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被名伶收養12歲入行,一年32部電影,部部片酬可買一條街

2020-08-28 娛情社

影史上有不少傳記類的影視作品,甭管演技如何,第一要素肯定是外觀。

這個「外觀」可以是神似,也可以是形似。神似的代表作個人覺得當屬麥當娜飾演的貝隆夫人,而形似的當屬張可頤飾演的陳寶珠

雖然電視劇《難兄難弟》自稱虛構,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這演的正是上個世紀60年代大紅大紫的四位大明星:謝賢、呂奇、蕭芳芳和陳寶珠,尤其是和陳寶珠相似度80%的張可頤。

當年在選美比賽中算不上太搶眼的張可頤也正是因為神似陳寶珠才得到TVB的力捧,從而成為港劇的生招牌。

不過即便是再神似,也不會是寶珠本珠,兩個人的生活軌跡也沒有絲毫相似之處。1970年出生的張可頤1989年出道,演過戲唱過歌依然默默無聞,1994年她參加香港小姐,因為可塑性強又長得像陳寶珠,成為無線電視合約藝人,1997年因為主演《難兄難弟》,獲得萬千星輝賀臺慶最佳女主角提名,說張可頤演藝事業上的成功,初期算是沾了陳寶珠的光,對吧?

二十來歲就挑大梁,這點倒是和陳寶珠頗像,論演技,張可頤演技也不錯,尤其是中年時參演的《金枝欲孽》,雖然是配角,但印象分不比主角少。

不過,《金枝欲孽》後,張可頤患上甲狀腺疾病退居幕後多年,交往的男朋友也分手,直到今天已經50歲的她依然單身,種種經歷已與陳寶珠千差萬別。

陳寶珠,1946年出生,她本名何佩勤,貧困的家中有16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8,4歲時被粵劇名伶宮粉紅與丈夫陳非儂收養。陳寶珠自小就喜歡唱戲,宮粉紅與丈夫陳非儂體諒她身體不好,初時也不怎樣嚴格訓練她,但陳寶珠天賦聰明,悟性極高,一點就透,尤其是念曲,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後來父母便教她唱戲,並讓她多學點武場,藉此鍛鍊身體。

為了加強寶珠北派武功根底,陳非儂效法古人「易子而教」之道,寶珠拜秦腔武旦粉菊花為師。粉菊花授十分嚴格,陳非儂初意是試試寶珠是否可以學平劇及北派功架,如果學不上也就算了,但陳寶珠不獨有武術天才,學習精神更可嘉,短短期間,已進步神速,極為粉師傅喜愛。

陳寶珠七歲登臺,與眾名伶同唱,不但不怯場,而且唱做俱佳。

雖然曾是粵劇名伶,但陳家生活並不富裕,陳寶珠小時候,家裡靠宮粉紅給別人做水袖及馬鞭過活,「在家裡常常一隻鹹蛋配一餐飯。我好想喝汽水,吃一碗雲吞麵也很難實現。爸爸愛吃的牛肉米粉也要一元五角一碗,我沒有錢買來吃,每次就站在爸爸身後看他吃,他吃不完我就趕快坐下來吃個清光。」宮粉紅的性格也並不好「小時候媽媽好嚴肅,她性格外冷內熱。那時候我覺得她好兇,不敢親近她。」小孩子有時候表現的特別優秀,其實是想更多的獲得父母的眼光吧。

1957年8月,」孖寶劇團「開鑼」,兩個「臺柱子」就是陳寶珠以及粵劇演員梁醒波的女兒、另一個「寶珠」。

1958年宮粉紅安排12歲的陳寶珠加入電影公司,並擔任女兒的經紀人,從此女兒的片酬全部交給宮粉紅打理。

陳寶珠的走紅也並非一蹴而就,她入行初期先後參演了《黨軍教練》、《雨過天青》等電影的拍攝。

隨後陳寶珠經常參與一些戲曲電影和武打電影的拍攝,由於經常在電影中飾演一些反串角色,她也憑著帥氣俊朗的裝扮,獲得了不少影迷的喜愛。

陳寶珠的事業巔峰期是在60年代,1959年她與另一位師傅任劍輝「任姐合演了自己的粵語片處女作《教子逆君皇》,自此之後,陳寶珠這個名字便開始印在影迷的腦海裡。

6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一半兒屬於帶著濃厚的上海氣息的新興電影業,另一半則牢牢地把握在粵劇名伶的手心。當粵劇正旦出身的陳寶珠,因緣際會又做了電影明星,整個香江的文化視線,就隨著她的一舉一動轉移。

1965年間,寶珠獲選為粵語十大明星之一,與師傅任姐同時受賞,從此連續幾屆的十大明星,她都榜上有名,可想而知受歡迎之程度。但辛苦也是相對的,陳寶珠片約不斷,以十天一部電影的頻率,日拍夜拍要在片場睡,無法回家,胡楓曾形容陳寶珠:「那天早上我在隔壁廠收工,都天亮七點,經過廠見到陳寶珠,她辛苦到哭了!那個時候天氣好熱,她應該捱了好多晚通宵,又束起頭穿古裝,的確好辛苦,我就安慰她,叫她不要哭啊!」

一九六六年開始,陳寶珠更被冠以」影迷公主「的美譽,片約有增無減,直到六八年間已拍了百多部電影,且大都是擔任主角。在這裡要提一個蕭芳芳,在電視劇《難兄難弟》中,程寶珠和邵芳芳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現實中,陳寶珠不但與蕭芳芳是好友,還是義結金蘭的異性姐妹。

當時香港娛樂圈有七位自小便相識、同樣是童星出身,也曾紅極一時的女演員,為了互助,這七位女演員便結成了當時赫赫有名的」七仙女「。1964年,於尖沙咀的金冠酒樓舉行結拜儀式,場面非常盛大,單是記者及製片商已把酒樓擠得水洩不通,在門外等候的影迷更不計其數。

每逢有「七公主」出席的活動,一定會有大批影迷聞風而至,其中以陳寶珠及蕭芳芳的影迷最為瘋狂,有時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影迷甚至做出一些攻擊對方的行為,把對方偶像的相片撕爛,令寶珠及芳芳甚為尷尬,卻絲毫無損七公主姊妹間的情誼。

前排由左至右依次是薛家燕、馮寶寶、王愛明,後排由左至右是沈之華、蕭芳芳、馮素波、陳寶珠。

陳寶珠與蕭芳芳則是這個」組合「中最搶眼、以後風頭最勁的兩位,而且都是粉菊花的高徒。兩人的發展堪稱齊頭並進,只不過倆人都沒有在娛樂圈過多的停留。

兩人都是影視圈的高產女王,蕭芳芳1960年主演第一部武俠片《青城十九俠》,至1966年,她已經出演了100多部古裝片,1966年轉型為時裝歌舞片演員後她又參演過上百部的影片。

陳寶珠1958年開始演電影,到她1970年離開影圈,她共拍攝了超過200部影片。

倆人都是因為拍戲耽誤了學業,雖說家長均為其請了美其名曰的」家教「,但實際上學習的時間不會太多,與同齡人的校園生活更是沒享受多少。

60年代是香港武打片的巔峰時代,60年代末期武俠片市場開始沒落,蕭芳芳和陳寶珠均選擇在1970年前往美國留學,1973年,蕭芳芳取得了大眾傳播學學士學位後回到香港。

她原本打算接母親在美國定居並繼續攻讀學業,但最終被臺灣導演說服去日本與秦祥林合作拍攝了電影。重返影壇的蕭芳芳開始嘗試不同類型的片種與角色,反倒愈加的一發不可收拾,演技飆升,獲獎無數。

陳寶珠在美國舊金山的成人學校攻讀,1972年間她回港渡暑假,邵氏影業公司以甘詞厚幣邀得她復出,由楚原導演拍攝了一部國語片《壁虎》。

與蕭芳芳不同,《壁虎》成為了寶珠的熒幕收山之作, 已經厭倦了沒完沒了拍戲的陳寶珠依然回到美國繼續學業,26歲的她終於開始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

哪個少女不懷春,明星也一樣。像《難兄難弟》裡演的那樣,陳寶珠年少時曾與呂奇有過一段懵懂的愛情,但是由於宮粉紅的及時阻止,這段戀情並沒有深入。「就算當年同呂奇交往,都只是因為有間公司籤我,而呂奇也都是那間公司的演員,那我拍的公司的戲,就自然一定是跟呂奇合作,叫做比較跟他交往多一點啊,跟其它一些演員就沒有那麼多交往,可能因為這樣,就談在一起了。我的媽媽是一個好敏感的人,她好擔心我們拍拖,她覺得如果我一旦拍拖,就會不會用心拍戲,所以不要說呂奇,只要有任何一個男人接近我,媽媽都會不開心,會第一時間阻止。」

《難兄難弟》中的李奇是TVB劇中少有的,從頭衰到尾的主角:幼時喪母,父親是殺人犯,唯一一個遠親叔叔一直看低他;沒錢吃飯,被房東掃地出門,流落街頭;好不容易當上男主角,開拍前又被老闆換成了好兄弟謝源;終於盼到上位,卻因抓小偷誤闖妓院,被記者亂寫,演藝生涯掉到低谷;運氣爆棚中了馬票?馬票卻丟了,他怕兄弟們說他獨吞馬票,只好跑路;熬到有人找他演新片,還是主角!沒想到是被人騙去拍尺度片……

電視劇雖然演的誇張,但也是有原型可查的,呂奇雖然沒有這麼衰,但是也沒差太多。如果換了旁人經歷過這種糟糕的童年、青年、中年後,就算不報復社會大概也會憤世嫉俗,但是呂奇就是一個超正面的案例。他在最窮的時候也是西裝革履,保持風度,面對現實最大的反抗也就是離開香港去了臺灣安靜生活,臨老還是一個精神帥老頭。

在呂奇活躍影壇的時期,他和陳寶珠合作過超過20部影片,被觀眾稱為「金童玉女」。

雖郎有過情妾有過意,但扛不住呂奇早早便已婚的事實,呂奇1960年,18歲時便娶了第一任妻子,兩人一直到1973年才離婚,如今呂奇的大兒子已有59歲;1987年呂奇再婚與凌黛結婚,自小的兒子今年才26歲。

陳寶珠避開感情,遠赴美國讀書,1974年她邂逅了在美念商科的楊佔美。

不久之後,兩人便傳出了婚訊,並且誕下了一子楊天經。

富豪與女星的婚姻大多會以離婚收場,1982年,陳寶珠與楊佔美離婚,離婚後的陳寶珠說打算為粵劇放棄愛情,並曾笑稱即使餘生繼續孤獨一人,也無怨無悔。

離婚幾年後,楊佔美因病去世,兒子楊天經由陳寶珠獨自撫養長大。

陳寶珠曾明確表示不希望兒子再進入娛樂圈,不過如今楊天經還是成了一名演員、主持人,2011年楊天經與吳文珊結婚,2012年7月30日,兩人在香港舉辦婚禮,劉德華、曾志偉等人出席了婚禮。婚禮當天小兩口就說在造人,不過至今仍沒有消息。

陳寶珠無事便與老姐妹們聚聚會,和票友們唱唱戲,倒是比以前有更多的機會看見她。

今年年初,有媒體曝陳寶珠呼吸系統出現問題,楊天經與一眾老姐妹力闢謠言,不過陳寶珠近期確實沒有露面消瘦了不少,畢竟已是70多歲的老人,芳華與愛情都已留在了過去的歲月裡。

我們常常感慨美人容顏易逝,歲月無情,其實歲月磨去的僅僅是我們的容貌,留下的更珍貴。熒幕上我們不過是失去了一個美麗的熒幕角色,但在熒幕外,蕭芳芳經歷過與謝賢、秦祥林的愛情糾纏,邂逅「香港才子」張正甫,找到了靈魂歸宿,執手至今;一生從未停止學習,推動電影行業發展之餘,獻身於兒童公益……功名利祿在她這裡顯得格外不值錢,她可以跪謝為慈善出力的人,她可以自毀形象插科打諢演繹各種形象,從不為錢出賣自己的形象……「活潑輕鬆地對待世間的浮華煙名」,雖受耳疾困擾幾近失聰,但在幸福家庭的包圍下依舊自信美麗。

陳寶珠雖然在愛情裡孤身一人,卻有最愛的兒子和粵劇時刻相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自己熱愛的粵劇事業奉獻……

陳寶珠待人真誠,事母至孝。陳寶珠小時候卻很怕媽媽,當年陳寶珠剛拍戲時經常捱夜,曾控訴宮粉紅經常探妹妹陳寶儀的班,但從來沒有安慰自己半句。其實母親也只是面上嚴厲,當年陳寶珠大紅大紫,賺到錢全部交給宮粉紅,宮粉紅不會買股票或做任何投機的生意,只是一有現金就拿來買房子,以1967年收入為例,陳寶珠這一年共演出了32部電影,每部片酬都高達2萬港幣,在當時的香港,5000塊可以買半棟樓……

而宮粉紅不懂理財,有錢就買成了樓,讓後來的陳寶珠20多年沒有工作也生活無憂。

宮粉紅年老時,陳寶珠常伴其身旁,逢陳寶珠演出,宮粉紅也會到場臺下觀看。

宮粉紅晚年行動不便,記憶力也大不如前,陳寶珠雖然工作忙碌,但仍堅持照顧養母起居,由刷牙洗臉、大小便到摳痰從不假手於人,二人因而被視為「模範母女」,這些閃光點都是臺上熒幕上我們看不到的。

生活絕非熒幕上那一點,這樣才是真實的真正的人生。早年很多明星選擇退下舞臺,就是為了能有自己的真正的生活。熒幕上的陳寶珠蕭芳芳之人代表的是香港的一個時代,而熒幕下的她們,堅強獨立如蕭芳芳,堅持淡薄如陳寶珠,各代表了一種對人生的態度。

陳寶珠在二十多歲選擇抽身離開,當然,張可頤選擇堅守熒幕,也是一種堅守和獨立,絕對沒有似伊能靜所說「很慘」的嫌疑。

相關焦點

  • 4歲被名伶收養12歲入行,一年32部電影,部部片酬可買一條街
    陳寶珠七歲登臺,與眾名伶同唱,不但不怯場,而且唱做俱佳。雖然曾是粵劇名伶,但陳家生活並不富裕,陳寶珠小時候,家裡靠宮粉紅給別人做水袖及馬鞭過活,「在家裡常常一隻鹹蛋配一餐飯。我好想喝汽水,吃一碗雲吞麵也很難實現。
  • 她是著名童星,3年拍150部電影,片酬能買香港一條街
    3歲的時候,她就在叔公馮炳的幫助下,時不時的客串一些電影。從剛開始的片酬10港幣,陸陸續續的漲到了2000多港幣。也正因她的迅速躥紅,讓馮寶寶的父母看到了許多商機,並把她當作賺錢的工具。有人專門統計過,她3年的時間裡總共拍攝了150部作品,幾乎是全年無休的狀態。
  • 錢小豪憶當年:16歲拍戲片酬可買兩套房,首為「裙底風波」懺悔
    3月18日下午,港媒曝出一則動作演員錢小豪接受採訪的最新網絡片段,專訪中大方談及與恩師張徹的結緣、早年入行時的一些經歷以及事業巔峰期的負面新聞。視頻中,57歲的錢小豪平時鍛鍊有素、常年習武,身材和容貌保養得宜,絲毫看不出年近花甲的年紀感!
  • TVB老戲骨李香琴逝世,從影半世紀作品近450部,巔峰期一年拍58部
    TVB著名藝人李香琴(琴姐)1月4日因病逝世,享年88歲,李香琴於上世紀50年代中投身電影業,經歷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粵語片最輝煌的時期,雖然她多以奸角及配角示人,但李香琴的產量媲美一眾頂級女星,最高峰一年拍足58部作品,整個演藝生涯更拍了近450部作品!
  • 她5歲紅遍香港,1年片酬可買12套房,卻被父母和老公當成搖錢樹
    馮峰也是粵劇演員出身,與馮寶寶的生母陳惠瑜結婚後一起成立了玫瑰電影公司,自己擔任導演,還身兼編劇和主演等多層身份。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馮寶寶自然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聰明乖巧,對表演是無師自通,2歲半時父母就讓她開始在各種影片裡客串拍攝。5歲時她便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作品《毒丈夫》,並大獲成功,從此開始童星生涯。
  • 3歲出道,曾美過趙雅芝,片酬可以買下兩條街,卻被親媽逼瘋?
    ,她的片酬可以買下香港兩條街。父親是電影導演,母親是歌星。馮寶寶3歲入進入電影圈 3年時間拍了150部電影 當時馮寶寶的片酬可買下香港整條街馮寶寶在5歲時出演《毒丈夫》正式出道 ,在6歲那年拍了38部電影。7歲的時候出演《雨夜驚魂》, 從此馮寶寶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天才童星。
  • 她是天才童星,片酬能買香港一條街,卻被親父輸光,一生悲慘
    1954年出生的馮寶寶,曾被稱為中國的秀蘭·鄧波兒,父母都是文藝圈人士,認為馮寶寶天資聰穎,有表演天賦,三歲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她,登上電影屏幕。>馮寶寶最開始拍的三部電影在電影的丈夫中,她出演小女孩孟玲玲,劇中涉及陳屍、暗殺、裝神弄鬼等情節。在電影雨夜驚魂中,她出演小女兒寶珠,目睹後媽與人偷情,差點被後媽暗殺。在電影夜光杯中,她出演繼女張寶寶,被後媽虐待,親爸被暗害,小小年紀就孤身救父。5歲時,馮寶寶就有了天才童星的名號。
  • 他的作品真的不多,但確實是部部經典,50歲陳建斌再次問鼎影帝
    50歲陳建斌再次問鼎影帝根據相關媒體報導,12月28日,第29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滿意度調查發布盛典舉行,頒獎結果出爐。陳建斌和胡可憑藉《三叉戟》獲得第29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男女主角;陳建斌再次封帝。
  • 5年32部電影殺入Top250
    Top250是豆瓣根據每部影片看過的人數以及該影片所得的評價等綜合數據,通過算法分析後產生的。因此,躋身其中的作品也被大眾普遍認定為是經典、佳作。麻辣魚在重溫時榜單時,發現近五年(2015-2019)進入Top250的影片共有32部。其中,美國佔9部,日本佔6部,中國也有5部殺入榜單。
  • 韓國大叔32歲入行45歲大紅大紫,每個月有30至40本劇本送上門
    馬東石32歲才入行,45歲走老運大紅大紫,明明是老粗外型,但個性討喜,被韓國影迷暱稱「馬可愛」,連美妝品牌Etude House代言都找他。他每個月有30至40本劇本送上門,還有好萊塢電影邀約。電影《冠軍大叔》可說是為馬東石量身打造的作品,他為詮釋腕力比賽選手一角特地增胖6公斤,手臂更有22寸粗。
  • 27歲當影帝,35歲入獄,43歲上億片酬……美國最狂星二代活成一部傳奇
    如果電影賣得不好,漫威不僅要背負巨額貸款,還將永遠失去12個超級英雄的版權。但或許是篤信才華,或許是窮途末路的背水一戰,又或許是寄希望於觸底反彈——這時,漫威CEO凱文·費奇物色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要說哪裡不好,那就是近些年來他因吸毒落馬,正處於最狼狽的時期。小羅伯特·唐尼的人生軌跡,與鋼鐵俠有著太多相似之處。
  • 釋小龍:2歲學武4歲出道卻被父親當搖錢樹,32復出無戲可拍?
    ,4歲出道的他曾經紅極一時少年功夫明星加上李連杰的接班人無論怎麼看釋小龍都是未來的功夫巨星可是未成年的他卻被父親當作搖錢樹如今32歲復出無戲可怕 讓人惋惜據說在釋小龍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去少林寺學習雖然拜了師傅 但日常的練功還是由爸爸監督釋小龍天資聰慧 很快學會了一些功夫
  • 73歲香港粵語片巨星陳寶珠元旦開派對 擺10桌請粉絲吃飯慶祝生日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有香港「影迷公主」之稱的資深女星陳寶珠,在元旦節的時候舉行了自己73歲的生日會,她辦了15桌慶生。雖然陳寶珠的生日正日是12月10日,但是陳寶珠習慣在每年的1月1日舉行壽宴,和大家一起慶祝,寓意「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 探訪日照淫穢光碟一條街 吸引十幾歲孩子光顧
         「如果不是從兒子的書包裡發現那些光碟,我一度認為,那只是一條為便利居民而存在的普通商業街……」說這話的是日照市民陳剛,而他口中的這條「水很深」的商業街,是位於日照市望海路太陽城市場東側的一條既短又窄的街。
  • 謝賢當年的片酬有多高?謝霆鋒:他若懂投資,九龍兩條街都是我的
    時間一年一年地更迭,時間也更是推著每一個人不停歇地大步向前走。儘管時代在不斷變化,但有些人卻成為了永遠不會褪色的經典回憶,一直篆刻在某一代人的記憶當中。而謝賢就是這樣,他早已成為當時那一代人口中的傳奇。01或許說到謝賢,很多90後並不是很熟悉。相比之下,他們也許更熟悉的是謝賢的的兒子——謝霆鋒。
  • 粵劇名伶鄧永祥:17歲當小三,同居30年才上位,4億遺產卻只得1元
    其中,嫁入豪門,衣食無憂可能是大多數女藝人都希望的,但是雖有的可以嫁入豪門,卻不能真正的享福,衣食無憂。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香港地區的粵劇名伶鄧永祥,人稱「祥哥」的妻子洪金梅。01洪金梅在只有17歲的時候就給人做小三,到如今好不容易成為了祥哥的妻子卻在最後落下了這麼一個結局。
  • 她32歲嫁給大1歲影帝,婚後11年擁有11個孩子,今美若少女
    在袁泉11歲那一年,憑藉著自身的努力,她考上了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由此開始了她的京劇夢,在這裡整整7年的時間,袁泉的成績從來都是班級裡的佼佼者。在大三那一年,袁泉飾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春天的狂想》,劇中的周小枚一角,直接讓袁泉榮獲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
  • 出道28年,拍了63部電視劇和3部電影,作為老前輩的她只有32歲
    2020-11-17 08:39:28 來源: 快樂愛生活 舉報   出道28年,拍了63部電視劇和
  • 80歲高齡《踩過界II》演母親,原來60歲才入行,曾系廣州小學老師
    她今年已是80高齡,但其實加入影視界亦只有20年,即是60歲才入行,除了《踩過界II》外,更在《街坊財爺》、《福爾摩師奶》、《婚姻合伙人》、《黃金歲月》、《衝上雲霄》、《使徒行者》、《巨輪》等等一線劇集出現過,也參演過《竊聽風雲》
  • 過去一年,深焦讀者最喜歡32部電影
    上周日10月15號我們推送了深焦口碑榜的第50期,的確沒有意識到已經做了這麼多期,翻出第一期口碑榜,2016年8月14日推送(不要問我為什麼一個每周日推送的欄目為什麼14個月只出了50期),此間14個月深焦口碑榜從「深焦口碑榜」到「本周看什麼」再到「一周資訊和觀影指南」,從幾千字到每每超過微信字數上限,再刪減到現在的樣子,我們依然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可靠,更好讀,我們還出了兩期視頻,嘗試更多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