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三十而已》的豆瓣評分跌到了7分,很多人覺得爛尾:王漫妮天生貴人命,林有有像個工具人,顧佳太慘,陳嶼和梁正賢的轉變莫名其妙,鍾曉芹的開掛是祖墳選得好……
然而這些不合理,絲毫不影響它的熱度。
為什麼三十歲女性這個話題能引起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如此多的共鳴?
因為我們站在一個尋找自我、改變自我的節點上,內在的蓬勃與外在的強壓形成了激烈衝撞,幻化為一朵朵藍色煙花,既危險又美妙。
而女性個體之間,本質上是互相成就的。無論戲裡戲外,女孩和女孩互助,女性成就女性,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永恆話題。
《三十而已》的主線是顧佳、王漫妮、鍾曉芹三位女性,但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把戲裡戲外的30+女性串起來看,故事更精彩。
首先說說顧佳。
「顧佳輸沒輸」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只說我的結論:顧佳輸了。她過去所堅信的那個世界已經崩塌,KPI一塌糊塗。
很多人覺得「輸」是一個壞詞,我覺得對於成年人來說,輸是一種成長;輸,意味著與過去的自己告別。
曾經的顧佳,追求完美的愛情、婚姻、生活。她像一個婚姻工程師,把丈夫許幻山從普通的煙花設計師,打造成煙花公司老闆;為了完美的家庭而選擇躲在許幻山身後,做他有力的後盾。
這種角色錯位,導致士兵趕鴨子上架做了將軍,能力夠不上,內心很壓抑;真正適合做將軍的,卻不得不每天躲在家裡收拾前線的爛攤子。
曾經的顧佳,雞血滿格,凡事要跳著向上夠。
為了讓孩子讀好幼兒園,夠上豪門太太圈,她不惜選擇超出家庭支付能力買大房子,使家庭的資金鍊處於緊繃狀態,犯了經商的大忌。
因為堅信只要進了太太圈,就能遇到貴人、掌握稀缺資源,顧佳沒有任何防備心地從李太太手裡買下了茶廠,結果發現是個大坑。
曾經的顧佳,自認「人間過綠器」,霸氣地狙擊了給許幻山送桔子的李可,卻沒能防住任性的林有有。
顧佳的遭遇告訴我們,女人能自己做的事業,千萬別拱手讓人,因為你以為的家庭共同致富,可能是人家富了把你甩了;你以為的彼此成就,可能只是單方面的犧牲。
最後,顧佳離開太太圈、賣房還債、送走林有有、告別許幻山,帶著許子言去了茶廠,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她在前一個戰場輸得徹底,卻在後一個戰場,更加踏實地站起來了。
在商場推銷茶葉的時候,顧佳遇到王太太,王太太看顧佳辛苦,問要不要介紹幾個超市經理給她,顧佳斷然拒絕。
曾經的顧佳,相信人脈、圈子、老公、資源,如今的她,只信自己。
這場輸,讓她終於從一個懸浮的顧佳,變成了腳踏實地的顧佳。王太太說的好:這女人有多狠啊,不是看她能夠得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多低。
一部劇,有一個好角色不容易;一個演員遇到一個好角色同樣不容易,是顧佳成就了童瑤,也是童瑤成就了顧佳。
在顧佳之前,很多人不知道演員童瑤,甚至叫不上她的名字,只覺得長得像章子怡。
其實童瑤是一個演技被嚴重低估的女演員。
《如懿傳》裡,她把人設並不討喜的高貴妃演出了讓人恨不起來的「奶兇」和幼稚。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即使出身高貴的女性,也不得不為男人而戰,在宮鬥的漩渦裡,耗盡最後一點光與熱。
《大江大河》裡,童瑤飾演為了弟弟放棄讀大學的農村姑娘宋運萍。
宋運萍身上,既有護弟弟周全的柔情似水,也有在命運的大潮裡起起伏伏的執拗與堅韌。可惜這個角色下線太早,留給童瑤的表演空間不夠。
演《如懿傳》的時候,童瑤特別喜歡周迅的表演,把周迅之前的作品都翻出來看了一遍。
去年,兩人再度合作女性題材劇《不完美的她》。童瑤演周迅的閨蜜,一位人美條順還捨得給朋友花錢的霸道總裁。這個角色的氣場,接近於《三十而已》的顧佳。
說起童瑤,可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童瑤生於1985年,17歲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戲,大學一年級接演了電視劇《林海雪原》。
童瑤意氣風發的18歲被淹沒在一段撲朔迷離的醜聞裡。
2003年12月,老戲骨張國立的兒子張默打人的新聞,上了各大紙媒和門戶網站,被打的正是童瑤。
被打5天後媒體採訪童瑤,童瑤全身多處青紫,眼睛淤血。
當時張默將童瑤從宿舍樓上喊下來,從宿舍樓拖拽到操場上,又從操場的沙坑拖到了校門口,試圖將童瑤帶離學校,童瑤雙手抱住校門口的鐵欄杆,被打得意識模糊,再醒來已經在學校醫務室了。
張默打人事件,牽出了後來中戲表演系的主任黃定宇。
一種說法是童瑤為了外出拍戲,被時任表演系系主任的黃定宇潛規則。但現在回頭看當年的新聞,童瑤指證黃定宇是利用職權實施「性侵犯」,而不是什麼潛規則。
「性侵犯」因多在私密空間發生,本身就有定罪難的問題,加上童瑤指證的時候,距離「性侵犯」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年,取證更加困難。
最終公安機關認為證據不夠,黃定宇被取保候審,此案不了了之。
與黃定宇的關係發生在童瑤大一的時候,後來童瑤跟張默談戀愛,喜歡張默的理由是他敢跟黃定宇頂撞。
張默打人後,童瑤替張默求過情,希望張默能繼續留在中戲讀書。後來輿論發酵,張默被開除。
不過,身為星二代的張默,星途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被中戲開除後,很快進組拍戲,直到2014年吸毒被抓,張默參演了近四十部影視作品。
按道理,無論性侵、潛規則還是打人,首先應該被指責的是施暴方。但按照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律,被指責的通常是女性。無論東方文化的「紅顏禍水論」還是西方文化語境下的蕩婦羞辱,女性永遠是先被打倒和最難翻身的那一個。
因為這個事件,童瑤在娛樂圈也成了一個特別的存在——特別低調、小心翼翼。
可以想像一位女性經歷這樣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重新站起來。童瑤最正確的選擇是從沒有放棄在表演上的努力——女人身上,不能被別人拿走的真本事,才是她的本命。
童瑤的人生跟顧佳有一點相似,都是高起點、心氣高,經歷了大落差,慢慢找回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
我相信童瑤是真的熱愛表演,不然你沒辦法解釋為什麼嫁了有錢人的她,願意在各種配角中進行嘗試,無論戲份多少,有戲演就開心。
2013年,有人拍到童瑤與比她年長17歲的投資人王冉在一起,知情人說兩人已經相戀3年。
當時王冉任博納集團財務顧問,而童瑤加入博納後,也主演了《臺北飄雪》、《最長的擁抱》,可惜戲沒紅,人也沒紅。
2019年,童瑤與王冉結束了9年的愛情馬拉松,選擇在義大利古堡結婚。
投資人王冉是北京人,哈佛商學院MBA,早在1995就開始做小型金融公司,如今名下有15家企業,轟動一時的壯舉是為樂視融資80億。
王冉如今在微博上也有460萬粉絲。
娛樂本質上是生意。童瑤的翻紅,當然離不開王冉這個貴人靠山型的男人,但這似乎也沒什麼問題。結婚不就是為了強強聯手嗎,不然圖什麼,圖要做家務,圖要生孩子?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顧佳這個人物演不好容易成為讓人反感的「聖母白蓮」。
這個角色的成功,一方面因為童瑤身上有非常具有現代感的強大氣場,這種氣場,屬於《傲骨賢妻》,屬於《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它使人物身上的柔軟變得珍貴與合理了。
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不會覺得這樣的女人在受氣,她像一根可屈可伸的彈簧,應了亦舒師太說的,做人頂要緊的是吃相好看。
可見,在女性覺醒、女性題材的作品越來越容易吸引公眾注意的時代,一個女演員,長著一張不被欺負的臉有多重要。
顧佳與童瑤,是角色與演員的彼此成就,也是女性與女性之間的心靈相知。我相信童瑤是真的把自己交付給了顧佳,才讓這個角色引發了巨大的共情和討論。
最後說說佟麗婭。
可能很少人知道佟麗婭與童瑤有一段「新閨蜜時代」。兩人都是中戲畢業,當年佟麗婭結婚,伴娘團裡有童瑤。
讓佟麗婭與陳思誠結緣並走紅的作品《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版首映的時候,童瑤也到場慶祝了。
兩人還一起拍過雜誌大片。
姐妹花因何漸行漸遠是個謎。
近幾年,佟麗婭與童瑤幾乎沒有什麼交集,好朋友是跟她外貌相似度90%的董璇。
顧佳這個角色,原來定的是佟麗婭,佟麗婭連官宣都參加了,站的C位。
劇組官宣微博,正文江疏影在佟麗婭前面,@明星的時候,佟麗婭在江疏影前面。作為端水哥,可謂煞費苦心、殫精竭慮。
當時劇透顧佳這個角色會遇到老公出軌,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戲份最多,是一番,雖然是平行女主,但顧佳算女二,粉絲一聽就不樂意了。
要說粉絲撕起正主來,比親生爹媽可狠多了,直接罵佟麗婭「綠帽子戴上癮」了。
佟麗婭開始還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解釋「網絡上流傳的角色人設和我看到的劇本內容有偏差」,但粉絲並不買帳。
過了不到一個月,佟麗婭宣布辭演《三十而已》,這事兒才算平息。
當時確實沒人看出這部劇能火,現在火了,很多人說佟麗婭後悔,倒也大可必。
佟麗婭辭演,只能說有遺憾,但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個選擇,既成就了《三十而已》,也成就了童瑤,同時放過了她自己。
羊哥不想討論佟麗婭的演技適不適合顧佳這個角色。可以肯定的是,佟麗婭如果演,一定呈現的是與童瑤版完全不同的顧佳。
但因為她沒演,你就沒辦法做比較,說哪個版本的顧佳更好。
單從佟麗婭自己的生活來說,不演肯定是對的,有網友戲稱,佟麗婭辭演,是救了陳思誠。
在百度輸入陳思誠,前三個關聯是陳思誠佟麗婭、他們什麼時候離的婚、陳思誠出軌門照片。
婚前,陳思誠有很多驚世駭俗、狂妄藝術家的言論。
比如「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來自於女人,他們希望擁有更多的女人,漂亮的女人。」
還質疑過一夫一妻是否正確。
婚後,陳思誠先後被拍到與其它女性牽手;
以及在酒店,穿浴袍讓女性進入房間。
陳思誠解釋「談劇本」,佟麗婭的回應是「真不是什麼大事,大家散了」。
夫妻之間怎麼選擇,是兩人的自由,只要本著公平、知情的原則,開放式婚姻關係同樣可以成為一種婚姻形態。
按道理,他人不應該有任何道德綁架。但這只是一個理想的狀態,尤其當你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時候,人們當然希望看到名人夫妻專一、深情,是愛情的楷模。
出軌門後,佟麗婭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與成長,很少談及家庭生活。《三十而已》這樣的家庭倫理劇,會很自然地讓大家將角色與演員的生活聯繫在一起。
「角色不要上升到演員」,哪怕每天喊都沒用,人們在主觀情感上,還是會由角色聯想到演員自己的生活。
佟麗婭如果演顧佳,首先她會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許幻山出軌劇情一出,陳思誠就得被陪綁上熱搜。
這種壓力會極大地影響演員的發揮。雖然演員都想紅,想有熱度,但誰願意自己家床底下那點事兒天天被別人拿出來嚼?
其次,顧佳在劇中的人物設置是發現許幻山出軌,第一時間說離婚,如果佟麗婭演,一定會有觀眾道德綁架佟麗婭,甚至「佟麗婭學學顧佳」將是一個熱搜預訂。
對佟麗婭來說,冒這樣的風險去選擇一個角色,沒有必要。任何一個成年人,事業固然重要,生活的寧靜與平衡其實更為重要。
不管佟麗婭與童瑤還是不是好朋友,童瑤都應該感謝佟麗婭成全了她與顧佳的緣份。
讓適合的人去演適合的角色,讓更多的熟女劇成為爆款,30+女演員的春天才會到來,這是我想看到的;女性之間,無論角色與演員還是演員與演員,彼此成全,像伍爾夫筆下的優美句子「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也是我想看到的。
女人三十而已,拎得起,放得下,不討好、不畏懼,這就是「我們的故事」。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