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藍湛為何要親自下山去接師姐他們

2020-12-24 醬小狸

上回我們說到藍湛、魏嬰初見就已經是兩顆心不由自主的撲通撲通的了,兩個人的能量場是不能自控的相互吸引,藍湛「驚慌失措」禁了羨羨的言,然後驚覺自己這波操作著實有些冒犯,所以進了雲深便立刻自省,找兄長說明緣由去了。藍家確實嚴格按照家規行事的,看守門弟子就知道了,執行力槓槓的,你沒有拜帖,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得入內,家主特邀除外,而且不到我換防,我也不會幫你去上報,藍湛一開始也是這個態度,藍家的思維模式就是如此,其實也沒毛病。但是藍湛覺得自己確實有些唐突了,所以才會去找補一下。

藍湛向藍大說明緣由之後,還是親自去接的師姐他們。要知道彼時的藍湛並不曉得羨羨回到彩衣鎮去了,他親自去接人,到底是為了見誰?所以後來在雅室的時候,藍大給魏嬰解釋是忘機來找我了,藍湛那麼著急地打斷藍大,公事公辦,然後網開一面而已,有什麼不好意思提的?那是因為當事人害羞了呀。就像幼兒園剛入學,兩個小朋友因為誤會鬧了點不愉快,但是我又其實很欣賞你,所以家長讓我跟你握手言和,我的心裡已經樂成一朵花了,表面還是會害羞和難以啟齒,所以這就很好品了呀,藍二公子,接個人而已,而且他其實並沒有錯,有必要事必躬親嗎?隨便安排個弟子去接就好了,但是二公子他偏偏親自去請人了,這個面子給的是相當不一樣啊。鐵面無私的藍忘機,這就已經開始破例啦!

劇版中的藍湛擺明接完了師姐他們,發現魏嬰沒在其中,故意等著羨羨回來的呀,還一等就等到過了宵禁,簡直望眼欲穿。結果終於等到羨羨回來,藍湛可能有「天人交戰」了。十六歲的忘羨,誰不年少輕狂,本來想著把江家人一起接進雲深嘛,面子裡子都很順理成章,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搞成這樣的尷尬境地,。這位二公子本就沒與人親近過,不怎麼會說話,這還自認為有點理虧,又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錯,如何出現?如何開這個口,可能是藍湛這十幾年來遇到的最大難題了。所以他就在糾結中眼睜睜看著羨羨秀了一波操作「破門而入」,又眼睜睜看著他爬牆都還沒想好如何開這個口,還驚掉了下巴,顛覆了「三觀」,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魏嬰還要分藍湛一瓶天子笑,讓藍湛當作沒看見他行不行?當然不行!怎麼可能當做沒看見!羨羨從闖入藍湛的世界開始就像「龍捲風」一般一寸一寸侵蝕了藍二公子的整顆心。墨守成規長大的藍湛當年面對羨羨就是個笨手笨腳的愣頭青,只會用我們打一架吧去表達自己所有「方寸大亂」的情緒。

這段屋頂抓包絕對是萬千令牌們心中的白月光,無論是劇本、布景、服裝、動作等等都太絕了,詞窮到只能尖叫。對我來說,《陳情令》是唯一一部,也是很難超越的一部劇版改編會升華原著的一部劇了,無論是每個人的情感處理還是劇情邏輯和主題立意都讓我無法自拔、欲罷不能。

相關焦點

  • 《陳情令》:世家五公子中,為何唯獨魏嬰藍湛結局圓滿?
    《陳情令》根據《魔道祖師》改編的,原著中有個世家公子排行榜。前五名分別是藍曦臣、藍忘機、金子軒、魏無羨以及江澄。
  • 陳情令:藍湛為何最後當了仙督?這或許是該劇最大的bug了
    和廣大網友們期待的不同,《陳情令》大結局並沒有像小說那麼完美,而是給大家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 陳情令:師姐笑著接納陳情,藍湛回憶聽學的魏嬰,曾經真的意難平
    他可以不在意旁人怎麼看,卻真的害怕師姐的責備,藍湛的疏遠。所謂陳情之所以有名字,魏無羨之所以那麼篤定堅持所信,其實都離不開江厭離。師姐進入房間看羨羨時,魏嬰一直把笛子往身後藏。他太害怕師姐和眾人一樣覺得自己是修習的是不好的術法,他太害怕師姐對他說羨羨你把那個笛子丟了,我們去練劍好不好。
  • ​《陳情令》藍曦臣單獨約見魏嬰,所為何事?藍湛知道了作何感想?
    《陳情令》中描述的各類情感,都是非常真摯稀有的,比如友情,愛情,手足情。但要說起最包容溫暖的兄弟情,就非藍氏兩兄弟莫屬了。
  • 《陳情令之夷陵殘卷》九十六:魏無羨病中憶師姐,藍湛身體出端倪
    #《陳情令之夷陵殘卷》第九十六章節:魏無羨病中憶師姐,藍湛身體出端倪藍湛有些疑惑,繼續問:「你可有看清楚蟲子去了哪裡?」魏無羨耳邊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可是他的眼睛現在什麼都看不見了,他也摸不著,身上漸漸傳來的冷氣,凍得他手都要快失去知覺了。魏無羨覺得自己這會兒就像是待在冰窖裡面,可是身上的疼痛又讓他止不住的流汗,就在這時,魏無羨感覺到額頭上有柔軟的東西拂過,這種感覺非常溫柔,讓他止不住的留戀。
  • 陳情令:毀了魏嬰幸福的人,其實並不是金子勳,而是藍湛
    藍湛,你知道嗎?當我看到你寫的拜帖的時候,那一刻我有多麼的高興。那日在山下當我聽到金凌出生的消息的時候,我就很開心,我甚至想過偷偷找機會去看看師姐和金凌,可是我卻從沒有想到我可以這樣光明正大的去師姐。藍湛,謝謝你,我知道金子軒會邀請我去參加金凌的滿月宴,這裡面一定少不了你的作用,雖然你沒有說過,送拜帖來的人也沒有多話,可是當我看到你的字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能去看師姐,都是你為我爭取來的。
  • 陳情令:百鳳山圍獵,明知藍湛不會給,魏嬰為何還要找他借抹額?
    (蘇小妹/文)百鳳山圍獵是《陳情令》裡的名場面,裡面有很多糖等著大家發現。這一次我們就先來說說魏嬰找藍湛借抹額這件事,下一次再來說他們彼此告白的那段經典對話吧。百鳳山圍獵,明知藍湛不會給,魏嬰為何還要找他借抹額呢?
  • 《陳情令》魏無羨為什麼,不把師姐和金子軒,練成鬼將軍?
    而藍湛不放心自己的下一輩,也一定會跟隨藍思追和藍景儀的,他們兩個人自從出現就形影不離,只要引來藍氏一族或者金氏一族後輩,魏無羨必現。當魏無羨出現後,薛洋以為自己的希望來臨,想要讓魏無羨復活曉星塵。可惜,魏無羨說,曉星塵已經死了,靈魂也不再,是不可能再復活的,也不可能練成溫寧那樣的鬼將軍。
  • 陳情令:藍湛給魏嬰換衣梳洗,藍湛做的坦蕩,魏嬰卻羞澀不堪
    我不敢再繼續想,否則我一定會沒臉見你的,當年信誓旦旦的要去脫你的衣服,如今反而被你脫了衣服,還真的有點沒臉見人呢。藍湛內心:我的衣服,我換的,旁人不會看見。藍湛,我們好像越來越接近事情的真相了,可是為什麼我還是覺得有這麼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呢,給金夫人寫信告訴金光瑤秘密的人是誰?這個人和一直引著我們查刀靈的人是不是一個?和薛洋勾結的鬼面人又是誰?他們明顯不是一路的,還有,那封信裡到底寫了什麼?
  • 陳情令:魏嬰為何給鬼笛取名陳情,實際是對藍湛的告白
    而藍湛是正派子弟的楷模,這兩個人怎麼看都應該成為死敵,卻偏偏發生了一段感天動地的感情,可畢竟他們都是男子,這種感情不易被大家接受,魏嬰只能在玩笑中瘋狂試探,從來不敢真正吐露自己的心意,藍湛也在中規中矩的家規面前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聲。讓我們這些按頭小分隊的吃瓜群眾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 藍湛的記憶,魏嬰的柔弱,都是《陳情令》中難以解釋的謎團
    十六年前,魏嬰、藍湛、江澄和聶懷桑封印了天女祠的天女後,在大梵山遇到了一隻蘆花雞,當時的他們因為一夜都未吃飯早已經餓得飢腸轆轆,看到雞的魏嬰心花怒放,但是卻只叫了江澄和聶懷桑一起去抓雞,把藍湛和溫情晾到了一邊。
  • 《陳情令》藍曦臣比藍湛更有能力,卻為何沒當仙督?
    本期話題【《陳情令》藍曦臣比藍湛更有能力,卻為何沒當仙督?】看過《陳情令》的觀眾都知道,藍湛在劇情的最後當上了仙督,沒能和魏嬰一起攜手走遍江湖,讓彼此的世界只有彼此,沒有其他人。但是很多觀眾也因此產生了疑惑,不是說藍湛不優秀,但是相比於沉默寡言不喜瑣事煩擾的藍湛,「澤蕪君」藍曦臣比藍湛更有能力擔任仙督一職吧?藍曦臣為何沒有當仙督反而讓藍湛當了呢?
  • 陳情令:溫寧是藍湛、江澄的貴人,更是對魏無羨最好的人
    《陳情令》中溫寧一角色就是這樣。他是自始至終一直以報恩的心,一直陪在魏無羨身邊。魏無羨是人人喊殺喊打的夷陵老祖,溫寧則是他身邊的鬼將軍,讓人聽了就聞風喪膽。溫寧是一直與魏無羨站在一起的人,不管兩人倒是是誰保護誰,卻是一直守候。
  • ​陳情令:魏嬰一撒嬌,含光君就宕機,果然是夷陵老祖最厲害的武器
    十六年後,魏嬰和藍湛一起尋找劍靈的來源,在清河聶氏的石堡遇到了金凌,兩人救下金凌後,在得到魏嬰肯定會去的回答後,藍湛去追露出行跡的人,魏嬰則帶著金凌下山,兩人約好在山下的客棧會合。魏嬰把金凌身上的惡詛痕轉到了自己的身上,然後一個人走到與藍湛約好的地方去會合。月光皎皎,藍湛一人站在橋上,皎皎君子,澤世明珠,當是如此,藍湛果然當得起含光君三個字。
  • 陳情令之捲雲紋5——似水濱魂靈入夢來,藍湛決定去一探究竟
    陳情令截圖畫面又到了……蓮花塢被滅?!可自己的記憶中明明沒有這些,但藍湛看到了那時魏嬰的害怕與絕望,也看到了被逼上絕路的他拋金丹的決絕,甚至見證了他是被如何扔下的亂葬崗。藍湛在這個時候幾乎什麼都顧不了,他想要拉住魏嬰,可是他就像是透明人,直接從魏嬰的身體穿了過去。魏嬰的第一世已經過去了,藍湛輕輕地閉上了雙眼,也準備跳入懸崖,好讓自己醒過來。
  • 陳情令:魏無羨在姑蘇藍氏醒來最介意的是什麼?與藍湛有關
    忘羨的友情由淺入深十六年前,魏嬰在姑蘇藍氏聽學,和藍湛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魏無羨甚至單方面宣布以後要和藍湛一起懲奸除惡,匡扶正義。聽學結束,魏嬰主動跟隨藍湛下山追尋陰鐵下落,兩人歷經磨難。之後岐山溫氏作怪,把所有世家子弟壓在岐山溫氏,名為聽學,實則虐待。藍湛一條腿被溫晁打傷,魏無羨看不過去,常常明裡暗裡幫助藍湛。由此得罪了溫晁,被當成了眼中釘。
  • 陳情令:魏嬰為何給鬼笛取名陳情,實際是對藍湛的告白!
    後偶得一閒暇時光,實在不知做什麼,所以就耐著性子看完了《陳情令》,沒想到正如忘羨一曲,餘音繞梁三日不覺。自認識了魏嬰和藍湛,從此便不能釋懷了。兩人從頭到尾為說過一句喜歡一句愛,可卻深刻讓人感受到了他們彼此之間最深的痴情。
  • 《陳情令》若叔父沒讓藍湛盯著魏嬰抄家訓,他們還會成為知己嗎?
    瀾室裡,魏嬰說:「靈氣也是氣,怨氣也是氣,靈氣處於丹府,可劈山填海,若加以利用,怨氣為何不能!」藍啟仁故意叫他的得意門生藍湛來給這些聽學的子弟們一個下馬威,告訴他們什麼叫仙門名士,世家楷模!即使你說的對,可你藍老頭這迂腐古板的樣子我就是不喜歡,偏要跟你辯一辯!於是他便什麼驚世駭俗就說什麼,終是氣得藍啟仁,不僅把他趕出去,還罰藏書閣裡抄家規一千遍!!還要含光君親自盯著他抄!這就是故事的開始了。
  • 《陳情令》為何如此讓人「上癮」
    《陳情令》大火的那個夏天,我沒看。當時覺得不就是幾個新人演員拍的流量劇,營銷得厲害罷了!從我個人的理解出發,除去演員樣貌、營銷等之外,我覺得《陳情令》最吸引我的,或者說能夠這麼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知己之情讓人羨慕(原著是愛情)電視劇改編為知己之情!年紀越大越覺得,知己之人多難找啊!我想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懂你陪你的人!
  • 《陳情令》藍湛兩次受罰,第二次為何會關禁閉?其實是在療傷
    本身是跟隨藍曦臣下山除水祟,卻偷偷買了酒回去,結果還被藍湛裝了個正著,於是魏嬰不得已就逼著藍湛也喝下了酒。那時才知原來藍湛是「一杯倒」。其實魏嬰本想著藍湛喝酒了,就不會去告發他們,畢竟要罰得一起受罰。奈何藍湛的固執超出了魏嬰的想像,甚至自己主動去領罰,導致魏嬰也是納悶無比,不過看到魏嬰替藍湛求情的時候,就知道兩人的友情已經定下了。當時罰的是戒尺三百,可還記得魏嬰說的話嗎?魏嬰:「三百下?我還有命回雲夢嗎?」