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放學「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

2020-12-20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校園安全是全社會和家長關心的焦點,如何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防範,維護好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穩定?近日,記者在全市學校較為集中的越秀區走訪了解到,廣州警方除了加派警力在上學、放學尖峰時段站崗巡邏守護,落實「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還通過加強警校聯動,安裝「一鍵報警」裝置,提升應急處置實戰能力,組織平安互助志願者服務隊,升級打造「校園護衛隊」,建心理服務站調解糾紛等措施,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園安全治理模式,共同守護校園安全。

圖為華僑新村華僑外國語學校上學高峰期安保

上學、放學時段「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

早上7點30分,正是上學的尖峰時段。在越秀區華僑新村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門前,記者看到站崗執勤的有民警、輔警、保安、學校老師、家長志願者,還有機動巡邏的特警全副武裝上崗,安保力量多達七八人。

越秀區華樂派出所所長沈錫賢告訴記者,轄區校園安保力量常態化配備已有十多年了,每天在上午和下午上學、放學的4個時段,派出所都會派出1名民警和1名輔警固定在每所學校門前站崗,同時,還有派出所的機動巡組24小時巡邏,以及分局特警的機動巡邏力量,加大巡邏密度,確保每所學校周邊「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

「校園安全要萬無一失,否則一失萬無」。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長許昌良介紹,目前學校一共配備了12名保安,都是從專業保安公司聘請的,每天每個校門會配備2名保安,同時還有2名學校的行政老師參與值班,此外,還通過班級家委會發出倡議,發動工作有餘力有時間的家長志願者參與進來,每天安排4位家長輪流值班。

除了加強安保力量的人員配置,還要提升應急處置實戰能力。許昌良校長告訴記者,以前的保安只是簡單的「看看門」,相當於門衛的角色,而近年來新招聘的保安則要求具有一定應急保護和風險防範處置能力。

記者在學校的保衛室看到,保安都配備了防爆叉、警棍、盾牌等「八大件」標配器械,學校會定期邀請派出所來進行培訓,實戰演練。通過對保安開展安保器材使用技巧、突發案事件處置技戰法等培訓,為有效處置校園突發事件打下基礎。

圖為華僑新村華僑外國語學校上學高峰期安保

「一鍵報警」裝置,快速反應處置

在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的保衛室,記者還看到了一個黃色盒子裝置,上面有一個紅色的「SOS」按鈕。學校保安告訴記者,這個紅色按鈕平時不能輕易按動,一旦按響,就意味著有突發情況。

「一鍵報警裝置連通到110指揮中心,直接對話」,華樂派出所所長沈錫賢說,比起正常的打110報警,「一鍵報警」裝置具有「快」、「準」、「點到點」的特點,一旦「一鍵報警」響起,110指揮中心將馬上調集現場和周邊的警力包圍、支援、處置,要求是「1-3-5」分鐘響應。

首先響應的是現場安保力量,以在現場執勤的民警、輔警、保安為主,要求在1分鐘內反應並進行處置。然後警方會迅速調集外圍的機動安保力量支援,會在3到5分鐘內趕到增援處置,「以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儘量減少損失」。

據悉,「一鍵報警」裝置一般設置在校園安保崗,如有突發情況將通過該裝置來實現快速反應處置。目前,越秀區轄內的200多所學校「一鍵報警」裝置安裝率已達100%。

圖為校園安保「一鍵報警」裝置

警校聯動「樂叔樂嬸」巡防,升級打造「校園護衛隊」

華僑新村57歲的居民「霞姨」每天都會參與社區巡邏2到3個小時,她是華樂派出所「樂叔樂嬸」平安互助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她每天會在社區裡看看有無可疑人員,有無雜物堆積,有無安全隱患,有時還會在上學、放學時段到學校門口參與維護交通秩序,疏導車輛等。「能幫到人很開心,做志願者對自己的身心都有好處,感覺更年輕了」,「霞姨」笑到。

華樂派出所華僑新村社區民警單志輝告訴記者,2015年開始,藉助廣州本地動畫片《樂叔和蝦仔》中「樂叔」樂於助人的形象,組建了近千人的「樂叔」(當然,「樂嬸」們也都積極參與)平安互助志願服務隊伍,使得「樂叔」「樂嬸」成為轄區群防群治力量,也成為上學、放學時段加強學校外圍巡邏的安保力量之一。

「樂叔」「樂嬸」主要由轄區居民、退休幹部、黨員等組成,他們會穿著統一的服裝,佩戴統一的標識「紅袖章」,既開展志願服務,也會參與治安巡防。比如在學校周邊巡邏,如果發現可疑的陌生人停留,會上前了解詢問,及時向派出所反映報告。

加強警校聯動也是防範化解校園安全風險的重要途徑。去年下半年,華樂派出所轄區某學校一個男同學被學校領導發現抽菸,違法校規,該同學懷疑是其他同學舉報,與其產生糾紛,還有個別校外人員參與。社區民警在巡查中及時發現後,立即與學校取得聯繫,對雙方進行勸導,加強心理疏導和法制教育,成功化解了糾紛。

華樂派出所所長沈錫賢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將校園安保力量升級打造為「校園護衛隊」,由社區民警、學校保安、家長、平安志願者以及其他群防群治力量等共同參與,統一培訓,統一標識,統一管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園安全治理模式。

圖為華僑新村社區樂叔樂嬸志願服務隊

建心理服務站:將心理元素融入社區治理,化解矛盾糾紛

今年6月,華樂派出所接到報警:一名16歲的女孩小花(化名)因服安眠藥自殺未遂。經了解:小花是梁女士的長女,自從去年10月梁女士的小女兒出生後,就開始性情大變。疫情期間,因父母不允許其外出,更是以服安眠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對抗父母。梁女士家起初不讓心理輔導機構介入,對民警的來訪起初也是表示抗拒。作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林丹副所長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與梁女士深入分析小花當時情況的嚴重性和接受心理輔導的必要性,最後終於勸得梁女士家讓小花接受心理輔導,成功挽救了一名花季少女,也紓解了一個家庭的不安。

華樂派出所以此為契機,建立了集心理疏導、糾紛調解、法制宣傳功能於一體的「樂心」心理服務站,由派出所副所長林丹任專職站長,協助派出所處理日常發生的糾紛警情,提供精準、專業的心理服務和法制宣傳,逐步構建前端普遍服務、中端監測預警、末端精準幹預的心理服務體系。

圖為華僑新村華僑外國語學校上學高峰期安保

「這也是探索將心理元素引入到社區治理中」。林丹告訴記者,以前的糾紛調解,多講法律,有些居民可能不大接受,而引入心理元素後,先去從對方的感受需求出發,站在對方角度疏導情緒,幫他找到情緒的出口,再尋找共同點,搭建起心橋,「講情、講法、講理」,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之中。

據悉,該心理服務站建成以來,已參與調解糾紛10起,並與轄內華僑外國語學校、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建立了長期共建機制,共同參與常態化學生心理成長課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棟 通訊員公新文

相關焦點

  • 「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宜春 明月山公安改革見成效(圖)
    此外,明月山公安分局結合景區旅遊發展和治安形勢變化,分局對轄區巡邏路線進行了合理規劃,科學劃分巡邏區域,設置15個巡邏打卡點,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網格化管理,以街面治安崗亭和交警執勤崗亭為依託,實現屯警街面、動態執勤,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處置率,做到了「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實現24小時巡邏防控全覆蓋。
  • 掛在一輛警車上,交警見了哭笑不得
    正是因為車牌的存在,能夠讓「電子警察」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監管,以此才能更好地保證道路交通的安全。現如今,高科技技術讓車牌號的智能化要求越來越高,而有些人為了一己私利,在車牌上做文章,導致出現了假牌、偽牌、套牌等行為,這種違法現象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秩序,給他人及社會經濟造成了影響。
  • 「三見四巡」見成效 鴨子歸家皆歡喜
    近年來,渝北區公安分局結合轄區農村實際,推出「見警車、見警燈、見巡邏人員」、「環線巡邏、點線巡邏、院壩巡邏、重點區域巡邏」的「三見四巡」治安巡防模式,不斷優化巡邏路線,創新巡邏機制,轄區農村社會面治安持續好轉,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較大提升。
  • 車輛來自周口一保險公司 卻掛警燈 噴塗「警察」標誌
    家住該公司附近的多名群眾表示,經常看到不少車輛裝有「警燈」,車頭噴有「警察」標誌,從該公司大門進出,外觀很像警用車輛,而且車型不同的車輛編號重複,當地群眾質疑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保險業務用車懸掛警燈、噴塗「警察」標誌市民張先生家住在太平洋產險周口中心支公司附近,時常看到該公司大門口進出一些外觀「奇怪」的車輛。
  • 9歲女孩稱"要見爸爸",被警方帶上警車噴胡椒噴霧
    9歲小女孩只是哭鬧著「要見爸爸」,卻被警察們銬住雙手,扔進了警車,她還被噴射了胡椒噴霧。視頻被曝光後,引發各界譴責。圖源羅徹斯特警局,下同據美國廣播公司(ABC)2月1日報導,  1月29日下午3時許,羅徹斯特市9名警察前往B大道的一戶人家,處理一起「家庭糾紛」。警方聲稱,報警的母親告訴他們,孩子情緒激動,有暴力和自殺傾向。
  • 警察抓壞人,為什麼老遠就拉響警笛?
    公安部頒布的《警車管理規定》第16條規定了警燈與警報器的使用場合:「警車執行下列任務時可以使用警用標誌燈具、警報器:(一)趕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現場;(二)追捕犯罪嫌疑人和在逃的罪犯、勞教人員;(三)追緝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和人員;(四)押解犯罪嫌疑人、罪犯和勞教人員;(五)執行警衛、警戒和治安、交通巡邏等任務。」
  • 美國警察開啥「抓暴徒」?盤點讓人聞風喪膽的美國警車
    日前,因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蓋鎖喉」致死,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抗議活動持續進行,這股抗議浪潮正向全美延燒,紐約、洛杉磯等至少30座美國城市也爆發大規模示威,場面混亂如同「戰場」。如此大的騷亂自然少不了警車的身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美國的那些警車吧。
  • 警燈閃爍進社區,點亮沭陽「平安燈」!
    閃爍的警燈穿過薄霧照亮了沭陽的夜空紅藍閃耀守護著百姓平安震懾著違法犯罪維護著社會治安的和諧穩定今年以來,沭陽公安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及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關於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標準化城市建設的部署要求,聚焦基礎防控,聚力創新驅動,按照分步實施、全面建成的工作思路,目前在我縣長安路、上海南路、永康路、人民路相繼建成「警燈閃爍」示範街區,努力營造社會街面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助力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標準化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
  • 見招拆招四回合女童智鬥怪叔叔
    [女孩回憶]男子半個月前就套信息  小璐(化名)今年10歲,在海棠花園小學讀5年級,9月15日下午放學後她險些被王某拐走。小璐回憶稱,其實那天碰到王某之前,對方就已經盯上自己,曾故意接近套出自己的姓名和學校。小璐家住在蒙城路附近,8月底的一天她和媽媽去蒙城路上某商城購物,王某恰好就是該商城的一名保安。
  • 見自己 見天地 見眾生
    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和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
  • 有一種警車叫做別的國家的警察,整個世界都醉了…
    傳說為了打擊酒後駕駛、超速、駕駛中使用手機和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英國的警察蜀黎們專門配備蓮花Evora S警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埃文郡與薩默塞特郡警局引入世界最快警車——艾瑞歐原子賽車(Ariel Atom)。該車已於當地時間6月8日正式亮相,據悉警車僅重612公斤,最高時速達155英裡(約合249公裡)。
  • 見自己 見天地 見眾生
    電影《一代宗師》裡面有這樣一段臺詞,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其實,人一生的修行也是如此。2017年9月,超視覺世界公眾平臺正式上線,用於記錄分享bobo的修行感悟及能量操控經驗,距今已經三年時間。
  • 教育整頓·治庸·鐵軍丨警車開道救人 麗江街頭上演生死時速……
    教育整頓·治庸·鐵軍丨警車開道救人 麗江街頭上演生死時速…… 2020-12-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大溫有一幫人冒充警察,敲門千萬別開
    上個月(1月)29日,一名男子出現在列治文的一個住宅門前,聲稱自己是臥底警察,要求見房主的兒子。 警方發言人Mike Rail表示,調查顯示,在該地區行駛的一名駕車者被一輛裝有閃爍的紅藍色「警燈」的車輛給截停。 三名嫌疑人隨後離開了這輛假警車,並拿出槍指著受害人,強行上車開走受害人的車,然後這三個劫車者在一號公路附近放走受害人。
  •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水墨丹青少林:詩與遠方、水墨丹青處—樂山樂水;且「陋室銘」也!人生不過是隨遇而安,樂山樂水,去詩與遠方的涅槃!何必不禪修呢?
  •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有人說,人性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有人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或許《東邪西毒》那句臺詞可以解釋:「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見不得別人好,只會讓自己在泥潭裡越陷越深。有的人見不得其他人過得幸福,一定要踩上一腳,以平衡他們的內心。《一代宗師》裡說道:人這一生,要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以己度人,所見只是井中一隅;以人度己,所覽卻有萬裡長空。
  • 又見「油墩子」
    小小的油墩子,是許多上海人一段金黃色的童年回憶,曾點亮了多少人放學後飢腸轆轆的回家路。
  • 【暖心警事】「我的朋友暈倒了」,警察蜀黍:別怕,有我們!
    【暖心警事】「我的朋友暈倒了」,警察蜀黍:別怕,有我們!12月21日上午長潞分局潞中派出所民警收到一面印有「人民警察為人民 危難之處見真情」的錦旗
  • 文藝片屢遭冷遇 《我們天上見》如何見?
    反差明顯——  全國口碑好:親情故事感動影迷  《我們天上見》2日全國上映以來,憑藉感人至深的劇情在影迷間引起轟動,許多影迷都看得感動不已。在百度貼吧和時光網,記者發現了不少稱讚《我們天上見》的帖子。
  • 【世界警車大觀】:寶島臺灣的無奈與奇葩
    (註:篇幅所限,今天只講1949年之後我國臺灣地區的警車。)  我們平時接觸到臺灣警察題材的影視作品和漫畫不算太多,因此對臺灣的警車也不如香港、日本的那麼熟識。目前,我國臺灣地區的警察由臺灣「內政部」下轄的「警政署」管理,現有警員約6.8萬人,這裡的警用車輛由「警政署」後勤組統一管理,並分配給地方警察、保安警察、國道警察等部門按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