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錫良
在英文中有一個詞,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所不能夠真正明白的,這個詞就是「soul mate」(心靈伴侶),我們之所以難以明白這個詞,是因為我們的思想靈魂蒼白所致。中國人注重外表,注重世俗功利的評判標準,實在是太厲害了,而且真可謂是古已有之。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愛情悲劇幾乎都是來源於「心靈伴侶」與「世俗伴侶」之間的衝突。真正的愛情是「心靈伴侶」,但是在父母的世俗眼光中,哪裡有「愛情」這種奢侈品存留的空間?因此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自然是不能夠避免的。「心靈」一詞離我們的日常世俗生活似乎太遙遠了。在這茫茫人海中,你能夠有多大的機率遇到那個純粹心靈的伴侶?有幾個人能夠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這確實是一個未知的謎。我們常常只能夠靠命運與上天的旨意去碰撞。
自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後,有一段時間,中國人驚奇的發現,外國人專門來中國找醜女為妻,那些在中國人自己眼中的西施,在外國人眼中,似乎不值得一談。後來有中國人出來調侃說,長得醜的女人以後也有銷路了,就是專門嫁給外國人。其實據說,外國人在找伴侶的時候,不像我們中國人,專門注重外表或者外在的那些金錢與權勢之類的條件,他們更看重的是內在的心靈相契合,他們要找的是真正的心靈伴侶。但是,我們更注重外在的東西。如果現在哪個男孩子或者女孩子找對象時談到要性格情趣相投合,要注重心靈上的默契,那麼一定會招來許多人的冷嘲熱諷,如果是親人,那一定會很著急,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病得不輕,甚至可能被認為是精神病發作了,至少至少會被認為還很不成熟,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就是如此世俗與勢利。及至誰如果還談點心靈上的東西,都會被認為是單純與幼稚。男人娶妻,多是給外人看的,也就是做一個花瓶,漂亮的太太拉出來,多少也是在為男人添光的。太太如果是醜女一個人,那麼基本上說明這個男人是失敗的。不論你怎麼看,至少世俗的眼光就是這樣的。成功的男人,漂亮的妻子,這一定是相伴而行的。至於心靈呢?那是沒有的事。大家都在演戲給他人看,自己內在感受是顧及不了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一個人來說真是太重要了。這「三觀」基本上就是規定了一個人的品性。三觀合不來的人,即使外在條件看起來多麼優秀,多麼般配,其實也是硬捏不到一塊的。前不久看一篇文章說,日本女明星嫁的老公大多不僅相貌平平,而且甚至連社會地位與財富也是極普通的。有的甚至還是公交車司機,或者公司的一個普通職員。這要是在中國,真是不可思議,因為漂亮的明星,那簡直就是父母給的最好的財富,就可以通過嫁一個鑽石王老五式的成功男人,立即改變自己的經濟、社會及事業的地位。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女人出生以來就是有三條命的。第一條是父親給的,第二條是丈夫給的,第三條是兒子給的,中國女人的幸福由這三個男人決定。因此在中國,女人有三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後來長大了一想,才知道女人這三次命運的改變,其實正是中國儒家所規定的家庭倫理,對女人的「三從四德」的根源,即「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改變命運,也就是把自己的命託付給了另外的幾個男人而已。靈魂是沒有的,那只有軀殼一樣的肉體生命。
我記得國學大師梁潄溟先生曾經在《中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有一個判斷說,西方是物質文明,中國是精神文明。其實,這個判斷是非常主觀武斷的。西方其實不僅物質發達,精神上也更為充實。他們有信仰,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有心性的拷問。而我們不但物質貧弱,而且心靈也多是空虛的。論貪婪,很少有西方國家會像中國這樣追求物質財富,更沒有像中國的官員那樣追逐權力帶來的暴利。據說,英國一到周末商店便要關門,因為大家要去教堂作禮拜了,反思一下心靈,作一個禱告,尋找精神的慰藉。在日本,商店也多是晚上八點鐘之前就關門,八點之後如果還開著商店,便是違法的了。決不能夠讓商場的惡性競爭任其延續的。他們似乎並沒有中國人那樣關心GDP,更沒有那樣狂熱地追逐利潤。商店常常也是非常安靜的,但是,這似乎並不妨礙日本人掙許多錢。這與中國人的商店也大不相同,中國人是害怕冷靜的,因為那樣常常意味著生意清淡,因此,一定要弄一些高音喇叭來吵鬧一番。明明沒有人來買東西,但是因為喇叭的吵鬧聲響此起彼伏,那對商人來說也是一種安慰。缺乏心靈的民族,總是要利用外表的喧譁與熱鬧來掩蓋的。每一個喧譁後面是心靈的虛空。
中國人對物質財富的追求,真是到了極限,人們為追逐利潤,常常會忘記錢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他們永遠不知疲倦地追求金錢財富與地位,但是,偏偏忘記了人只是地球上一個個匆匆忙忙的過客,唯有心靈的充實與默契,才是過一個真正的人的生活。當然前提是要能夠有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我常常懷疑,中國人總不願意信奉一個宗教,或者不能夠真誠地有一個信仰,其實是害怕浪費掙錢撈權的時間。當然那些純粹為了表達思想,傾訴自己靈魂的人,那多半是有精神追求的人。
我曾經對一個朋友說,青海或者西藏的藏傳佛教徒,常常花完自己一生所有的積蓄,一跪三拜地爬到塔爾寺去朝拜,而且把這當成自己一生最幸福的大事來完成。基督教徒常常花掉一個星期的七分之二時間用來禱告,搞些信神的活動之類,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一天要禱告七次,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都得禱告。他就非常不理解,因為這實在是太迷信,也太浪費時間了,佛教徒與基督教徒們真是愚昧落後。這常常是漢人的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中國人最流行的民間娛樂方式___打麻將,也是要賭點錢,才會有吸引力的。任何活動要是離開了金錢與權力,對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就沒有什麼吸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出那樣的看法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其實,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其實並不一樣的。一個靈魂只對另一個靈魂產生碰撞,而不會對物質金錢產生碰撞。物質金錢與權力地位是容易碰撞的。中國人,到哪裡去尋找心靈的伴侶呢?我的建議是,漂亮的留下來作權貴與金錢的花瓶,內心充實的醜女嫁給老外作心靈的伴侶,這恐怕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2009年6月7日
文章來自許錫良的鳳凰博報
http://xuxiliang.blog.ifeng.com/article/3513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