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無終始,善行不怠,世上無物無不可愛。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關乎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
貧苦的村莊培養出一個北大的博士,似乎是夫妻倆一輩子的榮耀,只是那個孩子,在生活和家庭的壓力下背負了深深的沉重。
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孩子就像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生命的奇蹟,無論生活的好壞,都會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而對於子女來說,無論是情感還是倫理的要求,贍養父母都是最重要的責任。
可是有這樣一個人,即便是在媒體的滔天討伐中依然不願意回國見父母一面。
王永強,是一名從小村莊裡走出來的博士後,他面對得了癌症的二十年未見的母親,依然不回國相見,而是告訴媒體和朋友不要打擾。
清官難斷家務事,在了解了更多王永強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之後,才真正感覺到王永強的心酸。
這位出國消失二十年,拒見患癌父母的博士後王永強,並非忘恩負義。
年少優秀 備受盤剝
永強,永遠強大。名字很普通也很樸實,也許在王永強出生的時候,父母對他真的寄予過深深的厚望。
王永強出生在1969年,家裡有三個孩子,在王永強的前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似乎生活的重擔不應該承擔到這個年齡最小的孩子身上,但是哥哥有小兒麻痺,生活行動都是個問題,家裡要養一個病人,花銷自然就更多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真的沒錯,生活的壓力根本無關年齡。
這為本就貧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所以這個最小的弟弟要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但是似乎父母並沒有心疼這個小兒子,對王永強的開始了無止境的盤剝。可能對於王永強來說,最難過的就在於付出了,仍然看不到愛。
那個時候家裡窮困,但是王永強卻學習很好,第一名的位置基本上為他所準備,也許從那個時候他就想著用知識改變命運和未來。他的努力是有成效的,終於考上大學,每個月能拿到四元錢的補貼。
也許現在的四元錢不算什麼,但是在那個年代,對於生活艱苦的王永強來說,算是看到了自己用努力換來的一些成績。
然而王永強的父母要求王永強將每個月這一點的補貼都要上交給家裡,為了維持家裡的開支和生活,王永強答應了。
勉強也不能抱怨,因為那是家,出生的地方,開始的地方,似乎這一輩子都要肩負起的責任,沉重的讓王永強喘不上氣。
然而父母卻十分不滿足,從王永強上學開始,家裡就非常希望王永強輟學,輟學之後早早地為家裡分擔,王永強忍受了下來。
不僅成績優秀,而且為了上高中還要自己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學校,山高水遠,來來回回的上學路一走就是好幾年。家裡不願意讓自己上學,王永強就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讓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要知道賺錢不能看眼下,要記得投資自己,這一點王永強想得通透。
走入社會,再遭挫折
到了大學,王永強選擇繼續在學位上有所成就,於是考上了研究生。
這個時候王永強的補貼增多,漲到了72元錢。成人的王永強也為自己的將來做了考慮,他和家裡商量留一些錢自己攢著,以備將來。
沒想到慘遭拒絕,而且家裡對於王永強自己攢錢的想法,進行了無情的謾罵,在他們的要求下,王永強不得不將所有補貼上交到家裡。
家裡沒出力,反而儘是索取,這樣的做法,在王永強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但這並不算結束。貧窮的家庭能有一個大學生,這對父母來說就像是以為擁有了可以有求必應的寶物。
在他們的眼中,只要自己供王永強成才,讓他進了城當上了大學生,王永強就能在城市裡無所不能,吃香的喝辣的。
父母以為自己了解孩子,而孩子也以為自己了解父母,其實都不是。
他們遠遠不知道王永強的艱辛,而王永強的困難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不願意幫助家庭的自私。
於是,他們要求王永強在城市裡,給自己的哥哥找一個得體的工作,讓這個患病的哥哥能得到王永強的照顧。
父母又十分好面子,答應了親戚,讓王永強幫助親戚家的孩子,以非常低的成績進入自己自己心儀的大學,可是,這對於一個剛剛在城摯站住腳的年輕人來說,十分困難,但是父母就是認為王永強不願意為家裡付出。
成家立業,被迫離婚
王永強的學習能力非凡,最終考取了北大的博士,而他的工資也上升到了一百二十,對於一個成年男性來說,自己掙的錢拿出來自己存一些應該十分正常,但是家裡面仍然不滿足,分取了很多。
似乎這最後的稻草都被父母狠狠地攥在手心,一個人如果做什麼都需要任人擺布,他一定不快樂。
就在這個時候,王永強提出了結婚,對象是教授的女兒,兩個人商量後決定前往日本,但是父母得知了這個消息後,覺得失去了支撐,要求王永強把全家帶去日本。
這對這對新婚夫婦來說實在是有些為難,兩個人到了日本並不是去度假,在舉家出國實在是困難,為此,王永強再三發誓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寄錢。
但是這場婚姻還是在家人的逼迫下走到了盡頭,王永強還是被迫和妻子離婚,隻身在國外的他幾乎萬念俱灰前往美國,自此和家裡失去了聯繫。
據悉,王永強的親人說這其中確實有隱情,這讓很容易就才想到父母對王永強的盤剝。在整件事中,王永強從最初的接受、到反抗、再到最後的沉默,這其中的辛酸外人自不會知。
如今母親患了癌症,在醫院裡的時候喊著這個自己二十年未見的兒子,心中不知是後悔還是埋怨還是痛恨。
這件事在報導之後引發了軒然大波,網友們的評價中有覺得王永強給北大丟臉,有覺得王永強不孝順的,有覺得王永強的父母做得太絕……對於這些聲音,在國外的王永強說出了「勿擾」、「清官難斷家務事」。
不能與原生家庭的和解,對於王永強來說,也並非是好事,但是似乎就是有打不開的心結,王永強仍不願意回國。
人的一生都有無法和解和忘記的曾經,橫亙在心裡的傷疤往往都是最親的人帶來的傷痛,那傷口越來越深。
即便是最後在周圍建上城牆,本想著刀槍不入,沒想到那最親近最愛的人很容易就跨過了防範,走近傷口,再給予重創,經此反覆。
而每個深夜在心裡獨自修復「城牆」的樣子,似乎自己都會自嘲一句真的是狼狽至極。所以,人與人之間無論是什麼關係都要相互尊重,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