在宮中去世的年輕宮女,去世後都統一葬在宮人斜中。所謂宮人斜,亦稱宮人冢,是專門為宮女「準備」的「公墓」。

從考古學家們挖掘出的宮女墓誌看,大多「不知其名氏,不知其生平」,只有去世時間和一段程式化文字。

2)留在皇宮內

一些有特殊技藝的宮女(以女官居多),即便年老色衰,也會被長期安置在宮中,沒有「被遣散」的風險,去世後也能得到官方非常好的安置。《新唐書·宋若昭傳》記載:

元和末,若莘(宋若昭,中唐「宋氏五姐妹」之一)卒,贈河內郡君。自貞元七年,秘禁圖籍,詔若莘總領,穆宗以若昭尤通練,拜尚宮,嗣若莘所職。歷憲、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與諸王、主率以師禮見。

宋若昭墓誌拓本

3)安置於別宮

除了兩都(長安和洛陽)之外,皇帝還有其他巡幸之所,這裡都置有行宮別院。在這些行宮別院中,也要安置一些宮女。唐太宗就曾說過:「至於離宮別館,非幸御之所,多聚宮人。」

這些「別宮」的代表之一,就是「南臨洛水,北連禁苑」的上陽宮

上陽宮內部

白居易曾作政治諷喻詩《上陽白髮人》,通過描寫一位上陽宮宮女長達四十餘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後宮佳麗」們的悲慘命運: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4)出家為尼

出家為尼,主要是針對去世皇帝妃嬪的。從北魏開始,皇帝去世後,與其有實際夫妻關係的妃嬪,一般都集體出家,官方甚至還專門為她們修建了寺院。

在唐朝初期,也一直實行這種制度。

  • 如唐高祖死後,將開業寺改為靜安宮,安置高祖妃嬪;
  • 唐太宗去世後,高宗曾改崇德坊的濟度寺為靈寶尼寺,盡度太宗嬪御。

這些妃嬪出家,自然也要有大批宮女隨同出家,侍奉她們的日常生活。

一些年老力衰被「遣送」出宮的宮女,倘若沒有親屬可以投奔的話,也可以到這裡養老。唐肅宗在遣散宮女時,就曾指示「如無近親收養,散配諸寺安置,待有去處,一任東西」。

唐肅宗

5)發配陵園

儘管舊皇「龍駕歸天」,但在其陵園內,仍有大批妃嬪像平日一樣,「侍奉」這位死去的皇帝。這些可憐的嬪妃,被統一稱之為「陵園妾」。另外,一些失意或在後宮鬥爭中落敗的嬪妃,也會到這裡做「陵園妾」。

可以說,「陵園妾」與被「發配充軍」的罪犯別無二致。既然有被「發配」的落敗嬪妃,自然也少不了跟著「發配」過來的宮女。

6)死於內鬥

宮廷政變、後位之爭,都會牽涉到大批嬪妃的利益。一旦在後宮鬥爭中失敗,她們輕則被打入冷宮,重則身敗名裂、香消玉殞。儘管宮女不是主角,但必然有很多無辜的宮女牽涉其中,落得橫死陪葬的下場。

另外,史書上也有相關屠殺宮女的記載。譬如在玄宗平太平公主之亂、文宗廢太子等內部鬥爭中,都存在宮女被屠殺的惡行。

《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

7)「揀放」出宮

所謂的「揀放」出宮,就是「遣送出宮」。通常來說,將宮女「揀放」出宮,有以下幾個理由:

① 「收人望」

新皇登基後,都會「收人望」。除了大赦天下外,還會將一些年老色衰、身體情況不佳的宮女遣送出宮。譬如唐太宗、中宗、玄宗、肅宗等皇帝,在即位之初,都有遣返宮女的舉措,最多時曾達到3000餘人。

② 「敬天地」

在古人看來,特殊的自然現象,都是上天的「警示」。譬如旱災和洪澇災害,就是警告皇帝「拘女太多」,要「適可而止」。

在憲宗時,舉國大旱。白居易在對皇帝的奏疏中,專門提到了「揀送宮人」:

....臣伏見大曆以來四十餘載,宮內人數積久漸多。伏慮驅使之餘,其數猶廣。上則屢給衣食,有供億糜費之煩,下則離隔親族,有幽閉怨曠之苦。事宜省費,物貴遂情。臣伏見太宗玄宗以來,每遇災旱,多有揀放。伏望聖慈,再加處分。....

白居易

神奇的是,憲宗在採納了白居易的建議後,真的就天降大雨,旱情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③開源節流

初唐大臣李百藥,在《請放宮人封事》中就提到,「竊聞大安宮及掖庭內,無用宮人,動有數萬。衣食之費,固自倍多」。

李百藥(564—648)隋唐時期大臣、史學家、詩人,以人品耿直著稱,撰寫《北齊書》

④「立個好人設」

唐玄宗在詔書中,坦白了自己遣送宮女的初衷:「頃者人頗喧譁,聞於道路,以為朕求聲色,選備掖庭....欲止謗莫若自修。」

這些被遣送出宮的女子,大多會得到一筆「安家費」,所在官府也要出面,對她們進行有效的安置,避免她們被一些「輕薄之徒」所誆騙。

唐高宗

唐高宗在《放宮人詔》中,就一再強調:

所司依狀散下,歸其戚屬。若無近親,任求配偶。所在官府,存心安置,勿使輕薄之徒,輒行欺誘,空有竊貲之弊,便無偕老之託, 務加存恤,令遂所懷。

8)逃離宮廷

客觀地說,一個年輕弱女子,要想逃離守備森嚴的皇宮,其成功率幾乎接近於零。不過。在一些特定的場景,還是可以「跑路」的。

如中宗景龍年間,正月十五放宮女出宮觀燈時,就有不少宮女一出不復返。

宮女們的愛情

實際上,絕大多是唐朝人,是不希望自己家的女兒入宮的。

  • 武則天入宮時,「母楊,慟泣與訣,後獨自如,曰:『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
  • 楊貴妃初入宮廷時,「與父母相別,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為紅冰」。

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的背後,是封建專治統治者對人性的禁錮和扼殺。坦誠說,即使皇帝再「荒淫無度」,能得皇帝寵幸的依然只有寥寥數人而已。絕大多數出身底層的普通宮女,只能在宮廷高牆的陰影下虛度一生。

《步輦圖》中的唐朝宮女

這些如花似玉的妙齡少女而言,她們何嘗不嚮往愛情呢?可是,她們既不能獲得「龍顏一顧」,又被高大的宮牆隔絕在內,更不可能「為了戀愛而逃離」。

因此,這些可憐的女孩子,只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 對食:宮女與太監結成「名義戀愛」關係,這是宮女寄託感情最為普遍的方式;
  • 同性戀:儘管史料中缺乏與其直接相關的記載,但基於人情的角度,存在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一些宮女也會選擇「以物傳情」。天上的雲,湖中的水波、塞上的棉衣....都成為了她們的情感寄託。在唐朝流傳下來的紅葉寄詩、戰袍藏詩等「宮廷逸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紅葉題詩

在《本事詩》中,就有關於紅葉題詩的記載。

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遊於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明日於上遊,亦題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後十餘日,有人於苑中尋春,又於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可惜的是,故事到此就戛然而止了。

顧況的另一個身份,即白居易的「伯樂」

另外,唐朝戍邊將士的棉衣,有很多也是出自宮女之手,縫紉製作出來的。因為棉衣較厚,一些宮女便將自己的情詩縫在其中,以寄託自己的情感。

在《本事詩》中,也能找到相應記載:

(唐玄宗)開元中,頒賜邊軍纊衣,制於宮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徵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畜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兵士以詩白于帥,帥進之。玄宗命以詩遍示六宮曰:「有作者勿隱,吾不罪汝。」有一宮人自言萬死。玄宗深憫之,遂以嫁得詩人,仍謂之曰:「我與汝結今身緣。」邊人皆感泣。

邊關送友人

這些頗具傳奇色彩的記載,其「大圓滿」的結局固然讓人感動。但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歷代宮女,加起來足有數十萬之巨。即便上述發生的都是事實,能得償所願的也不過數人而已

所以,與其說這是「風流佳話」,倒不如說這是封建統治階級對普通年輕女性的無盡摧殘的具體表現!


當然,我們完全沒必要打著「違背歷史」的口號,對浪漫化、理想化甚至「魔改化」的古裝劇進行攻擊。畢竟,「影視作品」和「歷史事實」是兩個概念。

不過,我們千萬不要對封建社會中的「大家閨秀」、「貴族」、「後宮」等,產生主觀、片面、理想化的想像。在愉悅追劇的同時,也應該對影視作品背景下發生的歷史史實,多少要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說,這正是我撰寫此文的初衷。

相關焦點

  • 11部由宮女做主角的古裝劇:有的扶搖直上成皇后,有的卻功成身退
    曾幾何時,《誅仙》小說風靡全網,因為主角張小凡乃是一介資質平凡的草根,卻拾獲法寶燒火棍,從此屌絲逆襲,發光發熱。而縱觀現有的古裝劇中,也有許許多多以宮女做主角的電視劇,也書寫了一介平凡的草根女子傳奇的一生。有的扶搖直上九萬裡,也有的心向桃源功成身退!
  • 宮女變娘娘的前後對比照:魏瓔珞眉形變柔,聶慎兒驚為天人
    1、王政君《母儀天下》中的女主角就是家人子王政君,因為機緣巧合而獲得皇后和蕭育的幫忙,成功當選太子妃。太子登基之後,雖然沒有立馬冊封她為皇后,但過了不久依然給了她皇后之位。王政君從家人子變娘娘之後,氣質都一樣的優雅。2、鄭兒
  • 宮女變娘娘的前後對比照:魏瓔珞眉形變柔,聶慎兒驚為天人
    1、王政君《母儀天下》中的女主角就是家人子王政君,因為機緣巧合而獲得皇后和蕭育的幫忙,成功當選太子妃《延禧攻略》中,女主角魏瓔珞一開始就是個懟天懟低天不怕地不怕的牛逼宮女宮女衛嬿婉還尚存一絲清靈,娘娘衛嬿婉就變得眉飛色舞得意忘形了。
  • 後宮真的存在逆襲攻略嗎?別妄想了,那都是電視劇騙你的
    比如古代的後宮世界就遠非電視上所呈現的那樣簡單。真實的後宮等級森嚴,即使有爭寵發生也不可能像電視中表現得那樣誇張。後宮之人的生活也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輕鬆,他們都生活在一套枯燥而又刻板的制度之下,所有人甚至皇帝的行為都要受其制約,並不能任性而為。
  • 母儀天下三美現狀:一嫁「小唐僧」,一淡出娛樂圈,一放飛自我
    哪裡有什麼母儀天下,到頭來僅是一個普通女人,她能做的,便是堅強地活下去。 一、沒有城府的馮媛 和尋常的宮廷劇一樣,《母儀天下》裡的主角們也曾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好姐妹。 其中,王政君的真心朋友馮媛,則無意間捲入後宮。她是一個長相一般的家人子,進宮多日也未曾受到寵愛。當王、傅全入住太子宮時,她還是一個伺候在旁的宮人。
  • 《乾隆後宮之令妃傳》:群像突出的古裝大女主IP,宮女成為皇后的逆襲之路
    故事題材具有商業性:宮鬥題材生動刻畫了後宮女子的生活,這些可憐可敬可愛的女子充分滿足了觀眾們尤其是女性觀眾的獵奇心理,擁有強大的受眾基礎。 人物設定有新意:魏紅顏原本只是一個本分的小宮女,出於種種無奈被捲入了權力爭鬥的中心,人物生動立體。
  • 《後宮甄嬛傳》中的幾名宮女,傳說中的豬隊友,個個沒有好下場
    《後宮甄嬛傳》中的幾名宮女,傳說中的豬隊友,個個沒有好下場自多年前起,宮鬥劇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火爆的影視題材,這個題材的香港劇就拍得非常出色,有著《金枝欲孽》與《宮心計》兩部戲坐陣,觀眾看得直呼過癮。當然了,這部講述了後宮女人的奮鬥史,自然也少不了要有一些為主子出謀劃策,奔走實行的宮女了。這部劇中也有一些宮女完全就是傳說中的豬隊友了,不但不能幫主子出力,甚至還蠢到拖了主子的後腿。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那些《甄嬛傳》中的豬隊友吧。比如說頌芝,頌芝是華妃的貼身宮女,卻不是一個聰明識大體的宮女,雖然中心耿耿但卻膽小懦弱,唯唯諾諾。
  • 清朝後宮妃嬪一年的俸祿是多少?級別不同俸祿不同
    皇帝等貴族群體自然不用多說,也能取得其。但即便是普通家庭也有存在一個丈夫多個老婆,有正妻子、側室妾婢的情況。  皇家自然在這一點就更加的明確,有著相關的後宮制度,有明確的分工。我們通常以「三宮六院」來泛指皇帝的後宮。後宮制度從西周開始就逐漸產生,有正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共 121人的后妃制度的說法。
  • 令妃宮女出身,卻能成為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她幫了很大的忙
    令妃此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一介宮女一步步當上了皇后,兒子還當了皇帝,很是勵志,出現在許多宮廷電視劇中,例如:《還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眾所周知,清朝皇室特別重視血統門第關係,除了前期要借蒙古的勢力,皇后跟高位妃嬪都來自蒙古,但從康熙時期開始,就都出自滿族大戶。
  • 女主是宮女古言小說:後宮如井,深不見底,草根女主人微言輕
    推文,九九是認真的!關注九九,告別書荒。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女主是宮女古言小說,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以身飼龍》作者:葛巾<文案簡介>常言道,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宮裡,就是個水深火熱,一不留神就小命不保的地兒。走在刀尖上,趙樸真和他第一次見面,就差點被滅口。
  •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清代宮女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苦楚?
    《禮記·昏儀》說:「古者天子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事實上,帝王的女人不僅僅是這些,只要被皇帝看上,哪怕是宮女也能成為妃嬪。不過,清代的帝王比較節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哪個皇帝臨幸宮女的。清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入關後吸取明亡的教訓,杜絕宦官幹政。
  • 一入宮門深似海,皇宮宮女最多時達數萬,且大多為民間「良家女」
    古代皇宮之中,除了皇帝和後宮嬪妃之外,通常還擁有數量龐大的太監和宮女,他們負責照顧皇帝一家的衣食起居和皇宮的日常管理。那麼這些宮女又是從何而來呢?在漢朝以前,宮女大多來源於戰後的女俘,而漢朝之後到清朝之前,則主要由朝廷從民間選拔出的良家子,清朝則來源於內務府包衣佐領下的女子。
  • 都市後宮文,超級兵王回歸花都,桃運不斷,極品御姐總裁紛紛入懷
    那麼小編也是一樣的,小編最喜歡看都市後宮小說了,我覺得這個類型的小說對於我們平時乏味的生活可以打發時間,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3本都市後宮文,超級兵王回歸花都,桃運不斷,極品御姐總裁紛紛入懷!這三本都市後宮文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 推文:表達無能的帝王,對一心要出宮的宮女,只能把她禁錮在身旁
    今天來推一波帝王VS宮女系列的古言小說,後宮三千弱水,你這一瓢最對味,《皇家寵婢》《朕的司寢女官》《宮略》驚豔來襲,喜歡的書友可不要錯過~第一本 《皇家寵婢》 作者:假面的盛宴【短評】重生文,後沉靜心狠無法信任他人但超寵男主的小宮女女主 x 表面歲月靜好實際是黑芝麻餡的裝瞎裝精分腹黑六皇子男主,重活一世,秦艽只想守在六皇子身邊,當那個一直替他更衣疊被的小宮女,卻在深陷白月光情網同時,發現很多事並不如上輩子認為那樣。
  • 《母儀天下》飛燕合德:可憐、可恨、可悲、可嘆,訴不盡浮生幾何
    電視劇《母儀天下》,是以史上最長壽的中國封建社會皇后王政君為主線,漢朝絕代美人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倆為副線編纂的一部西漢後宮爭權奪利的故事。雖然王政君一生的故事是該劇主線,但印象深刻的還是由佟麗婭和郭珍霓飾演的趙氏姐妹。
  • 《步步驚心》從「十三妹」到宮女領班,若曦在職場如何逆襲開掛?
    如若剝離角色本身,來看若曦還是宮女時的經歷,卻能發現當時的"步步驚心"所在。畢竟對於宮女而言,皇宮就是加強版的職場,容不得試錯。但以若曦的性子,又是如何能順利從眾多"模板"宮女中脫穎而出,成為宮女"領班"呢?敲黑板,關於宮女若曦的職場之路,逆襲必備技能開講啦!
  • 太后呂不韋後宮約會,宮女小向冒死密報,《王者天下》後宮篇(2)
    回到現在,嬴政講完了自己的故事,而聽過這些的侍寢宮女小向對他的崇拜更上了一層,以前她還敢說自己喜歡大王,但是現在知道了紫夏的事情後,她又怎能跨過大王心裡如此重要的存在呢?這一年,即始皇五年,秦國終於發動了對魏國山陽一帶的大規模作戰,秦軍出動總人數二十萬,總大將是秦軍中資歷最老的將領,人稱【白老】的蒙驁。
  • 《如懿傳》宮女阿箬的作死之路
    深宮,被捲入者沒有真正的勝方,最後都被深宮吞沒,這是一部後宮女人的輓歌。開播至今,《如懿傳》各種陰謀逐步浮出水面,人物矛盾全面升級,網絡口碑也在逆襲當中。前期的如懿由於跟乾隆是青梅竹馬,一度也被點位嫡福晉,所以從潛邸開始就一直是大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 《娛樂春秋》:娛萬民以安天下,樂逍遙以遊江湖,一本後宮文的扛鼎之作!
    荒仔詳評:前一段時間荒仔推過這個作者的小說,作為後宮文的扛把子,本書是近幾年來誠意滿滿的後宮文佳作!男頻後宮文經過10多年不少人的推陳出新,各種模式、各種套路幾乎發展到了極致,但幸好還有我們的姬叉大佬,另闢蹊徑開創了後宮YY文的新紀元。
  • 她真的是宮女逆襲嗎?
    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大家對劇中魏瓔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逆襲之路表示驚嘆,看著實在是過癮,而魏姐也憑藉著過人的手藝和機智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在紫禁城那樣一個勾心鬥角每天都有人淪為戰利品的環境中,魏瓔珞的逆襲之路被大家稱為「開了掛的人生」在劇中,魏瓔珞憑藉一己之力,打敗了所有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