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相信一定是絕大多數人最喜歡的娛樂消遣方式了,但由於每一個出遊的人的經濟狀況、身體條件、遊玩目的和心情等的不同,出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徒步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背包客,有帶上帳篷和簡單行李的騎行俠,有開著自己的座駕雲遊四方的自駕遊,也有乘坐飛機、豪華遊輪,住星級賓館的豪客,更多的是跟著旅行團趕鴨子似地追著景點跑等等。有人將它們人為地分為富遊和窮遊。
富遊與窮遊是相對來說的。富遊可能每到一地享受著私人訂製、住著豪華酒店、吃著山珍海味,盡情享受極致的旅遊產品,感受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旅遊體驗;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面對高昂的費用,都不是我們的旅遊方式,都在不同程度地在窮遊。
窮遊,是現在時髦的話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人在網絡上教你窮遊走遍世界,各種逃票和蹭車蹭吃蹭喝的方法,也有人在旅途中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各種摳捨不得花錢。這真的好嗎?與流浪漢、乞討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好的旅遊體驗!更有甚者,鼓吹「休學離職」去窮遊,真不該誤導涉事未深的年輕人,不是每個休學的學生都能成長為「韓寒」。
窮遊是一種心態,而不是跟風;窮遊是一種節約,而不是逃避;窮遊是一種方式,而不是索取。徒步、騎行叫窮遊,自駕也叫窮遊,甚至一般的跟團遊,雖然住的吃的相對好一些,但旅行途中受到的限制和束縛也很大,一定程度上也相當於窮遊。
一次完美的旅遊體驗由三部分構成:充足的時間、必要的經費及一個好的心情。窮遊就是花最少的錢去享受最大的快樂,說到底,旅遊玩的就是一種心情。我很佩服那些走路,騎車去西藏的人,一路上不光是磨練自己的身體,最重要的是磨練了心智,意志,膽量。我更佩服那些利用假期到餐館、驛站、青旅做義工的小青年,旅行賺錢兩不誤。我也佩服那些有錢人、有身份的人放下身段,到落後的地方。原生態之地,過上一段」窘逼」的窮遊之旅。
我是一個十分喜歡旅遊的人,寧願平時節儉點,也要擠出必要的經費出去旅遊。除了徒步和豪華郵輪遊,我幾乎嘗試過所有的旅行方式。一個人背著背包,住著青旅,乘坐公交車,玩轉重慶一個星期而不感覺到寂寞;騎著單車,有時與人結伴,有時孤獨一人,完成了環海南島騎行,環青海湖騎行,以及」世界聞名」」中國最美的」赤水河谷自行車騎行專道的騎行,當然早期的跟團遊方式那就更多了。
最近,我又戀上了另一種的」窮遊」方式,吃在路邊,住在車上,又是另一種的旅遊體驗,很適合我。雖然在洗漱方面有諸多不便,但能吃上適合自己口味的飯菜,還節省了一大筆住店的錢,更重要的是,能隨性窮盡地對某一地進行深度的遊玩,這又是我對」窮遊」的另一種理解。
在我看來,」富遊」」窮遊」沒有好壞之分。能力所及,適當享受,無可厚非;資源有限,錢財不多,節檢出行,同樣能玩出好心情。旅行玩的就是心境愉悅,休閒放鬆。只要不顯擺,不成心佔人便宜,既不要對富遊說三道四,更不能對窮遊百般詆毀。各取其樂,各得其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