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癌症,如果患上了腦癌對我們的生命威脅是非常大的,那麼腦癌症的早期信號有哪些呢?腦癌能治嗎?這些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腦癌如何護理也很重要。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腦癌早期都是會有一些症狀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根據症狀確定病情,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疾病。所以我們需要了解清楚都有哪些的症狀才可以。
腦癌症的早期信號
徵兆一:晨起頭疼
一夜睡眠醒來時往往頭疼最重,起身後會漸漸減輕,一般的頭疼多在午後可以得到緩解。
徵兆二:噴射嘔吐
通常發生在頭疼劇烈時,嘔吐後頭疼可有所減輕。
徵兆三:視力下降、復視
早期可為一時性黑蒙,並有短暫的視力喪失,隨病情的加重漸漸變為持續性的視力減退,最後可能完全失明。復視:即兩眼成像不能重疊一起,看任何物體都呈雙影。復視起初只有當眼球向一定方位注視時才能出現,以後可發展到任何方向都能出現,最後當兩側眼的位置已顯著不對稱時,復視反而可減輕甚至消失。
徵兆四:視野缺損
通常表現雙顳側偏盲,嚴重時可妨礙患者的行為。
徵兆五:單眼突出
即一側眼球向前突出,嚴重時可影響眼瞼,引起瞼裂、眼瞼閉合不全。一側眼球突出的病例50%系由顱內疾患造成,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腦腫瘤。
徵兆六:單側耳聾
中年人若無中耳炎和外傷的病史,僅有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伴有或不伴有同側耳鳴,多半為腫瘤壓迫聽神經導致。
徵兆七:癲癇發作
指成年以後開始發病者,如無外傷及其它誘因,則應首先考慮顱內腫瘤。倘若抽搐發作局限於一側或由某個肢體開始,無論成人或小兒都應考慮腦腫瘤。
徵兆八:偏癱
包括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半身無力或偏癱,表現有病側肢體少動或不動,另一種是一側肢體共濟失調,表現為動作蠢笨或不穩。這兩種症狀假如是緩慢出現並漸漸加重,可能是腦腫瘤信號。前者多見於大腦半球腫瘤,後者為小腦半球腫瘤的徵象。
徵兆九:肢端肥大
為嗜酸性垂體瘤特有的臨床徵象,見於成年人發病者,主要表現為手腳厚粗大,眉弓和下頜突出,面貌醜陋,兒童發病者可發育成巨人。
徵兆十:閉經泌乳
育齡婦女非妊娠的閉經、泌乳常為垂體腫瘤的首發症狀。男性主要表現為陽痿和陰毛、腋毛、鬍鬚等脫落,皮下脂肪增厚等。
我們都知道大腦在我們的身體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大腦是萬萬不能出現問題的,我們需要重視這些症狀,如果一旦出現就要重視起來。早發現才能早治療。
腦癌能治嗎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腦膜瘤是一種可選方案,但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患者的自身情況有一定要求。原則上,手術治療腦膜瘤應爭取完全切除,特別是切除受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
但根據腦膜瘤的生長位置和特點,手術切除要把周邊的腦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徹底的治癒,但對於顱底以及腦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約50%無法全切,為了避免手術後功能損害,即使為全切術,在原發部位仍會有腫瘤殘存,所以很難根治,復發率很高。
一般手術治療腦癌是常用的方式,手術的優勢有很多,但是我們也需要了解清楚,手術的方式也只能延緩病情,並不能完全的治癒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了,平時能積極的預防。
治療優勢
①、時間短手術中,減少繁瑣的全麻過程,大大縮短了整個麻醉手術時間。同時,避免深麻醉引起的循環波動、呼吸抑制等危險性。
②、安全性高手術無痛苦、而且不需全身麻醉,治療過程中患者呈清醒狀態,避免手術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出血和感染危險。
③、風險小醫生可以在直視狀態下進行功能區定位,從而避免損傷正常組織的風險,減少手術本身可能對神經系統的影響,防止神經系統功能病症進一步加重。
④、效果穩定手術後經過對患者的五年隨訪,未見腫瘤復發。
腦癌如何護理
心理護理
多數病人在正常生活、工作中突然受傷或者由於疾病所致偏癱等,這類病人的心理變化常表現為抑鬱、憤怒、內疚,悔恨造成的本人及家庭悲劇。病人由於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對個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會有許多顧慮。
因此家屬要對她進行關心、安慰和鼓勵,使其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對前途樹立信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堅強的毅力配合各項康復治療護理工作。
肢體功能鍛鍊
出現偏癱、臥床期間,家屬協助作肢體被動功能鍛鍊。病情康復後鼓勵作主動活動,如作站立練習。開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牆、扶拐杖等,同時指導坐站練習、登臺階練習以改善下肢肌力。隨著病情改善,從開始無依靠站立,逐漸過渡到步行。
結語:腦癌症的早期信號我們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呢,腦癌症的早期症狀非常明顯我們也需要注意了,如果我們出現以上多個症狀一定要重視。有效的治療方法很重要,除此之外腦癌的護理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